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親友的死亡,你是什麼樣的心情?
你知道自己有多少「死亡焦慮」嗎?
在工業化、都市化、人口密集化、競爭化的過程中,各種行業此起彼落,人們正麵臨著空前未有的壓力。在現代人忙碌緊張的生活當中,恐慌的現象變得愈來愈普遍,自律神經失調也自然成為現代人相當常見的一種疾病。
很少人在第一次恐慌發作時,就知道自己正在經曆恐慌發作。由於恐慌發作時的兩個典型癥狀是心悸胸痛和吸不到空氣,所以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心髒病發作。一般人在麵臨這種突發性的恐慌經驗時,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立刻衝到醫院急診室求救。他們的主觀感受是一種強烈的恐懼,覺得自己快要死掉或是快要發瘋失控,擔心自己心髒病發作或是中風,而且有一種必須立刻逃離現場的衝動。
許醫師在深入探討自律神經失調患者內在深層的心理因素時,發現所有自律神經失調的癥狀,其實是「死亡焦慮」的發作。人從一齣生就在麵對死亡的課題。每個人都怕死,但是我們在意識層麵會選擇去逃避它,好像死亡是發生在彆人身上的事,永遠不會齣現在自己身上。但事實上,死亡是無所不在的。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必然會經曆周遭親朋好友的死亡,所以,「死亡焦慮」是人類潛意識中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每個人終其一生,都應該時時來檢視自己內在有多少關於死亡的焦慮。
賽斯思想中有句話很有意思:「一個還沒有準備好的人,絕對不會死。」意思是,任何人必須在肉體、心理及心靈上完成準備的情況下,纔會離開物質世界。死亡不是隨機的,也不是莫名其妙地發生在我們身上,而是一連串身心靈及內在動力學運作的結果。在賽斯心法裏提到:人是來地球齣差、旅遊、學習、考察兼玩耍,死亡隻是結束來地球齣差的旅程而已。當這個生死觀建立起來,纔能根本地幫助病人徹底解決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