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必须听懂孩子心里的85句话

好父母必须听懂孩子心里的85句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以孩子的角度思考,把成长的空间留给孩子
孩子的成长需要有足够的空间、足够的时间。

  为人父母者若能理解、信任、平等和耐心的倾听孩子的声音,将有利于孩子与父母的交流、沟通,让孩子愿意把心里话告诉父母。否则,父母的居高临下和生硬指责,会加重孩子的叛逆心,使父母与孩子的隔阂更深。

  每个父母都盼望着孩子长大,似乎又都无助于孩子的长大。

  孩子一天天长大,意味着懂得越来越多,想法、观点、主意也越来越多,却不一定都和父母、长辈一致,甚至背道而驰,形成世代隔阂。

  于是,有些父母就採用「高压」政策,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并希望掌控孩子的一切;带来的却是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一天比一天「叛逆」,令家长头痛不已。

  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孩子的成长需要有足够的空间、足够的时间。

  仔细回想一下自己年轻时,以孩子的角度思考,把成长的空间留给孩子,父母才能和孩子一起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却不一定都对。

  有的父母认为爱孩子,只要给他最好的物质条件,却忽视和孩子在一起的亲子时光;有的父母认为爱孩子,就是事无巨细都为他做了、都为他想了,整天唠唠叨叨让孩子见了就想躲;有的父母太重视自己的权威,对孩子从来都是威严的、高高在上的,完全失去了亲子间的情感沟通。

  许多父、母总是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孩子,总是将自己曾经做不到的加诸在孩子身上,总是认为孩子只有按照自己的一言一行才是对的;各位亲爱的父母,试着回想,这些教育孩子的桥段是否也曾发生在你身上,这些抗拒的手法自己是否也曾如此;别忘了,你们也曾年轻,不过是流行的东西改变了,但是年轻的血液里却激盪着相同的叛逆。

  许多父母都是根据自己的意愿,为孩子设定了一个又一个的目标,甚至把自己以往没有实现的理想,或是人生的遗憾寄託在孩子的身上,要求孩子按照父母设计的模式长大,让孩子变成了父母理想的「继承人」。

  然而父母却自认为给予了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语重心长的教诲,孩子理所当然的就应该服从父母的安排,却从来没有想过、听过,这真是孩子想要的想法吗?

  本书汇集了众多父母和孩子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情,也许就是您家里常有的情景,也许是同事、朋友家里偶尔捕捉的镜头;也许会让您会心一笑、点头称是;也许能引起您深深思考和感慨、叹息;也许是您曾经痛心疾首的教训,也许是您现在还没有意识到的问题;也许能勾起您对往事的回忆;也许能给您一点启发和帮助。这么多的也许,其实就是要让你听听孩子们不同的想法及声音,了解孩子们真实的想法,让孩子与你的距离更近,让大家更能领会对方的感触与想法。

  为人父母者若能理解、信任、平等和耐心的倾听孩子的声音,将有利于孩子与父母的交流、沟通,让孩子愿意把心里话告诉父母。否则,父母的居高临下和生硬指责,会加重孩子的叛逆心,使父母与孩子的隔阂更深。

作者简介

车志胜

  国中老师,童话作家,创建自己的独特教育理念,常常带小朋友外出採风,了解民生,热衷慈善事业。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对孩子事事不放心,凡事都要插一脚
一、不要每天都要检查作业∕17
二、不要认为为我好,所以要「陪读」∕20
三、不要整天不断提醒、监督我∕24
四、包办一切琐事,让我没有自主的机会∕28
五、我会依赖,是因为你随时扮演支援部队∕31
六、不让我承担课业以外的责任∕35
七、认为社会太黑暗,凡事都须父母同意∕38

第二章 以「前途」为理由,左右孩子的兴趣喜好
八、成绩不好就封杀爱好∕43
九、没收我的课外书籍∕46
十、不让我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50
十一、用「威胁」的方式,压抑兴趣∕53
十二、用幼稚来评价我的兴趣∕56
十三、不要认为我的梦想是「幻想」∕60
十四、不要只会讽刺我的偶像情结∕63
十五、硬要我将兴趣当成专长培养∕66

第三章 採用自认为对的方法,介入求学过程
十六、好的名校不一定适合我∕71
十七、将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指标∕74
十八、盲目增加作业与补教∕78
十九、不要以一次的成败论英雄∕81
二十、帮我安排假期所有的时间∕85
二十一、敷衍我考试科目以外的作业∕88
二十二、忽视读书者的心理疲劳∕92

第四章 灌输父母的想法,左右成长空间
二十三、要求孩子成为父母的后继者∕97
二十四、阻拦孩子从事社交劳务活动∕100
二十五、阻止我用自己的方式打扮∕103
二十六、要求必须绝对服从∕107
二十七、鄙视或状告我的追求者∕110
二十八、担心怠惰所以要随时进行侦察∕114
二十九、总想掌控我的全部∕118

第五章 用物质满足,弥补没时间陪伴的心态
三十、忙于应酬忽视孩子  ∕123
三十一、用物质代替感情∕126
三十二、无暇参与成长过程的活动∕129
三十三、交给祖字辈照顾∕132
三十四、没有给我展示成就的时间和机会∕136
三十五、因忙碌而随意敷衍问题∕139
三十六、用冷漠不理睬来惩罚伤害我∕143

第六章 不愿意放下父母尊严与孩子沟通
三十七、遇到事情就习惯性的说教∕147
三十八、用唠叨代替想告知的语言   ∕150
三十九、只会用训斥与打骂对待错误∕153
四十、不愿意让我知悉持家的沉重∕156
四十一、只看表面,完全不懂内心想法∕159
四十二、没有遵守规则就要受惩罚∕162
四十三、一起的活动时也诸多限制 ∕165
四十四、用偷看日记的方式了解我   ∕169

第七章 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却未注意身教
四十五、把负面情绪发洩在别人身上∕173
四十六、为自己的不良习惯找借口∕175
四十七、说话不算话∕179
四十八、道理归道理,做事归做事∕182
四十九、说一套、做一套∕185
五十、随意挑剔别人的缺点∕188
五十一、父母的意见没有一致∕191
五十二、在孩子面前争吵∕194

第八章 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影响孩子的价值观
五十三、认为帮助别人还不如管好自己∕199
五十四、参加公益活动不能看成绩决定  ∕202
五十五、制止对于陌生人的付出∕205
五十六、以金钱标准行动的道德观∕208
五十七、与同学之间的互相比较∕212
五十八、老是怕我受挫折,让我打退堂鼓∕216
五十九、过分的鼓励使我自以为是∕219

第九章 用父母亲的身分,过度关心交友状况
六十、不给机会向别人说「不」∕223
六十一、以某项评价作为干涉交友的理由∕226
六十二、介入同学与同学之间的矛盾∕230
六十三、制止私自与朋友独立的互动   ∕233
六十四、在同学面前不尊重的伤害自尊∕237

第十章 自以为在保护孩子,强势介入孩子的师生关系
六十五、一昧听老师的,不给予解释的余地∕241
六十六、用成人的思维看待在校的失误∕244
六十七、教导对老师的阳奉阴违∕247
六十八、对老师的不满直接批评∕251
六十九、教育孩子少管闲事∕254

第十一章 过或不足的关心,干扰了孩子自信心
七十、不要用亲密过度的方式来呵护∕259
七十一、纵容我的任性让我长不大∕262
七十一、怕我骄傲,不愿肯定我的成就∕266
七十二、只会提需求,却无法给予协助  ∕268
七十三、不论对错,不假思索就支持∕272
七十四、心情不佳时,用较劲的心态对待∕276
七十五、说孩子是个胆小鬼∕280
七十六、太重视无谓的小缺陷∕283
七十七、放弃自我,只为孩子活∕287

第十二章 不当的提醒方式,打击孩子的自尊心
七十八、老是把父母对孩子的付出挂在嘴边∕291
七十九、随意在外人面前数落∕294
八十、不经查证就胡乱给定罪  ∕298
八十一、使用「窝囊」之类的形容词指责∕301
八十二、说话永远用命令的口气∕304
八十三、把额外的专长当成炫耀的工具∕307
八十四、父母亲总是喜怒无常∕311
八十五、往往会说一些让小孩当真的气话∕314

图书序言

第一章 
对孩子事事不放心,凡事都要插一脚


由于少子化,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经常能听到家长抱怨:「孩子的自理能力怎么那么差,什么事情都要我们代劳,整天跟在他屁股后面收拾书包、检查作业、铺床叠被……比上班还累不说,他还不领情!」

其实,这能怪孩子吗?从前有句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富裕,做父母的虽然嘴上说辛苦,但行动上却各个「争先恐后」,唯恐生活上让孩子受委屈,而忽略了能力、习惯的培养。

「习惯决定命运」不是耸人听闻。一个人的自理能力、行为习惯,不只关乎于他的生活,也影响到人的性格、学习、工作、为人处事的方法等,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一、 不要每天都要检查作业

父母常常觉得孩子只要认真读书就行了,有时会认为一些习惯的培养,与孩子目前的学习没有什么直接关系而忽视它。与读书相比,一些琐碎的小事都是微不足道的,还会耽误孩子的时间,就代替孩子做很多事情。

父母怕孩子因为马虎、不仔细而在课业上出问题,总是习惯为孩子把关,像督促和监督孩子做作业、为孩子检查作业等,希望能靠这样的方式,对孩子的学习有所帮助。

小华是个活泼聪明的男孩,他平时的作业做得很好,但一到考试的时候,就会因为马马虎虎、粗心大意而出错,所以考试的成绩总是不理想。
老师把小华叫到办公室,拿着试卷给他看,一一分析为什么会出错。

看到很多原本会做的题目被扣分,小华也很懊恼。

老师问他:「你答完题目,有没有重新检查一遍?」

小华说:「我有检查了,但只是看看,没发现有错误。」

老师又问:「我发现你平时的作业很少有错误,为什么一到考试就不行了?」

小华不好意思的说:「平常我写完作业后,都是爸爸妈妈帮我检查的。」

原来,为了让儿子能有个好成绩,小华的爸爸妈妈真没少花心思。

从小华上学开始,爸爸或妈妈总会有一个人陪着小华做作业,从来没有间断过。

每天到该做作业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会先帮他把书本拿好、把铅笔橡皮擦准备好。

只要小华写完作业,就把书本一推,到旁边玩。

爸爸妈妈会帮他检查作业,发现错误后再让小华逐一订正,然后还要帮他把课本、学习用品整理好,书包收拾好。

小华对老师说:「除了在学校,我从来没有自己检查过作业、自己收拾过书包。爸爸、妈妈说了,只要成绩好就行,这些小事都不用我管、不用我分心。可是,一到考试需要自己检查时,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老师明白了,要解决小华的问题,先要和他的父母好好谈谈。

父母必须知道的事:

一、 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理能力是经由生活中的小事来培养的,并会影响人的一生。父母总认为这些是小事,为孩子包办代替。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得不到锻鍊,还会使孩子变得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做事虎头蛇尾。不良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会很难纠正,这对孩子今后的发展都是很不利的。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