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6
从『明心』到『放心』
痛苦来自于我们的心,
而非事情的真实本质。
无碍并不是都没有障碍,
而是一种心灵的流畅。
《心经》字字珠玑,它全文中没有任何一个字是形容词,没有任何一个虚字,每一个字都有无上的智慧。
虽然它是易于诵读的,但是,知识分子们更应该追求的是它那辽阔无比的「空」之境界与那眼光独到的特异思维。
事实上,《心经》已经不仅仅是宗教、也不仅是哲学,而是昇华到了生命的艺术,每一个人都应该要能知能行的生命艺术。它不但使生命丰富,而且能使生命自在无比。
作者简介
张之岚
学历:电机工程博士。
经历:
电子工程师。
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
科技大学资讯工程系主任。
教育部全国优良教师奖。
中华民国考试院典试委员。
经济部中央标准局电子工程国家标准起草委员。
经济部中央标准局资讯及通信国家标准起草委员。
台湾杰出发明家奖章(2008)。
美国Golden State Univ.发明博士奖章(2008)。
着作︰与近代知识分子谈佛
之岚自序
1. 正识经名 4
2. 跨越千年的感应 5
3. 宇宙之道 6
4. 父亲的教诲 9
5. 生命的抉择 12
6. 人生的意义 15
第1 章 2014 序曲
1.1 序曲的意义 28
1.2 如果只是理想? 31
1.3 你要学佛的甚么? 34
1.4「心」才是学问之所在 37
1.5 心经的主题 39
1.6 什么是学问之道 41
1.7《心经》是「空」的圣典 43
1.8「时间」与「空间」的思维 46
1.9 读古书要有新思维 53
1.10《心经》究竟是用来做甚么的? 58
1.11 一段属于未来的闲话 60
第2 章 心经的启蒙
2.1 有情的宗教 64
2.2 诸法因缘生 69
2.3「心」的象形意义 71
2.4 心能生因缘 75
2.5 心经的要旨 78
第3 章 心经的超越思维
3.1 大哉问 84
3.2 变异的时空 86
3.3 新时代的性向思维 89
3.4 心经是伟大的 92
3.5 我思故我在 96
3.6 灵魂与肉体 98
3.7 心经与空的哲思 100
3.8 学佛的最高境界 104
3.9 方便法门与认知心理学 107
3.10 空与色的宇宙法则 110
3.11 成佛之道 113
3.12 即心即佛 118
3.13 自性成佛 123
第4 章 心经的人生智慧
4.1 被误解的心经 128
4.2 佛教的宇宙观 131
4.3 不可思议的八正道 133
4.4 心经是可以安定人心的 137
4.5 心经的智慧 139
4.6「色」的时空观念 144
4.7 每一个我都是无价的 149
第5 章 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存在
5.1 佛法的无远弗届 154
5.2 佛法是非法非非法 158
5.3 佛住哪里? 162
5.4 宇宙中没有「永恆」 165
5.5「心经」究竟是什么「心」 168
5.6 生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172
5.7 因果律是定律吗? 174
5.8 跨越生命另类的重大问题 177
5.9 超越生死的存在 180
5.10 芝诺的「时空」诡论(Paradoxes Of Zeno) 186
5.11 时间与空间的极限 189
5.12 新的时空观念 194
第6 章 跨越千古鸿沟
6.1 文明难以跨越的鸿沟- 翻译 200
6.2 难以翻译的国情 203
6.3 五不译 206
6.4 深远的意义 210
6.5 经名的意译 213
6.6 波罗蜜多是什么? 215
6.7「心」究竟是什么? 219
6.8「经」是用来唸的吗? 223
第7 章 观自在菩萨
7.1 观万物而自在 226
7.2 唐朝各译本 228
7.3 观自在的智慧更高 233
第8 章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8.1 大学问与小学问 236
8.2「行」是这句话的关键 241
8.3 力行的真谛 244
第9 章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9.1. 心窗与启蒙 248
9.2 心经的精髓 251
9.3 真理因疑惑而得解 254
9.4 究竟甚么是「妄念」 259
9.5「空」的先期认知 262
9.6「五蕴皆空」的解谛 265
9.7 六识之后的更上一层 274
9.8 宇宙人生的本源 276
9.9 空是无可比拟的 279
9.10 破除五蕴 282
9.11「空」的更上一层意义 284
9.12 什么是「无我」? 288
9.13 什么是「无相」? 291
9.14 什么是「无法」? 295
9.15 什么是「无住」? 299
第10 章 色即是空
10.1 前言 304
10.2 古人的「空」用 306
10.3 生命是最伟大的奇蹟 310
10.4「空」究竟是不是空的? 313
10.5「色」就是物质吗? 316
10.6 空是一种「法理」故无实体 318
10.7 是法空而不是色空 320
10.8 色空不二 323
10.9 为甚么「色即是空」是可逆的? 326
10.10 凡所有相,皆为虚妄 330
10.11 空有不二 332
10.12 叩钟的道理 334
10.13「法空」的思维 338
10.14「空」是「无我」 340
10.15「空」是变化不已的「存在」 344
10.16「空」是「无上」的 347
10.17「空」是「包融」的 350
10.18「空」是「无」但也不全然是「无」 353
10.19「空」与「零」的思维 355
10.20「色」的思维与认知 357
10.21「色」其实更是一个动词 361
10.22「色即是空」的深涵真谛 364
10.23 我们看到的颜色不是颜色 369
10.24「空」是有韵味的 372
10.25 生命的最高境界 374
10.26 超越的生命来自于「空」 376
第11 章 受想行识
11.1 万物之灵 380
11.2 一切境物皆由心生 385
11.3 虚妄究竟是甚么? 388
第12 章 诸法空相
12.1 什么是「法」与「空相」 394
12.2 什么是「诸法空相」? 398
12.3「自性」还是「无自性」? 400
12.4 真空妙有的真相 403
第13 章 不生不灭
13.1 科学的素养 408
13.2 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解谛 410
13.3 质量守恆定律 412
13.4 能量守恆定律 417
13.5 不垢不净 420
13.6 贯通宇宙的八正道 422
第14 章 空中无色
14.1 破五蕴之相 426
14.2 长寿也是一种苦难 429
第15 章 无眼耳鼻舌身意
15.1 六根与六尘 432
15.2 破「六根」再破「六尘」 434
15.3「无」的哲学 436
15.4 六尘缘影 438
第16 章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16.1 前言 442
16.2 什么是「六识」 444
16.3 什么是无眼界 447
16.4 见山不是山 453
16.5 什么是无意识界 456
16.6 坦山渡女 460
第17 章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17.1 宇宙与人生的无常 464
17.2 十二因缘观 468
17.3 破十二因缘 470
17.4 庄子梦蝶 473
17.5 成佛的无求之道 476
第18 章 无苦集灭道
18.1 前言 480
18.2 认知的智慧 482
18.3 四圣谛的道理 485
18.4 无苦集灭道 490
18.5「无智亦无得」是《心经》的真正精髓 495
18.6 心经的真谛 499
第19 章 以无所得故
19.1 心经的宗旨 504
19.2 以无所得故 505
19.3 菩提萨埵不是神也不是仙 506
19.4 慈悲与爱及慈爱是不同的 508
19.5 细说菩提 511
19.6 进一步的谈谈菩萨 513
19.7 非菩萨非非菩萨 518
19.8 是真菩萨 521
19.9 心经是心无罣碍 523
第20 章 无有恐怖
20.1 恐怖的根源 526
20.2 生命真正睿智的所在 528
20.3 无住也就是没有窒碍 533
20.4 远离颠倒梦想 536
20.5 人不可以没有思想 538
20.6 究竟涅槃 541
第21 章 三世诸佛
21.1 跨越时空 546
21.2 成佛的依据 549
21.3 佛的最高境界 553
21.4 成佛以后又如何呢? 556
第22 章 大神咒
22.1 甚么是咒语? 560
22.2 咒语是一种讯息 563
22.3 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 567
22.4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569
第23 章 般若波罗蜜多咒
23.1 观念的问题 572
23.2 咒语不是特异功能 576
23.3 咒语的引领功能 578
23.4 进入咒语 580
23.5 咒语的身心效应 582
23.6 咒语的吐纳工夫 584
你要学佛的甚么?
请注意这个章节的名称,我要谈的是「你要学佛的甚么?」而不是一般人在问的:「你为甚么要学佛?」所以层次略高了些。关于为甚么要学佛的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原因与答案,有些人是为了「有所求」,每天烧香拜佛祈求平安。让自己的心有所附属,的确是可以获得安宁与祥和的,这是很好的。我们不能说「有所求」就是不好。要知道,我们每个人,不论是生理上的需求,或是心理上的需求,都是「有所求」。这是现实的问题,许多人会说「有所求」的人们,他们是有目的的,是有求于他人的,所以,在某些方面说来是一种被拘束与限制的人生。但是,我要说是,有这种想法的人,才真是思维偏颇,心性狭隘的一种人性与态度。人类的社会全然的是建立在「供需」的基层上面。我们从出生以来,所有的一切都是仰赖他人的供应才能存活下来。同样的,我们的一生也应该要提供出无数的奉献给其他的别人,给这个社会才是。所以我说,我们绝对不能说别人是「有所求」就是不好。如果真有人到处在宣扬他是「无所求」的人生。那么,我只想问他一句话,他每天吃的白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可是他自己种出来的吗?
学佛、学佛,所有的佛教的弟子们都在学佛。同样的,我要问各位,佛陀的一生活了八十一岁,你要学甚么时候的佛?也许有人会说,可以这样问法的吗?我则说,有甚么不能如此问的呢?如果你是三十岁的年轻人,你不可能学得到高龄八十岁时候佛陀的心性,而是应该学三十岁时候的佛陀。当然,如果你自认为三十岁时候的你,就已经有了八十岁时候佛陀的心性智慧,当然这是一种超越,其实也未尝不可的。因为,佛陀从来也没有说过,后来的世人只可以追随他,而不可以超越他。当然,也许会有人说,学佛是超越年龄的,佛理可以遍及整个宇宙,所以,年龄不是问题。当然,这么说并没有甚么不可以。但是,必须要有一个先决的条件,那就是必须是要有超越的心性与智慧才行。佛教不同于其他拜神的宗教。就拜神的宗教而言,它们没有心智上的困扰,只要能够叩拜,不论男女老幼都可以拜,所以它没有年龄上的区别,也没有这个问题。但是,佛教就不是这样的了。因为,佛教是一种智信,是讲理的。更何况佛理至深,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融会贯通的。
与近代知识分子谈心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与近代知识分子谈心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