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就再也没机会重来;
孩子要的其实不多,最需要的是父母爱的陪伴!
亲子互动四步骤,学着听懂孩子说话:
一,播种──引领孩子走向正途
引领孩子走向正途,最需要的就是──愿意尊重与理解的良好沟通,还有花时间陪伴。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努力存下教养中最重要的资产──情感与互信。
二,灌溉──别忘了让孩子「慢」成长
给孩子一段快乐的岁月,让他接近泥土,亲近虫类在大地间奔跑、打滚、赤脚走路;让他涉入溪水浸湿衣衫,玩到天黑夜里看满空星斗;让他在萤火虫孵育盛期,惊喜的穿梭在点点萤灯里一点一滴的成长……。
三,施肥──看到孩子纯真梦想的那一面
孩子的每个「作怪」、「叛逆」、「不听话」,背后都隐藏着许多讯息!只有不急着「管训」孩子,矫正孩子的行为,先倾听与了解,陪伴孩子面对自己的行为,真正的教育,才能有机会发酵。
四,成长──父母只需远远拉着风筝线
放手,是教养中的一门大学问。从孩子小的时候,就愿意陪伴孩子,那么,当孩子大了,你需要插手与不敢放手的,其实也就没那么多了,因为,孩子已经长成自己的样子,有自己的思想与判断能力。
本书重点
★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每一句听来让人火冒三丈的埋怨跟任性,背后都隐藏着孩子最需要帮忙的困境与烦恼。
孩子说:「看见书就讨厌!」、「这些很简单,不想再学了。」、「我想要多一点零用钱。」、「我现在就要做我想做的事。」、「大人只会说不可以」、「不要一直管我。」……。每一句听来让人火冒三丈的埋怨跟任性,背后都隐藏着孩子最需要帮忙的困境与烦恼。多点耐心,细细地听:孩子们其实都没有想像中这么「难搞」,他们只是需要大人们了解他们想要的是什么。学会让「听」成为一种爱的方式,爸妈就是他们可以敞开心房讨论各种问题的对象!
★给孩子温暖的陪伴
让孩子懂爱很重要,而陪伴就是对孩子爱的表现。
很多时候孩子的叛逆只希望得到一个关注的眼神,离家只为了得到理解、认同,吵闹是争取全家一起出游的机会,反骨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孩子,其实没有太难教育,通常他需要的不会太多。无论孩子的资质如何,只要父母愿意多花一点时间去陪伴、灌溉、照顾,孩子就会渐渐地茁壮长大,而且,长得越来越好!
作者简介
苹果苏打
作者从小就是个不喜欢静坐在教室里上课的孩子,在出国游学并不普遍的年代,她就决定高中毕业远飞南美洲游学,并以文学创作为职志,带着稿纸与一整箱书籍远走他乡。回台出版了两本短篇小说集。婚后乐在教育孩子,到校当义工妈妈,参加故事妈妈培训,并到班为孩子朗读,与孩子度过美好童年。孩子稍长后与更多孩子一起阅读写作,阅读他们的作文,也阅读他们的心声,作者关心孩子,也关心这块土地给他们的一切。
曾获资策会主办「第四届部落客百杰生活家庭类」银牌奖。
作品:
◎12岁首次投稿,作品刊登于晚报,此后创作不辍,文章散见于各大报。
◎着有短篇小说集两本(晨星出版)。
◎短篇小说入选黎明文化出版《海内外青年女作家选集》
◎短篇小说入选林白出版社《明星小说》
曾任:
◎《双和一週》採访编辑
◎《拾穗杂志》特约採访
◎编译社助理编辑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介绍助理编辑
苏晓慧
北一女中、政大中文毕,目前为自由撰稿人。
从小对吸收知识就很有兴趣,累积许多读书考试小撇步,担任补教及家教老师期间,在教学领域十年的耕耘,经历各种不同孩子的「磨难」,和孩子培养亦师亦友的情谊,了解孩子们对学习、人生等等各种不同的疑惑,不只是教导他们知识,也和他们讨论如何面对人生的态度。长期以来经过和学生的互动,为孩子提供诚恳而实用的学习规划建议,拥有丰富的授课经验,从自身的反思以及与学生的互动当中,了解孩子们成长及学习过程的需求,以及经常出现的行为表征背后其实都隐含孩子真正的心声,整理集结成本书,期待家长和老师们在教养过程中得到另一种启发。
着有《教会孩子吃苦,就是给孩子幸福》、《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PartⅠ不停地说,不如听孩子说
CHAPTER 1 学习:为什么孩子就不能用功一点?
父母和孩子间的拉锯战经常发生在「用功唸书」上,爸妈因小孩的学业成绩与态度而心急如焚。其实,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读书的状况与态度,说不定就能发现,孩子为什么不喜欢读书了。
CHAPTER 2 生活:现代孩子的生活习惯比较差?
在现代科技发达的环境下,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孩子就是生活在这样五光十色的环境,他们必须知道的是,要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获得完善的学习与成长。
CHAPTER 3 人际:与人相处有很难吗?
人是群居动物,生活中必然会遇到需和他人互动的状况,所以我们除了注意孩子的考试成绩和学习状况,更需要注意孩子平时和同学、朋友之间的交往情形。
CHAPTER 4 生涯:为何孩子不懂得规划自己的未来?
在父母亲的眼中,孩子永远是孩子,却经常忘记「孩子长大了」的事实。其实,「懂得放手」是一种智慧,让孩子有自我成长的机会,无法真正当自己主人的孩子,更不可能懂得规划自己的未来。
PartⅡ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CHAPTER 1 播种:引领孩子走向正途
引领孩子走向正途,最需要的就是──愿意尊重与理解的良好沟通,还有花时间陪伴。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努力存下教养中最重要的资产──情感与互信。
CHAPTER 2 灌溉:别忘了让孩子「慢」成长
给孩子一段快乐的岁月,让他接近泥土,亲近虫类在大地间奔跑、打滚、赤脚走路;让他涉入溪水浸湿衣衫,玩到天黑夜里看满空星斗;让他在萤火虫孵育盛期,惊喜的穿梭在点点萤灯里一点一滴的成长……。
CHAPTER 3 施肥:看到孩子纯真梦想的那一面
孩子的每个「作怪」、「叛逆」、「不听话」,背后都隐藏着许多讯息!只有不急着「管训」孩子,矫正孩子的行为,先倾听与了解,陪伴孩子面对自己的行为,真正的教育,才能有机会发酵。
CHAPTER 4 成长:父母只需远远拉着风筝线
放手,是教养中的一门大学问。从孩子小的时候,就愿意陪伴孩子,那么,当孩子大了,你需要插手与不敢放手的,其实也就没那么多了,因为,孩子已经长成自己的样子,有自己的思想与判断能力。
后记
引言
教育没有捷径,也是一个无法求得回报的「事业」,但若能用对方法,在亲子携手同行的路上,父母不但可以从孩子身上获得自己所付出的,也能让孩子感受父母对他们的爱。每个孩子天生气质不同,表现出来的特质也不一样。有些孩子从小动作就快,吃饭快、睡觉快、写功课速度也快,父母只要给予一点暗示,他就懂得下一步该怎么做,并且动作迅速的完成。但有的则不然,一餐饭吃个老半天还要妈妈追着跑,说要睡觉拖延许久还没见他入睡,至于写功课就更不用说了,一页语词练习可能会写上一两个钟头还没写完。对于这样的小孩,父母就得要付出更多的耐心教导,甚至了解问题所在。
不同的生理优势和成长环境,造就孩子不同的性格和表现。然而,有些爸爸妈妈会忽略了孩子的个别差异,而对孩子过度期许或施加压力,甚至用错方法。一旦孩子让爸爸妈妈的期望落空,也会产生了「恨铁不成钢」的感慨。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必须要耐心等候,用爱心去培育、灌溉,视每一株幼苗的特性去栽培,切勿揠苗助长,让可能茁壮成大树的小草,一夕枯萎。
双薪家庭比例增加,妇女外出工作几乎已是现今家庭的一般现象。孩子待在补习班、安亲班的时间增长,有些父母因忙于工作,而疏于亲子沟通。单亲家庭、隔代教养、或父母一方长期在外地工作,原有的家庭结构已在逐步的变化,有些孩子放学必须自己微波热食用餐,待夜深人静,才能和爸爸妈妈说上几句话。孩子和爸爸妈妈之间缺乏沟通,疏离的亲子关系,更增加了教育的难题。
随着我们的孩子渐渐长大,开始上幼稚园、上小学,不再像小 BABY 的时候一样整天黏在身边,他们的想法慢慢地也会开始变得不一样,只是大人们通常不会发现,尤其是功课不好的时候,补习、请家教,规定这个、规定那个,却从来不问孩子:「你觉得怎么样才好?」。
其实大部分的孩子都不笨,他们只是有些问题想问、有些话想说,他们有时候反而脑袋聪明、反应又快,但是表现出来的行为都是父母、师长眼中的「问题」。功课不好?不想上学?不听话?忙着谈恋爱?看着他们看似叛逆的行径,再对应自己以往摸索着学习、成长的经验,你会发现,孩子们其实都没有想像中这么「难搞」,他们只是需要大人们了解他们想要的是什么,他们需要有可以敞开心房讨论各种问题的对象,而这个对象其实应该是自己的爸妈。
我们的成长历程所遇到过的问题,也是现在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可能时空背景不同,表现出来的状况不同,但问题的本质却是相同的。所以别忘了,我们都曾经是个孩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