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文学批评」及「实地考察」两部分,提供观察与剖析台湾文学及文坛的新视角。
本书特色
面对本土思潮的窜起,南北文学的对峙,台语文学的张扬,各种文学现象的悖谬,古远清沉潜在两岸文坛之间,评述台湾文坛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其敏锐性提出警讯与诤言,并用书评和茶座形式,力荐台湾文学。
作者简介
古远清
广东梅县人。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文系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在陆台港及吉隆坡出版有《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史》、《台湾当代新诗史》、《香港当代新诗史》、《海崃两岸文学关系史》、《当代台港文学概论》、《庭外「审判」余秋雨》、《余光中:诗书人生》、《古远清文艺争鸣集》、《从陆台港到世界华文文学》、《诗歌修辞学》、《留得枯荷听雨声——诗词的魅力》等30种专着。
自序 台湾文学研究:「丰富和丰富的痛苦」
第一辑 文学批评
第一章 个人锋芒
「鬼脸时代」的台湾文坛
台式文化大革命风雨欲来?
台湾文学:充满内在紧张力的学科
冷眼看李敖「屠龙」
一位文评家的演变历程
三分天下的台湾新世纪文坛
将重拳击在棉花上
附:谢冕诸君应有个说法∕艾尚仁
迎接「北大新诗学派」的诞生
附:「北大新诗学派」在何方?∕曹天
「罄竹难书」的李欧梵
第二章 打捞历史
反共文学的发展及其终结原因
钟鼎文的生平及其对台湾诗坛的贡献
台湾所不知道的余秋雨
第三章 盘马争鸣
毁誉参半的《台湾新文学史》
高雄文学史的建构及其弔诡
关于《台湾当代新诗史》撰写及余光中评价问题
附:洛夫致古远清
再谈台湾诗坛的蓝绿问题
关于纪弦历史问题的两点辩证
对《中国新诗总系》的三点质疑
第四章 文艺茶座
光环之外的李敖
台湾文坛的「实况转播」
蔡文甫与台湾当代文学
不尽的文化芬芳
张默:为现代诗呕心沥血的编辑家
《文学界》:台湾文学的另一中心
博雅通达的学人散文
「写作是兴趣,谈不上是志业」
悼「小巨人」沈登恩
《台港朦胧诗赏析》自序
附:臧克家、向明、洛夫、璧华、李魁贤对此书的争鸣
「相逢一笑泯恩仇」
王蒙自传有关台港文学的笔误
第五章 新花品赏
行吟者的诗意人生
透剔玲珑,生机流溢
澄明的心境,清远的风格
新文学史被遮蔽的另一面
散发出诗的芳香
第二辑 实地考察
「共匪烧酒螺九折」
「台湾诗坛本无事,远清先生自扰之」
向台湾出版社讨「债」
「我的敌人又来了!」
宝岛书香入船来
附:古远清着作目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