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电力公司:我如何打造皮克斯动画

创意电力公司:我如何打造皮克斯动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卡特莫尔跟许多成长于1950年代的美国小孩一样,梦想着长大后成为迪士尼的动画师。也跟很多人一样,他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去念了电脑绘图。当年的电脑绘图粗糙笨拙,没有人预见今天电脑动画的蓬勃发展与惊人产值。

  然而,《星际大战》的成功播下了一颗种子,卡特莫尔进入卢卡斯成立的动画部门。后来卢卡斯因为打离婚官司而把它卖给贾伯斯。贾伯斯以资金与远见,加上卡特莫尔的技术与动画师拉萨特的艺术,成立皮克斯动画工作室。但是,皮克斯长年亏损,贾伯斯几乎要把它卖掉,直到《玩具总动员》大获成功。

  《超人特攻队》、《怪兽电力公司》、《海底总动员》、《虫虫危机》、《料理鼠王》、《瓦力》、《天外奇蹟》、《汽车总动员》、《勇敢传说》……。皮克斯在过去的近二十年来,几乎没有败笔,每一部动画都创造票房佳绩,也为电脑动画设立了技术与艺术的标竿。

  贾伯斯拖着病躯,为了让皮克斯根基更稳,促成了迪士尼收购皮克斯。如今,卡特莫尔身兼迪士尼与皮克斯的总裁,皮克斯的核心成员也在迪士尼要职,共同带领动画巨人迪士尼走出低潮,超越创办人华特‧迪士尼所树立的高峰。

  一个很精彩的企业故事,是不是?

  但这不是卡特莫尔写《创意电力公司》的目的。卡特莫尔不是要吹嘘皮克斯有多成功,相反地,他要与读者分享,身为一个「无中生有」、光靠创意而创造出百亿美元产值的企业经营者,成功与失败之间的差别有多么细微。

  ‧皮克斯的特别之处,在于我们承认自己一定有问题,而且其中有很多是我们看不到的。 
  ‧我想了解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聪明人做出错误的决定,使公司偏离轨道。
  ‧我努力在皮克斯创造一种能在公司创办人贾伯斯、拉萨特和我离开之后,依然能永续存在的文化。你手上拿的这本书,就是我努力的成果。
  ‧公司一定会出现阻碍创造力的力量,但是可以採取某些步骤保护创意。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面对不确定、不稳定和看不见的问题。
  ‧这本书是解释我们犯了什么错、学到什么教训,以及如何从中学习。我希望透过探讨皮克斯和迪士尼动画的问题,可以帮助其他企业避开这些陷阱。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艾德.卡特莫尔 Ed Catmull


  犹他大学电脑科学博士,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创办人之一,目前担任皮克斯动画与迪士尼动画总裁。曾荣获五次奥斯卡奖,并获颁戈登.索耶(Gordon E. Sawyer Award)电脑制图领域特殊成就奖。目前与妻小住在旧金山。

艾美.华莱士 Amy Wallace

  《洛杉矶》杂志特约编辑,曾担任《洛杉矶时报》记者和编辑,《纽约时报》週日商业版专栏作家,曾为《GQ杂志》、《连线杂志》、《纽约客》(和《纽约时报杂志》撰稿。

译者简介

方祖芳


  专职译者,第二十三届梁实秋文学奖译文组评审奖得主。译作包括《残垒》、《自白》、《飞行少年》、《跟踪雷普利》、《迷走亚马逊》、《走对下一步》等书。francesfang@gmail.com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前言

失物招领


  每天早上,我走进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经过我们二十呎高的吉祥物「顽皮跳跳灯(Luxo Jr.)」雕像,通过双门,进入玻璃天花板的壮观中庭,完全以乐高积木组成、真人大小的巴斯光年和胡迪就站在那里。我走上阶梯,经过我们十四部电影角色的素描和画像。这里独特的文化总是令我感动,虽然走过这里不下千次,我从来不觉得厌烦。

  皮克斯园区占地十五英亩,从前是罐头工厂,位于旧金山海湾大桥旁。这栋大楼是史帝夫.贾伯斯亲手设计(名字就叫做贾伯斯大楼),出入口动线设计能鼓励人们打成一片、相互沟通。大楼外有足球场、排球场、游泳池,还有六百个座位的露天剧场。访客也许只觉得这里建筑精美,不知道厂房是以社区概念为基础。贾伯斯希望这栋建筑能够强化我们合作的能力。

  我们鼓励动画师阵自己的意思布置个人工作空间,有人把办公空间打造成悬挂迷你吊灯的粉红玩具屋,也有人用竹子搭建茅草小屋,或是以保丽龙精心制作十五英尺高的塔楼,乍看之下几可乱真,就像以石材砌成。公司每年会举办「皮克斯狂欢派对」,让员工组成的摇滚乐团在前方草坪的舞台上掏心嘶吼、争妍夺目。

  我们希望员工能够表达自我,访客往往对此留下深刻印象。经常有人告诉我,参观皮克斯,他们能够感受到我们的能量、同心协力的精神、无拘无束的创造力以及无限的可能,这让他们觉得有点惆怅,彷彿他们自身的工作少了点什么。我告诉他们,那种活力十足、没大没小,甚至怪诞的气氛,正是我们成功的关键。

  但是那不是让皮克斯变得特别的原因。

  皮克斯的特别,在于我们承认自己一定有问题,其中有很多我们看不到。我们努力发掘问题,即使这样做并不容易。假使遇到问题,我们会尽全力解决。这才是我每天早上开心上班的原因,这成为我的动力,让我有明确的使命感,远远超过精心策画的派对或在塔楼里上班。

  不过,有一阵子我看不到目标,而且时间点可能令你惊讶。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玩具总动员》在美国上映,创下感恩节首映票房纪录,《时代杂志》说这部电影「别出心裁」;《纽约时报》以「十分出色」、「诙谐机智」来形容;《芝加哥太阳报》说我们「匠心独具」;《华盛顿邮报》表示,要找到能够相提并论的电影,得追溯到一九三九年的《绿野仙?》。

  《玩具总动员》是第一部完全以电脑制作的动画长片,为了制作这部电影,我们倾注所有毅力、艺术才能、技术和耐力,制作团队一百多名成员经历了无数困难,同时深知公司的存续全靠这八十分钟的实验。五年下来,我们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制作《玩具总动员》,拒绝接受迪士尼高层主管建议。他们根据自身制作音乐剧的成功经验,认为我们也应该在片中加入大量歌曲。我们不止一次重写剧本,确保故事看起来真实。我们日以继夜地赶工,週末和假日都加班,几乎没有任何怨言,我们虽然是财务窘困、初出茅庐的工作室,却秉持简单的信念:只要做出自己想看的电影,别人也会想看。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觉得自己在做不可能做到的事,时常担心皮克斯的未来。成功之后,皮克斯突然成为典范,证明艺术家要相信自己的直觉。

  《玩具总动员》成为该年最卖座的电影,全球票房高达三亿五千八百万美元,但是让我们引以为荣的不只是数字,毕竟金钱只是衡量公司成功的方法之一,通常不是最有意义。让我觉得最有成就感的是我们创作的故事,影评人提到《玩具总动员》时,虽然会说影片是以电脑制作,但是重点多半放在感人的情节和丰富立体的角色。我们运用许多创新技术,却没有让科技遮蔽我们真正的目标:制作好看的电影。

  《玩具总动员》实现我二十多年来追求的目标、童年的梦想。我在一九五?年代成长,一直想成为迪士尼动画师,却不知如何达成。我凭着直觉,踏上当时全新的电脑绘图领域,虽然不会画图,我一定能找到别的方法完成梦想。念研究所时,我悄悄立下制作出第一部电脑动画电影的目标,并在接下来二十年不断努力朝着目标前进。

  现在,每天驱动我前进的目标已经达成,刚开始,我觉得好轻松、开心。《玩具总动员》上映后,为了确保我们未来能够继续独立制作电影,皮克斯随之上市。我们开始制作《虫虫危机》和《玩具总动员2》,一切看似顺利,我却茫然若失。实现目标后,我找不到生活的框架。这真的是我想做的吗?我开始问自己。这样的想法让我惊讶、困惑,我没有让别人知道。皮克斯成立后,我一直担任皮克斯总裁,我喜欢皮克斯,也喜欢这里代表的一切,但是我突然失去目标。就这样了吗?我是不是应该迎接新挑战?

  我的意思不是皮克斯已经「达到目标」,或者我的任务已经完成,我知道皮克斯还要面对许多挑战,公司迅速成长,我们除了要让股东开心,还要忙着制作两部新电影。总之,我的工作依旧忙碌,但是我内心的使命感已经消失,让我睡在研究所的电脑室,只为了有更多时间使用电脑、让我彻夜思考、驱使我每一天来上班的动力不见了。我花了二十年打造火车、铺设轨道,如果工作只剩驾驶火车,我会觉得很无趣。制作一部又一部的电影是否能让我满足?我的组织原则是什么?
整整一年后,答案才出现。

  我的职业生涯似乎注定一只脚要站在硅谷,另一只在好莱坞。一九七九年,乔治.卢卡斯拍完卖座的《星际大战》,他雇用我,要我把高科技带入电影。卢卡斯影业不在洛杉矶,而在旧金山湾北端。我们的办公室位于圣瑞菲尔市,距离硅谷的心脏帕罗奥图市大约一小时车程。当时半导体和电脑产业正在起飞,硅谷开始出名,我们的地理位置让我能够近距离观察许多新兴的硬体、软体公司,以及不断成长的创投业。短短几年间,这些集中在沙丘路的公司将会主导整个硅谷。

  那是变化多端、充满活力的时刻,我看到很多新创公司一举成名,然后默默消失。我在卢卡斯影业负责把科技带入电影制作,所以我有很多机会和不同公司的领导人合作,例如昇阳公司(Sun Microsystems)、视算科技(Silicon Graphics)和克雷电脑(Cray Computer)的高层主管,后来也和一些人很熟。我当时主要是科学家,不是经理人,所以我密切观察,希望能从中学习。我逐渐发现一种模式:一个人想到很棒的点子,得到资金,找来很多聪明人开发并销售产品,得到大量关注。最初的成功带来更多成功,公司吸引优秀的工程师加入,也找到大客户,帮他们解决有趣和备受瞩目的问题。公司渐渐成长,很多文章介绍他们如何「典范转移(paradigm shifting)」,公司总裁成为《财星》杂志封面人物,他们散发出惊人的自信,相信自己一定极度优秀,才会达到顶峰。

  但是他们后来会做一件蠢事,不是回想起来愚蠢,而是当时就显然很不智。我想了解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聪明人做出错误的决定,使公司偏离轨道?我相信他们当时认为自己做得很正确,看不见可能造成威胁的问题,因此公司像泡泡般膨胀,然后破碎。我感兴趣的不是企业的起起落落,或是环境如何随着科技改变不断变化,而是这些领导人似乎过度重视竞争,没有思考其他可能导致毁坏的力量。

  这些年来,皮克斯一直努力寻找出路,我们一开始是销售硬体,接着是软体,也制作过动画短片和广告。我问自己:如果皮克斯有朝一日能成功,我们会不会也做出愚蠢的决定?留意别人的错误能否帮助我们察觉问题?还是成为领导人后,会对威胁企业前途的问题视而不见?显然,很多聪明、有创意的领导人看不到公司的问题。我决心找出其中原因。

  《玩具总动员》上映后,我整整思考了一年才发现,解开这个谜团是我接下来的挑战。我决心不让皮克斯被破坏这么多企业的力量摧毁。我找到新目标,更清楚了解我身为领导人,不但要学习如何建立成功的公司,也要培养能够持续发展的创意文化。把注意力从解决技术问题转移到完善的管理哲学后,我再次感到振奋,这是另一个启发人心的任务。

  我努力在皮克斯创造一种能够在公司创办人史帝夫、约翰.拉萨特和我离开之后,依然存在、能够永续的文化。不过我也希望和其他领导人,以及所有在艺术和商业之间努力寻找平衡的人,分享皮克斯的基本理念。你手上拿的这本书,就是我努力的成果。

  这本书不只适合皮克斯团队、娱乐圈主管或动画师阅读,所有在鼓励创意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环境工作的人也能从中获益。我相信无论什么行业,优秀的领导人都要帮助创意人才发挥所长。迪士尼在二??六年收购皮克斯之后,我和长久的伙伴约翰.拉萨特同时带领皮克斯和迪士尼动画,目标是让员工尽情发挥,我们相信员工很有才华、希望有所贡献,但是也知道在无意间,我们可能扼杀那些才华,所以要努力找出问题,加以解决。

  我花了将近四十年,思考如何帮助有企图心的聪明人共事和合作。主管的职责是创造肥沃的环境,然后好好维护,同时留意出现可能破坏平衡的事物。我真心相信每个人都有发挥创意的潜能,我们应该从旁鼓励。不过,我对于经常被忽略、会破坏创造力的阻碍更感兴趣。

图书试读

第十一章  等待创造的未来

很多人对创意抱持浪漫的想法:一个人灵机一动,想到电影或产品的概念,那个视野远大的人领导团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实现目标。其实我的经验完全不是这样,我认识很多创意天才,却想不出任何一个在一开始就能明确表达那种概念。

根据我的经验,创意人是靠着逐渐发现、不断努力才能实现想法。创意比较像马拉松,而非百米冲刺,你要调整自己的步伐。很多人要我预测电脑动画的未来,我虽然尽量认真回答,但是事实上,正如导演无法确知刚萌芽的电影以后会变成什么模样,我也很难想像未来的技术会如何发展,因为那个世界还不存在。我们前进时依靠的是原则、目的和目标,不是预见未来的能力。我在犹他大学的好朋友艾伦.凯伊(他是苹果首席科学家,也是把我介绍给贾伯斯的人)就说得很好:「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是创造未来。」

这句话听起来很像汽车保险槓贴纸的口号,但是含义深远,毕竟发明是积极的过程,来自于我们的决定。如果想改变世界,就要创造新事物,但是我们如何创造尚未存在的未来?我相信我们只能创造最好的环境,帮助它出现,真正的信心就会油然而生,不是随时都知道怎么做的信心,而是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信心。

这种不确定的感觉可能令我们惶惶不安,我们希望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但是创意强迫我们踏上未知的路径,要我们走到已知和未知的边界。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但是有些人畏缩不前,有些人则奋勇前进,他们究竟如何做到?那些才华洋溢的人表示,根据经验,已知和未知之间有一个「甜蜜点」,创意就是在那里出现,关键是要在那里待得够久,不会惊慌失措。皮克斯和迪士尼动画的制作人各自都有帮助自己撑下去的心智模式,这种做法也许没什么科学根据,但是我认为这样的想像力很重要。遇到困难的制作工作,我们只能靠着这种想像熬过难关。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