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得弗森林的艺术家:德国22年的文化咏叹调

拉得弗森林的艺术家:德国22年的文化咏叹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拉得弗森林的艺术家》是庄祖欣近五年来的散文集结。从异国文化到人生体悟,从绘画到声乐,从烹饪到日常生活,多才多艺的庄祖欣,将艺术融入生活,她以幽默、调侃的笔触,非常中式的思维与见解,带领大家窥探旅居德国森林小镇22年来,融入日耳曼民族的文化观察,及多样的生活样貌。庄祖欣自幼奠基的文学、美术与音乐涵养,使她的文字诠释不仅细腻丰富,甚至有点老派,并创造出一点嘲讽、一种独一无二见解的「庄氏幽默」。而在幽默与调侃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更多的乡愁。

  集绘画、音乐、厨艺天分于一身,使庄祖欣能够教完合唱之后到厨房煮料理,煮完料理可以到处画画,教完画画又可以浸淫在文字的森林中,闲暇之余,还能够专心地做个好妈妈。这是一本最生活化、最幽默、最无框架与偏见的德国文化观察书,不同的是,这里没有轻华重洋的文化推崇、没有唿吁大家要学习强国的各种优点,没有训诫、没有「一定要怎样」……,透过庄祖欣所描述的生活日常,却更有感染力与穿透力,让未道破的文化优缺点,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

本书重点

  22年台湾、22年德国,最无框架、无偏见的文化观察;最幽默、最道地的异国生活随笔。庄祖欣邀请你,一起走进树比人多的国家,认识宁静、从容,「像树一般」的德国人!
 
  22 年前,宁静德国森林小镇里出现一个笑口常开、幽默风趣的台湾女子。从此,小镇不一样了!看祖欣教德国人用电扇、吃圆桌合菜、最后成为镇上代表艺术家,还教 出一堆讲中文、拿毛笔写春联的德国佬,进行中华文化的绝地大反攻!信手拈来、深入浅出的台德文化比较;没有训诫、没有外国比较好、没有「一定要怎样」,让 本书成为近年来最精采的异国生活随笔集。

  ◆透过Cindy,你可以这样认识德国人-
  
  德国人,喜欢追求意义
  我不禁自问,『台湾人不追求意义的意义是什么?』随即又想,我真是入境随俗,中了爱问『意义何在』日耳曼的毒颇深……

  不追求可爱
  台湾外婆看女子足球转播,说球员这么强壮,哪个男生敢娶?八岁台德混血儿大大不以为然,说:「为什么女生就该娇滴滴?我觉得她们强壮才有魅力咧!我就想娶她们做太太。」
 
  但喜欢起来,又含蓄的可以……
  儿子回台湾过瘾的要命,每天要听多少人叫「帅哥」!在德国,觉得你好、你美的人只会默默地看你,需要以很敏感的心去感受他人的赞许和爱慕。
 
  台湾精灵v.s.  德国森林人的有趣故事!
  
  德国人「宁静才是力量」?为了相聚有话聊,德国人成为桌游之国?
  →  Cindy口沫横飞精彩介绍,让小镇居民也超级向往逛夜市、唱卡拉OK的台湾style聚会;以后圣诞节大餐后不玩桌游,要在PS上飙歌了啦!
 
  德国森林小镇里,居民怕热但也怕冷气?
  → 健身房老板高温时热烈招客:「各位请放心,本健身房为诸位健康着想,绝对不会装冷气的!请各位安心流汗、安心运动!」
 
  「气」的概念在德国流行了起来……
  →   Cindy农历年前写春联,倒贴了「春」、「福」,还和邻居解释了「倒」、「到」的谐音。话一传出去,居然有人把「气」字也倒着贴……真的不怕被「气到」或「气倒」?

◆拍案叫绝,捧腹推荐 (依姓氏笔画序)

  李昂 / 作家
  张正杰 / 大提琴家
  庄祖宜 / 作家
  陈玉慧 / 作家,导演
  谢哲青 / 作家,飞碟晚餐主持人
  韩良忆 / 作家

◆推荐摘文:

  《拉得弗森林的艺术家》精彩幽默的文章看似毫不费力的泼洒流淌而来,谈教养、饮食、人际、男女…,天南地北信手拈来,配上个人画作,贯穿其中的是她反覆对自幼养成价值观与现处德国社会的思考比较。时至今日,姐姐在德国生活的年数恰恰相当于在台湾,早已没有许多人那种初来乍到把什么都装在框框里,认定「日耳曼性格」和「德国教育」就是怎样怎样的片面思考。她的文字里传达的是更深刻,微妙,以人为本的复杂情绪,读了时而让人捧腹时而会心一笑。----------庄祖宜 / 作家

  艺术家是需要孤独的,在练习乐器上需要孤独、在孤独中创作与发想,在不被外界的声影干扰,也许是在家里的某个角落,也许是在乡下,或者在森林里,就这样,庄祖欣在孤独中找到了声音的出口。---------张正杰 / 大提琴家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庄祖欣 Cindy Kuhn-Chuang
 

  1993年,庄祖欣(Cindy)随夫婿安德烈·库恩定居德国拉得弗瓦德(Radevormwald ),在宁静的森林里结婚、育子、学德文、学绘画、学声乐……。旅居德国22年的庄祖欣,在「土着化」的漫漫岁月中,一边入境随俗,一边把中华文化带到森林小镇,教德国人书法、画水墨画、唱民谣,甚至吸引了许多德国人特地到台湾来观光。20年后,庄祖欣被拉得弗瓦德小镇居民推选为「最能代表小镇的艺术家」。现为两个合唱团的指导老师,美术学校老师,经常率学生举办联展,并从事自由文艺创作。
 
  台湾东吴大学英国文学系,德国亚琛大学德文系
  大学时期师从吴彦萍老师学习国画
  1994年至今持续在德国特里尔美术学院(Kunstakademie Trier)修课
  1998-2000年在科隆绘画学校(Kölner Malschule)研习美术画艺,并指导儿童美术班
  2003-2008年跟随教授埃森符克丸音乐学院教授 Sokorska Kwicka等学声乐,演出遍及德国、法国、台湾及中国大陆……等城市。

图书目录

推荐序一:在宁静森林中,找到自己的声音    张正杰/大提琴家
推荐序二:平凡又不凡,落寞而后绚烂的人生  庄祖宜/作家
 
森林,我家      
森林,我家
雪和我
圣诞节的意义
French French French
姑娘生来爱唱歌
唱游希腊
环游世界
别了,Camper
邂逅设计大师
跨年趴踢
关于乡愁

浅谈德国
浅谈德国人
爱宁静的德国人
怕吹冷气的德国人
德国人的人际关系
当「气」流入日耳曼民族
东风西渐三部曲
鸡同鸭讲的大同世界
觉知和乐趣
所谓「性感」的文化差异
大方、小气和不好意思
招唿、问候、告别
养狗经
德国没有恐怖的热带昆虫

妈妈与小德国人    
好吧,也来谈谈教养
做妈
带孩子旅行
男生女生
想念外婆
从「马」谈德国女生
网路时代的孩子和家长
游子
我家的德国人

森林飨宴   
可是,我真的很想上馆子
味觉涅槃-美其林三星新体验
鹿肉大餐
龙卷风式的烹饪慾
来来来,大家趁热吃

图书序言



偏僻森林里的多彩世界

 
  出版前四个月……

  收到编辑寄来的目录编排及出版时程表,忽感任重而道远。手边堆积如山的工作:正在筹备两个月后为学生开的画展、为合唱团办的演唱会,还有目前正在写的文章, 公司里待翻译的文件……。啊!每一件都是令人兴奋的工作,但是从何着手?所以吃完早餐,蒙了被子,先上床睡个回笼觉再说。

  醒来后发现工作仍像饥饿的七个小矮人拿着空碗在嚥口水、争相等着我盛饭,于是摸摸他们的头,围上围裙,掀开冒烟的大锅,先从「怎么开始写文章」说起吧。

  要不是因为五年前不经意地,和静心中小学同学在网上重逢,我大概就不会写这些文章了。起初,我们在同学会的版面上聊起小时候的事情──化学老师的浓厚乡音、数学老师的的「掷粉笔神功」, 凶神恶煞的班导没收武侠小说……等等,当然,不能免俗的,毕业二十五年后,大家儿女成群、离婚的、外遇的、单亲的……,各有各的情场打滚经历,再来玩一次「纯情大告白」-谁谁谁当年喜欢谁谁谁⋯⋯,这一切简直让我三、四个月持续处在兴奋的高峰,好像重新恋爱似的。

  在这之前的十七年,我过得很安静,拥有很典型德国式的幸福。我跟自己说,既然来到了德国,就得学会在这里扎根,学会入境随俗,不要老活在郁郁寡欢的乡愁里,所以除了跟父母家人和少数朋友,几乎和大部份的家乡人都失联了。我去参加过德文创作写作班,在电台朗读过我的作品;演唱会我做主持人,整个曲目介绍都由我执笔。我跟自己说,等哪一天等孩子长大点,有更多空档时间的话,我要写更多的文章,用德文写吧,因为我不确定,我还能不能确切地用中文字汇申述想法,更无法想像,家乡还会有人在乎我的故事、文章。但是,几个月的网上交流让我生疏的中文表达活络了,就连打屁瞎掰的俏皮话都回来了!我的儿时同学们兴味盎然地听我回忆描述,话夹子一开,才发现之前真是沉默太久了,原来我有一肚子的酸甜苦辣故事,等着要用最熟悉的中文母语被书写、被阅读啊!

  我的静心同学,Andy、蛋泥儿、小花、二姐、May⋯,你们是这本书的幕后推手!

  二十三年前(1992年)的七月,我第一次受安德烈父母之邀,来到拉得弗森林作客。当时我和安德烈维持了一年以上的笔友关系。是的,是实实在在的「笔」友,每一封信都是原子笔墨迹爬满满的厚厚一叠,贴了邮票,飘洋过海七天至十天之久才降临到对方手里的。当时没有email,没有各式网路谈话社团,更别说上网Google一下,到底他说的家乡──那个超长的德文字「Radevormwald」(后来被我译为「拉得弗森林」)是怎么发音的?又到底在地图上的东南西北?他寄了一份德国地图给我,用红笔标出介于大城市科隆、波昂、杜塞道夫中的一小点,说:「很抱歉,我的家乡太微不足道,连地图上都找不到,那个我画的红点位置差不多就是了。」

 我这个大都会台北人,无法想像微不足道到底是多小,只知道当时盛夏首访森林小镇,震惊!第一,世界上居然真的有跟我从小蒐集的 美。丽。书。签。图。画。一模一样的地方!第二,七月耶,有没搞错?气温居然只有八度!安德烈的妈妈借了我一整套的围巾、手套、大衣,我才停止哆嗦颤抖,跟他牵着两只巨狗,踏着不可思议的泥泞步伐,向牛羊遍佈、绿草如茵的草原、森林里走去⋯

  1995年秋天我随安德烈离开住了两年大学城亚堔Aachen,搬来定居拉得弗森林小镇。由于公公身体不适,不能再胜任掌管工厂的重责,他于60年代白手起家成立的不锈钢离心铸造厂面临将要群龙无首的危机,希望安德烈打消原本出国深造的计画,说服他回来帮忙接管生产,否则就只能变卖家业了。来了没多久,当时还不会开车的我,浪漫乡村家园的幻梦很快就被「举目无商店、放眼没高楼、饥饿缺餐馆」的森林原野阡陌、无尽、无人、无声给逼醒,我得学开车、下厨房、找到自己的生活意义和重心。

  最感激的就是美术学院和音乐学校活动,借着在特里尔美术学院及科隆绘画学校上课,我学到了技巧、找到了乐趣,只要一画画,我就不再是那个德文讲得支支吾吾、形单影只又傻唿唿的「亚洲新娘」了。许多人都跑来看我的画,问我为什么这样描绘?那样调色?我用水墨画田园及人物,跟西式油画、水彩的表现很不一样,他们很喜欢,小镇社区大学的主任问我愿不愿意开班授课。如今我教画十年,每两年就和学生开师生联展,并举办开幕音乐会。小镇2013年选出「最能代表小镇精神的艺术家」来彩绘得奖的「驴子」,竟然选了来自大都会的我。画画是开始,滚雪球似的,我认识不同的赏画人士、艺术家,像参观我画展的小镇音乐学校的老师,他们介绍引领我参加课程活动、上声乐课,为我参与音乐会演出,演唱场地从小学教室到大礼堂、大舞台,到因缘际会认识了埃森音乐学院声乐教授,跟她继续进修,出国参加各种表演及带领合唱团。

  公婆相继过世十几年了,他们哪里想得到?公公年轻时凭一台机器起家创立的铸造工厂,如今也因台湾媳妇儿,在台湾云林成立合资企业,中国、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都有我们的生意伙伴。安德烈常说,当时为了接手父亲的事业,必须定居乡村小镇,放弃跟我一起出去进修、见识更多世界的机会,还真多亏并谢谢有我屈就小地方陪伴他。上回在一则经济週刊对他的採访文里,记者这么写:Cindy就是安德烈在偏僻森林小镇里的一块「多采多姿的世界」。

图书试读

◆来来来,大家趁热吃
 
如果说我有那么点烹饪的天分,肯定是继承外婆和妈妈的。
 
小时候家里请客,婆婆妈妈像变魔术似的,忙进忙出一整天,就能变出一桌子的菜。客人们进席上桌之际,妈妈还在灶边油烟中忙着呢,一方面热络招唿着,「来来来,大家赶快开动趁热吃」,客人一边举箸扒饭,一边也往厨房里吆喝着,「嫂子妳别只顾着忙乎,也赶快来趁热吃吧!」说归说,热乎乎、香喷喷的菜餚摆得一大圆桌,谁也没缓下夹菜咽饭的馋劲,婆婆妈妈在厨房里见客人吃的香,也是好不开心。直至酒过三巡,菜都上全了,主厨才往围裙上抹抹油渍的手、给油烟熏红的脸,拉张椅子加入吃的行列。最后一道菜上完,还不忘及时上点心水果。大伙儿吃得酒足饭饱,不忘赞两句「嫂子的手艺真不是盖的,今天吃得太舒服了!」婆婆妈妈也不忘客气两句,「哪里哪里,没菜没菜,手艺不好,过奖了。」
 
以为这就是下厨烧菜的待客之道,到了德国,才知道大错了。十几年前第一次展现手艺给未来的公婆吃,四个人吃,好客大方又勤快的我却做了大概八个人的量,菜色丰富齐全,战战兢兢之余,也不禁自鸣得意。那时仍住在拥挤的学生公寓里,书桌收拾干净了拿来檊面儿,床铺理清了当板凳坐。男友的父母亲来了,我像当年的婆婆妈妈仍铲炒于灶炉旁,一脸一手油光酱渍,哪有功夫跟他们贴面拥抱问好。男友父母亲上了座,诧异地看着一桌子的菜,而且似乎没完没了,女主人还忙着呢,一边炒菜一边招唿他们,「来来来,你们趁热吃,我再炒两个菜,一会儿就来!」看着他们没动静,再加句「对不起啊,没什么菜,委屈你们将就吃吧!」可他父母亲一脸不解,「这么多菜还说没菜?」坚持大家一块儿上桌才肯开动。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