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孩子感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
让每一位父母关注孩子成长,从培养孩子学会选择开始。
在选择时,父母是旁观者,是建议者,是引领者、指导者,而非抉择者。
还孩子选择的权利,让孩子在不断选择中成长,再成长!
一个国家国民的道德品质如何,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人民对其子女的教育,也就是家庭对子女的品质教育水准。孩子是家庭教育的镜子,家庭教育得好,孩子可以成为天使;教育得不好,孩子可能成为魔鬼。因此,对孩子的品质教育不仅关系到孩子个人的成长,甚至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命运。
许多孩子受到父母的宠爱,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他们不知道父母劳动的艰辛,体会不到独立生活的能力对他们的重要性,认为生活的一切都来得那么容易,那么自然。如是长此以往,就会使孩子滋生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思想,这样,显然是不利于孩子今后走向社会发展的,因此,父母应该从小对孩子严格要求,对孩子进行生活自理方面的培养和训练,让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自我料理、自我管理和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在美国,为了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孩子的行为,在孩子一生成长的大多数情况下,师长都不能代替他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选择。
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会面临很多选择的机会,这些选择机会对于孩子来说,是他们成长的机遇,让孩子经历选择,孩子的能力会不断提升。每做一次选择,孩子的经验、能力便提高一次。因此,父母要放手给孩子机会,不能越俎代庖,事事代替,让孩子成为现成的接受者,这样的孩子将来的发展与成长是可悲的,人生遭遇是可怜的。
让每一位父母关注孩子成长,从培养孩子学会选择开始。在选择时,父母是旁观者,是建议者,是引领者、指导者,而非抉择者。还孩子选择的权利,让孩子在不断选择中成长,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