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韦伯生平为经、学术作品为纬,交织出波澜壮阔的学术人生
韦伯的学术生涯起步于法律史与经济史研究,并曾组织农业状况大调查,30岁即取得教授职位。但后来却饱受忧郁症的煎熬且因而失去大学教职,大半生都安于私学者的角色。然而,他在病发间歇期间仍同时着手数个研究计画,最终交出令人眩目惊心的丰硕成果。此外,在筹组德国社会学学会、力挺国会改革、批判种族歧视、反对军事扩张等行动中,都能看见他的实践身影。56岁便英年早逝的他,充分体现了生命的挣扎与奋进。
Fritz Ringer作为社会史与思想史学者,教授韦伯着作超过四十年,他以极大的热情为年轻学子提供汲取韦伯知识遗产的路径。《韦伯学思路》不仅让韦伯和作品回到其时其地的脉络中,也让韦伯和作品向此时此地的我们说话。这样的呈现令我们相信,韦伯不只是德国的、欧洲的、西方的。这位二十世纪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知识分子,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想启发与精神鼓舞。他对于官僚制和资本主义的反省批判、对「学术作为一种志业」的恳切倡议,将永远回盪在我们的阅读中。
作者简介
Fritz Ringer
1934年出生于德国,1947年移居美国,1961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印地安那大学、波士顿大学及匹兹堡大学。主要研究兴趣为德国及欧洲的社会史与思想史,早年着有The Decline of the German Mandarins、Education and Society in Modern Europe、The Rise of the Modern Educational System、Fields of Knowledge等书。1990年代起,研究范围集中于韦伯的生平与学说,相关作品包括Max Weber's Methodology,以及这部集其心血之作《韦伯学思路》(Max Weber: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译者简介
简惠美
台湾大学历史系、史研所毕业,硕士论文《韦伯论中国:〈中国的宗教〉初探》。德国海德堡大学社会学系研究,译有韦伯着作多种。
谢辞
导言
第一章 其人其时
.韦伯的知识场域
.德国史学传统
.德国古典社会学的兴起
第二章 韦伯的政治
.农业问题与韦伯的民族主义
.韦伯的自由主义
.迈向民主联盟
第三章 韦伯的方法论
.单一因果分析
.诠释的个体主义与理想型
.客观性、价值中立与价值多元论
第四章 基督新教伦理
.定稿文本
.争论:韦伯与宋巴特
.基督新教教派:韦伯在美国
第五章 韦伯的比较宗教社会学
.比较世界史的构想
.宗教与世界
.中国与印度的宗教
第六章 从史学到社会学
.经济与社会
.权威的类型
.法律社会学
第七章 城市、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官僚制
.西方城市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官僚制
.官僚制的两面性
第八章 教育、知识与志业
.涵养与专业化,阶级与身分
.学术作为一种志业
.政治作为一种志业
结论 其人此时
译后记
註释
参考文献
索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