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设计了10段景色优美的草药路径,带你走遍港九新界,包括:上大帽山看云海、访紫罗兰山饱览南区风光、到大浪湾欣赏全港最优美的海湾。路线难度高低兼备,适合不同行山经验的人士。
书中具备路线详细资料及注意事项,并收集沿途可见草药共100多种,配以彩图说明草药形态,为远足旅程增添寻找草药的乐趣,更可增加读者的植物学及草药常识。
作者简介
李甯汉
註册中医师,香港中国医学研究所所长。1967年毕业于香港菁华中医学院,并任该院教授达20年。2001~03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医中药研究所名誉顾问。曾主编《香港中草药》1~8辑,担任《中国本草图录》编辑顾问及第11卷主编。
郑金顺
远足爱好者,曾修习香港中国医学研究所中草药课程,业余时协助环保机构举办环保和生态旅游活动。
在香港这个繁华都市的喧嚣之下,隐藏着一片片充满生机的绿意,而《行山看草药:香港10段草药路径》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向导,带领我重新认识了这座城市的另一面。我一直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尤其是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中、却被我们忽略的植物。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圆了我一个关于“草根智慧”的梦想。书中描绘的十条草药路径,每一条都像精心编织的画卷,从海拔较高的山脊到潮湿的海边,从密林深处到开阔的草坪,覆盖了香港多样的生态环境。我尤其喜欢作者对每条路径的细致描述,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方位和难度,更重要的是,它点出了每一处可能遇见哪些草药,以及这些草药的独特生长习性。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象自己置身于那些小径之中,呼吸着泥土和植物混合的清新气息,用心去捕捉那些细小的生命痕迹。它不是枯燥的植物图鉴,而是充满了故事感和人文关怀。作者在介绍草药时,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科学的命名和药用价值上,而是融入了许多香港本地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甚至是一些关于草药的口述历史,让这些植物仿佛拥有了灵魂,变得鲜活起来。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叙事方式,让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香港深厚的文化底蕴。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带着这本书,去实际走一走,去亲手触摸那些被作者描绘得如此生动的草药,去感受它们在阳光下闪耀的生命力。
评分翻阅《行山看草药:香港10段草药路径》这本书,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香港另一面世界的窗口。我一直对这座城市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更多的是关注其都市化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这本书却带我深入了它那些鲜为人知的绿色角落,展现了一个充满野趣和草本智慧的香港。书中精心设计的十条草药路径,覆盖了香港各种典型的自然环境,从海滨到山脊,从密林到溪畔,每一个地方都充满了惊喜。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列举草药的学名和药理,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充满故事性的方式,讲述了这些植物在香港民间生活中的地位和用途。我尤其喜欢它在描述草药时,所融入的那些充满地域特色的谚语、传说以及老一辈人的经验之谈,这些都让冰冷的知识变得鲜活,充满了人情味。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沉浸在作者所描绘的场景中,想象着自己沿着一条蜿蜒的小径,在阳光斑驳的树林里穿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气,耳边是清脆的鸟鸣,而我的手中,就是这本书,它指引着我发现那些隐藏在草丛中、石缝里,默默奉献着生命力量的草药。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草药的指南,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用眼睛去发现美、用心去感受自然、用知识去连接传统的生活方式的启迪。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体验香港。我过去对这座城市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繁华的都市风光和现代化的标志上。但《行山看草药:香港10段草药路径》这本书,却带领我走进了它那些被低估的自然宝藏,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生命力和草本智慧的香港。书中精选的十条草药路径,不仅涵盖了香港多样的地貌,更重要的是,它们都是能够与自然进行深度互动的绝佳选择。作者在描述每一条路径时,都充满了对细节的关注,从路线的难易程度,到沿途可能遇到的动植物,都描绘得绘声绘色。而当他开始介绍草药时,更是将科学的严谨与人文的温度完美结合。他不仅仅是列出草药的名称和功效,而是通过分享香港本地的传说、民间故事,以及一些关于草药的口述历史,让这些植物仿佛有了生命,有了自己的故事。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文字中所流露出的那种探索精神,以及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读这本书,我常常会想象自己身处其中,沿着那些被草药芬芳笼罩的小径,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眼睛去辨识那些曾经只在书本上见过的植物,用双手去感受它们带给我的生命气息。这不仅仅是一本指导我如何寻访草药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重新认识香港,以及如何与自然建立深刻连接的生活指南。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它将“行山”和“草药”这两个看似独立的概念,以一种极其自然且富有魅力的方式结合在了一起。我一直是个户外运动爱好者,尤其喜欢在香港的山野间徒步,但过去更多的是关注风景本身。而《行山看草药:香港10段草药路径》的出现,为我的徒步体验注入了全新的维度。作者没有选择那些最热门、最人迹罕至的山径,而是精挑细选了十条既有观赏价值,又能找到丰富草药的路径,这恰恰是许多热爱自然的人所需要的。我喜欢它那种“见微知著”的写作风格,通过对一些看似普通的草药的细致描绘,揭示了它们背后蕴含的强大生命力和悠久的人类应用历史。书中对于每一种草药的介绍,都配有生动的文字描述,让你即使不在现场,也能在脑海中勾勒出它的形象,了解它的生长习性以及在民间传说或传统疗法中的作用。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文字中展现出的那份探索精神和求知欲,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采集者,在分享他多年来在香港山林中发现的宝藏。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介绍草药的书,更是一份关于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从身边的事物中汲取智慧的指南。我非常期待能亲身实践书中的路线,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去辨识,去感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这份厚礼。
评分我一直认为,旅行不应该仅仅是打卡景点,更应该是一种深入当地、连接自然的体验。当我翻开《行山看草药:香港10段草药路径》这本书时,我便被它所营造的氛围深深吸引。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地理指南,也不是一本只专注于药效的医学手册,而是将香港的自然风光与传统草药知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寻药之旅”。书中对每一条路径的描述都十分具体,从起点到终点,路况如何,沿途有哪些标志性的地貌,都交代得一清二楚。更重要的是,它没有简单地罗列草药名称,而是详细讲解了每种草药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以及它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地位和用途。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的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传统草药文化的珍视。读这本书,仿佛置身于一个经验丰富的长者身边,他耐心地指引着你,告诉你如何辨识那些不起眼的野草,它们如何悄悄地为人类提供庇护和疗愈。我能想象在书中描绘的某个宁静的山谷里,沿着一条蜿蜒的小径,微风吹拂着草叶,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气,而我,正小心翼翼地辨认着书中出现的那些身影,感受着与大自然的亲密对话。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香港,这座城市在我眼中不再仅仅是高楼林立的国际都会,更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绿色宝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