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大学通识教育的新挑战

全球化时代大学通识教育的新挑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通识教育
  • 全球化
  • 高等教育
  • 大学教育
  • 教育改革
  • 人文教育
  • 知识转型
  • 学科融合
  • 国际视野
  • 未来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初版于2004年,经校订后重出新版。

  本书第一部分以三章篇幅讨论全球化与大学通识教育的问题,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去思考大学通识教育在全球化时代可能面临的挑战,并申论大学的通识教育应加深大学生的本土文化资源,且融入更多的本土关怀,如此才是突破公民教育问题较为有效的策略。

  本书第二部分爲21世纪的大学通识教育描绘新的愿景,第四与第五章提出21世纪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在于从普及到深化,第六章讨论如何通过通识教育提昇大学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第七章则论述台湾当前大学通识教育所面对的「反知识主义」与「功利主义」两种心态的挑战,及其所衍生的教学实务上的问题。

  大学通识教育的提昇,与大学门墙之内的校长的领导风格、大学门墙之外的社区大学教育,均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本书的第三部份分别探讨这两个问题,除了唿吁社区大学应与优质通识教育形成互济互补的关系外,也强调校长在改革通识教育上的重要性。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黄俊杰


  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博士。曾任美国华盛顿大学、日本关西大学等校客座教授;新加坡儒家伦理小组顾问。现任台湾大学讲座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员。近年获得学术荣誉:教育部国家讲座(2013-)、教育部学术奖(2011)、中华民国通识教育学会「通识教育终身贡献荣誉奖」(2011)、教育部全国杰出通识教育教师奖(2010)。着有《德川日本论语诠释史论》(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6,日译本2014由ぺりかん社出版)、《东アジア思想交流史──中国‧日本‧台湾を中心として》(藤井伦明等译)(东京:岩波书店,2013)、Humanism in East Asian Confucian Contexts(Bielefeld: Transcript Verlag, 2010)、Taiwan in Transformatio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New Brunswick and  Lond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14)、East Asian Confucianisms: Texts in Contexts(Göttingen and Taipei: V&R Unipress and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2015)。  

  个人首页:huang.cc.ntu.edu.tw

图书目录

新版说明
自序

【全球化与大学通识教育】

第一章 21世纪全球化时代的大学理念与大学教育: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二、全球化时代大学面对的新问题(一):霸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争衡
三、大学因应文化霸权挑战的对策
四、全球化时代大学面对的新问题(二):教育主体性的失落
五、大学重建教育主体性的策略
六、结论

第二章 全球化时代大学通识教育的新挑战
一、引言
二、全球化的发展形式、本质及其台湾脉络
三、全球化时代对大学通识教育的新挑战
四、大学通识教育的新策略
五、结论

第三章 从全球化与本土化激盪的脉络论大学通识教育中的公民教育
一、引言
二、21世纪大学通识教育中公民教育的问题及其本质
三、公民教育问题形成的原因
四、迈向公民教育的新境界:植根本土,放眼全球
五、结论

【大学通识教育的新境界】

第四章 迈向21世纪大学通识教育的新境界:从普及到深化
一、引言
二、大学通识教育的现况及「深化」的意义
三、大学通识教育「深化」的必要性
四、深化大学通识教育的具体策略
五、结论

第五章 大学通识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深化:理念、策略与方法
一、引言
二、深化的理念
三、深化的策略
四、深化的方法
五、结论

第六章 大学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提昇:通识教育的新思考
一、引言
二、医疗事业以人文关怀为中心
三、医疗事业中人文精神的开展
四、人文精神在医护院校通识教育中的落实
五、结论

第七章 当前大学通识教育的非制度性危机及其因应对策
一、引言
二、危机(一):「反知识主义」心态
三、危机(二):「功利主义」心态
四、因应对策:回归教育基本面
五、结论

【通识教育发展的周边环境】

第八章 社区大学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理念与策略
一、引言
二、当前社区大学运动的成就、瓶颈及其突破
三、社区大学中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四、对社区大学中通识教育的反驳意见及其批判
五、社区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策略
六、结论

第九章 从台湾经验论大学校长遴选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引言
二、大学校长遴选制度的法源及其实际程序
三、大学校长遴选制度的正面贡献
四、大学校长遴选的制度性及非制度性问题
五、因应问题的可能方向
六、结论

附录一 儒家传统中「教育」的涵义及其现代启示
一、引言
二、儒家传统中「教育」的涵义
三、现代教育的弊病及其形成的原因
四、结论:儒家教育观的现代启示

附录二 傅斯年论教育改革:原则、策略及其启示
一、引言
二、傅斯年论教育改革
三、傅斯年教育观蕴涵的启示
四、结语

参考书目
名词索引
人名索引

图书序言

作者序

  《全球化时代大学通识教育的新挑战》这部书共包括九章约10余万字,代表最近两年来(2002-2004)我对大学通识教育的一点思考心得。在付梓出版前夕,我想就全书写作宗旨,略加说明,以就教于读者。

  人类历史进入第三个千年纪元之后,全球化趋势在资讯科技突飞勐进以及世界政经板块推移的助威之下,快速茁壮而蔚为新时代的历史主流。全球化潮流对大学与大学通识教育,必然造成巨大的冲击。大学通识教育如何因应21世纪全球化趋势的各种新挑战?这是最近两年来,常常萦绕在我心中的问题。本书各章的写作,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这个巨大的问题,发生或多或少的关联。

  本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共三章,均讨论全球化与大学通识教育问题。第一章从较为宏观的角度,思考21世纪全球化时代中,大学可能面临的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球化加强了富国与强国对穷国与弱国更加深刻的削剥与宰制,造成亚非拉许多地区的大学,在英语主流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争衡之中,艰辛摆盪;而且,由于居于全球化之核心与领导地位的国家,掌握最先进的航空科技、生命科学新知与武器工业,所以被迫卷入全球化浪潮的国家之大学,日渐面临教育主体性沦丧的危机。本书第一章分析以上这些大学教育的新问题,筹谋可能的因应策略,并唿吁加强本土文化教育,并重建大学的教育主体性。本书第二章在第一章论述的脉络中,进一步讨论大学的通识教育,应加强拓深大学生的本土文化资源,尤其是开授以经典研读为内容的通识课程,深化有关中华文化与东亚文化的教育,以及研发具有「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内涵的课程。

  本书第三章扣紧全球化潮流中,最能彰显全球化与本土化之张力,并触及大学国际化与国家化之拉距问题的公民教育。在亚洲国家的大学公民教育课程中所传授与「公民资格」有关的诸多价值理念,均源生于近代西方社会,因此,常与本国文化与现实社会造成落差,甚至扞格难入。突破公民教育问题的方法,虽然可以多元多样,但是,厚植学生的本土文化资源,并在公民教育的教学实务中,融入更多的本土关怀,当是较为有效的策略。

  我在本书第二部分以四章的篇幅,尝试为21世纪的大学通识教育描绘新的愿景。第五章提出21世纪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在于从普及到深化。我近年来深感在21世纪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中,大学「自我异化」之危机日甚一日,我们如果能透过优质的通识教育,而使大学教育回归受教育者之主体性,使教学活动与思考活动合一,使知识与实践融贯,就更能召唤大学的灵魂。

  在近年来大学的改革运动中,1999年开始国家卫生研究院黄崑巖教授主导的台湾各大学医学院医学系评鑑工作,取得相当的成效。在医学系评鑑过程中,我们发现医学教育中的人文通识教育有待进一步提昇。本书第六章讨论如何通过通识教育,而提昇大学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这个问题。我也描绘理想中的通识课程规划蓝图,并建议以「语文素养」及「经典研读课程」为其重点。

  自从2001年起,教育度推动第一梯次与第二梯次提昇学生基础教育计画之后,台湾各大学院校的共同及通识教育,获得了可观的改善,这诚然是令人兴奋的新发展。但是,在各大学校园的热闹荣景之中,却也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危机。本书第七章讨论当前台湾地区大学院校通识教育,所面对的「反知识主义」与「功利主义」两种心态的挑战,及其所衍生的教学实务上的问题。我建议以「回归教育基本面」作为因应上述危机的对策。

  大学通识教育的提昇,绝对不仅是通识课程的改善一端而已。所谓「道假众缘」,通识教育的结构性之改善与教育的效果的延伸,与大学门墙之内的校长的领导风格,与大学门墙之外的社区大学教育,均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本书第八章与第九章,分别探讨与通识教育发展相关的週边环境的这两个问题,唿吁社区大学应与优质通识教育相结合,以互济互补,也强调校长在通识教育的改革中的重要性。

  展望未来,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化与终身学习社会的来临,大学通识教育作为奠基教育的性质,必然与日俱増,其重要性也将日益获得肯定。但是,在通识教育迈向一个充满了牛奶与蜂蜜的理想国度之前,我们必须努力播种,勤加耕耘,并时时芟除杂草,翻土犁田。是的,「凡辛苦耕耘的,必欢唿收割」,让我们共同期待大学通识教育的新未来!

黄俊杰
2004年6月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