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学论丛(六)

台湾文学论丛(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台湾文学论丛》创刊于2009年,每年发行一辑,为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历届博硕士论文优秀篇章经审查、修改后之集结。从原住民文学、古典文学、日治时期文学到当代文学包含台湾文学之本体研究、跨文化流动研究及区域比较研究。本论丛除展现本所学生研究兴趣及成果以就教于学术先进之外,也期待与其他人文社会领域之青年研究者切磋与对话。

  林恩立的〈民间故事中庄重语之来源与作用初探:从谚语与故事的比附联结说起〉,在分析方法与概念上受到美国文化史及宗教史学者Walter Ong的语意(Orality)与文意(Literacy)理论之影响颇为深刻。台湾民间文学和口传文学的调查和分析,以及民间文学研究理论在台湾口传文本与文化现象上的应用,是本所有别于国内其他台文所的重要特色之一。

  吴昱慧的〈「幸福」作为文学创作之目的:论龙瑛宗的〈赵夫人的戏画〉与〈不为人知的幸福〉〉。在汗牛充栋的龙瑛宗研究中,昱慧的学位论文《日治时期台湾文学的「南方想像」─以龙瑛宗为例》,关心殖民统治下台湾作家对战时台湾文化出路的思考,特别是他挪用南方文化论述的苦心。

  沈信宏的〈洪炎秋在北京沦陷后的日语事业〉一文,为其高达40余万字论文中的一小节。信宏的研究方法,一反当前理论狂飙的学术界,以素朴深刻取胜。他确实掌握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追、追、追」的研究精神与技巧。通过札实的实证研究,他平缓细致地耙梳作家的文化活动,透过最平凡却也是有想像力的一手文献,勾勒出「北京台人三剑客」之一的洪炎秋在沦陷区的各种文化工作。飘摇的年代、远走他乡的殖民地作家,在一般以国族为单位的文学史视野下,这样的文化故事往往是被遗忘的。

  彭玉萍的论文〈问题散文与小品散文的延续/衍异:论战前至论战后叶荣钟与洪炎秋散文书写的意义〉,同样别开生面地指出本土跨时代男性作家的散文价值。玉萍发现,相对于战后占据台湾散文主流位置的「美文」范式,以及这种范式背后牵涉的国民政府意识形态,台湾本土男性作家的散文在形式上趋近杂文,在内容上延续他们从日治时代到战后对台湾社会的关注,展现了本土男性作家特有的文化思维和文体风格。

  朱宥勋的〈被殖民者精神残伤的语言铭刻:论郭松棻的「日式中文」〉一文,充分显出一位小说创作者从事学术研究时与众不同的敏感度与创意。宥勋关注的是,目前鲜少被注意的台湾战后第一、二代小说家作品中「日式中文」的表现问题。他发现,殖民主义遗绪(heritage)除了留在建筑、体制、政治、经济等物质层次,更烙印在文化、语言、感觉、精神层次,形成精神的斲伤,但这种遗绪有时却也弔诡地被挪用为发声工具。

  许孟婷的〈解严前后(1986-1993):《中国时报》、《联合报》的生产机制与女性专栏书写〉,採用「媒体研究」、「散文研究」、「性别研究」的方法。孟婷把眼光投注于一般文学史较少留意的《联合报》、《中国时报》专栏文章,特别是黄碧端、平路两位女作家在专栏中发表的「严肃」散文。

  林瑜馨的〈论原住民文学的非典型书写现象:以阿绮骨《安娜‧禁忌‧门》为例〉,展现了新世代对于原住民(族)文学研究的崭新观点。这个「新」来自于从血统、语言、主题、认同、发表媒体等角度,对既有原住民(族)文学定义的补充或挑战。瑜馨借鑑孙大川的「身分论」及董恕明的「非典型」论述,对原住民文学中的「非典型书写」进行定义。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国立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


  国立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创立于于2002年8月,除了招收本地博、硕士生,接受陆生、侨生、港澳生及海外生就读之外,自2006年起与人社院语言所、人类所共同创设「台湾研究教师在职进修硕士学位班」,2010年增设人社院学士班「文学与创作」学程,为国内唯一兼重研究、创作与教师进修三大面向之台湾文学系所。2009年起集结优秀毕业论文发行《台湾文学论丛》年刊,2012年发起国内第一个「台湾文学研究会」。此外,每年定期与国内其它大学举办研究生学术会议,亦组织多届师生海外学术访问团出访各国。

图书目录

序 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走在草根、走在国际  004  台湾文学研究所教授兼所长 柳书琴
1 民间故事中庄重语之来源与作用初探:从谚语与故事的比附联结说起  016  硕士生 林恩立
2 「幸福」作为文学创作之目的:论龙瑛宗的〈赵夫人的戏画〉与〈不为人知的幸福〉 062  硕士生 吴昱慧
3  洪炎秋在北京沦陷后的日语事业  092  硕士生 沈信宏
4  问题散文与小品散文的延续/衍异:论战前至战后叶荣钟与洪炎秋散文书写的意义  150  硕士生 彭玉萍
5  被殖民者精神残伤的语言铭刻:论郭松棻的「日式中文」  200硕士生 朱宥勋
6  解严前后(1986-1993):《中国时报》、《联合报》的生产机制与女性专栏书写  232  硕士生 许孟婷
7  论原住民文学的非典型书写现象:以阿绮骨《安娜‧禁忌‧门》为例  268  硕士生 林瑜馨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