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佛画佛:一枝笔、一张纸澄净心灵

话佛画佛:一枝笔、一张纸澄净心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佛教艺术
  • 禅画
  • 心灵绘画
  • 写意画
  • 佛像画
  • 绘画技法
  • 艺术疗愈
  • 静心
  • 文化艺术
  • 传统绘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让心灵放松的描佛时光
描绘温柔的佛画时,就已经进入修行的世界。
邂逅愈多的佛,就能够加深对佛教世界的理解。

  只要一枝笔、一张描图纸
  动手描绘就能疗癒心灵
  接触佛德,就能够获得佛的庇祐


  佛像融入了释迦如来的教谕精华,因此人们能够从佛像身姿解读教谕。从装束、神情、手势(印相)到手持物品(持物)等,都蕴含着宗教理想与意义。因此,佛像可以说是帮助人们理解教谕的视觉性装置。

  传统描佛是只有墨线的「白描」,因为想正确理解佛像外形与细节时,上色反而会造成阻碍。本书也建议各位读者学习白描图像。第2章准备的白描范本,即是以尽可能最少的线条画成,请各位先熟练白描后再学习上色吧。第3章则会介绍较正式的描佛法,必须搭配抄经笔、墨,借此画好的佛像能够摆在寺庙里作为祈愿等之用。第1章则将针对缺乏时间的人,介绍以一般笔描佛的方式。

  描佛并不是为了展现出艺术性,而是依理想形态制作出以佛为主题的作品,从中获得生存灵粮的修行。接触佛德,就能够获得佛的庇祐。近来愈来愈流行将描佛视为佛教的教化题材,各位在描佛时不妨找出自己的目的与意义吧。

  描佛的意义
  1 让心灵成长的修行
  2 能够更深入了解佛像
  3 累积功德
  4 用于祈愿(许愿)
  5 供奉在寺里与本尊结缘
  6 供养亡者
  7 克服悲伤,疗癒心灵

本书特色

  ●跟着范本一起描绘的「描佛」,能够创造出专属自己的佛像

  从一般笔描佛的方式开始介绍,并提供笔者亲手描绘的佛像作为范本。最后,进一步介绍正式描佛法,描绘能摆在寺庙里作为祈愿等之用的佛像。

  ●刊载五花八门的范本!能够享受多采多姿的描佛乐趣
  本书为信仰各式佛的密教,准备了丰富的范本,且都是继承了传统原则,能够忠实呈现的「白描图像」,帮助各位学会从零开始画起。

  ●透过描佛认识佛教,让心灵更澄净
  描佛,是不折不扣的佛教修行。这与抄经、咏歌、巡礼一样都属于「清净行」。接触释迦如来的教谕与世界观,肯定能够获得令人感动的绝佳体验。

  ●学会绘制以佛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习惯描绘佛像之后,就可以试着上色了。本书是基于笔者长年画佛的经验编出,将介绍连初学者都能够轻易上色的Know-How。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牧宥惠


  画僧,真言宗智山派总本山智积院教化中心「画佛」专门委员。

  1950年出生于富山县,毕业于日本大学艺术系,并在美术学校纤细画工房中修业完毕。1975年自印度游学归来后,就在真言宗智山派总本山智积院削发出家,并努力修行,后毕业于智山专修学院。1978年在和歌山新义真言宗总本山根来寺境内设置画房「西游舍」至今。平常除了制作传统佛画、三昧画之外,也在文化中心等机构担任画佛、三昧画教室的讲师。

  着作包括《楽に楽に》、《三十日秘仏》(日贸出版社)、《心のおくすりカレンダー》(西游舍)等。
 

图书目录

第1章 入门!画佛的世界
描佛起源──用一般笔跟着描的超入门 8
实用的应用方式!
有趣的实用描佛 制作三十三观音专用巡礼轴! 12
学着鑑赏吧!
佛的尊贵身姿──了解佛尊的基本 18
*附加范本〈使用色铅笔!〉
大日如来的上色技巧 32

第2章 描佛实践与范本
描绘如来
‧各部位名称    34 ‧如来的特征    35
范本① 释迦如来──尊颜    36
范本② 释迦如来──施无畏・与愿印    37
范本③ 释迦如来──转法轮印    38
范本④ 释迦如来苦行像    39
范本⑤ 佛足石    40
范本⑥ 释迦如来诞生像    41
范本⑦ 阿弥陀如来──定印    42
范本⑧ 阿弥陀如来──山越阿弥陀    43
范本⑨ 阿弥陀如来──来迎印    44
范本⑩ 药师如来    45
范本⑪ 大日如来    46
【解説】    47

描绘菩萨
‧各部位名称    52 ‧菩萨的特徴    53
范本⑫ 圣观音菩萨──尊颜    54
范本⑬ 圣观音菩萨    55
范本⑭ 十一面观音菩萨──尊颜    56
范本⑮ 马头观音菩萨    57
范本⑯ 准提观音菩萨    58
范本⑰ 如意轮观音菩萨    59
范本⑱ 不空羂索观音菩萨    60
范本⑲ 千手观音菩萨    61
范本⑳ 弥勒菩萨    62
范本21 地藏菩萨    63
范本22 文殊菩萨    64
范本23 普贤菩萨    65
【解説】    66

描绘明王
‧各部位名称    72 ‧明王的特徴    73
范本24 不动明王──尊颜    74
范本25 不动明王──坐像    75
范本26 不动明王──立像    76
范本27 矜羯罗童子    77
范本28 制咤迦童子    78
范本29 爱染明王    79
【解説】    80

描绘天
‧各部位名称    82
范本30 梵天    84
范本31 帝释天    85
范本32 金刚力士──阿形像    86
范本33 毘沙门天    87
范本34 吉祥天女    88
范本35 鬼子母神    89
范本36 大黑天    90
范本37 阿修罗    91
【解説】    92

第3章 以修行为目的的传统描佛
描佛的流程与做法    98
描佛的用笔练习    106
*附加范本〈宥惠流!〉
三昧画风 天女    111
上色方法    112
‧着色范本 ①大日如来(「范本11」)    122 ②圣观音菩萨(「范本13」)    123
③不动明王(「范本25」)    124 ④阿修罗(「范本37」)    125
打造完美的作品
‧散华    126 ‧色纸(绀纸金泥佛)    12

 

图书序言

前言

  我大约在37年前兴起尽情画佛的想法,所以在根来寺(和歌山县)境内建造专属自己的画房。

  由于身旁没有能教我画佛技术的师傅,因此我只能依赖先人留下的作品,每天透过自学,钻研画佛的方法。对于无人可问的我来说,与前辈偶尔见面时对方提供的意见,以及愿意回答我疑问的美术行,都对我有非常大的帮助。

  不可思议(同时也令我感谢)的是,不少人对我这种「画僧」生活感兴趣,开始委託我制作佛画或邀请我参加展览,为我开启了更丰富的路线。

  经常也有人跟我说:「我想学习画佛,请教教我。」我曾在学生时代学过纤细画,但是没有接受过正式的日本画教育,所以无法依他人理想的方式指导中画佛。虽然当时都莫可奈何地拒绝了,但是我想我至少能够指导他们「描佛」。

  因为描佛并非「只要描就可以了」,再加上我是学习佛教(密教)的僧侣,所以想帮助人们透过描佛从零开始理解佛教,因此便决定尝试看看。

  我是从35年前开始指导描佛,最初是将寺庙或他人邀请的地点当作教室(开设描佛会),同时指导几个人。过一阵子后,我所属的宗派想将描佛视为教化的一环,便邀请我当讲师。接下这个任务的我前往日本各地,指导年轻僧侣、檀信徒以及想成为描佛会讲师的人。这次的任务可以说是从零开始发展,因为以教化为主题的描佛历史尚浅,所以不像「抄经」那样有Know-how可以参考。

  本书是我从长年描佛指导中,汇整出的描佛重点。此外,第2章刊载的范本,也有尽量把线画得好描一点,并选择了能够帮助各位乐在其中的题材。如果本书能够帮助成为各位「遇见佛教」的契机,我将深感荣幸。

牧宥惠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话佛画佛:一枝笔、一张纸澄净心灵》这本书,对我这样一个长期在都市生活中奔波,偶尔会感到迷失的人来说,就像是一份来自内心的邀请。它邀请我去重新审视自己,去感受生活最本真的部分。作者用一种非常温和、有力量的方式,将佛教的智慧融入到最日常的绘画体验中。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专注”的讨论。在现代社会,我们很容易被各种信息碎片化,很难真正地专注于一件事。而通过这本书的引导,我学会在绘画时,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笔尖的每一次移动,纸张的每一次触感,色彩的每一次晕染。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小小的禅修。它让我暂时放下对外在世界的焦虑,回归到内心的宁静。书中的一些关于“放下”的练习,让我深刻体会到,很多时候,我们内心的痛苦并非来自外界的压力,而是来自我们内心的执着。通过绘画,我开始学习如何慢慢地放下那些不必要的包袱,让心灵获得真正的自由。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绘画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与自己和解,如何与世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指南。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吸引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它的书名。《话佛画佛:一枝笔、一张纸澄净心灵》,这个组合太有吸引力了,尤其是在我这个年纪,总觉得心浮气躁,渴望找到一个能让内心平静下来的方法。读完之后,我只能说,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作者的文字功底很扎实,但又不会让人觉得晦涩难懂。他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将佛家的“禅”意融入到绘画的每一个环节。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无我”的描绘。在绘画时,我们常常会纠结于“画得像不像”、“画得好不好”,但作者引导我们放下对“我”的执着,去体会笔尖与纸张的互动,去感受创作的纯粹过程。这不仅是对绘画的启迪,更是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书中的插图也很有特色,它们不是那种刻意追求写实或唯美的图画,而是充满了童趣和生命力,让人看了会心一笑,仿佛看到了佛陀慈悲的目光。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每天花上十几分钟,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心中的想法,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变得更加平和,也更能接纳生活中的不完美。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的“心灵解压神器”!《话佛画佛:一枝笔、一张纸澄净心灵》的标题就足够吸引人了,而内容更是超出预期。我平时工作压力很大,下班后总是觉得身心俱疲,很难放松下来。偶然的机会看到这本书,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结果,它彻底改变了我放松的方式。书里教的很多方法都非常简单易行,不需要什么特殊的绘画基础,只需要你有一支笔和一张纸,然后按照作者的引导,去“画”你的感受,去“画”你的烦恼,去“画”你的喜悦。刚开始我还有点犹豫,觉得这真的能帮助我吗?但尝试了几次之后,我惊奇地发现,当我在纸上挥洒的时候,那些压在心头的愁绪,仿佛也跟着笔尖流淌了出来,减轻了不少。书中的一些关于“观心”的练习,让我更加了解自己的情绪,也学会了如何与它们和平共处。那些充满禅意的图画,看着就让人感到放松和疗愈。我甚至开始主动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绘画方式,比如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我的一天,或者用色彩来表达我此刻的心情。

评分

《话佛画佛:一枝笔、一张纸澄净心灵》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次关于“觉察”的深度体验。我一直对绘画抱有兴趣,但总觉得自己缺乏天赋,所以很少拿起画笔。这本书打破了我固有的观念。作者并没有强调绘画技巧,而是将重点放在了绘画过程中的“心境”。他提出的“心绘”概念,让我豁然开朗。原来,绘画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更是用心灵去感受。每一次的落笔,每一次的色彩叠加,都是一次与自我的对话,一次与世界的连接。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关于“留白”的阐述。作者将留白比作生命的呼吸空间,一个允许想象、允许宁静的角落。这让我联想到生活中,我们总是被各种信息填满,很少给自己留下“留白”的时间。通过学习书中提到的方法,我开始尝试在生活中创造更多的“留白”,无论是通过冥想,还是通过简单的涂鸦,都让我找到了久违的平静。这本书让我明白,澄净心灵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在我们身边,只需要我们用一枝笔、一张纸,去发现,去体会。

评分

读完《话佛画佛:一枝笔、一张纸澄净心灵》这本书,我真的感到一股清流涤荡心灵。身为一个在台湾长大,从小就耳濡目染佛教文化但却总感觉不得其法的普通人,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点亮了一盏明灯。作者并非高高在上的大师,而是以一种极其亲切、接地气的方式,将深奥的佛法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一枝笔、一张纸”结合起来。我特别喜欢书里提到的,绘画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观照”的过程。每次拿起笔,不再是为了画出多么精美的图画,而是专注于笔触的起落,线条的勾勒,色彩的晕染,这过程中,杂念自然消散,内心开始变得宁静。那些禅意的图画,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引导我们去感受当下,去体会“空”的妙义。书中的许多小练习,例如“绘制呼吸”、“描摹情绪”,都让我受益匪浅。我曾经以为学佛一定要盘腿打坐、诵经念佛,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原来佛法可以如此生活化,如此触手可及。它教会我如何通过最简单的方式,在繁忙的生活中为心灵觅得一片净土,这种体验是前所未有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