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山不市的小学生摄影课

不山不市的小学生摄影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群「不山不市」的偏乡孩子 × 简单易懂的十五个摄影公式
= 美感力+专注力+观察力+挫折容忍力!
 
  七个热爱摄影的大叔走入偏乡,遇见一群天真烂漫「不山不市」的小学生,
  拿起简单的手机,依照十五个有趣公式,大人小孩一起玩摄影!
  互相激盪出创意的火花,呈现令人惊艳又充满童心的作品。
 
  孩子为什么要学摄影?
  光影明暗,色彩形状,培养孩子的美感力!
  仔细观看,耐心等待,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翻转角度,重新发现,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不断尝试,自我修正,培养孩子的挫折力容忍力!
  从今天起,带着相机、手机,全家人一起走出户外学习摄影,晒晒太阳,体验这个真实世界的一切,建构彼此生活里共同的话题与记忆,开启孩子们无限的想像空间和创意,找回属于一家人的笑声和快乐!
 
  在数位化的时代,人手一台手机/相机,小朋友从小就开始拿着相机学拍照,但坊间还没有看到专为小学生写的摄影书。

  《不山不市的小学生摄影课》作者张天雄是一位摄影记者,因缘际会走入偏乡,组成「公益艺术家协会」,投入弱势孩童的教学。

  他在本书中提出自己归纳的「十五个摄影公式」,只要套用这简单的公式,就能拍出漂亮的照片,也从中训练孩童们观察、取景的能力。

  他与杉林国小的学童们一起合作,将十五个公式设计成课程,在书中以孩子们的作品为例,呈现孩子镜头下充满童趣又新鲜的世界。
 
本书特色

  1. 只要一支手机,就能拍出精采作品。
  2. 摄影公式简单易懂,容易学习,从8岁小学生到80岁长者都可以轻松上手。
  3. 不谈昂贵器材、复杂理念,从生活取景找题材,让父母、师长带着孩子一起学习。
  4. 小学生作品忠实呈现,老师、父母可以从作品中了解孩子的世界。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张天雄

  教育博士、艺术硕士,曾担任驻校、驻村艺术家、大学学务长、研发长,以及《联合报》、《中国时报》等国内着名媒体摄影记者,也是公共电视《我用相机看世界》节目老师,得过多个国内外摄影奖,经常举办艺术展览。目前为社福基金会执行长、公益艺术家协会理事长、佛光山人间社顾问,以及天下出版《未来Family》数位期刊作者。
 
摄影者简介

公益艺术家协会

  2010年成立、以服务偏乡、弱势,及推广艺术教育为宗旨的组织,已经以艺术教育和超过200位学童互动。与本书合作的摄影家有林建荣、覃冠生、陈柏林、赵元彬、林宏佳,以及徐世经等人。
 
杉林国小

  位于高雄市杉林区,是一个不在山里、也不在市区的「不山不市」学校,全校学生不到60人,本书与该校五、六年级学生合作。

图书目录

序一 用梦想翻转不山不市的命运 郭明科
序二 透过镜头,看见生命的温度 陈佳正
 
前言 让身经百战的摄影老师和不山不市的孩子带你学摄影

准备 
1、为什么孩子要学摄影?
2、什么是「摄影公式」?
3、如何学好摄影?
 
第一课 用方框找画面重点:预视
第二课 摄影就是要不一样:视觉背犯
第三课 寻找完整的形状:完形心理学
第四课 我所看到最小形状:微观
第五课 把天空当作背景:强调主体
第六课 寻找单纯的背景:凸显主体
第七课 发掘物品中的焦点:寻找一个点
第八课 重复的主题很有趣:两个点
第九课 三个点连成一条线:三个点
第十课 避开线条的干扰:点线面的组合
第十一课 创造画面的立体感:消失点
第十二课 用颜色来吸引视觉:色块
第十三课 营造画面的生命:水与火
第十四课 照片里的有趣脸孔:形状的类比
第十五课 构图里的黄金比例:井字构图法
第十六课 摄影公式的组合
 
不山不市的小小摄影师
不山不市的摄影老师

图书序言



用梦想翻转不山不市的命运
杉林国小校长 郭明科

  一个坐拥青山绿水的小型学校,一个充满春风和气的欢喜园地;是月光山的唿唤,是楠梓仙溪的洗礼,孕育着杉林国小。
  
  杉林国小是我初任教务主任的地方,也是我成为校长的第一所学校。不同于大部分校长在偏乡任期届满之后就遴选回到市区学校,我选择了留在这所「不山不市」的偏乡小学。

  我服务的杉林国小是一所不在偏远山区、也不在繁华市区的边陲学校。没有像原住民学校受到政府单位的特别补助,也没有来自企业的专案关怀,更没有市区家长的社经背景与丰富文化建设;相反的,本校学生来自单亲、隔代教养、中低收入、与新住民子女的家庭比例有七成以上,可以说都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弱势。

  从县市合併到经济衰退,台湾教育进入「M型化」的资源分配。「不山不市」学校经常落到政府补助要不到、民间捐款轮不到的两头空处境。这些年来,我和学校的教职员不断提出具有前瞻性的计画,希望能引进更多的教育资源活水,跳脱困境。

  杉林国小在2009年的88风灾后,就与公益艺术家协会理事长张天雄博士长期透过摄影教育,合作打开偏乡教育可能性的另一扇门。

  学校持续办理艺术与人文教学深耕计画,让摄影教学融入在正式课程中,同时利用暑假期间由协会艺术家办理摄影育乐营,经过这几年的播种,我们看到个孩子们透过属于他们自己的视野,呈现出最童稚纯真的美丽画面,才知道原来每个孩子心中都住着小小艺术家,只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教育滋长,终能绽放出美丽花朵。

  人生就是追求真善美,我一直认为美学教育应从小扎根。过去学习摄影被喻为昂贵又难以入门的艺术,这次我们一起用手机打破昂贵器材的框架,让孩子们以最简单的方式进入摄影的迷人领域。

  最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实践了「给鱼不如教钓鱼」的理念。与艺术家们一起努力,让杉林的学童了解,原来他们也能够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挣到教育基金,进而懂得知福、惜福与感恩。

  这个过程不仅摆脱被施舍的弱势刻板印象,更重要的教育意义,是给予学生成功的经验,创造可以挥洒才艺的舞台。

  诚如艺术家罗丹所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运用相机可以记录生活、留住感动,也能从镜头不同的视野去感受世界;谢谢公益艺术家的伙伴们和我们一起努力,让原本缺乏自信、灰心沮丧的小朋友,因为摄影,开阔了眼界,生活也因此充满更多的惊奇与美好!相信在孩子捕捉令人感动的瞬间,也能感受到生命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图书试读

1.为什么孩子要学摄影?
 
孩子需要无限的想像力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导演乔治卢卡斯也说:想得到才做得到。
 
台湾孩子从小在填鸭式教育中长大,缺乏表达和创造能力,也容易压缩思考、观察与应变能力。这样的教育内容无法跟上网路时代极速跳跃式的转变,更与进入「眼球经济」、求变求新的视觉化生活背道而驰。再者,越来越方便的行动载具征服了孩子们的天空,让他们已经不只是宅在家里,而是无时无刻低头臣服于被剥夺想像力的虚拟世界里。
 
给孩子一堂天马行空的摄影课吧!
 
现在,让我们用摄影解放孩子被禁锢的想像力吧!从世界上几位伟大的摄影家们谈这门艺术,就知道为什么需要让孩子学摄影:
 
安瑟‧亚当斯(Ansel Adams):能拍出一张好照片的关键,在于摄影者知道该在哪里等待;一张好的摄影作品不需要、也无法用言语去说明。
 
从「分区曝光」发明人、黑白摄影大师安瑟‧亚当斯的话里可以知道,学习摄影可以让孩子学会观察细微、体验当下、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并且懂得用视觉去诠释语言之外的价值与美感。
 
亨利‧卡蒂尔‧布列松(Henri-Cartier-Bresson):拍完一万张相片之后再来谈摄影吧!摄影是一种冥想的过程,要能精准表达并发现精彩又极短暂的瞬间。
 
不难从文字嗅出「摄影构图之父」布烈松是一位下过苦工的「摄影练家子」,愿意以一万次的快门来琢磨一张相片,可见摄影能够培养孩子的耐性、想像力,和迅速掌握事件关键时刻的能力。
 
加里‧温纳格兰德(Gary Winogrand):我会试着去用不同观点重新看一遍熟悉的事物。
 
将新闻抢拍风格融入街头摄影的温纳格兰德,清楚说出摄影学习的最核心价值,会让学童用心去转换不同角度看世界,把熟悉的事物透过视觉做出另一种诠释。
 
艾略特‧厄维特(Elliott Erwitt):保持冷静,你将能得到一切。
 
摄影是一门需要跳脱情绪和情境的艺术,幽默摄影大师艾略特经常把影像抽离出现实,用趣味的角度去看世界。在这样的过程中就能给学童冷静头脑与想像力、联想力的训练。
 
彼德‧亚当斯(Peter Adams):好的照片在于情感的深度,而非摄影手法。
 
「从空中看地球」摄影家彼德‧亚当斯一语道破学习摄影可以拥有对人生与情感的深刻体验,懂得体验这个世界的喜、怒、哀、乐与爱,并且透过摄影诠释,把感动表达出来。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