《纳尼亚传奇》作者.英国牛津学者C.S. Lewis
用灵魂写成的一本书
英国知名学者、作家及神学家C.S.鲁易斯(C.S. Lewis,1898-1963)晚年的重要着作《四种爱:亲爱.友爱.情爱.大爱》,是用他的灵魂写成的书,也是他自身经历与爱的见证。鲁易斯与乔伊深挚的爱情故事,详尽纪录于《影子大地》一书(立绪文化出版)。1960年鲁易斯出版《四种爱:亲爱.友爱.情爱.大爱》,当时他正深情陪伴病重的灵魂伴侣乔伊,他对恆久骚动人类的课题:爱是什么?做了全新的阐发。
爱(love),希腊字原本分为四种:storge亲爱(affection),philia友爱(friendship),eros情爱(sexual or romantic love),和agape无私的大爱(selfness love)。
鲁易斯以其一贯幽默感、洞察力,将各种人类的爱加以归类,并深入分析它们的本质。
他把发生于父母与子女、人与邻居、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称为亲爱之情,是各种爱中「最没有歧视性的一种」。至于情爱,性与爱的复合体,虽然可以点燃人无私的牺牲奉献精神,但同样潜伏着让人走向自毁的因子。友爱是各种人类爱中「最不动物性」、最超尘绝俗的一种,尽管如此,友爱仍不免挟带不良的副作用,唆使一群朋友走向孤芳自赏、目空一切。
每种爱都能为人带来欢愉,但稍一不慎,恨就会接踵而来。
在鲁易斯看来,亲爱、友爱、情爱这三种人类爱,若少了第四种爱--大爱的扶持,将无法结出甜美的果实。尽管人类爱潜伏着让人走火入魔的危险,鲁易斯仍然鼓励我们去爱,因为「除天堂外,能让人完全不用冒爱之风险的所在,唯有地狱」。
作者简介
鲁易斯(C. S. Lewis)
英国着名学者及作家。1898年生于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1918年入牛津大学专攻古典文学,1925年至1954年在牛津马格达伦(Magdalen)学院任研究员。1954年至1963年间,任剑桥大学「中世纪暨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讲座」教授。无论教学或创作,皆以机智、博学、想像力及以精确的表达能力着称。1963年卒于牛津。
鲁氏着作等身,以《爱的隐喻》(1936)一书享誉学界。其他重要的学术作品包括《失乐园导读》(1942)、《十六世纪的英国文学》(1954),以及《摒弃的意象:中世纪与文艺复兴英国文学导读》(1964)。
除为数不少探讨基督教义的着作外,还先后出版过一组科幻三部曲:《来自沈默的行星》(1938)、《佩利兰德拉》(1943)以及《那骇人的威力》(1945)、三卷诗作、一部小说和多部文学批评论着。
他也是深受喜爱的儿童故事集经典之作《纳尼亚传奇》(The Chronicles of Narnia)的作者。其他还有一系列儿童读物《马儿与马童》(The Horse and His Boy, 1945),《魔术师的外甥》(The Magicians Nephew, 1955),《最后一战》(The Last Battle, 1956)等书。
译者简介
梁永安
台湾大学文化人类学学士、哲学硕士。曾译有《孤独》、《四种爱:亲爱.友爱.情爱.大爱》、《在春天走进果园》、《永恆的哲学》、《耶稣行踪成谜的岁月》、《隐士》、《英雄的旅程》、《在智慧的暗处》、《下一个基督王国》、《史尼茨勒的世纪》等(皆立绪文化出版)。
序 武金正◎明辨爱的真相
〈导言〉
「无所求的爱」和「有所求的爱」 1
.爱从它膨胀为神的那一剎那开始,就会沦落为魔。
.「有所求的爱」可能是贪婪的,不餍足的,但最少它们不会自封为神。
1
对人类以外事务的喜欢与爱 13
.「激赏之乐」本身就是一件有权利要求我们欣赏的东西。
.对大自然的热爱者来说,「气韵」或「精神」才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2
亲爱:依恋、亲爱之情 41
.让平凡无华的脸留在家里吧,而亲爱之情所拥有的,正是一张平凡无华的脸。
.如果人一任爱成为他生活的最高主宰,恨的种子就会发芽滋长。它会成为神,成为魔。
3
友爱:朋友之爱 71
.恋人是脸对脸的,朋友是肩并肩的。
.恋人以无遮的身体相向,朋友则以无遮的人格相向。
.本身没有东西可与别人分享的人,不可能分享到别人什么。那里都不打算去的人,也不可能有人愿意当他的旅伴。
4
情爱:恋人.夫妻之爱 109
.以崇高之姿说话的爱情,有可能为善,也有可能为恶。
.爱情的真正标志就是愿意与爱人共享不幸。
.只要是爱情,就都会有招引人都烈士的倾向。
.在各种人类爱中,爱情的短命是恶名昭着的
5
大爱:属天之爱 141
.不要把好东西放在有裂痕的容器内。
.不愿选择担惊受怕的人,剩下的唯一去处就是地狱。
.拿地上的快乐来强求天国是有害无益的。
“情爱”这个词,无疑是《四种爱:友爱.亲爱.情爱.大爱》中最能点燃读者内心火焰的部分。在台湾,爱情的描绘总是充满各种细腻的情感和复杂的纠葛,这本书想必也不会例外。我猜想,它不会仅仅停留在描绘浪漫的邂逅和甜蜜的拥抱,更会深入探讨爱情中那些令人捉摸不透的面向。例如,在热恋之后,如何将激情转化为细水长流的陪伴?如何在差异中找到共同点,互相理解和包容?书中可能会剖析爱情的脆弱性,但也同时展现出它强大的治愈力量。它会讲述,爱情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也需要双方的成长和成熟。我期待书里能有关于如何经营长久而健康的爱情关系的实用建议,或许会涉及沟通的艺术、信任的建立,以及在面对生活压力时,如何共同承担,而不是互相指责。这种对“情爱”的深刻理解,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情感需求,以及如何去爱和被爱。
评分《四种爱:友爱.亲爱.情爱.大爱》这个书名,最后一个“大爱”,听起来就充满了普世的温暖和博大的情怀。我总觉得,在现代社会,我们很容易只关注自己的小圈子,忽略了更广阔的世界。这本书的“大爱”部分,我想应该会引导我们去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去感受那种超越个人利益的付出。它可能会讲述一些关于奉献、同情和无私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即使是渺小的个体,也能通过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带来积极的改变。我想到一些台湾的公益团体,他们默默地在做着很多感人的事情,这种“大爱”的精神,是支撑我们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书中也许会鼓励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关怀弱势群体、保护环境,或者只是做一个善良有同情心的人。这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心态,一种愿意将爱传递出去,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决心。
评分总而言之,《四种爱:友爱.亲爱.情爱.大爱》这本书,从它的书名开始,就预示着一场关于情感探索的旅程。我已经能够想象到,当我翻开这本书时,会沉浸在各种各样关于爱的故事和思考中。它不仅仅是在定义“爱”的四种形态,更是在引领我们去感受、去体验、去实践这些不同的爱。从最亲密的亲情、最纯粹的友谊,到复杂浪漫的爱情,再到超越一切界限的大爱,这本书似乎想要为读者构建一个完整的爱的图谱。我期待它能有深刻的洞见,也能有贴近生活的例子,让我能够从中获得启发,并且在自己的生活中,去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爱”。或许,读完这本书,我不仅会对爱有更深的认识,也会更懂得如何去爱身边的人,如何去拥抱这个世界,让自己的生命因此而更加丰盈和有意义。
评分这本书名《四种爱:友爱.亲爱.情爱.大爱》,读起来就有一种温润而厚重的感觉。台湾社会的节奏虽然快,但内心深处,我们其实都渴望找到那份扎实的连接。我特别喜欢它点出的“友爱”,这部分绝对是让人会心一笑的部分。我记得以前和大学死党们一起熬夜赶报告、一起分享暗恋的小秘密,那种不求回报、患难与共的情谊,是人生中多么宝贵的财富啊!书里大概会谈到,友爱不只是嘴上说说,而是身体力行的陪伴,是即使多年不见,重逢时依然能够无所顾忌地敞开心扉。它会教我们如何去维系这份纯粹的感情,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依然能为朋友留出空间,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甚至是在他们跌倒的时候,伸出援手,不带一丝犹豫。这不仅仅是关于“交朋友”那么简单,更是关于如何在人生的旅途中,拥有一群可以称为“家人”的朋友,互相支撑,共同成长。这种情感的描绘,会让我回想起很多过去的美好时光,也会让我反思,自己是否足够珍惜身边的朋友,是否在给予友爱时,也懂得如何去接纳和理解。
评分《四种爱:友爱.亲爱.情爱.大爱》这个书名,勾起了我对于“亲爱”这个概念深深的共鸣。在台湾,我们常说“家”,这个字承载了太多情感。书里对“亲爱”的探讨,我想应该会触及到家庭成员之间那种血浓于水的联系。不只是父母对子女无私的付出,也包括兄弟姐妹之间,即使有时会拌嘴,但内心深处依然是最亲密的依靠。我想到我的父母,他们一辈子辛辛苦苦,为的就是让我们过上好日子,那份关怀,是细水长流,不求回报的。书中或许会描绘出,亲爱是一种无条件的接纳,一种即便我们犯了错,他们依然会张开双臂拥抱的温暖。它也会让我们思考,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抽出时间陪伴家人,给予他们需要的关爱,而不是等到失去才后悔莫及。这本书会提醒我们,亲情是最坚实的后盾,也是最温暖的港湾。我会好奇书里是否会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处理家庭矛盾,如何更好地与父母沟通,或者如何在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后,继续维系与原生家庭的深厚情感的经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