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流潜行:女性社运工作者练功手记

伏流潜行:女性社运工作者练功手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女性主义
  • 社会运动
  • 社工实践
  • 行动者
  • 经验分享
  • 赋权
  • 性别平等
  • 社会变革
  • 自我成长
  • 访谈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987年台湾解严之后,随着人民的自主意识抬头,社会运动燃起遍野烽火,书中三位中年女性社运工作者,不自觉卷进工人运动的波涛,三人出身不同、路径不同,或有退缩,或有前进,却也没有回头,一路潜行,如涌动不息的伏流。

  三人娓娓道出二十余年在地的、草根的实践。

  照理说,练功可以强壮身心体魄,运动可以促进社会健康。

  为了生存与变革,每个世代都会出现不同精彩的练功路数与运动方向。

  持续不断二十余年的练功、运动,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与不变?

  如果抓紧一种历史感,从此时此刻社运的浪头,回观前面二十余年或起或落的轨迹,与历史、与自身映照,变与不变,你发现了什么?

  随书之发行附赠一片光碟CD〈长虹桥的那一边〉,为拔耐自拍的家庭纪录片,以国语、阿美族语发音,配中文字幕。光碟由台湾仓储运输业工会联合会「工人影像实验工作坊」制作。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张育华


  1964年生于高雄市,1989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应用心理学系,适逢台湾解严之后,社会运动风起云涌,义无反顾投身工人运动。曾任:圆山空厨工会秘书、台塑仁武厂工会秘书、女工团结生产线高雄分部。1995年与自主工会干部结婚,婚后受挫离线淡出工运,转进民间社团,积累另类草根力量。2003-06年以书写辅大心研所硕士论文,回溯运动历程归队。2006年与新移民姐妹开创台湾国际家庭互助协会,任职执行长至今。这几年同时担任树德科技大学儿家系兼任讲师、台湾行动研究学会理事长等职,期以不同行动影响社会变革。

王芳萍

  1966年生于屏东市空军眷村,1988年毕业于辅仁大学英文系后,开始投身工人运动;陆续担任:中国时报工会组训员,高雄台湾工联会总干事、高雄格得电子女工、台塑企业南区九工会联谊会祕书、女工团结生产线高雄分部工作人员、全国大众传播业工会联合会总干事,并投入工人立法行动委员会的运动;1997年因台北市公娼(合法性工作者),因北市政府和议会的蓝绿政党恶争,而被废除,投入公娼抗争,担任台北市公娼自救会总干事,并于2002后转至日日春协会专职,推动性工作除罪及去性污名运动,并在2004年开始参与人民火大行动联盟推动的参选活动,2009年于辅大心研所研读硕士。目前主力为推动「人民老大参政运动」,朝向人民民主阵线实践探索。

拔耐.茹妮老王(秋月)

  1971年出生于台东县卑南乡刺桐部落,国中毕业至新光纺织厂做女工,1988年参与新光关厂抗争,就此进入工运至今。2008年夏天回乡参与反美丽湾BOT行动、2009年参与大汉溪河岸阿美族部落反迫迁抗争、2010年恢复原住民传统名字,同年参选新北市平地原住民议员。近几年在基隆原住民社区,进行老人、小孩、妇女的「自立互助」换工方案。
 

图书目录

【序】
 一本生了十年才出版的书 ╱ 王芳萍
 找回属于人民的政治历史与教育志业 ╱ 廉兮
 伏流:女性运动者的生命政治 ╱ 夏林清

【历史留影】

【练功手记】

 在低地蜿蜒前行的实践 ╱ 张育华
 组织起来共同发展吧!-我的政治性生成历程 ╱ 王芳萍
 Fudafudak 金色波浪:茹妮老王的劳动女儿 ╱ 拔耐.茹妮老王(秋月)口述

【回音壁】
 滴水穿石,成流 ╱ 林小豆

【附录】
 长虹桥的那一边-拔耐自拍家庭纪录片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摘录自)滴水穿石,成流 ╱ 林小豆(基隆火盟原住民小组专员)

在刺桐部落的夜半,星空下摸黑,我们沿着反光的白线走回民宿,一边闪着台十一线上的快车,我们拉桑(酒醉)疲惫扶持地走着。

几步,她说:「这是我出土的地方。」而我眼前是一间地中海风格的民宿。

几步,她说:「这是我妈放牛的地方,我爸爸就是在这里看到她的。然后去垦一块地,娶她。」

几步,插了一个二楼高的大立牌,上头写着:娜路弯大饭店预定地。

台十一线上的白线,我们短短的走着。这几个几步的终点,好像讽刺的告诉我,立牌赢了,最终胜利。

──二○一三、八月跟拔耐一起回刺桐部落的笔记

她一路走来已二十五年,从工人运动再到原住民运动,这一路承载着压迫处境与抵抗、撑出一条路而下停卷动的身心状态,到我访问她的时候,最常发生的事就是:时间感都遗失了!我是新进工作者,来自辅大心理系的实践知识,让我看见都市原住民的处境与我工人家庭其实共处同一体制的压迫,而我想试看看,试着撑出让我自己──工人家庭长大的鲁蛇(Loser,失败者)青年──和族人能安身立命的此刻与未来,所以我来到这里和他们一道工作。故事是厚重的,拔耐选择了我一道完成这个一直搁置、并无条件静下心来书写的女书,二来也希望我在跟她一道回观她这四十年头的生命过程,能给我更深刻的看见处境的学习。

因她的前段故事(包括原生家庭与工运)已有过资料,我从她近几年由工人运动转进到都市原住民运动开始谈。我们哭了很多、油了很多菸──那一缕缕烟丝部是沉重与无奈的静默。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带来的共鸣是惊人的。作为一名在某个领域同样需要不断学习和调整策略的人,我能在书中看到太多熟悉的影子。那种在不确定性中寻找方向的焦虑,那种在遭遇挫折时的自我怀疑,以及那种在取得点滴进步时的欣慰,都被作者描绘得淋漓尽致。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女性社运工作者的书,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在复杂环境中成长和蜕变的“心法”秘籍。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实用的“练功”技巧,比如如何更好地理解团队 dynamics,如何在高压下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吸引我,既有专业的深度,又不失人情味,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思想的启迪,也能获得情感的慰藉。它让我意识到,无论在哪个领域,持续的学习和反思都是至关重要的,而那些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往往比书本上的理论更加宝贵。

评分

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它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以一种非常生活化、故事化的方式,将复杂的社会运动理念融入其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温暖的社群,听着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娓娓道来她的“练功”心得。书中关于“内功”的修炼,也就是社运工作者内在的心理建设和情感管理,让我印象深刻。它强调了自我关怀和团队支持的重要性,这对于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的人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也从中看到了女性社运工作者之间那种深厚的连接和互助,这种力量是如此强大,能够支撑她们走过艰难的时刻。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任何一项有意义的事业,都需要扎实的“内功”和坚实的“外功”相结合。它不仅传授了方法,更传递了一种精神,一种面对挑战永不放弃,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精神。

评分

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参与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作者以一种非常个人化且充满情感的方式,分享了她在女性社运工作领域的探索和成长。我能感受到她文字中流露出的真诚和热情,以及她对社会公平和女性权益的深切关怀。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女性社运工作者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她们的梦想、她们的坚持、她们的脆弱,以及她们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非凡勇气。它打破了我之前对社运工作者的一些刻板印象,让我看到了她们的立体和多面。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赋权”的讨论,这不仅仅是概念上的理解,更是通过具体的实践案例,展现了如何真正地帮助女性提升自我认知和能力,从而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这本书提供了一个观察社会变革的独特视角,也激励着我去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为更美好的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深入了解了一个我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女性社运工作者的日常。我一直对社会运动和其中的关键人物抱有浓厚的兴趣,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幕后故事的好奇心。作者以一种非常细腻和写实的方式,描绘了女性社运工作者所面临的挑战和她们的独特视角。我特别欣赏的是,它并没有将这些工作者塑造成无所不能的英雄,而是真实地展现了她们的挣扎、困惑,以及在巨大压力下如何寻找力量和保持韧性。从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琐事,到应对突发危机时的冷静决策,每一个细节都显得无比生动。它让我看到了女性在社会变革进程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以及她们为了共同的理想所付出的辛勤努力。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那些充满活力的讨论会,感受着集体智慧的碰撞,也体会到个人情感在集体行动中的微妙影响。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记录,更像是一堂关于勇气、坚持和女性力量的生动课程,让人在阅读中受益匪浅。

评分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所展现的那种“潜行”的力量。社运工作,尤其是女性社运,往往是在不那么显眼的地方进行,但其影响却是深远的。作者没有去渲染宏大的叙事,而是着重于那些在细微之处悄然发生的改变,以及这些改变背后女性工作者们不动声色的智慧和策略。我看到了她们如何巧妙地利用各种资源,如何与不同群体建立连接,以及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穿梭游刃。这是一种“伏流”般的能量,不张扬,却能汇聚成强大的力量,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关于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和建立信任的描写,这对于任何想要在社会领域有所作为的人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它教会我,真正的改变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耐心、策略和持之以恒的努力。读完这本书,我对社会运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对那些默默奉献的女性社运工作者们充满了敬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