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工作者、所有关心青少年者必读的教养指南!
为何少年仔成群结伴时,特别容易做蠢事?
这是因为身体已长大、大脑却还在施工,特别容易莽撞。
塑造大脑的好时机,除了0~3岁,最后一次机会就是10~25岁。
父母与教育者应以全新眼光看待青春期,大幅改变养育、教导的方式,
协助青少年培养高度自制力,走上成功人生。 青少年专家罗伦思.史坦伯根据最新脑科学、临床辅导实例、以及法庭作证的案例,颠覆长期以来关于青少年教养的盲点。
青春拉长,机会变多,解开青春期的迷思,帮助您成功教养孩子。
*发展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顺利「转大人」。以最新脑科学、临床辅导实例以及上法庭作证的案例,颠覆向来的盲点。浸淫在正面经验环境中愈久,大脑就愈能发展自我管理能力。即使最冲动、最具侵略性的少年犯,如果获得适切的辅导,也可以顺利转大人。
*权威型教养方式的力量。权威型父母温暖、坚定且鼓励,生长于这种家庭的青少年,比来自专制型和放任型家庭的孩子,更自立。
*延宕满足是未来的决胜点。毅力比聪明才智更重要。培养青少年自制力、并遵守延宕满足4原则:不中途辍学、结婚前不生小孩、不犯法、避免游手好闲,成年后几乎可以过得不错,也不可能会变穷,摆脱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恶性循环。
*尽量避免孩子太早进入青春期。少吃糖和脂肪,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每天至少做一个小时的有氧运动。减少孩童暴露在人工光线与使用3C产品的时间,避免使用标示3号和7号或含有BPA的塑胶制品。
*调整政策和法令,重新思考公共卫生政策。与其尝试改变青少年的本性,不如改变生活环境,例如分阶段发给驾照、把合法购买香菸与酒的年龄提高到21岁、更严厉的取缔卖酒给未成年人的商家、以及替青少年买酒的成年人。
诚挚推荐 洪兰(国立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
郑瑞隆(国立中正大学犯罪防治学系主任兼所长)
卢苏伟(世纪领袖文教基金会创办人)
杨世瑞(北一女校长)
黄淑文(亲子教养作家)
颜择雅(亲子天下专栏作家、雅言出版社发行人)
热情推荐 「在我所读过的有关青少年的书当中,这是最好的一本。」——马丁.赛里格曼(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和作家,现代正向心理学运动之父)
「这是一本多年难得一见的好书,史坦伯具体提出了多项培育、教养、辅导、照顾、教育孩子的守则,非常适合家长、教师、社会工作者、辅导人员学习,甚至少年刑事司法系统的法官与调查保护官们,作为教养、辅导、关照、处遇青少年时的参考。」——郑瑞隆博士(国立中正大学犯罪防治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