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学者群
贯穿现当代中国文学理论问题论争的全新阐释之作
本书主要针对中国近百年来在文学理论界不断引起争论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梳理与探讨,书中论及三○年代中期前的文学观念之争、历次的新诗论争、语言与图像的关系、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化的问题、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理论发展等文学理论问题。
书中史论结合,在丰富的史料基础上,力图对所提出的问题,描述其文化、历史源起;同时以论为主,在当前全球化文化发展的语境中,以文化建设的现代性需求为依归,贯穿文学的自律、他律,以及其相互之间协调与不协调,甚至越界现象的思想,对文学理论中的论争问题予以新的阐释,描述文学理论发展中所出现的新变与趋势,并参与当前文学理论的建构和生成。
本书特色
1.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学者权威之作
2. 书中史论结合,对文学理论中的论争问题予以新的阐释,描述文学理论发展中所出现的新变与趋势,并参与当前文学理论的建构和生成。
作者简介
钱中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文学评论》主编。着有《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发展论》、《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新理性精神文学论》、《钱中文文集》、《钱中文文集》4卷集(韩国版)等十余部。
刘方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文艺理论研究室副主任、马克思主义文艺与文化批评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当代社会转型、消费文化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文化战略学、文艺美学等研究。已出版专着《声情说──诗学思想之中国表述》、《「汉语文化共用体」与中国新诗论争》、《审美生产主义:消费时代马克思美学的经济哲学重构》等多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吴子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学评论》编辑部副编审,现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巴赫金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主要致力于文艺学、中西比较诗学研究与现、当代文学批评,已在《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小说评论》、《文艺争鸣》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九十余篇;着有《经典再生产──金圣叹小说评点的文化透视》、《童庆炳评传》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通论》第六卷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