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洛茨基主义

托洛茨基主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Alex Callinicos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对托洛茨基主义的发展,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1925-7年中国的革命时期,托洛茨基介入了这场关于中共策略的辩论,使托洛茨基釐清了自己的想法,并把它(1905年俄国革命后开始发展的)对俄国历史发展的原初分析概括为不断革命论。──艾力克斯.柯林尼可斯2014年

  托洛茨基主义──古典马克思主义传统的重要部分

  当2008年全球金融大崩盘后,资本主义的危机再现。同时,马克思主义重新引起人们的兴趣和讨论。但是,作为古典马克思主义传统的重要部分──托洛茨基主义,却未能在目前马克思主义复兴的时期得到相应的重视,甚至仍像过去那样遭误解、甚至恶意的歪曲。

  过去十多年来,世界各地基层民众、工人阶级相继动员起来,反抗新自由主义或统治阶级转嫁经济危机的斗争,激进左翼(Far-left)团体日益获得民众的支持。但同时也值得警惕的是极右派或新法西斯主义的势力,亦同样抬头。托洛茨基主义正好提供了变革资本主义的纲领和策略,以及批判社会民主主义的改良主义问题,还有分析法西斯主义及对抗它的策略。所以,托洛茨基主义对当今反资本主义的斗争,仍有其适切的意义。

  本书详述托洛茨基主义的起源、发展以及衍生的不同流派(主要在英语世界),作者还特地撰写中文版序言。若想进一步了解托洛茨基主义,这是一本不容错过的好书。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艾力克斯.柯林尼可斯Alex Callinicos/原着


  1950年生于辛巴威,牛津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教于英国伦敦国王学院 (King’s College London) 欧洲研究系。作者已出版不少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着作,包括 The Revolutionary Ideas of Karl Marx (Bookmarks 1983)、Imperialism and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Polity 2009)、Bonfire of Illusions (Polity 2010) 和 Deciphering Capital (Bookmarks 2014)。作者亦是英国激进左翼政党社会主义工人党 (Socialist Workers’ Party) 中央委员会成员,以及该党理论刊物《国际社会主义》(International Socialism) 的主编。

译着简介

宋治德


  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出生,香港长大。香港浸会大学宗教与哲学系毕业。曾任职香港职工会联盟,担任组织干事一职。现于法国留学。

图书目录

《托洛茨基主义》中译本序言 • 艾力克斯.柯林尼可斯
译者序言 • 宋治德
原文书序言与致谢 • 艾力克斯.柯林尼可斯
导论 •

第一章 起源 •
1.1 不断革命论
1.2 批判斯大林主义
1.3 革命前景

第二章 危机 •
2.1 被反驳的猜想
2.2 约定主义者的计策

第三章 正统派 •
3.1 非批判的实证主义和非批判的唯心主义
3.2 正统托派各大阵营
3.3 退入「了望台」:多伊彻和佩里.安德森

第四章 异端派 •
4.1 沙赫特曼与邪恶帝国
4.2 C. L. R.詹姆斯与自发性的美德
4.3 卡斯托里亚迪斯与意志的胜利

第五章 重定方向 •
5.1 托尼.克利夫与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
5.2 一个进步的问题移转?
5.3 挫败的经验

参考书目 •
托派团体、刊物名称中西对照 •
索引 •

图书序言

摘自〈《托洛茨基主义》中译本序言/艾力克斯.柯林尼可斯〉
 
这本讨论托洛茨基主义的小书被翻译成中文,让我感到非常荣幸。中国对托洛茨基主义的发展,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1925-7年中国的革命时期,托洛茨基介入了这场关于中共策略的辩论,使托洛茨基釐清了自己的想法,并把它(1905年俄国革命后开始发展的)对俄国历史发展的原初分析概括为不断革命论。
 
正如本书的原序言中的解释,这书写在1988-9年的中欧、东欧斯大林政权的崩溃前夕,当时环境与今天相比是非常不同。此书焦点非常多的集中在英语世界的托洛茨基主义。当然,如果我现在重写此书,会有很多不同的处理方式。最近几年,我访问了巴西数次。在拉丁美洲那里强大的托洛茨基主义版本,当中尤其是由阿根廷莫雷诺 (Nahuel Moreno)所奠定而发展的流派,让我印象深刻。没有说明这段历史──尤其是托洛茨基主义在全球南方(Global South)的左翼里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是本书明显的弱点。本萨依德(Daniel Bensaïd)的作品《谁是托洛茨基主义者?》(Who are the Trotskyists?)已出版了英译本,有助于纠正这个弱点。
 
尽管我这书有种种局限,而在目前的状况下,它仍然有一定的价值。原因有二。首先,托落茨基的思想所代表的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堕落之后,试图延续古典马克思主义的传统。俄国革命的堕落带出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究竟社会主义是否等同于模仿它的苏联及其他的共产党政权?
 
这仍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因为一方面共产党政权仍然存在──尤其在中国;另一方面,因为在过去被称为「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仍然对发展强有力的反资本主义运动构成重要的阻碍。托洛茨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并开创以唯物主义的角度把斯大林主义当成一种社会现象来分析。探究他这种分析的局限,构成本书所叙述的智识史。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