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年代以后,谁大开谁的眼界?
如果曾有噪音,也离反抗甚远。
《破週报》总编辑黄孙权‧思想格斗者──
最具冲击性观看世界的方式。
在黄色小鸭消气之后。在伪眷村赶走老眷村之后。在台北好好看的句点之后。在房价再创新高之后。在艺术成为资本主义的前卫部队之后。在学运的火种点燃之后。
除非我们寻找美丽,否则无法面对羞辱。
黄孙权是前《破週报》总编辑,当代最富行动力的艺术文化评论者。他以社会批判的角度切入,借由最贴近生活的议题,揭开不痛不痒的文化假面;他以专注热切的眼神,注视岛国经济大梦底下,权力的集中与移转、劳工移民的悲歌与希望。
身为艺术行动者,他以清晰的视野,对新自由主义影响下的台湾提出深刻反思,评论范围横跨建筑、媒体、社运、艺术,与大众流行现象。在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今日,他批判纯艺术的无效性,强调行动的重要,唯有以行动代替姿态,才能抵达「燕子之城」,才能打破阶级,甚至世间的冷漠绝望。
──在〈我们一起爱(或恨)大黄鸭,只是因为我们害怕羞耻〉里,看流行如何根除我们的羞耻感。
──在〈包租婆之岛〉中,台湾近年看似繁荣的文化嘉年华,实则仅是包租婆。
──在〈好文化就是好生意?〉中,戳破台湾文创大梦,梦里只是修辞学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