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日本中产阶层向下流的恐怖现象,培育了户籍蒸发的「儿童生徒」、感觉钝化的白色世代、冷漠残暴的团地妻、超隐世的后宅族,种种病态已趋日常化……
要窥探文明病变的潜藏基因,得解读其流行文化。汤祯兆张眼看日本小说、动漫以及电影,其中的黑色魔法与白色世代,不单弥漫着集体潜意识中的无力感,还满是等待救赎的残缺心灵,望从家庭崩坏、不伦恋、虐杀、自残下成为「倖存者」,此所以无论是《深夜食堂》所建构出来的拟家族理想国、《魔法少女小圆》力抗丧尸化的行径,抑或是《哪啊哪啊神去村》的无菌自然乐土、《礼仪师之奏鸣曲》的两代隔阂消除,在这下堕的世道中,都渗出「被治癒」的强烈渴望。
作者简介
汤祯兆
香港作家及中学教师,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毕业。1991年到日本留学,1992年底回港,其后一直从事写作活动,与趣亦由文学至电影,再扩展至文化研究。主要写作范围包括日本文化研究、社会文化观察、电影解读、文学创作及评论等。
舒明推荐序 别开生面的日本电影探析
洛枫推荐序 万花筒与七巧板的华丽缀合
自序 日本书写为甚么?
第一章:下流社会的疗伤之法
1.1 《深夜食堂》的镇魂曲
1.2 连系亲情的料理小说
1.3 饮食电影诉说生命向往
1.4 糖衣良药式的「历女」故事
1.5 往图书馆找寻平静
1.6 妖怪与治癒系小说
1.7 逃避现实的异域风文本
第二章:新世代的宣洩渠道
2.1 从约束中逃逸的青春之歌
2.2 严苛社会的隐喻──《沙漠》
2.3 将宅男与跟踪狂正当化
第三章:后宅族的隐世法则
3.1 东京──埋葬梦想之地
3.2 粉领族的职场潜规则
3.3 向往无菌自然乐土
3.4 潜意识的蛇灵象征
第四章:救赎社会边缘分子
4.1 沉溺于「恶魔这种东西」
4.2 东京地下的黑色魔法与白色世代
4.3 从乱伦、虐杀、自残下产生的「倖存感」
第五章:从家庭崩坏到重构
5.1 不伦恋及忘年恋的重省
5.2 幸福家庭大骗局
5.3 拯救人间蒸发的「儿童生徒」
5.4 粉碎郊外文学中的美满家庭
5.5 申诉阶级差异的贫穷文学
第六章:探索自杀远征者乐园──团地
6.1团地的洁化空间概念
6.2极端抑压的团地居民
6.3团地妻的可怕杀意
第七章:揭橥恶意的推理侦探
7.1 探讨扭曲人性的名探
7.2 校园伤人案的幕后推手──加贺老师
7.3 小说改编电影成功方程式:援交先行
7.4 社会中的零余者──X男
第八章:银幕背后的丑陋实相
8.1罹患绝症的酗酒名导
8.2游郭风月区的异色世界
8.3化身蜘蛛女的受害者
第九章:从森严社会逃进神怪空间
9.1 人鬼的私慾与偏执
9.2 由变心而起狠毒复仇
9.3 恋母狂的隐衷
9.4《魔法少女小圆》的救赎思维
这本《人间开眼》给我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它颠覆了我过去对日本社会的很多刻板印象。我原本以为,日本是一个极其注重礼仪、秩序井然的社会,但这本书通过对小说和映像的深入解读,揭示了其光鲜外表下隐藏的复杂与矛盾。作者并不是简单地罗列一些负面信息,而是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将抽象的社会问题具象化。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中展现出的洞察力,能够从看似平常的情节中挖掘出深层的社会含义。比如,书中对某些经典电影情节的解析,让我恍然大悟,原来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背后蕴含着如此复杂的社会结构和人性博弈。我以前总觉得,日本电影里的那种淡淡的忧伤和压抑感,是一种审美风格,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那不仅仅是风格,更是对现实生活的某种映射。小说部分的分析也同样精彩,作者能够将文学人物的命运与当时的社会变迁联系起来,让我对那个时代的日本有了更立体的认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更加立体、也更加令人玩味的日本。
评分这套书真是让人大开眼界,第一次接触到如此深入剖析日本社会的作品。它不像是那种泛泛而谈的文化介绍,而是从文学和影像这两扇独特的窗口,为我展现了一个我从未真正了解过的“下流”日本。书名《人间开眼》起得太妙了,读完之后,感觉自己好像真的“开眼”了,对日本社会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能够捕捉到那些隐藏在日常表面之下的暗流涌动。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经典日本小说和电影的解读,这些作品我本身就很熟悉,但经过作者的解读,我才发现它们原来蕴含着如此丰富的社会信息和人性洞察。那些关于性别、阶级、欲望、社会压力等等议题的讨论,都显得尤为深刻和发人深省。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常会停下来,回想自己看过的那些日本电影,突然间就明白了导演想要表达的那些潜台词,看到了那些以往被我忽略的细节。小说部分的分析也同样精彩,作者能够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命运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联系起来,让我对那个时代的日本有了更具象的感受。这本书不是那种让你读了之后就忘的书,它会在你的脑海里留下很多印记,让你在之后的很多日子里,还会时不时地回想起其中的观点和案例,继续思考。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日本文化的迷恋,更多停留在表面的光鲜亮丽,比如那些精致的动漫、浪漫的日剧,或者是那些如同艺术品般的日式庭园。然而,《人间开眼》这本书,却像是把我从那个虚幻的浮华世界拉回了现实,让我窥见了日本社会的另一面——那被许多人避而不谈,甚至有些“不堪”的“下流”景象。作者以一种近乎考古的态度,挖掘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和影像资料,将它们抽丝剥茧,展现出隐藏在其中的社会肌理。我最惊叹的是作者的选材,那些看似边缘、甚至有些“晦涩”的作品,却能折射出最真实的时代症候。比如书中对某些类型片的分析,我以前只是当成消遣,现在才明白,它们其实承载了多少社会底层的呼喊和无奈。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尽管我身处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书中描绘的人性挣扎、社会困境,却有着跨越国界的普遍性。这让我反思,所谓的“文明”与“进步”,在不同文化中,是否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义和代价?这本书不只是对日本的批判,更像是一种对普世价值的拷问,是对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那些被压抑的欲望和恐惧的映照。
评分我一直对日本的文学和电影有着浓厚的兴趣,也算是看了不少。但《人间开眼》这本书,却给了我一种全新的视角。它没有那种学术论文的枯燥感,也没有那种猎奇故事的肤浅,而是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将小说和影像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日本社会的一些“下流”现象。我特别喜欢作者的分析逻辑,总能层层深入,挖掘出作品背后隐藏的深层含义。读的时候,我经常会产生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书中对一些不太为人熟知的作品的介绍和解读,也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我发现,原来有那么多优秀的作品,都在以不同的方式,默默地诉说着日本社会的种种困境与挣扎。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那些我曾经看过的日本作品,也让我对日本社会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只是关于日本,更是关于人性,关于社会,关于我们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远远超出了阅读本身。
评分读完《人间开眼:从小说与映像窥视下流日本》,我感觉自己好像真的经历了一次“开眼”的过程。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颠覆性的阅读体验。它没有使用那种宏大叙事的视角,而是巧妙地选择了小说和影像这两种载体,以一种相对“接地气”的方式,向我展现了一个我从未深入了解过的日本社会。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对作品的解读也充满了智慧。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的捕捉,这些细节往往是折射社会问题的关键。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陷入沉思,思考书中提出的那些关于阶级、性别、欲望、以及社会体制的问题。那些经典的日本文学作品和影像,在作者的解读下,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展现出更深刻的社会意义。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眼中的“下流”,可能只是社会真实面貌的一种投影,一种被压抑的、被忽视的、但又真实存在的现实。它不是一篇简单的文化评论,更像是一次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度剖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