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怎样才能做我想做的工作 社会上充斥着大量资讯,使我们被这些情报牵着鼻子走,以致于应专注于重要事物时的注意力衰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赛门(Herbert Alexander Simon)在一九七一年,就对这样的未来感到担忧。
时隔四十五年的现在,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义呢?
报纸、电视、杂志等自不待言,随时更新的网路新闻、智慧型手机收到的即时情报等各种资讯、社群网站……我们被源源不绝流入的资讯牵着走,以致无法专注于「本来应该要做的事情」,导致工作不顺利,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却又更加无法集中精神,陷入这种恶性循环之中,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
另一方面,尽管与我们生活在同一时代,却能不受资讯爆炸的干扰,持续展现优秀成果的人,就是被称为菁英的人,也确实存在。理论上,越是被称为顶尖菁英,越容易有更多因素阻碍他们的专注力。
但即便如此,他们仍能在当下充分贯注注意力,处理重要的事,显示出他们与一般人的不同之处。在数位科技时代,是什么使他们能这样与众不同?
在专注力的课题上,我们有机会研究了站在时代先驱的全球化企业,就是堪称牵引现代资讯量的数位时代巨星──谷歌(Google)。
该公司的愿景是「整合全世界的资讯,使世上的人都能获取」,自成立以来,推出各种革新的服务。在美国举办的「二○一五年最想进入的企业排行榜」中,夺下冠军宝座,成绩辉煌。由此可知,大家都知道它是世界屈指可数的优秀企业。
提到谷歌的员工,大家是否觉得,一定得是学业成绩优秀、脑筋好得吓人、能迅速处理各种资讯、快速消化工作、持续提出高度成果……这样的超级能干人才?或是具个人主义、有明确的自我主张、在背负高度压力的情况下,仍能面对激烈竞争的强悍人士?还是能接连提出崭新的创意、陆续收购高成长企业、准确看出能获取利益的事业,除此之外皆毫不留情的割舍前进、严格又有魄力的人?谷歌的员工确实拥有以上所有印象。
然而,实际参访过后,我们却有了其他的感想。那就是,现在究竟有多少人,可以拥有如此幸福的工作职场?
正念是什么?为什么哈佛、脸书、麦肯钖都重视?
我们并不打算只说好话。人人都憧憬的公司谷歌,当然,内部竞争之激烈程度,不是普通的高。因为精神压力,一下子白了头发之类的情况,在现实中也是有的。
在这种充满压力的环境中,即便优秀如谷歌员工,也会有心思无法摆在工作上的时候吧?以往的做法、框架都已经不适用的现代,因激烈竞争而感到坐立不安的人,想必也不少。
然而,许多工作者遇到的困境,例如不能专注、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限度,或是努力过头不行、但不努力也无法前进等,这些谷歌。
不过,对谷歌来说,与其他企业最大的不同便在于,他们对每个员工的幸福感(Well-being,即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健全状态),与组织发展的兼顾,绝不妥协。本书介绍的「正念」,也是从这个脉络开始。
正念,是指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目前、当下的状态。
最新脑神经科学发现,特定的注意(集中于某个对象)与不受拘束的开放性注意(对正在发生的各种事情,每一次的放手但不执着),都是基于深度的自我认识。根据研究显示,自我认识本来就对幸福感、也对领导力与革新有贡献。
而二○○七年开始的「搜寻内在自我」(Search Inside Yourself,以下简称SIY,谷歌开发的正念实践课程),是目前该公司最受欢迎的研修课程,有好几百名想上课的人,正排在等待名单中。
苹果电脑创办人史帝芬‧贾伯斯(Steve Jobs),虽以禅的实践者闻名,但「正念冥想」是由谷歌在企业界大幅扩展开的。
而同样是从美国起步的世界级企业英特尔(Intel),也决定对他们在全世界的十万名员工,以九星期的冥想基本训练为基础,推行正念课程。此外,还有脸书(Facebook)、领英(Linkedln)、宝硷(P&G)、福特、麦肯钖、高盛证券等世界顶尖企业,都在员工教育上採用了正念课程。
这样的行动不仅止于企业。哈佛、史丹佛、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等世界杰出的商学院,也体认到以领导能力、创新等为主的心灵训练,是未来企业领导人必备的基础,而引进了正念课程。
这些世界顶尖企业、学府,为什么会对这个课程如此关注,我们将透过第一章、第二章来详述其理由。只因为正念本身的存在,便足以使我们获得某种,在现代严峻、且不稳定的商业环境中,持续得到卓越成果所必须拥有的东西。
这一点,除了包括谷歌在内的世界顶尖企业所累积的个案研究可证明之外,也已从脑科学的观点得到实证。
只要十分钟就能让你「层次」不同
更重要的是,正念的状态是只要经过训练,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事。
最基本的就是意识唿吸,持续去理解「当下、此刻」,每个瞬间的冥想。
安全、确实的逐步开发自我,其实非常简单,不用想得太难。意识唿吸的冥想,一天五分钟也好、十分钟也行,只要你能去尝试。
当然,冥想很深奥,所以没必要从一开始就追求完美。你可能会遇到各种障碍,而最严重的阻碍,便是「持续力」。这跟训练肌肉一样,正念冥想不可欠缺的,也是实践与持续。
因此在本书中,为了帮助各位持续训练,在利用理论佐证的同时,我们也将介绍实践的祕诀。
虽然说,「了解」与「做到」有很大的差别,但了解之后,才有可能做得到。你也能想像自己,经由训练强化了什么,来以此产生变化,提高效果。
我们无力阻止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或变化得令人眼花撩乱的现代,但在动盪的时代,我们能透过正念冥想,控制自己满溢的情感,来做出最适当的判断与行动。
改变习惯就能改变自己,改变自己便能改变组织,组织变了、社会也会跟着变。如果大家能透过本书,跨出正念的第一步,我们将感到无上的喜悦。
推荐序一
享受正念为生命带来的喜悦 当代应用正念(Mindfulness)的概念与实践,起始于1979年,麻省大学卡巴金教授创立了正念减压(MBSR)课程,在减轻病痛与疾病疗癒上,获得显着成效。并且,经由多篇论文实证研究与媒体的报导,现在正念已成为西方社会的重要潮流。
正念虽然源起于两千五百年前佛陀的修行,但现代人面对VUCA(多变Volatility,不确定Uncertainty,复杂Complexity,暧昧Ambiguity)世界,正念所培育的特质「COAL」(好奇〔Curiosity〕、开放〔Openness〕、接纳〔Acceptance〕、友善慈悲〔Love〕),正是帮助我们成为现代领导人的要素。
本书除了说明正念如何帮助我们拥有敏锐的洞察力与自我认识、接受未知之知的谦虚与好奇心,并将自己的价值观与外在事物加以统合之外,还告诉我们如何借此拥有强大的信念与轻松幽默的心态,最终得以找到生命的愿景。因此,正念的应用,从临床医疗上对病人的效益,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
而正念练习不只在脑神经科学研究上,可以看到神经细胞与结构的正向改变,在身心各方面所造成的正面效益,也慢慢被引进到运动界、政界、军队、监狱,以及商业与企业管理上。
现在已有越来越多企业引进正念领导力的课程,此一风潮的缘起当推Google的快乐工程师陈一鸣。他于2007年在Google创设「搜寻你的内在」(search inside yourself, SIY)的课程,此课程不只在Google造成极大的回响,也陆续推广到其他职场,成为企业应用正念的成功案例。SIY帮助许多工作者达成自我觉察与情绪的管理,学习以正念的倾听、正念沟通的方式,来因应混浊不清的世代,并带领企业人士走出另一条道路。
这本书由日本三位企业界的资深经理人,他们曾经担任管理顾问、讲师、杂志编辑,合力将SIY课程引进日本企业界的经验分享。书中敍述了正念发展的脉络,配合简要淸晰的图表,说明正念在脑神经科学的实证,并且介绍了几个正念基本的练习。本书也说明了如何应用正念,在职场上提升情绪智商、增加沟通与领导力,跳脱战斗与逃跑的压力反应,带领企业人士将正念落实于工作及日常生活中。
我反覆阅读,感到内容精简、实用,因此非常乐意推荐给读者,将本书当作了解正念、以及如何应用正念在企业的指引。读者也可以多参加一些正念讲座与课程、阅读正念的书籍、聆听正念引导的录音带等,让正念的觉知加深活在当下的能力,并享受正念转化为生命经验所带来的喜悦。
台湾正念工坊正念减压讲师/刘益宏
(本文作者刘益宏为天主教仁慈医院副院长兼家庭医学科主治医师、台湾正念工坊正念减压讲师。)
推荐序二
这是我将正念导入校园的理由 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未来二十年内,忧郁症可能超过心脏病和癌症,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疾病。所以人类如何能缓解压力、提升积极情绪,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显学之一。
我曾参访美国由印度灵性大师拉玛那.马哈希创办的马哈希(Maharashi)大学,该校以马哈希大师的超觉静坐身心灵课程为核心。全校师生固定时间都会到礼堂打坐,实施一段时间之后,除了感受到身心状况有极大的改善外,整个校园散发出来的氛围,让莅校的参访人士有一种极特殊的和平感、舒服感。目前在英国、纽西兰、澳洲、美国等很多大学,包括牛津大学、哈佛大学,亦已正式成立正念推广中心或订定课程,让师生修习。
2013年1月,我接任南华大学校长职务不久,考量前述之趋势及社会现状,因此开始修改课程,并获得多数同仁的支持。我请到时任人文学院院长、同时也是台湾正念学学会创会理事长、正念疗法督导师的吕凯文教授等人,开设正念静坐课程。
正念静坐是一种改变内在的自我训练,透过正念疗法教导学生如何缓和身心压力,与学会自我疗癒的能力。实证结果显示,大一新生在上过正念静坐课后,上课更专注,学习效能明显提高,包括学生的自觉、同理心均增加,并且情绪上的困扰也减少了。试办一年后,由于绩效显着,特由试办改为正式通识必修课程,成为台湾第一所推动正念静坐的大学。
华盛顿大学资讯学院电脑科学家大卫‧李维(David Levy)教授,和人机互动专业研究者贾库柏‧沃伯罗克(Jacob Wobbrock),于2012年5月发表于《图像介面论文集》的研究报告指出,正念训练能帮助从事资讯处理的工作人员,在较不受干扰的情况下,长时间专注于工作,并且能强化记忆力、舒缓压力。自此,国际间对正念静坐这门课程、训练非常重视。
美国耶鲁大学曾有实验指出,常正面思考的人,平时生活中往往会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家庭及团体关系的维持也比较和谐,而且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十二指肠溃疡等,也比一般人减少颇多。因此,我们可以确认凡事正面思考(正念),对一个人的正面情绪、幸福满足感、免疫反应等的提升,都有莫大的帮助。
正念冥想经过科学的严格检验,亦在我的生活经验中获得印证,确实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元、奇妙的效益。大是文化出版社出版这本介绍正念冥想的专书,我愿借此予以推荐,让读者们有机会体验正念冥想的神奇、享受正念的妙用。
南华大学校长/林聪明
(本文作者林聪明曾任教育部常务、政务次长、国立云林科技大学校长,现任南华大学校长。)
推荐序三
当你越想追求,就越得放下期待 刚开始读这本书时我不太适应,书中堆砌太多正念的好处。虽然我了解这些原理,甚至许多好处都可以找到相关研究文献,但总觉得太简化了,很多重要脉络没有交代清楚。
读着、读着,我持续修正观点,渐渐发现这本书跟其他正念书籍不一样的地方。正念在西方之所以能迅速展开,庞大众多的实证研究是主要推力,目前为止已累绩三千多份科研文献。在第二章「脑科学研究验证了『正念』的效果」中,作者用风趣的笔触,详细解析正念对大脑神经系统的影响。即便正念的影响不仅止于此,但这里没有严肃难懂的说明,读来生动有趣。
倒是有个小地方需要更正一下,在「世界最幸福男人的大脑」部分,作者提到1990年,卡巴金博士开始推广正念减压(MBSR),此法以精神不佳的患者为对象。实际上,此训练开始于1979年,当时参与的,多是各类伤病的重症患者,不只是精神不佳者。
第三章与第四章说明正念在日常生活的运用,看得出来作者群雄心勃勃,想把正念带入时时刻刻的生活。在正念课堂上,我常跟学员说,来学习正念都有某个动机或期待,但获得最好效果的方法,就是放下期待,好好练习。学习正念不强求目标,但重视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因为过程对了,目标只是水到渠成。如果说学习正念真的有什么目标的话,唯一的目标就是将正念带进分分秒秒的生活。在无为中有为,在有为中无为。
对初学者而言,正念融入日常生活的过程要慢,就像学游泳,一定是从慢动作浅水区开始。一旦熟练后,速度与空间的束缚将自然降低。我非常欣赏也感谢作者,把正念融入日常的部分,交代得如此详实清楚。
第五章和第六章,读起来的感觉是共鸣与收获。单纯因着想将当代正念带回台湾的高度热忱,我成立了华人正念减压中心,一路走来,完全没有可参考的营运模式,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进。书中所言「真正的领导者,是带着矛盾与浑沌不安走下去」,这句话切中所有领导者的心坎里。
领导者不能只想做好人,领导者所看的视野、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总是让他必须做些不容易、甚至不被赞同的决策,例如裁员或骂人。正念领导者在追求机构成长的同时,也等同于在乎成员的福祉。然而,在这快速变化的世界里,领导人如何照顾自己已经过劳的身心,如何维持家庭、工作、自我、健康的多方动态平衡,是更隐微且重要的课题。
经科学验证的正念训练,成本低、效果好,西方大企业近十多年来接趋之若鹜。何谓正念领导人,如何成为正念领导人,这本书将是您很好的专属向导。
华人正念减压中心创办人兼执行长/胡君梅
(本文作者胡君梅为当代正念领域经典巨着《正念疗癒力》的译者。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谘商研究所硕士,国立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硕士,国立政治大学会计学系学士。现为华人正念减压中心创办人兼执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