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得好,也要养得好
──中医全方位打造孩子健康的好体质
从出生到转骨,每一天都是孩子成长的黄金时间。
吴建隆中医师将孩子的成长分成六大阶段:
Part1:0岁~满月 宝宝照顾「吃」最重要
Part2:满月~六个月 吃、喝、拉、摋轻忽不得
Part3:七个月~周岁 是教育的起点
Part4:一岁~三岁 培养脑部发育的黄金期
Part5:幼稚园~国小中低年级 打好身体底子,应付新环境
Part6:国小高年级~国中 转骨趁现在,迎接青春期到来
从泡奶到青春期等会碰到的各种问题,
详细说明每个阶段孩子会发生的状况成因及解决方法,
希望能帮助每位父母照顾好孩子的健康,
让孩子能在不吃药、不打针的情况下,
拥有不生病的好体质,快乐健康的成长。
用中医方法养孩子,从0岁调理到青春期。
本书集结作者多年在内儿科看诊的中医经验,针对孩童从出生到青春期各阶段可能遇到的照顾问题,提供新手父母全方位的卫教知识,并用温和、少副作用的中医穴道按摩与食疗来促进孩子的体内健康,让孩子从小头好壮壮,打好「登大人」的良好基底。
在照养过程中,父母也能从中医的食疗改善自己的体内健康,更能透过按摩增加亲子间的互动, 建立全家人的亲密连结。
本书特色
1.零岁到国中转骨,在孩子定型以前,孩子的所有状况和解决方法,一本书搞定。
2.全中医式照养方式,不打针、不吃药,以食疗代替药疗,加上简易穴道按摩调理,增加亲子间的亲密互动。
作者简介
吴建隆
阳明大学医学工程硕士毕,中国医药大学学士后中医学系毕,阳明大学物理治疗学系毕,拥有物理治疗专技高考及格的资历,现服务于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医院区,除了针伤科以外,最擅长的是内科、儿科和皮肤科。
着有《中医师教你茶饮‧穴道‧泡脚健康法》(苹果屋/2006)、抗中风食谱(尚书文化/2003)、《泡杯健康好茶》(晨星/2010)
序〈中医养生,从零岁就可以开始
PART 1〈 0岁宝宝,吃好睡好是重点:满月前的新生儿照顾
照顾吃喝很重要
‧ 让宝宝喝母乳
‧ 宝宝不习惯母乳怎么办?
‧ 配方奶的选择与哺餵
排便是新生儿的大大事
‧ 宝宝的便便也是一门学问
帮新生儿洗澎澎
‧ 洗澡
‧ 穿衣
解决新生儿的常见问题
‧ 是过敏还是胎毒?
‧ 皮肤黄,就是黄疸?
‧ 头皮乳痂
PART 2〈 满月后的宝宝吹风大,吃喝拉撒睡都关注:满月后至六个月前的照顾
照顾宝宝吃、喝、拉、撒、睡,轻忽不得
‧ 宝宝开始吃副食品啰
‧ 出现这些症状,宝宝是生病了吗?
‧ 宝宝该睡多久?
做好宝宝的保暖,宝宝少生病
‧ 宝宝的穿衣原则:七分暖,三分寒
预防宝宝生病,你可以这么做
‧ 用哭声和体温判断宝宝是否病了
替宝宝洗澡也是一门学问
‧ 皮肤出疹
PART 3〈自主性越来越强,教育宝宝的起始点:7个月至週岁宝宝的照顾
宝宝长牙了
‧ 宝宝长牙首重清洁
培养宝宝和人互动的能力
‧ 分离焦虑
‧ 培养语言能力
该坐、该站,一点也急不来
‧ 顺势帮宝宝,别揠苗助长
‧ 宝宝走路之前
宝贝宝宝的健康
‧ 宝宝感冒了
腹泻或呕吐怎么办?
‧ 腹泻
‧ 呕吐
宝宝的皮肤出疹子
‧ 皮肤出疹的药疗
PART 4〈 3岁以前,脑部发育黄金期:满週岁至三岁宝宝的照顾之道
开始建立好的饮食习惯
‧ 帮宝宝断奶是第一步
‧ 为宝宝准备适合的食物
‧ 养成不偏食的好习惯
‧ 学会细嚼慢嚥
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
‧ 排便不顺怎么办?
睡得好,自然长得快
‧ 宝宝该睡午觉吗?
‧ 要宝宝准时入睡,全家一起来
让宝宝快乐做运动
‧ 宝宝学步别心急
‧ 满足宝宝好奇心,户外运动不可少
‧ 避免造成牵拉肘
三岁以前,宝宝的保健原则
‧ 流鼻血
‧ 流口水
‧ 手足口病(肠病毒)
病癒后的宝宝更要注意
‧ 病好了,还是要调理身体
‧ 喝水,别喝果汁
PART 5〈国小以前,为宝宝打好身体底子:幼稚园至国小中低年级的照顾之道
帮小朋友适应环境
‧ 配合学校作息时间
‧ 调理体质,适应规律作息
小朋友越大,病越多?
‧ 感冒、咳嗽、喉咙痛、中耳炎
‧ 鼻子过敏
‧ 气喘
‧ 打唿噜
‧ 过瘦或过胖
‧ 磨牙
‧ 尿床
‧ 异位性皮肤炎
‧ 注意力不集中
‧ 自闭
PART6〈国中以前,转骨好时机:国小高年级至国中的照顾之道
转大人!孩子转骨就趁现在!
‧ 营养均衡,才有办法长高
‧ 针灸转骨,虚寒体质适用
‧ 作息规律,多动才能长高
青春期的到来
‧ 成长痛
‧ 月经、初经
‧ 男生第二性征与疝气、包皮过长的问题
学习压力、作息不正常
‧ 晚睡、熬夜
‧ 注意力不集中
‧ 视力保健不能疏忽
‧ 手汗,好糗!
【后记】
用中医的方法养出健康宝宝
序
中医养生,从零岁就可以开始
对许多爸妈而言,不管您之前读了多少养儿育女的书籍,或听过别人许多的育儿心得,甚至有过不止一次的「一日褓母」经验,但是一定得要等到您亲自照顾宝宝的这一刻,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养儿育女的甜蜜负担。
然而,您可能经常听到自己的亲朋好友提及:养儿育女的甜蜜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感觉自己的宝宝才会叫爸爸、妈妈,没多久宝宝就已经到了可以上学的年龄了,这时却发现,宝宝的胃口好像比较差,导致身高不是太矮,就是体重太瘦;另外,宝宝的抵抗力好像比别的孩子差,经常流行感冒,严重的还会诱发过敏、气喘等症状,深怕以后得常去医院;往后,还要担心日后上课时的注意力不集中、男女生青春期阶段的转骨发育等问题。
同时,养育自己宝宝的过程时,也得接受长辈的无形压力……因此很多新手爸妈曾向我表示:希望有本书,能将基本的育儿知识事先告知自己,就不用事后懊恼了。
这本书正是帮新手爸妈在众多的育儿书籍中,依中医的角度重新整理收纳,并加入中医的观点,并且每个章节以分龄的方式导入观念,希望新手爸妈只要轻松的阅读,就能领会养儿育女的要点。
孩子的成长如同堆高积木,必须在平坦的桌面上堆叠,由下堆起,最下层的积木宜大一点、坚固一点,较下层的几个积木,也要够坚硬平整,渐渐的往上堆高才不会轻易倒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爸妈犹如平坦的桌面,宝宝日后的发展就像不断往上堆叠的积木,婴幼儿阶段就如同较下层的积木,如果照顾得好时,也比较好养育成人;抵抗力好时,孩子才能尝试更多的挑战,不用大人烦恼。
就医学角度来说,离开妈妈的身体后,宝宝就会靠自己来成长,六个月后妈妈留在宝宝的抗体减少,宝宝的抗体要开始产生作用,于是会有些感冒病症,甚至进入学校时,还会常常感冒,中医的养生及用药观念,以顾及宝宝元气为优先,进而让抵抗力的机能正常,如此比较好养育成人。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照着书本,好好的照养我们生命中的小天使吧!
最近聽說這本《中医教新手父母育儿经》好像評價不錯,我對中醫一直都有一種莫名的信任感,總覺得它博大精深,能夠從根本上調理身體。所以,看到這本書,我毫不猶豫地就想深入了解一下。我最想知道的是,書裡會不會針對新手父母們最常遇到的,例如寶寶換季時容易生病、或是夏天容易中暑、冬天容易感冒這些問題,提供一些預防性的中醫養生建議?會不會教我們怎麼利用一些常見的中藥材,像是枸杞、紅棗,來幫寶寶增強抵抗力?還有,我一直很好奇,寶寶的「奶睡」、「搖睡」這些習慣,在中醫看來,會不會對他們的生長發育有什麼影響?書裡會不會提供一些中醫的觀點,來引導我們如何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實用、可操作性強的建議,讓我們能夠更科學、更健康地育兒。
评分拜讀《中医教新手父母育儿经》这本书,让我对中医育儿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书中关于如何通过中医的视角来理解宝宝的体质和需求,让我耳目一新。我特别想了解,书里会不会提供一些针对宝宝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中医调养方法?比如,在宝宝添加辅食的阶段,有哪些中药材或者食材能够帮助宝宝更好地消化吸收,促进骨骼发育?而且,我一直很关心宝宝的皮肤健康,像是湿疹、尿布疹这些问题,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中医的治疗思路和外用方法,能够温和有效地缓解宝宝的不适?我也很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中医的养生小窍门,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潜移默化地为宝宝打下健康的基石。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一本育儿指南,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辈,用中医的智慧,引领我们走向更科学、更健康的育儿之路。
评分我最近在考慮要不要入手這本《中医教新手父母育儿经》,主要是因為我身邊很多朋友都推薦中醫的育兒方式,說對寶寶比較溫和。我自己在懷孕期間就對中醫有所接觸,覺得中醫的調養方式很細膩,不像西醫有時候比較「強硬」。所以,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會不會教我們一些關於寶寶「食補」的小知識?比如,在不同季節,有哪些食材適合給寶寶吃,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吸收營養,或是預防疾病?還有,寶寶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有些小狀況,像是咳嗽、發燒,中醫有沒有一些比較基礎的判斷方式,能夠讓我們在家裡先做個初步的判斷,而不是一聽到發燒就驚慌失措?我特別希望書裡能有一些關於寶寶「經絡按摩」的介紹,畢竟按摩對寶寶的成長發育有很多好處,而且聽說透過按摩,還能改善寶寶的一些小毛病,這對新手爸媽來說,絕對是福音。
评分我平常就比較習慣看一些生活化的育兒書,而這本《中医教新手父母育儿经》的光是書名就吸引了我。因為我自己體質比較虛,一直以來都是靠中醫調理,對中醫的理念也比較認同。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時,就覺得好像找到救星了!想知道它裡面會不會針對寶寶容易出現的疹子、感冒、或是便秘這些小毛病,提供一些在家就能試試的中醫方法?像是敷貼、按摩、或是簡單的食療,會不會有具體的說明和圖示?畢竟我們新手爸媽,很多時候看到小孩不舒服,就手忙一陣亂,如果書裡能提供一些簡單易學的居家照護法,那真的會很有幫助。另外,我也很想了解,書中會不會從中醫的「望、聞、問、切」去教我們如何觀察寶寶的身體狀況?例如從寶寶的舌苔、臉色、或是排泄物,去判斷寶寶哪裡不舒服,這對我們新手爸媽來說,絕對是無價的知識。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們對寶寶的健康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不是僅僅依賴西醫的症狀治療。
评分最近在書店翻到一本《中医教新手父母育儿经》,書名聽起來挺親切的,感覺是為我們這種對育兒一知半解的新手爸媽設計的。我平常就對中醫養生保健有點興趣,覺得中醫的理念比較溫和,講求陰陽平衡、順應自然,這用在顧小孩身上,感覺會更安心。像是書裡提到嬰兒的消化系統還沒發育完全,吃東西、睡覺的規律也很重要,這些都是我們新手爸媽最頭痛的問題。不知道書裡有沒有針對不同月齡寶寶的餵養建議,或是像是脹氣、吐奶這種常見狀況,有沒有提供中醫的調理方法?我最關心的其實是,書裡會不會教一些在家就能做的,簡單又有效的護理技巧,而不是每次都要跑醫院,搞得大人小孩都疲憊。而且,如果能有一些關於寶寶睡眠、哭鬧的分析,從中醫的角度去解釋,或許能幫助我們更理解寶寶的需求,而不是只會盲目地安撫。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有別於西方醫學的育兒觀點,讓我們的育兒之路能更順暢,也更健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