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是为了生存;
公民觉醒是为了守护得来不易的民主;
上街头是为了追求更有尊严的未来!
原本只是一则杂志上的广告,邀请大家在 2011年9月17日一起上街头,占领华尔街;这样单纯的吁请,如何演变成一场全球瞩目的公民运动,且影响力延烧至今?
大卫‧格雷伯以「占领华尔街」发起人之一的角度,翔实观察了占领行动的始末,并分析了行动的原因与获致成功的诸多因素。
身为一个相对温和的无政府主义者,格雷伯重新耙梳了民主的定义:民主不是只彰显在投票的那一刻,而是一种基于人人在根本上平等的信念,允许人们以充分且平等参与的方式,运用各种有利的手段,去决定集体的事务。
格雷伯也以资深社运人士的经验,分享了公民行动中取得共识决的操作原则,如何「占领」及「解放」各种公共空间,以及如何在既有的权威之外,建立起平等且广泛参与的自治生活。
所谓革命、行动与公民不服从,从来就没有固定的形式,其所激盪出的思想转换却是永久的。我们所要做的,不是颠覆掉一切既存的体制,而是不断扩展自由的范围,直到它成为生活中的终极价值。
名人推荐 李茂生(台湾大学法律学院教授)
何明修(台湾大学社会系教授)
陈俊宏(东吴大学政治系副教授)
张铁志(《号外》杂志总编辑兼《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总主笔)
孙友联(台湾劳工阵线祕书长)
孙穷理(苦劳网记者)专文推荐
王丹(中国民运人士)
何颖怡(商周出版选书顾问)
吴叡人(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惠仁(纪录片导演)
姚人多(清华大学社会所副教授兼所长)
黄孙权(高师大跨艺所助理教授)
黄哲斌(媒体工作者)
黄国昌(中研院法律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联手推荐
以上皆按姓氏笔画排列
「整个社会中阶层向上移动,已经成为无法实现的梦想。值此之际,一种古老的生活方式、一种不断被传统民主体制压抑到社会边缘的生活圈,或许就是另一个让我们恢复尊严的选择。」——李茂生
「如何思考社运组织的内部民主?如何思考国家暴力的本质?如何判断公民不服从是否『是』非暴力的?……书中不断挑战我们习以为常的想法,并用具体行动激发我们探索民主实践的各种可能,确实开拓了我们对另类政治实践的想像空间。」——陈俊宏
「反抗精神与行动的极佳见证。作者也大声提醒我们,民主自由绝非从天而降、不劳而获,而是需要奋力争取。」——黄哲斌(媒体工作者)
「资本主义由全球化发展到区域经济体,扯碎了工人阶级的连带,也造成全球性的分配不均现象,对于像格雷伯这样的行动者而言,已经难以使用在全球资本竞租 环境下被扯得支离破碎的『工人阶级』来描述行动的主体,而採取了『百分之九十九』对『百分之一』这个模煳的概念……对于促成赶上这一个早已跨越国境的对话 与行动,格雷伯的谆谆之言,应当是重要的开始。」——孙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