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探索,是一场向内出发的英雄之旅;
而流泪之处,往往也是心所在的地方。
我们的生命是由许多许多故事交织而成。每个人身上都有丰富的故事,都有许多美好的素材,不论是快乐的、悲伤的、痛苦的,它们隐隐藏于我们的心里、感受情绪或身体上,深刻地影响我们面对世界和自己的态度。
书写就跟和禅坐一样,可以达到自我观照及心思沉淀的效果,亦对整理思维和安定情绪有莫大帮助。更重要的是,书写,除了抒发情感,也是与自我对话、探究内心世界的路径;书写自疗是一段回顾生命的旅程,借由书写自己的故事,不但能深刻了解自己的生命轨迹,也能从困惑、怀疑与痛苦中汲取力量并转化。当我们愿意与伤痕对话,相信内在更高智慧的指引,并勇敢地正视过往的梦魇,将会更清楚看见这些伤痛背后的礼物与恩赐;当我们进一步承诺,扛下创造的责任,将会发现激发出的力量有多么惊人。
就从此刻开始吧!安静而诚实地坐下来,书写属于你的生命故事,以你的笔和勇气,展开一段美丽而深刻的内在英雄之旅!
作者简介
蔡美娟
台南市出生,目前居住台北市。政大广告系、辅大心理所毕,曾任报社记者,谘商心理师考试合格。
小时候不喜欢自我介绍,因为觉得自己的名字太「菜市场」,姓氏则是很容易就被和食物连想在一起。国高中时代一直很想帮自己换一个像琼瑶小说女主角那样不食人间烟火的名字,但终究是一山还有一山高,怎么换都觉得应该还有更好的名字才对。蹉跎至今,我还是叫着这个爸爸从我出生那年最火红的连续剧中借用来的女主角名字,但我很庆幸我比那个女主角幸福很多很多,所以我想最厉害的还是我爸爸。
大家好,我是蔡美娟,很感谢你喜欢这本书。
【推荐序一】深耕心田 夏林清
【推荐序二】为什么是我? 陈文玲
导 航 我的书写自疗之旅
第一部 书写生命,为了什么?
第一章 书写自身,一种自然的渴望
第二章 让故事重新开始
第三章 寻找故事之心
第四章 内在智慧的开显
第五章 为了那些遗落的,与断裂的
第六章 书写,做为一个疗癒空间
第七章 创伤与疗癒
第二部 穿越书写自我的挑战
第一章 愈写愈痛苦?
第二章 阴性力量的洗礼
第三章 坏情绪怎么办?
第四章 别被自己打败
第五章 如果有可能,选择原谅
第六章 内在英雄之旅
第三部 生命书写与自我疗癒的三个阶段
第一章 书写启程
第二章 第一阶段:如实书写
第三章 第二阶段:深化书写
第四章 第三阶段:灵性书写
结 语 改变故事,改变自己
延伸阅读
推荐序
为什么是我?
美娟说话直白,「妳知道吗?我恨透了政大广告系。」十年前重逢,这是她开口对我说的第一句话。
而我个性怯懦,当她邀我写序,我不敢多问,立刻在密密麻麻的记事本里用红笔以星号标註了这件工作的必要与急迫,但心里始终纳闷着,如同美娟在「灵性书写」部分噼头就问的那个问题:「当书写者开始反思嵌卡在种种复杂处境中的故事时,他们最常浮现的疑问往往是:『为什么是我?』」
为什么是我?
因为我写了《多桑与红玫瑰》这本疑似自我书写的妈妈故事书吗?
说「疑似」,是因为二○○○年出书前,我从未听闻书写疗癒、女性叙事、生命故事书写这类字眼,但我清楚记得一九九六年妈妈过世后,从小跟着爸爸长大的我,每每因为思念她却想不起有什么事情可以思念而流泪,张娟芬对我说:「那妳就从眼泪开始写吧!」因此,我展开了一段长达四年,用文字找妈妈的旅程。
这样就是自我书写疗癒吗?我其实不确定。但书写的最初,我经常边写边哭,隔一段时间再把稿子拿出来看,总又发现未竟之处,于是修修补补,几个回合下来,我发现边写边哭的时候少了,取而代之的,竟然是边写边笑。这个历程,完全符合小说家罗柏森.戴维思(Robertson Davis)的描述:「如果你思量生命究竟是什么,则悲观论是很简便的出路。……只写悲剧小说相当容易,但是如果论事稍微平衡一点,你就会为其中出现的喜剧、歧义与嘲讽感到惊奇。」
读完这本书稿,我更确定当年做了一件对自己而言重要的事,就像美娟在书里说的,「创伤是我一部分的印记,但并不是生命的一切。」但唯有透过书写,我才得以穿越生命前期的烙印,接纳自己是一个拥有独特成长经验所以摆盪在出门与回家之间的个体,从此安心地往中年去。
为什么是我?
小心眼如我,也想过美娟邀序,会不会是为了平反她曾在政大广告系所受的苦?
我的老师马赖.撒普(Marye Tharp)曾到智利某所大学广告系客座半年,回来后告诉我,那些四、五十岁,担任广告公司老板和创意总监的人,当年几乎个个都是共产党,难怪南美洲的广告经常有种忧国忧民的气味,那样敏锐和批判的身世,似乎更容易孕育与社会现实紧密牵连的创意养分,「不做共产党,就做广告人!」马赖笑着如是说。
「不做广告人,就做共产党!」──反过来,好像也说得通。以美娟为例,读大学的经验固然不愉快,但我也看见在她生命最困顿时,那些洞察的本能、收集情报的技术可都派上了用场,而这本书写得这么深刻又易懂,结构、解构与文字的能力也功不可没。
在美娟读大学的那个年代,广告系教的、学的以及想成为的,确实是主流菁英,但随着经济萧条、产业黯淡,就业导向的学科也开始反省与左倾。我们认为,去掉为资本主义服务的立意,洞察、策略、创意与书写这些元素仍具学习价值,而学习的源头与尽头,则是多样、去中心化和具备主体性的青年文化,已过世的广告人孙大伟曾经这么鼓励我:「学校应该有一个理想在里面,应该制造革命份子,制造出来要去放火的人!」
若非奋力对抗二十八岁之前的人生,美娟也无法成为一位用书写来放火的革命份子,所以我想唿吁所有因为某校某系而受伤的学生与老师,「不做○○○,就做X X X」吧,而寻找「X X X」的方式,就是美娟书里说的:「如实地书写自己的生命故事,重新拥有完整的自己。」与「当我们回首看见生命当年的转折,便可以重新决定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数学方程式里,「X」代表未知。
英国政府旗舰级创新学习计画「创意伙伴」的负责人普尔.寇乐(Paul Collard)几乎在每场演讲中都会提到:「在未来,有百分之六十的工作,现在都尚未发明。」然而,学校里教的,却都还是已知,这就是政大为什么要成立「X书院」的理由。
X书院是一个让大学生跟「不确定」(Tsahaylu,出自电影「阿凡达」,纳美语,英文为bond,系指两个生命体培养感情并建立互信关系的过程)的实验平台。对政大学生而言,写字这件事相对熟悉且安全,所以X书院选择以书写做为和不确定互动的第一个工具,而光是书写,就开出三个系列的工作坊:我自己带自由书写,资深出版人陈郁馨带创意书写,而美娟则负责自我书写、家庭书写和梦的书写。几年下来,不只致力于松动教育,也顺便解放了书写──在X书院,文字不是写给别人看的,不是用来比赛、较劲和满足某种特定功能的,而是用来探索、冒险、想像与穿越自我生命经验,就像美娟书里所说:「回顾生命,并不只是一种浪漫的情怀,它同时还是一种投石问路的行动,深刻了解自己的生命历程,让我们得以更清楚选择适合自己的路。」我们深信,这样的书写,就是自由、有感与充满动能朝向未来的书写。
写到这里,我还是不确定为什么是我?
但对于翻开本书读到此处的你,多少应该明白,为什么是你了吧!
读到「生命书写:一趟自我疗癒之旅」这个名字,我立刻联想到自己曾经尝试过的日记本。虽然只是流水账,但偶尔翻翻,也会发现一些有趣的小插曲,或是当时的心情。不过,我总觉得,写日记似乎少了点什么,好像只是把事情记录下来,但对于情绪的疏导,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所以,这本书的“自我疗癒”这几个字,对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我很好奇,这本书会不会教我们如何将生活中的点滴,转化成一种疗癒的力量?是不是会有一些练习,让我们能够透过书写,来处理一些长久以来困扰我们的问题?比如,面对过去的创伤,或是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我们是否能够透过文字,找到一种平和的方式来面对?我一直觉得,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太快,我们很少有时间停下来,好好照顾自己的内心。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契机,让我们在文字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那就太好了。
评分「生命书写:一趟自我疗癒之旅」。这个书名,像是一张邀请函,邀请我们踏上一段探索内在的旅程。我最近常常在想,我们的人生,不应该只是被动地经历,而应该是一种主动的创造。而书写,在我看来,就是一种创造。用文字来描绘自己的生命,记录自己的成长,甚至是用文字来重塑自己,这其中的力量,我觉得是无穷的。 尤其“自我疗癒”这个词,非常触动我。生活中有太多的挑战和不如意,有时候真的会让人感到疲惫不堪。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方法,让我们能够透过书写,来化解内心的痛苦,找回内心的平静,那将是一件多么宝贵的事情。我很好奇,这本书会不会分享一些真实的疗癒案例,或者是一些作者自身的经验,来鼓励读者?我一直相信,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看到别人如何走过,或许也能给我们带来希望。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就很有感觉。「生命书写:一趟自我疗癒之旅」。光是读到书名,脑海里就浮现出很多画面。我一直觉得,写东西不只是记录,更是一种跟自己对话的方式。有时候,生活中的很多烦恼、困惑,甚至是难以启齿的伤痛,透过文字,好像就有了一个出口。不是说写了就能立刻烟消云散,但至少,那些纠结的情绪,不会再像无根的浮萍一样在心里飘荡。 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引导,让我在书写时,能更深入地挖掘内心的感受,甚至是那些被遗忘的角落,那就太棒了。我常常会觉得,我们可能很多时候都在逃避自己,或者是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所以,如果这本书能鼓励我们勇敢地去“写”自己,去“看见”自己,那绝对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很好奇,它会提供哪些具体的书写方法,或是提问,来帮助读者进行这样的探索。我特别期待那种能引发深刻思考,并且能够帮助我们梳理情绪的书籍。
评分「生命书写:一趟自我疗癒之旅」。听起来就很有深度,也很治愈。我一直觉得,人的经历,无论大小,都是构成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但有时候,我们可能只看到了表面的事情,而忽略了深层的情感和意义。这本书如果能引导我们去发掘这些隐藏在生活中的“宝藏”,那就太棒了。 我尤其对“自我疗癒”这部分感到好奇。我想象着,透过文字,我们能够一层层剥开内心的迷雾,看到那些被情绪遮蔽的真实。也许,我们可以通过书写,去理解那些曾经让我们痛苦的经历,并且找到一种和解的方式。我很好奇,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或者是一些可以参考的写作范例,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入状态?我喜欢那种既有理论基础,又能指导实践的书籍。
评分每次看到“书写”这个词,我就会想起小时候写作文的场景。那时候,写作文对我来说是一种负担,因为总要绞尽脑汁想怎么写才能得高分。但现在回想起来,如果那时候我能用更自由、更真实的方式去写,也许能更早地认识自己。所以,当看到「生命书写:一趟自我疗癒之旅」这个书名时,我立刻被吸引了。 “自我疗癒”这四个字,对我来说,简直就是救赎。我时常觉得,我们在生活中会积累很多负面的情绪,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有时候,甚至连自己为什么会不开心都不知道。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有效的工具,让我们能够透过书写,来清理内心的垃圾,释放压抑的情感。我很好奇,这本书会不会有那种让你一读就有所领悟,然后立刻想要动笔的冲动?我喜欢那种能够立刻产生共鸣,并且提供实际操作方法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