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1
一堂每个父母必须补修的学 曾有些朋友跟我吐苦水:「同样都是自己生的孩子,为什么女儿好乖巧好贴心,可是儿子就像是只精力过剩的野蛮人呢?」
也有朋友会很挫折:「奇怪,我的儿子很独立,不必大人操心,女儿却很黏人,情绪又起伏不定,好伤脑筋耶!」
的确,男孩与女孩很不一样。虽然这二十多年的女权运动让两性平权已成为普世价值,我们一直力求在社会制度上弭平两性差异,包括从幼稚园起,到小学、国中,男女合班已经成为主流做法,可是一旦人为刻意忽视男女的差异之后,反而洐生出非常多的问题,因为性别差异真的存在,从大脑的结构与发展开始,男女生的大脑在生物基础上根本就不同,因此了解男女之间的差异,对于男生与女生採取不同的对待方式,其实是必要的。所谓男女平权应该针对机会的平等与同工同酬的平等,而不是忽略男女生天生的不一样。
《教出好女儿》这本书,作者用非常生动且具体的例子,条理分明的跟我们分享遇到什么状况可以如何处理,我认为这是每个有女儿的爸爸必须补修的学分,甚至连身为女生的妈妈也需要借由阅读本书的过程来反省一下,因为大人是善忘的,正如《小王子》的作者曾说的:「每个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但是他们却都忘记了!」
甚至因为这本书还提供了很多如何引导孩子学习的方法,所以连家里只有男孩的父母,其实也应该要参考一下,协助孩子面对成长过程的挑战。
李伟文(亲子作家、荒野保护协会荣誉理事长)
推荐序2
坚持用严谨的爱来爱孩子! 做为两个女儿的母亲,在这养育的十二年光阴里,毋宁可以说是挫折的泪水与喜悦的笑靥中、层层又叠叠的,都说女娃们是贴心甜蜜的天使,但其实我的实战经验是,不同的女娃儿,也会有不同面向的叛逆与调皮!教出好女儿,可一点也不比教出好儿子容易啊!
这本书里,分析了许多小女孩在大脑生理方面的科学研究数据,作者并提出了可因应的教养概念与模式,我尤其对于他所强调的「严与爱结合,最能树立真正的威信」更是心有同感,在这物质条件几乎舒适的要荒唐的教养年代,我曾经提笔写下〈爱而严谨〉的文章来述说,我所给予小女孩们的教养系建立在纪律的常规与信任的权威之上,要爱孩子,要用严谨的方式来爱我的女儿们,这一点我始终是不渝的。
这是一本颇实用的工具书,倘若期望自己的女儿们,日后可以长成一位大方、有气度、有气质、聪敏懂事的女性,书中有许多提醒和论点颇值参考,谨此诚心推荐给为教出好女儿而勉力学习的父母亲们。
番红花(亲子教养作家)
推荐序3
能养能教才能教出好女儿 我不是一个喜欢谈儿女经的人,但是,谈起我家三个女儿,作为一个三个女儿的爸爸,总是不免露出一抹满意的微笑。
内人对于没生个儿子,可能有些「内疚」,曾经私下问我:「我们都没有儿子,你会不会有些遗憾?」我的回答很简单,很干脆,就是「一点都没有过,三个女儿都这么好,这一生很满足了,别人还羡慕我们呢!」
三个女儿各差八岁,老大大学毕业,老二高三,老三小四,三个女儿感情很好,都爱读书,懂得自我学习。老大酷爱语文,兼及外语,出国前为了照顾爷爷,自愿延后留学;老二在爷爷临终前大学学测,每天一边读书一边协助餵食爷爷,无怨无悔;老三活泼乖巧,喜爱画画,要送她去学画,他会忙着说:不要不要,我自己学就行了。三个女儿从来都不喜欢花我们的钱,连学费都要自己赚,这种独立自主的精神,帐务清楚的态度,或是节俭的习惯,都不是我们教他的。
三个女儿小从不夜哭,邻居都不知道我家有婴儿,直到一两岁了,带出门,被看到这么可爱的小孩才说:你家小孩呀!怎么都没听过哭声?我才想起别人家的小孩都会夜里嚎啕大哭,我们家的小孩真的没有过。别家的小孩上学难免有些吵架争端,我们家三个女儿不会欺负人,也不会有人欺负她们。我问过他们,班上有没有会欺负人的同学,会不会也欺负你?他们说:有这种人,但是他们不敢欺负我,甚至他们在欺负同学,看到我来了,就不敢再欺负了。被欺负的同学,也知道那些欺负人的同学,在我面前就不敢使坏,都会跑来找我。
这是为什么?我们讨论过后,归纳出来的原因是:邪不胜正呀!做人要有原则!我的眼睛会责备他们呀!他们知道我不喜欢吧!他们知道这样不对,会怕我生气呀!就像小偷怕警察,坏人也一定会怕好人的。
我的归纳是教养,一个有教养的人是受人敬重的。教养,是一个人懂得自我约束,心存善良,尊重别人。所以,一个孩子来自有教养的家庭,他会有高尚的品德,脱俗的气质,那是一种陶冶,一种素质。我们为人父母的,能生能养是一回事,能养能教才是最重要的事。
这本书,以科学的数据和文化的论述,具体而可行,让我们能教出好女儿,这是社会责任,也是一种生命的完成,为人父母的不能不读,读了还要付诸行动,工作事业或可一生无成,养儿育女却不容一点失败。
陈木城(作家,校长退休,现任中华民国儿童文学学会理事长、智慧侨教育科技公司执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