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学校所属之剧场教育皆为「学术性剧场」,在此类剧场担任导演者,大多为学校老师或戏剧教员,因此需同时肩负导演和老师的工作。
作者以导演和老师身分,于民国100年,以前捷克总统的瓦茨拉夫.哈维尔的荒谬剧,改编为《前进!?愈来愈难集中精神》演出,其导演∕老师之实务与99学年《赤子》的编导∕老师工作,两项实录交叉比对,前者是导演国外经典剧目之「大学生剧场」,后者是老师带领学生新编剧本的「中学生剧场」,将两出制作展演记录对照、印证、统整与归纳,作为教学实践的验证。
本书包含两剧之编/导演创作过程与方法架构;从剧本解析与整编、舞台时空处理、各项场面调度及设计理念乃至导演本、走位图等,呈现完整制作样貌。期待本书得以提供剧场教育研究或身兼「导演/老师」之年轻工作者些许借镜与参考。
作者简介
杨云玉
中国文化大学戏剧系、美国奥克拉荷马市大学表演艺术硕士。曾任益华文教基金会经理兼魔奇儿童剧团经理、团长,大成报艺文记者,纸风车剧坊行政总监。目前为国立台湾戏曲学院剧场艺术学系专任讲师。
前言
壹、剧场教育之教学实践
一、「导演∕老师」之义务与责任
二、剧场教育的核心价值
三、《前进!?愈来愈难集中精神》及《赤子》之「导演∕老师」工作实务
四、结论
贰、前置作业期:文本构成与编导概念建立
一、故事与情节
(一)《前进!?愈来愈难集中精神》
(二)《赤子》
二、角色塑造与对话
(一)《前进!?愈来愈难集中精神》
(二)《赤子》
三、思想与主题
(一)《前进!?愈来愈难集中精神》
1.主题:沟通的无效与存在的困境
2.论点:处于危机中的人性
3.总体精神:人生的意义 (存在的意义 )即是责任
(二)《赤子》
1. 故事本体的发想与主题之一「相信与守护赤子之心」
2. 故事的连结与主题之二「自由与死亡」
四、戏剧结构分析与文本编创解析
(一)《前进!?愈来愈难集中精神》戏剧结构分析
1.戏剧行动:以非逻辑方式建构逻辑系统
2.形式与风格
3.拆解场次与还原时空
(二)《赤子》文本编创解析
1.时空
2.分场大纲
3.文本编创解析 (文本构成内容解析)
五、剧本整编与集体创作技巧
(一)《前进!?愈来愈难集中精神》剧本整编
1.更改剧名
2.时空设定
3.相关地名、人名整编
4.增加序幕与尾声
5.开场与终场的影像强调
6.谢幕增加台词
7.时间提示
(二)《赤子》集体创作技巧
1.集体创作的基础----角色自传
2.意象中的角色之多重意象的说明
3.集体创作技巧
六、结论
参、制作期:编导构思与编导工作实录
一、剧场空间规划
(一)《前进!?愈来愈难集中精神》
(二)《赤子》
二、舞台与道具
(一)《前进!?愈来愈难集中精神》
(二)《赤子》
三、服装造形与化妆
(一)《前进!?愈来愈难集中精神》
(二)《赤子》
四、灯光影像与音乐音效
(一)《前进!?愈来愈难集中精神》
(二)《赤子》
五、「导演/老师」工作实务记录
(一)《前进!?愈来愈难集中精神》导演工作实务纪录
(二)《赤子》编导工作实务记录
六、结论
肆、演出期:演出创作诠释
一、《前进!?愈来愈难集中精神》场面调度说明与导演本
(一)演出工作人员表
(二)剧情大纲及人物对照表
(三)场面调度说明
(四)导演本 (含剧照)
二、《赤子》排演本 (含走位图)
(一)演出工作人员表
(二)剧情大纲及分场大纲
(三)人物简介
(四)排演本 (含剧照)
伍、制作演出后检讨与感想
陆、总结 (对照、印证与统整)
参考书目
后记
附录
附录一 《愈来愈难集中精神》剧作家简介
附录二 演员角色自传
附录三 《前进!?愈来愈难集中精神》制作期程表
附录四 观众问卷范例与统计
附录五 本文作者简介
前言
作「剧场」是一种志业!尤其从事剧场教育的工作。它需要不断的、热诚的、活力的意志和信心,用以鲜活剧场……包含教室和舞台的空间!
一般与戏剧相关的高中职及大专院校等教育机构所属戏剧课程或戏剧社团的剧场教育工作,统称「教育剧场」,与英、美两国另一种以戏剧为媒介的教育及教学方法,同名却不同性质,如TIE (英):Theatre In Education教育剧场或教习剧场,及DIE (美):Drama In Education教育剧场或戏剧教育。原则上,学校所属之剧场教育皆为「学术性剧场」,在学术性剧场担任导演者,一般为学校老师或戏剧教员,因此需同时肩负导演和老师的工作。学术性剧场以年龄界分为「中学生剧场」、「大学生剧场」或「研究生剧场」等。
国内学术性剧场每年有学期/期末、学年/年度、毕业等许多展演,加上不同类别 (科别,如:戏剧、舞蹈、音乐、表演艺术等)、年级和班级,演出总数颇为惊人,但鲜少将制作演出完整记录以提供校际班级之间彼此参考。剧场教育的目的除了培育剧场演出相关人才外,另一项重要工作是观众的培养与开发,然而因为艺术相关学校之毕业学生超出市场需求量甚多,致使这些艺术学校的毕业生未来并非皆从事表演艺术之本业。但,大多数的表演艺术类学生毕业后都保持着观赏演出的热衷,甚至活跃于非职业性剧场并影响着其他行业的周遭同侪,他们即是扩展观众群的重要推手,因此,制作与演出的完整记录是值得他们学习他人经验的参考。另外,政府为推广人文艺术教育而将表演艺术等课程纳入一般学校课程,以及各校相关之表演艺术类社团的成立与推展,皆显示制作演出的完整记录可提供相关课程或社团教师在教学与实务上的重要参考依据。
笔者任教于国立台湾戏曲学院 (即国光艺术学校及国立台湾戏曲专科学校之前身) 剧场艺术学系,其制作演出即属学术性剧场,而以学生年龄而言亦即「中学生剧场」和「大学生剧场」(高职部及四技部学生)。自1996年起,笔者即开始担任本系学期制作或毕业制作之「导演/老师」工作,如:《少年情事》(1996)、《快乐王子》(1997) 、《艾丽丝梦游仙境》(1999) 、《时空残响》(2003) 、《BANG! 枪声》(2008) 、《Live!现场直击》(2010) 、《赤子》(2010)、《前进!?愈来愈难集中精神》(2011),及编导演总指导:《孤蝶》(2005)、《缘.点》(2007)、《我有意见》(2009)等舞台剧。在制作群中扮演「导演/老师」角色,同时负责导戏之外的制作、行政等相关工作之教导及学生学习辅导。本系学生虽以剧场技术为专业,除技术本业之相关制作外,对参予表演更兴致高昂、热情不辍。学生借由表演更明晰了解演员所思、所想、所动,提升相关设计、制作和执行之贴心与创意,对其舞台技术训练之涵养大有帮助。因此,笔者在十六年教学生涯中身兼导演和老师工作乐此不疲。
有鑑于本系专业特色为剧场技术,学生是未来即将与各表演艺术团体合作之技术生力军。而历年来本系学生之技术实务相关实习,除与各剧团建教合作时参与部份之舞台制作与演出执行外,能让学生实习制作演出之总体训练仅止于本系各毕业班级之毕业制作,但毕竟机会太少也较小型的展演仍不足以培养跨越技术相关组别与班级之实验与交流,殊为可惜。为能增强学生制作演出之整体概念与技术实务教学相长之效能, 99学年经本系系务发展会议决议:于100学年起,由学系策划及主办年度制作演出,以经典名剧或国内新创剧本为演练实务之范本,以专任教师任导演及各技术教师任设计,主导学生各相关设计与制作,借由完整制作提供学生验证其所学、所思及所用之实务运作空间,提升学生创意思维与制作理论和实务,增强其创造力、实践力与成就感。因此,年度制作的示范与验证性质大于演出成果,跨年级、跨组别之人力分配,讲究各设计、制作的工作细节,力求制作过程的完整性,以检视各部门的工作态度与状况,使学生认真了解沟通与合作之重要性。
民国100年,本系首次的年度制作由笔者担任导演,选择由文人、剧作家到前捷克总统的瓦茨拉夫.哈维尔的《愈来愈难集中精神》荒谬剧,稍事修整改编后另命名为《前进!?愈来愈难集中精神》,作为本系年度制作之教学实践的验证。因此,笔者更关注《前》剧的「导演/老师」工作实录,也让笔者联想到若将本人另一篇99学年高职部毕业制作《赤子》的编导/老师工作实录结合,前者是导演国外经典剧目之「大学生剧场」,后者是老师带领学生新编剧本的「中学生剧场」,两出制作展演记录或可提供对剧场有兴趣之年轻朋友在导演工作上一些帮助。
本文包含《前进!?愈来愈难集中精神》及《赤子》两剧之编/导演创作过程与方法架构;从剧本解析与整编、舞台时空处理、各项场面调度及设计理念乃至导演本、走位图等,并以导演工作纪录呈现完整制作样貌。另,《赤子》一剧,笔者并参与编剧,或能多一项教学经验之呈现。期待本文得以提供些许剧场教育研究或身兼「导演/老师」之年轻工作者借镜与参考,更期望 前辈们不吝指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