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医学的100个解答

有关医学的100个解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医学科普
  • 健康问答
  • 疾病预防
  • 医学知识
  • 家庭健康
  • 常见病
  • 健康咨询
  • 医学常识
  • 养生保健
  • 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有一次,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哪一个医术最高?」

  扁鹊回答:「长兄最高,仲兄次之,我最差。」

  魏文王接着问:「为什么?你能说清楚一点吗?」

  扁鹊回答说:「我长兄治病,是在病症还未表现之时就把病治好了,所以他的医术只有我们家人才知道,他的名气根本传不出去。我仲兄治病,是在病情初起时就把病人治好了,一般人以为病人得的只是小病,所以他的名气也不大,只有本地人才知道。我扁鹊治病,是在病情严重后才治,别人见我割肉切骨,动作颇大,就认为我医术很高明,我也因此而闻名于天下。其实,比起我长兄与仲兄来,我的医术是最差的。」

  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治未病」是健康的医学观,是古代医家几千年来在预防和治服瘟疫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科学思想。我们这本书就是要「上医治未病」,利用100个小问题,述说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医学常识,把疾病杜绝在门外,让您远离疾病,保持身体健康与活力!
好的,这是一份为您的图书《有关医学的100个解答》量身定制的、不包含该书内容的详细图书简介。 --- 《星辰与古籍:探寻失落的智慧》 一部关于古代文明、神秘符号与宇宙哲学的深度探索之作 作者: 艾伦·范德比尔特(Alan Vanderbilt) 页数: 680 页 装帧: 精装,附赠全彩文明图谱 --- 卷首语:当符号成为语言,文明的边界开始模糊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篇章被时间深埋,被迷雾笼罩。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不过是冰山一角。本书并非聚焦于我们耳熟能详的城邦兴衰或帝王更迭,而是潜入那些被主流历史叙事忽略的领域——那些关于宇宙观、非线性时间认知,以及失落的符号系统如何构建起古代世界复杂精神图景的研究。 《星辰与古籍:探寻失落的智慧》是一次跨越数千年的考古学、符号学和天文学的深度对话。作者范德比尔特穷尽数十年心血,走访了从安第斯山脉的寂静高地到中东腹地的干燥沙漠,试图解读那些隐藏在残破碑文、未解几何图形和古老祭祀仪式背后的深层含义。 核心内容导览:三大支柱的交织探索 本书结构严谨,分为三大核心部分,层层递进地揭示了古代高阶智慧的复杂性: 第一部分:失落的历法与天空的几何(The Celestial Architectures) 本部分深度剖析了古代文明如何将天空的运行精确地转化为地面的秩序。 我们摒弃了将古代历法简单视为“记录时间”工具的肤浅看法。范德比尔特教授聚焦于那些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天文精度,例如: 1. 巴比伦“星盘”的动态预测模型: 探究巴比伦泥板上记载的复杂三角函数关系,这些关系远超其已知数学体系所能支持的范围。我们审视了这些模型是否指向一种更高维度的观测方法。 2. 玛雅“时间之网”的嵌套结构: 深入分析“长计历”的真正意义。它不仅仅是日期的累加,而是一种宇宙能量流动的模型。本章将详细拆解“坎金”(K’in)和“皮克图恩”(B’ak’tun)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将其与现代拓扑学理论进行对比。 3. 巨石阵的“能量对齐”: 对斯通亨奇(Stonehenge)和纽格莱奇(Newgrange)的声学和光线折射进行最新测量。我们提出一种假说:这些建筑群的建造目的并非单纯的太阳观测,而是为了“校准”地球磁场与特定星体间的共振频率。 第二部分:符号的递归与非线性叙事(The Recursive Script) 古代的文字和符号,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它们不仅记录事件,更承载着“如何理解世界”的底层逻辑。 本部分着重分析了那些因过于抽象而被现代学者搁置的研究对象: 1. 印章文字的“层级含义”: 以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帕文明)的印章文字为例,讨论其符号并非单一的表音或表意,而是如同计算机代码般,具有根据上下文改变意义的递归特性。我们试图重构一套基于其特定逻辑的解读框架。 2. 古代炼金术的“色谱代码”: 传统认为炼金术是化学的雏形。但范德比尔特认为,中世纪欧洲和中国道家体系中的“炼金术”实际上是一套精神状态的转化指南,其颜色、金属和温度的对应关系,对应着人类意识状态的转化阶段。 3. “生命之树”的全球共振: 比较了凯尔特的“生命之树”、犹太卡巴拉的“生命之树”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神圣之树”。我们论证了它们在结构上惊人的相似性,暗示了存在一个超越地理限制的、关于生命结构的基本认知模型。 第三部分:远古科技的哲学遗存(Philosophical Echoes of Lost Tech) 最引人入胜的部分,是对那些被认为是神话或宗教幻想的记载,进行技术哲学的审视。 1. “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猜想: 对古印度《吠陀经》中描述的“维摩那”进行空气动力学和等离子体物理学的逆向工程分析。我们关注的不是它们是否真的“飞过”,而是构建这些概念所需的数学和物理思维基础。 2. “光”与“声”的古代工程学: 探讨亚历山大图书馆残篇中提及的“聚焦镜”和“远距离通信”的原理。我们讨论了如何利用古代材料(如特定的水晶或金属合金)来达到远超当时预期的光学或声学效果。 3. 非人类智能的初步构想: 深入分析古埃及神庙壁画中描绘的非人形实体。本书提出,这些实体可能代表了古代人对复杂自动化系统或计算机制的初步哲学化描述,而不是单纯的神祇崇拜。 读者对象:面向谁? 本书适合所有对历史的“空白地带”抱有强烈好奇心的人士。如果您是一位对天文学、符号学、考古学有浓厚兴趣的研究者,或者您仅仅是一位渴望突破传统历史框架、探寻人类文明更深层连接的深度阅读爱好者,那么《星辰与古籍》将为您提供一个全新且充满挑战性的视角。 它不是一本提供标准答案的教科书,而是一把精密的探针,邀请您一同进入历史的迷宫,追逐那些被遗忘的星光与古老的低语。 --- 《星辰与古籍:探寻失落的智慧》—— 历史从未如此辽阔。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邢艳


  中文系硕士,曾任电视台记者、广告公司企划等职。喜欢听故事,讲故事,从书籍中汲取营养与力量,并与他人分享。着有《音乐巨人──贝多芬》、《钢琴诗人──萧邦》、《大航海家──哥伦布》、《大梦想家──莱特兄弟》、《一分天才──爱迪生》、《燃烧的灵魂──梵谷》、《星空使者──伽利略》、《音乐神童──莫札特》、《科学之光──牛顿》、《民主英雄──甘迺迪》、《绘画顽童──毕卡索》、《流浪的灵魂──高更》、《永远的微笑──达文西》、《剧作之王──莎士比亚》、《有关化学的100个知识》、《有关物理的100个常识》、《有关数学的100个观念》、《有关电脑的100个常识》、《神秘的能量──埃及金字塔之谜》、《复制上帝──人类进化的秘密》、《一本书读完法国历史》、《一本书读完印度历史》、《一本书读完义大利历史》、《一本书读完德国历史》、《一本书读完韩国历史》、《有关建筑的100个故事》。

图书目录

前言

一、医学史话
 1.医疗技术如何发展?            2.世纪药物青霉素有何功效?
 3.诺贝尔奖与免疫学有何渊源?        4.一片药如何改变世界?
 5.你对寄生虫了解多少?           6.蚊子为何会叮人?
 7.神农尝百草传奇              8.病毒发展的秘密
 9.人造心脏的诞生和心脏移植术        10.打针是怎么发明的?

二、走进医学
 11.生命的起源                12.常见的遗传病有哪些?
 13.耳朵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14.人体有多少块骨头?
 15.皮肤是人体健康的镜子           16.益生菌到底能否「益生」?
 17.肚脐的神秘之处              18.人为什么会晕车或晕船?
 19.人体解剖是怎么来的?           20.双脚的秘密
 21.心率快慢与人的寿命            22.身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衰老的?
 23.「青筋」意味着什么?           24.人体进化的遗产

三、中医篇
 25.中医发展简史               26.儒、道、佛对中医的影响
 27.医学流派                 28.神奇的脉诊
 29.针刺疗法的古今道路            30.推拿按摩益健康
 31.科学拔罐好处多              32.「灭火」要对症
 33.温病学革新古典              34.人痘接种术
 35.膏药大王吴尚先              36.观三寸之舌的作用

四、西医(现代医学)篇
 37.西方医学的源头              38.科学迸发的纪元
 39.疫苗是什么?               40.药是从哪来的?
 41.输血术的诞生               42.听诊器的历史和发展
 43.X射线在医学中的应用             44.能量巨大的超声波
 45.先进的核医学技术             46.显微镜的妙用

五、医学名人篇
 47.伟大的博物医学家──李时珍        48.百岁药王──孙思邈
 49.能起死回生的神医──扁鹊         50.外科鼻祖──华佗
 51.医圣──张仲景              52.妇产科学开拓者──林巧稚
 53.国医大师──邓铁涛            54.消化病学奠基人──张孝骞
 55.最着名的女中医──曾懿          56.第一个女护士──南丁格尔
 57.西方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       58.放射领域的先驱──居里夫人
 59.人体解剖学创始人──维萨里        60.「精神」创始人──佛洛伊德
 61.经典着作──《黄帝内经》         62.中国药物学奠基──《神农本草经》
 63.中国临床治病巨作──《伤寒杂病论》    64.脉象鑑别先河──《脉经》
 65.划时代的《千金要方》            66.规模巨大的《外台秘要》
 67.独具特色的《针灸甲乙经》          68.临床急救手册──《肘后备急方》
 69.药学史上的里程碑──《本草纲目》     70.传染病之解──《瘟疫论》
 71.承前启后的《温热论》

七、疾病篇
 72.雅典大瘟疫                 73.神秘疾病「黑死病」
 74.西班牙流感                 75.所向无敌的「天花」
 76.法定传染病──爱滋病           77.可怕的麻疯病
 78.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             79.恐怖的肿瘤转移
 80.富有创见的传染病──「戾气」       81.不可小觑的精神忧郁症
 82.探秘心脏病                 83.脑血管病变
 84.糖尿病的秘密                85.结核病的传说
 86.如何预防流感                87.有些「毛病」不是病
 88.摆脱恼人的体味               89.得了肿瘤怎么办?
 90.爱护体内的三套「弹簧」           91.保养肠道三法则
 92.五大「明星器官」掌管健康          93.微笑背后隐藏着力量
 94.不要忽视心绞痛               95.得了糖尿病怎么办?
 96.防癌抗癌                  97.关于高血压
 98.常见唿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99.手口足病的预防。
 100.了解传染病

图书序言



  据史料记载,有这么一个古代名医扁鹊论医术的故事。

  有一次,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哪一个医术最高?」

  扁鹊回答:「长兄最高,仲兄次之,我最差。」

  魏文王接着问:「为什么?你能说清楚一点吗?」

  扁鹊回答说:「我长兄治病,是在病症还未表现之时就把病治好了,所以他的医术只有我们家人才知道,他的名气根本传不出去。我仲兄治病,是在病情初起时就把病人治好了,一般人以为病人得的只是小病,所以他的名气也不大,只有本地人才知道。我扁鹊治病,是在病情严重后才治,别人见我割肉切骨,动作颇大,就认为我医术很高明,我也因此而闻名于天下。其实,比起我长兄与仲兄来,我的医术是最差的。」

  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当代名医陆广莘先生云:「上医治未病之病,谓之养生;中医治欲病之病,谓之保健;下医治已病之病,谓之医疗。」用后现代医学的说法,「上医」属于养生学,「中医」属于保健学,或都叫预防医学,下医才是今天理解的医学。「治未病」是健康的医学观,是古代医家几千年来在预防和治服瘟疫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科学思想。面对现代五花八门的疾病,以及发病年龄越来越低、亚健康人越来越多的状况,利用医学常识进行养生保健无疑是最合适的方式。

  医学知识是关于人体本身的科学,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很多人都说「没有健康,一切都是零」。可是奇怪的是,很少有人专门去关注医学知识。比如说,有的家庭里,孩子咳嗽发烧或者拉肚子两天不好,全家就慌了手脚、乱了方寸,抱着就匆匆往医院赶。到了医院挂了耳鼻喉科,等了好长时间,医师却说该挂胃肠科。家长只好带着孩子重新挂号排队,终于又轮到了自己,医师只是简单摸摸肚子、看看舌苔,就下诊断说:「这孩子消化不好,回去吃点山楂就行了。」这还是遇到了负责任的医师。如果是那些不负责任的,他就开了好些各种各样的药,让孩子吃上一个星期观察观察再说,孩子没什么大病倒也罢了,但如果孩子有大病却因此被拖延了,这麻烦可就大了!

  其实呢,孩子就是吃多了消化不良,只要饿两顿就行了。如果有基本的医学知识,哪里用得着这样大动干戈?你对寄生虫了解多少?如何防治流感?双脚有什么秘密?你知道名扬中外的医学家有哪些吗?你知道华佗为什么名扬四海吗?我们这本书就是要「上医治未病」,利用100个小问题,述说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医学常识,把疾病杜绝在门外。一本小书,让您远离疾病,保持身体健康与活力,您还有什么理由不赶快翻阅它呢?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经常需要出差的人,而且作息很不规律,经常会遇到各种“旅途中的小麻烦”,比如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突然拉肚子,或者因为时差睡不着觉。以前我总是忍着,或者随便买点药应付过去,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里面有一部分是专门讲“旅行中的健康问题”,列举了很多我们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并且给出了非常实用的解决方案。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一个南方城市出差,刚下飞机就感觉肚子不太舒服,上吐下泻的。当时我真的慌了,又不好意思去医院。幸好我随身带着这本书,我赶紧翻到“肠道不适”那一章节,里面详细地解释了引起腹泻的各种原因,比如食物不洁、水土不服等等,并且给出了缓解的方法。它建议我不要随便吃止泻药,而是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并且推荐了一些可以帮助肠道恢复的食物。我按照书里的建议,找了些清淡的粥来吃,还喝了很多温开水,几个小时后,症状真的缓解了很多。还有一次,我在国外倒时差,怎么都睡不着,感觉非常痛苦。我翻到关于“睡眠障碍”的章节,书里提到了很多影响睡眠的原因,以及一些非药物的改善方法,比如睡前避免咖啡因,创造一个黑暗安静的睡眠环境,甚至还提到了一些舒缓身心的运动。我试着在睡前听了一些舒缓的音乐,并且把房间弄得很暗,竟然真的睡着了。

评分

哇,我真的找了很久,一直在寻找一本能把那些平常不敢问、或是觉得问了很丢脸的医学问题一次性讲清楚的书。《有关医学的100个解答》这本书,简直就像是我一直期待的那个“神队友”!拿到手的那一刻,我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老实说,我一直对身体的各种小毛病感到很焦虑,但又觉得为了一个小问题去看医生,好像有点小題大做,而且每次去医院,面对医生专业术语和冷冰冰的问诊,我总是紧张得语无伦次,很多问题根本问不出来。这本书就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就像一个温和且博学的邻居阿姨,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一点一点地剖析那些我们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或是听别人说起过的,关于身体健康的大小事。 比如,我一直对“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吃得很少,但就是瘦不下来”感到非常困惑,也曾经偷偷羡慕那些怎么吃都不会胖的朋友。这本书里就有一章专门讲了这个问题,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归咎于“新陈代谢”,而是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比如基因、激素、甚至是肠道菌群的影响,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解释。读完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瘦不下来不是自己的错,而是身体内部的机制在作祟。而且,书中对于每个问题,都提供了实用的建议,不是那种空泛的“多运动”、“少吃甜食”,而是具体到“你可以尝试哪些类型的运动”、“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是什么”,甚至还有一些日常生活中可以调整的小习惯。我按照书里的建议,试着调整了饮食结构,加上一些简单的居家运动,虽然体重变化不至于惊人,但感觉身体确实变得更轻松了,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

评分

这本书有一个特点,我特别喜欢,那就是它并没有把所有的问题都写成“疾病”,而是更多地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我以前总觉得,只有生病了去看医生才算正常,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其实我们身体的很多不适,都是在给我们传递信息,只是我们可能不理解。比如,我以前经常会莫名其妙地感到疲劳,或者皮肤会发痒,我都觉得是“我身体就是这样”,也没太在意。但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了解到,这些可能都是身体在发出警告。 书中有一章讲“皮肤问题”,它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长痘痘,为什么皮肤会干燥,甚至为什么我们会起湿疹。它不仅仅是说“注意清洁”,而是深入到皮肤的结构、油脂的分泌、甚至和我们的饮食、情绪都有关系。读完之后,我才明白,我之前总是在“治标不治本”,只是在用一些表面方法去处理,而没有找到根本原因。比如,我之前总是在用很贵的护肤品来处理痘痘,但效果并不明显,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可能是我的饮食不当,或者我压力太大了,导致身体内部的失衡。我开始调整饮食,多吃蔬菜,减少糖分摄入,并且尝试了一些放松心情的方法。慢慢地,我发现我的皮肤状况真的有改善,痘痘不再那么频繁地出现,而且皮肤也变得更稳定了。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不再忽视那些细微的不适。

评分

坦白说,我一直是个有点“马虎”的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是那么上心,总觉得“身体好好的,就不用管它”。直到我身边有朋友因为一些“小毛病”拖延,最后变成了大问题,我才开始警醒,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这本书《有关医学的100个解答》,就像一记“健康警钟”,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本书有一个我很欣赏的点,就是它没有回避一些“尴尬”的医学问题,比如关于“性健康”、“泌尿系统”的困扰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平时很难启齿,甚至和家人朋友都很少提及。但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辈,用非常温和、尊重的态度,把这些问题都讲清楚了。比如,书中关于“尿失禁”的讨论,我一直以为这只是老年人才会有的问题,但这本书却解释了,其实很多年轻女性,尤其是在生育后,也可能会遇到这个问题。它详细地分析了尿失禁的各种原因,并且提供了很多实用的锻炼方法,比如凯格尔运动,并且还介绍了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我看到这本书,觉得特别安心,因为它让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些问题,而且有科学的方法可以去解决。这本书让我学会了“正视”自己的身体,不再因为“尴尬”而回避健康问题,而是积极地去了解和解决。

评分

我一直对“人体的奥秘”充满了好奇,但又苦于没有合适的途径去深入了解。很多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看得我眼花缭乱,也不知道哪个才是真的。这本书《有关医学的100个解答》,恰恰满足了我对科学、严谨的医学知识的渴求。它不是那种哗众取宠的标题党,而是真正地从医学原理出发,解释我们身体的各种现象。 比如,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突然打喷嚏,或者流鼻涕”,我以为这只是简单的感冒。但这本书里,把“过敏反应”解释得非常清晰。它讲到了免疫系统在遇到过敏原时,是如何产生过度的反应,比如释放组胺等等,从而导致一系列的过敏症状。它还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过敏原,比如尘螨、花粉、甚至是一些食物。更重要的是,它还告诉我们,如何通过一些方法来减少过敏的发生,比如保持室内清洁,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甚至还提到了可以通过一些益生菌来调节免疫系统,从而减轻过敏症状。我看了之后,才明白,原来我的“小感冒”很多时候都不是真的感冒,而是过敏在作祟。我开始更有意识地去打扫卫生,并且在花粉季节减少户外活动。我发现,我的鼻塞、打喷嚏的次数真的减少了很多。这本书让我觉得,掌握了知识,就掌握了应对健康问题的“主动权”。

评分

我一直是个有点“恐医”的人,每次去医院,看着排队的长龙,听着医生匆忙的几句话,我总是觉得非常焦虑,而且很多时候,问不出我真正想知道的问题,只能稀里糊涂地拿药回家。这本书《有关医学的100个解答》,简直就是我这种“恐医症”患者的福音!它就像一个随身的、24小时在线的健康顾问,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解答了我心中无数的疑惑。 我最开始翻的是关于“常见骨骼问题”的部分。我一直觉得我的膝盖有点不舒服,尤其是在天气变化大的时候,总会隐隐作痛。我之前从来没想过要去看医生,总觉得是年纪大了的正常现象。但这本书里详细地解释了膝盖疼痛的各种可能性,从最常见的关节炎,到一些因为运动方式不当引起的劳损,甚至还提到了和饮食相关的钙质流失问题。它没有吓唬我,而是把可能性都摆出来,然后分析每种情况可能出现的症状,以及我们可以通过哪些生活方式来缓解。我看到书中对于“骨质疏松”的讲解,觉得非常到位。它没有只强调补钙,而是讲到了维生素D的重要性,以及均衡饮食对于骨骼健康的影响。我以前只知道要多喝牛奶,但看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很多绿叶蔬菜也富含钙质,而且晒太阳对于维生素D的合成至关重要。我按照书里的建议,开始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并且注意补充一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虽然不能说我的膝盖疼痛立刻就消失了,但至少我明白了疼痛的原因,并且知道该如何去应对,那种焦虑感大大减轻了。

评分

我一直以来都对“如何保持年轻”、“抗衰老”这些话题特别感兴趣,但市面上关于这方面的书籍,要么讲得太玄乎,要么就是纯粹的营销广告,让人看了云里雾里,不知道该信哪个。直到我发现了《有关医学的100个解答》,我才觉得,终于找到了一本靠谱的书!这本书不是那种教你怎么去“美容”的,而是从医学的角度,解释了身体衰老的原因,以及我们身体内部的各种变化。它让我明白,衰老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延缓衰老的速度,并且让自己的身体保持更好的活力。 书中有一章讲到“自由基和氧化应激”,我以前只模糊地知道“自由基不好”,但具体是怎么回事,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却完全不清楚。这本书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把自由基比作身体里的“小破坏王”,解释了它们是如何一点一点损伤我们的细胞,导致皮肤松弛、身体机能下降等等。更重要的是,它还告诉我们,哪些食物富含抗氧化剂,能够帮助我们对抗自由基,并且还推荐了一些日常可以做的,能够提升身体抗氧化能力的生活方式。我看了之后,真的觉得自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开始更有意识地去选择食物,比如多吃蓝莓、西兰花,甚至还尝试了一些书中提到的,能够帮助身体排毒的小方法。效果怎么样?我不能说我一下子就年轻十岁,但我觉得自己的皮肤确实比以前透亮了一些,而且最明显的是,以前总是感觉身体很疲惫,现在精神好了很多,爬楼梯也不会那么喘了。

评分

这本书真的让我感觉,医学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也没有那么神秘。以前我对很多医学名词都感到头疼,什么“内分泌失调”、“免疫系统紊乱”,听起来就觉得很复杂。但《有关医学的100个解答》这本书,就像一位非常有耐心的老师,把这些复杂的概念,一点一点地拆解,用最简单、最生活化的语言讲给我听。 我记得有一章讲“为何我们会感到疲惫”,我以前总觉得,累了就是睡不够,或者就是没休息好。但这本书却从更深层次解释了,除了睡眠不足,还有很多因素会导致疲惫,比如营养不良、缺乏运动、甚至是一些慢性炎症。它还详细地讲了“慢性疲劳综合征”,并且分析了导致这种综合征的可能原因。我看了之后,才意识到,我之前总是用“熬夜”来形容我的状态,但其实,我可能已经进入了“慢性疲劳”的阶段,只是我一直没有意识到。书中还提供了一些非常有用的建议,比如如何通过调整饮食来提升精力,如何通过一些简单的运动来促进血液循环,甚至还提到了一些可以帮助改善情绪,从而减轻疲惫感的心理调适方法。我尝试了书里的一些建议,比如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B群的食物,并且开始每天坚持散步半小时。真的,我感觉自己的精力比以前好了很多,那种总是“提不起劲”的状态,正在慢慢消失。

评分

说真的,我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我妈最近体检出了一些指标不太理想,我有点担心,但又不知道该怎么跟她沟通,让她好好调理。我妈年纪大了,总是觉得“没啥大事”,但作为子女,我总是不放心。这本书简直是我的及时雨!我特意找了跟她身体状况相关的章节,然后自己先仔细地看了一遍,把里面的专业术语都搞清楚了,还把一些关键的点摘抄了下来。然后,我再用比较温和、生活化的方式跟她讲。比如,书中讲到“高血压的成因和日常管理”,我没有直接拿书里的数据吓唬她,而是跟她说:“妈,你看这本书讲的,其实我们平时吃的很多东西,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对身体就会很有帮助,比如少吃一点盐,多吃点蔬菜水果,还有啊,睡前泡个脚,身体会更舒服。” 这种方式,我妈就容易接受多了。她以前总是觉得医生说的话才算数,我说的她听不太进去。但通过这本书,我有了更扎实的依据,能够用她能理解的语言去交流,而且不是在指责她,而是在分享一些有用的健康信息。而且,书中对于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早期症状的描述,也让我更有意识地去关注家人的健康。我不再是那种“等生病了再去医院”的心态,而是开始学习如何“防患于未然”。这本书就像是我和妈妈之间的“健康桥梁”,让我能够更好地关心和照顾她。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缺乏的不是关心,而是正确的沟通方式和足够的健康知识。这本书,恰恰填补了这个空白。

评分

我一直对“人体的修复机制”感到好奇,比如为什么受伤后,我们的身体能够自己愈合,为什么有时候感冒了,不用吃药,自己也能好。这本书《有关医学的100个解答》,用非常科学、深入浅出的方式,满足了我这种好奇心。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要怎么做”,更是告诉你“为什么”。 书中有一章讲到“伤口愈合的原理”,我看了之后,真的觉得人体太神奇了!它详细地解释了,当我们的皮肤受到损伤时,身体是如何调动各种细胞,分泌各种物质,一步一步地修复受损组织的。它讲到了血小板的作用,讲到了纤维蛋白的作用,甚至还讲到了新生血管的形成。这些专业名词,在其他地方我可能看不懂,但在这本书里,通过生动的图示和形象的比喻,我都能够理解。我看到书中关于“免疫系统如何对抗病毒”的讲解,更是让我觉得,我们身体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战斗机器”。它解释了抗体的产生,解释了T细胞的作用,让我们明白,很多时候,我们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的敬畏,也让我更加相信,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支持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我不再是那种“什么都要靠药物”的心态,而是更愿意去了解身体的运作规律,并顺应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