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游戏养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创意家!100个释放无限潜力、凝聚亲子力的互动提案

用游戏养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创意家!100个释放无限潜力、凝聚亲子力的互动提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Gills Diedrichs
图书标签:
  • 亲子互动
  • 游戏育儿
  • 儿童教育
  • 创意培养
  • 亲子关系
  • 家庭教育
  • 儿童发展
  • 早期教育
  • 益智游戏
  • 解放天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创意,是孩子与生俱来的!
色彩体验、肢体表达、静心练习、烹饪园艺,1天玩1种游戏,
就能用创意延伸丰富五感,启动最好玩的学习模式!

  ★不知道怎么和孩子互动的父母、怕游戏步骤出错的父母,可以将担心通通放到一边!
  100个游戏,3步骤内达成,灌溉孩子的天生创意,只要一点小小引导,就能丰富收获!

  ★在3~10岁的最佳学习阶段,幼儿透过接收外界的各种刺激发展,天生的创意因子等待被灌溉启发,只要一点小小引导,就能在这片创意的沃土上丰富收获!

  游戏,对大人来说是放松、是娱乐;但对于孩子,游戏是学习!

  从很小的年纪起,五感(味觉、嗅觉、听觉、触觉、视觉)就是孩子接受资讯的媒介。在游戏中,透过对感官互动的了解,孩子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充分建立自信、承担责任,并勇于尝试。越早建立自主性的孩子在长大后越能自处,越愿意与他人接触。

  甜蜜蜜的亲子时光!用最少步骤,玩出最丰富的「游戏时间」!

  「游戏时间」最重要的不是玩具多昂贵、器材多丰富,而是孩子与父母能不受阻碍的尽情交流,给孩子意见、鼓励他们,一起参与,才是游戏最珍贵的地方!

  让每一次游戏体验,每一个环节,为孩子累积丰富资源!

  生活中ㄧ定会遇到恐惧的感受、容易与困难的观念,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都是创意正在运作的证明。孩子会自行找到答案,而这些活动将推动他们快乐地融入日常生活!

  本书收录:

  ●让活泼爱动的孩子,可以释放精力的肢体律动、学习安定的冥想活动
  ●让内向、不善言词的孩子,能够透过戏剧与音乐游戏,提升自我与情绪表达
  ●容易分心不专注的孩子,能从主题绘画和催眠游戏中,练习专注与静心

本书特色

  书中每一个互动提案都包括:
  ●每位爸妈都能和孩子共同操作的游戏步骤
  ●明确的游戏目标,每种游戏都能帮助或促成孩子某一方面的能力成长
  ●每个游戏都有延伸玩法,从100个游戏扩展到200个,全年都玩得不亦乐乎
  ●给予父母建议的亲子共游建议,帮助拉近并提升亲子品质

名人推荐

  «最丰富好玩的亲子共游!
  长靴猫绘本馆馆长&儿童语言治疗师柯佩岑、儿童艺术治疗师林婉婷、音乐治疗师廖珮崎
  创意推荐
激发潜能的亲子互动指南:构建深度联结与创造力的实践手册 本书旨在为现代父母提供一套系统、有趣且富有深度的亲子互动策略,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 nurturing 孩子与生俱来的独特性与无限创造力。我们深知,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宇宙,拥有其独特的思维模式、兴趣焦点和学习节奏。传统的、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往往难以触及孩子内心深处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因此,我们专注于提供一套“以孩子为中心”的互动框架,强调在真实、充满乐趣的活动中实现高质量的亲子陪伴。 全书内容围绕三大核心支柱展开:深度观察与理解、激发内在驱动力、以及构建情感安全堡垒。我们相信,真正的教育发生在孩子感到被理解和被接纳的瞬间。 第一部分:看见“独一无二”——解码孩子的内在世界 本部分将引导父母放下预设的评判标准,学会用孩童的视角重新观察世界。我们提供的不是一套测试题,而是一套“观察方法论”,帮助父母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线索,这些线索预示着孩子特定的天赋倾向和兴趣方向。 一、超越表象的倾听艺术: 我们探讨了“主动倾听”的层次。初级的倾听是听到言语,高级的倾听则是捕捉言语背后的“为什么”——孩子为什么选择这个颜色?为什么对这个机械结构如此着迷?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场景分析案例,教父母如何在孩子的涂鸦、搭建、甚至无目的的玩耍中,识别出他们正在尝试解决的问题或表达的情感主题。 二、兴趣谱系的绘制与尊重: 父母常常将兴趣等同于技能培养的捷径。本书则主张将兴趣视为孩子探索世界的“地图”。我们详细阐述了如何绘制孩子的“兴趣热力图”,并区分“暂时性迷恋”与“持续性召唤”。对于后者,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温和引导”而非“强行灌输”的策略,确保父母的支持是顺水推舟,而非逆流而上。例如,当孩子对某一类昆虫产生强烈兴趣时,我们不急于购买昂贵的百科全书,而是引导他们从观察它们的栖息地、食物链角色入手,培养其系统性思维。 三、学习风格的个体化识别: 每个孩子处理信息的方式都不同。本书深入分析了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触觉/运动)等主要的学习风格。我们提供了一套实用的“日常情境测试工具”,帮助父母在不打断孩子自然状态的前提下,确定其偏好的信息接收模式。基于此,父母可以调整解释复杂概念的方式,确保信息能够有效“下载”到孩子的心智中,从而提升学习的效率和愉悦感。 第二部分:实践场域——培养解决问题与创新思维 本部分是全书的实践核心,聚焦于如何将日常互动转化为促进孩子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实践场域”。这些活动并非标准化的“教案”,而是“互动框架”,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点进行灵活调整。 一、非结构化材料的魔力运用: 我们倡导减少对预设教具的依赖,转而拥抱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如纸箱、废弃布料、自然物等)。书中详细解析了如何通过“开放式挑战”来激发孩子的潜力。例如,不要求孩子搭一座“完美的”桥梁,而是提出一个情境:“如何让你的玩具小人安全地穿过这条‘河流’?”这种情境设置,极大地培养了孩子的应变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 二、叙事驱动的探索之旅: 创造力往往与讲故事的能力紧密相连。我们介绍了一种“双向叙事法”:父母提供一个开放的起点,然后完全交由孩子接力完成故事的走向,父母仅在必要时提供“逻辑助推器”,帮助他们解决故事中出现的物理或情感困境。这种方法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体验到自己对故事拥有绝对的“主权”。 三、失败的重新定义与价值转化: 在培养创造力的过程中,对错误的恐惧是最大的障碍。本书提供了处理“不完美成果”的黄金法则。我们鼓励父母将每一次失败的尝试转化为一次“数据收集和迭代优化的机会”。例如,当孩子搭建的塔倒塌时,我们的回应不是“你看,我早就告诉过你”,而是共同分析:“我们这次的支撑点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将“失败”视为通往“成功”的必经路径上的重要信息点。 第三部分:情感联结——凝聚亲子力的基石 再有创意的活动,也需要强大的情感纽带作为支撑。本部分专注于如何通过高质量的互动,为孩子的探索精神提供坚实的情感后盾。 一、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我们强调“专注力”的质量远胜于“时间长度”。书中阐述了如何创造“无干扰时段”,即设定一段完全属于亲子双方的时间,期间不看手机、不处理家务,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正在进行的事情中。这种纯粹的关注,向孩子传递了“你正在做的事情对我来说很重要”的强烈信号,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二、情绪的“容器”与“镜子”: 当孩子在探索中遇到挫折、感到焦虑或兴奋时,父母需要扮演情绪的“容器”——安全地容纳并接纳这些强烈的情绪。我们提供了具体的对话脚本,教父母如何先“验证感受”(“我看到你现在非常生气,因为这个积木总是对不齐”),再“引导解决”。同时,父母需要成为孩子情绪的“镜子”,帮助他们用准确的词汇来命名自己复杂的情绪,这是情商发展的第一步。 三、建立“共同的成就感”: 亲子力是通过共同完成挑战而凝聚的。本书提供了一系列适合全家参与的、需要协作才能完成的“小型家庭项目”(如共同规划一次主题旅行、一起修复一个损坏的家具等)。在这些项目中,父母的角色从“指导者”转变为“协作者”,所有成员贡献自己的独特能力,最终共同享受成果,这种共享的胜利是任何单一技能训练无法比拟的亲子粘合剂。 通过这套系统而又灵活的互动指南,父母可以更有信心、更具智慧地陪伴孩子,共同探索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成长旅程。我们的目标是帮助每一个孩子,不仅学会如何学习,更学会如何成为一个自信、有创造力、并深知自己价值的独立思考者。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吉尔‧狄耶德里奇 Gills Diedrichs

  音乐治疗师、放松技巧治疗师,同时也是词曲作家。他每日与孩子相处,并指导教师和妇幼保健PMI的员工,负责儿童脑力开发的课程训练。他教导亲子一起练习放松技巧、瑜珈、静坐和集中注意力的技巧和发展运动机能等。

  着有多部着作,主要有《音乐曼陀罗》、《100种3至5岁孩童放松活动》,以及Mango 出版社出版《孩子的优质生活》系列套书。

译者简介

邱芳吟

  辅仁大学法文系毕,曾短期居留法国。现为自由译者,亦从事商贸、艺术类口译工作。译有《脸部解剖抗老书》(木马文化出版)。

图书目录

作者序
推荐序   玩,也可以玩得很聪明! 柯佩岑、廖珮岐、林婉婷

1.聊聊好想法
2.最柔软的脸
3.身体是打击乐器
4.树的气功
5.轻轻滚动
6.我的解压球
7.舒活枕
8.用手指画树
9.大厨上菜
10.模仿的才能
11.鸟屋
12.影像和文字的路径
13.优格蛋糕
14.家庭式小村庄
15.给大家的花
16.我是雨的主宰者
17.和大自然聊天
18.比手划脚说故事
19.许愿树
20.放松曼陀罗
21.专注曼陀罗
22.舒压曼陀罗
23.拼贴曼陀罗
24.我的气象台
25.幸运草
26.自行车赛
27.好心情
28.乌鸦之歌
29.温柔魔法师
30.圆的冥想
31.彩色泡泡
32.二手拍卖会
33.蜗牛的新衣
34.彩色的文字
35.双色星球
36.快乐说书人
37.熘冰的老鼠
38.涂鸦行李箱
39.通灵画家
40.小小魔法锤
41.沈默游戏
42.向太阳致敬
43.家长团体照
44.创作时空
45.小小药草师
46.默剧与镜子
47.猜猜我在想什么
48.禅的姿态
49.正向能量水
50.动物的本能
51.催眠王子
52.倾听的大象
53.味觉冒险
54.优格里的飞机
55.换人做做看
56.暗影剧场
57.艺术家的自我展现
58.阳光下静坐
59.音乐、节奏和文字
60.操控玩偶的线
61.奖励卡
62.送你一片蓝天
63.彩色沙漏
64.欢乐农场
65.吃的装饰品
66.发言棒
67.花之水魔法
68.疗癒花盆
69.我的前世
70.大自然创作
71.海底世界
72.大自然说故事
73.老战士之路
74.靠近天空的城市
75.缤纷的自行车手
76.海滩上的一家人
77.磁铁赛跑
78.风车派对
79.彩虹地球
80.开花的树枝
81.美丽的脸
82.喜悦的糖果碗
83.家庭故事
84.山间好风景
85.自由沙画
86.美食家的甜点
87.自制娃娃
88.分享太阳
89.结婚纪念日
90.昆虫体验
91.我是小动物
92.连环泡
93.大人的装扮
94.冰块作画
95.旋律瑜珈
96.小小编剧家
97.车上游戏
98.用面包做动物
99.天然洗发精
100.海绵主宰者

图书序言

作者序

  创造力能让孩子培养个人的智慧,透过融合了未知、创新和理解与尝试意愿的活动将其具体地展现出来。

  这里所提供的活动非常适合3至10岁,最佳学习时期的孩童!这个小小创意的工具箱包含了各式各样的活动,其中有奉献与合作的活动,孩子们的烘焙、园艺和环境保护入门,与磁铁玩耍,想像可再生能源,帮水添加正向讯息,制作沙画,学习催眠,创造故事并演出,用冰块来绘图,制作祈祷旗、鸟儿的餵食器、薄米纸装饰品,尝试做瑜珈、气功、按摩……等,这些源自于艺术疗法、灵修、音乐疗法和舒活概念的独特创意时刻,将能引导出孩子独立思考和面对困境的能力。

  孩子的社会化也会取决于他们为了融入群体所构思的创造力的程度。从很小的年纪起,五感(味觉、嗅觉、听觉、触觉、视觉)就是孩子们接受资讯的媒介。之后,透过对这些感官互动的了解,孩子才能在在现实生活中充分地建立自信、承担责任并勇于尝试。越早建立自主性的孩子在长大后越能自处,越愿意与他人接触。

  在生命给他出难题时,他可以在自己的资源中寻求解答,当事件要求他好好扎根待命时,他能强化自己花园里的土……,所以给他们意见、鼓励他们,一起参与,然后让您的小高丽菜苗体验吧!就算恐惧的感受、容易与困难的观念或无法解决的问题,都是创意这程式正在运作的证明。孩子会自行找到答案,而这些活动将推动他们快乐地融入日常生活!

推荐序

玩,也可以玩得很聪明!

柯佩岑、廖珮岐、林婉婷

  现在社会对于儿童教育,相较以往,有着不一样的思考方向。有研究报告指出,孩子在快乐安全的环境下学习,对于发展会有显着效果!

  因此,家长开始搜寻各式各样有趣的课程,让孩子有多元的体验,举凡语言、音乐、艺术、肢体开发、运动等课程。当然,这些课程的确可以让孩子经历许多不同经验,也能从中获得新知识。但是,除了外面课程带来的学习机会外,在家中,亲子之间的互动与学习,对孩子的成长更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环。

  常听见家长说:「在家和孩子一起常常就是看卡通或是滑手机。如果不让孩子看电视或是滑手机,他们就会生气,该怎么办呢?」

  其实,孩子是一张白纸,大部分的生活习惯都是教养出来的,若一开始就能养成孩子有限度的接触电子产品,也可以减少这样的情形发生。可是在家中还可以做什么活动呢?

  我们了解启发幼儿的感官能力是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针对幼儿教育中的五感,在这本书中全都包含了!在书中,我们知道可以提升孩子的创造力,利用五感的发展,观察及想像,让孩子以自然方式,发长自我。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各位家长参考,让亲子间的互动更有趣,更可以让家中的教学更加活泼。不仅是家长,第一线教学的老师也可以从书中得到一些灵感,让在学校的互动更多元。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音乐治疗师,音乐治疗的领域包含了儿童、青少年、成人以及长者。而在儿童领域中,不仅仅做特殊儿童,一般儿童的发展,音乐也是很好的媒介。希望在活动中,让孩子在安全快乐的环境下学习。互动中,对于孩子的作品没有批评,而是让他们自由发挥。看看孩子的内心世界及想像世界,爸妈也会发现孩子身上还有很多您还未发觉的可能喔!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三:** 说实话,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总觉得孩子的童年应该充满“学习”和“才艺”,对“玩”这个概念有些模糊。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育儿的认知。它用一种非常温和、充满智慧的方式,向我展示了游戏的力量。“想象力涂鸦大赛”和“情绪小侦探”这些活动,让我意识到,原来在游戏中,孩子可以学习表达情绪、理解他人,甚至发展出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我尝试了“情绪小侦探”这个游戏,当孩子因为一些小事感到沮丧时,我不再只是安慰,而是和他一起分析“为什么会感到不开心”,寻找“让心情变好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他的情绪表达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也学会了如何自我调节。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教育不应该被标签化,不应该被功利化。它让我们回归到最本质的亲子互动,让我们用爱和创意去滋养孩子的成长。它让我明白了,真正的“赢在起跑线”,不是让孩子掌握多少技能,而是让他们拥有一个充满探索欲、创造力和幸福感的童年。

评分

**评价四:** 作为一个常常被工作占据的家长,我曾一度感到愧疚,觉得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而且效果不佳。读完这本书,我意识到,重要的不是陪伴的时长,而是陪伴的质量。书中提出的“家庭剧场夜”和“科学小实验”等提案,都非常适合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出高质量的亲子互动。我尝试了“家庭剧场夜”,和孩子一起改编童话故事,扮演不同的角色。虽然过程有些笨拙,但孩子却异常兴奋,我们笑声不断。这个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原来亲子时光可以如此有趣且富有意义。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它不是强加给孩子什么,而是通过引导和激发,让孩子主动去探索、去学习、去成长。它让我找到了平衡工作和家庭的新视角,让我更加珍惜与孩子在一起的每一个瞬间。这本书真的是我育儿路上的“宝藏”,它让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也让我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评分

**评价五:** 这本书的理念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无限的潜能。而这本书的核心,正是围绕着“创意”和“潜力”展开。它没有提供模板式的成功秘诀,而是鼓励家长去成为孩子潜能的“挖掘机”,而不是“塑形师”。“创意迷宫挑战”和“感官探索盒”这些提案,看似只是简单的游戏,但背后蕴含着对孩子观察力、逻辑思维、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锻炼。我最喜欢的是书里提到的“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导者”,这意味着我们家长要学会放手,学会倾听,学会跟随孩子的节奏。我尝试了“感官探索盒”,让孩子用手去感受不同的材质,用鼻子去辨别不同的气味。他玩得不亦乐乎,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出了更敏锐的感知能力。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育儿视角,它让我明白,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培养一个“听话”的孩子,而是培养一个“有思想”、“有能力”、“有创造力”的个体。我将这本书视为一本“行动指南”,它不断给我带来灵感,让我和孩子一起,在游戏的海洋里,不断发现和创造。

评分

**评价二:** 我一直相信,游戏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最佳方式。但很多时候,作为家长,我们会陷入“孩子应该玩什么”、“怎么玩才算有意义”的困境。这本书彻底打破了我的思维定式。它没有给出一套标准化的游戏目录,而是教会我如何观察孩子,如何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点来设计游戏。书中“创意积木挑战”和“自然探索寻宝”这些提案,看似简单,却能极大地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记得有一次,我按照书里的建议,和孩子一起用废弃纸箱制作了一个“太空飞船”。过程中,他提出了许多天马行空的设想,而我则顺着他的思路,一起动手实现。最终,我们完成了一艘独一无二的“飞船”,他为此骄傲了好几天。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专注、投入的样子,也感受到了我们之间前所未有的默契。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游戏的,更是关于如何与孩子建立深度连接,如何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伙伴和引导者。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教育,在于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在于让每一次互动都充满爱与创造。

评分

**评价一:** 作为一名新手妈妈,在孩子出生前,我曾对如何教育他感到无比迷茫。市面上的育儿书籍琳琅满目,但很多都充满了理论说教,让我觉得难以落地。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才仿佛找到了救星。它没有高深的教育理论,也没有严苛的训练计划,而是从一个最贴近孩子、最贴近生活的角度出发,提供了100个简单易行、充满趣味的亲子互动游戏。我最喜欢的是它强调“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创意家”这一理念。书中并没有预设孩子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鼓励家长去发现和引导孩子自身的潜能。我开始尝试书里介绍的一些游戏,比如“故事接龙”和“自制小剧场”,我惊喜地发现,我的孩子竟然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这些游戏不仅让孩子玩得开心,也让我们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我发现,原来教育孩子可以如此轻松愉快,原来亲子关系可以如此融洽。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柔的朋友,在育儿的道路上给予我最实用的指引和最坚定的支持。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与孩子建立更深厚情感、一同探索孩子无限潜力的家长们。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