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趣谈(2版)

唐诗趣谈(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唐诗
  • 诗歌
  • 文学
  • 文化
  • 古典诗词
  • 鉴赏
  • 解读
  • 唐朝
  • 传统文化
  • 诗词鉴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原来唐代文人生活就在诗文中──
诗圣杜甫在除夕夜聚赌
诗仙李白享受天体营
唐代也有怕老婆俱乐部…
 
  你知道吗?
  中国第一个「天体营」的诗人是谁?诗仙李白「裸体青林中」……
  才华洋溢却不幸短命的王勃,如何写出动人诗篇……
  诗人顾非熊因顾况的诗感念,而投胎在他们家中……
  今日婴儿所做的胎毛笔又称「状元笔」,是源自唐代……
  有人非常喜爱白居易的诗,竟然在全身上下刺青刻满了白居易的诗……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因诗名句而被杀……
  超炫的黑色唇膏-─唐代妇女奇特的化妆……
  人人称羡「金龟婿」的美称,典故是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为有〉诗……

  更多有趣的故事、奇闻、轶事都在唐诗中。
璀璨星河:一部关于中国古代天文与宇宙观的深度探索 书籍名称: 璀璨星河:中国古代天文观测、理论与文化意蕴研究 作者: [虚构作者名,例如:林景和,张月溪] 字数: 约 1500 字 --- 卷首语:仰望星空,丈量古今 自古以来,头顶的苍穹便是人类文明最宏大、最神秘的画布。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先民们以其非凡的智慧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在这片“天幕”上绘制出了一幅复杂而精妙的宇宙图景。他们不仅记录了恒星的位置和天体的运行轨迹,更将这些观测结果融入了政治、哲学、历法乃至日常生活之中,构建了一套独具东方气韵的宇宙观。 《璀璨星河》并非一本简略的天文知识普及读物,而是一部深植于历史文献、考古发现与数理逻辑之中的深度学术专著。本书旨在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的全貌,从早期萌芽到成熟体系的构建,层层递进,展现古代中国人在仰望星空过程中所实现的思想飞跃与技术成就。 第一部分:天象的起源与早期宇宙模型 本书的开篇追溯至上古时期,探讨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起源,主要围绕原始巫术信仰、农业需求与早期祭祀活动如何催生了对时间与天象的系统关注。 一、早期观测工具与遗址考证: 我们详细考察了如“陶寺遗址观象台”等早期天文遗迹的布局与功能,结合出土的简、牍、甲骨文等实物资料,重建了早期古人如何利用地标、圭表等简易工具进行日影和季节的测量。这部分着重于“实践”如何先于“理论”而诞生。 二、从浑天到盖天:两大核心宇宙模型的交锋与融合: 中国古代宇宙观的核心在于两大主流模型——浑天说与盖天说。本书将它们置于历史的坐标系中进行对比研究: 盖天说(地平天圆说): 探讨其起源于对日常经验的直观总结,如何解释日月星辰的升降,以及它在中国早期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据的文化高地。 浑天说(球形天体说): 重点分析落下闳、张衡等科学巨匠如何通过精密的数学推演和观测数据,逐步完善了浑天模型,尤其关注张衡创制的水运仪象台,如何将理论模型付诸机械实现,展现了古代机械学的巅峰水平。 我们还将探讨历法体系的建立,如“三统历”、“太阴历”与“阳固历”的差异,以及它们如何服务于中央集权的需要。 第二部分:星官体系的构建与宇宙的秩序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在于其高度组织化和政治化的星官体系。本书用大量篇幅揭示了这一体系的内在逻辑和文化含义。 一、三垣二十八宿的结构与功能: 详细解读二十八宿——这一划分天空的基本网格——的形成过程,追溯其与印度星宿系统的潜在关联与独立发展。深入解析“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如何对应了帝王的核心权力区域,揭示了“天人合一”思想在星空划分中的具体投射。 二、星占学与政治权力的关联: 古代天文观测的终极目的往往在于“观天象,授民时”,更深层次则在于“君权神授”。本章梳理了从西汉董仲舒到唐宋时期,星占学(如“灾异学”)如何被用作维护皇权正统性的工具。我们分析了特定星象(如彗星、新星、月食)在史书中的记载方式,及其对朝廷决策产生的实际影响。 三、历法制度的政治运作: 历法不仅是时间管理工具,更是国家主权的象征。本书论述了中国古代历法制定权的垄断性,历法颁行仪式(颁朔大典)的政治意义,以及历法修订往往伴随着重大的政治变革。 第三部分:仪器制造与数学天文学的突破 古代天文学的进步,离不开观测工具的改进和数学方法的应用。 一、精密仪器的发展脉络: 重点介绍从汉代的“浑仪”、“简仪”到宋代苏颂发明的“水运仪象台”的演进史。我们不仅描述了这些仪器的结构,更着重于分析它们背后的力学原理和工程挑战,展现古代工匠如何在材料和加工技术有限的条件下,实现了惊人的精度。 二、中国古代的三角函数与球体几何应用: 本书将着眼于郭守敬、祖冲之等数学家在天文学领域的贡献。探讨他们如何运用几何学和代数方法来精确计算回归年长度、制定更准确的历法(如《授时法》),以及如何在实际观测中解决“晷高”、“赤道坐标”的转换问题。这些数学工具的应用,标志着中国古代天文学从定性描述向定量计算的重大转变。 结语:穿越时空的对话 《璀璨星河》力图打破当代读者对古代科学的刻板印象。它展示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并非只是机械地记录,而是在一个独特的哲学框架内,进行着严谨、系统、富有创造性的科学探索。他们的成就,构筑了人类文明探索宇宙历史中的重要一环,值得我们以更深入、更尊重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和学习。本书将为历史学、科学史以及文化研究领域的读者,提供一个理解古代中国宇宙观的全新视角。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正平 


  台湾台中人,1966年生。

  毕业于东海大学中文系、中文研究所硕士班、博士班,2006年获文学博士学位。

  曾任建国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专任讲师、静宜大学中文系兼任讲师、东海大学中文系兼任讲师、建国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专任副教授。现任亚洲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专任副教授,并担任国文类召集人。教授「文学赏析」、「唐诗趣谈」、「文学与生活」等课程。

  专着有《唐人生命礼俗研究》(新北:高立图书有限公司,2016年7月)、《唐代游艺诗歌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1月)、《庚子秋词研究》(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9年8月)、《唐诗趣谈》(台北:台湾书房,2012年3月)及〈论唐诗在唐代民俗研究之价值〉、〈李商隐诗中的民俗及其意象〉、〈唐代的「踏歌」之风〉、〈唐代的舞狮游艺〉、〈唐代的蹋毬游艺〉……等期刊论文,现在主要致力于唐诗、游艺诗歌、民俗文学、文艺美学等方面之研究。

图书目录

序言

第一篇 逸趣横生的诗篇
01 李白豪放的天体行为 
02 十岁神童刘晏得宠 
03 朱庆余投诗而成名 
04 梦笔生花的李白 
05 唐妇女黄脸婆是美 
06 诗圣杜甫除夕夜聚赌 
07 长安城居不易 
08 唐代儿童生活趣味诗 

第二篇 幽默风趣的人文情怀
01 唱诗歌以求官位升迁 
02 诗人互相吹捧 
03 唐代怕太太俱乐部
04 白居易戏答诸少年 
05 因会作诗而免被征兵 
06 李远因诗差点丢了官 
07 好友间的嘲讽 
08 田中自己长出稻米来? 

第三篇 精彩故事的款款衷情
01 人面桃花相映红 
02 红豆的故事 
03 红叶题诗的故事 
04 破镜重圆的故事
05 重节守义的窈娘 
06 袍中诗得良缘 
07 杨柳小蛮腰 
08 飞燕传诗 

第四篇 典故及由来的风韵
01 李司空赠妓给刘禹钖 
02 唐代的五子哭墓 
03 牡丹花国色天香 
04 婴儿胎毛笔源自于唐代 
05 舞狮的禁忌与诗歌 
06 才华洋溢的王勃 
07 少女梦寐以求─「嫁得金龟婿」 
08 「日日醉如泥」的李白 

第五篇 奇闻妙趣的新鲜事
01 全身刺青刻上了白居易的诗 
02 因诗感念顾非熊再生 
03 千里神交的友情 
04 超炫的黑色唇膏─唐代妇女奇特的化妆 
05 半段刀将军─哥舒翰 
06 因诗名句而被杀的刘希夷 
07 买花天价的社会现况 
08 「天公强生我」的王梵志 

第六篇 奇妙文字的魅力
01 奇妙的「宝塔诗」 
02 数字排队的「数名诗」 
03 变装大赛─趣味的「仿拟诗」 
04 诙谐趣味的「戏拟诗」 
05 唐诗叠叠乐─「叠字诗」 
  
水浒传(上)
水浒传(下)
三国演义(上)

三国演义(下)
聊斋志异(上)
聊斋志异(下)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06 诗圣杜甫除夕夜聚赌

「赌博」这项活动在中国源远流长,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一种民俗文化,千百年来人们得知其利弊得失,却又乐此不疲,这是游艺休闲文化中,最引人争议,却也在人性中断绝不了的一种性格,所谓的「好赌成性」、「赌性坚强」,都说明赌博这项活动,引人入胜所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既然是人性的本能,伟大的诗人也受不了这迷人的诱惑,诗圣杜甫免不了在大环境中,也要与世俗融合,在他的〈今夕行〉一诗云:

今夕何夕岁云徂,更长烛明不可孤。咸阳客舍一事无,相与博塞为欢娱。冯陵大叫唿五白,袒跣不肯成枭卢。英雄有时亦如此,邂逅岂即非良图?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愿,家无儋石输百万。

杜甫的〈今夕行〉一诗描写在除夕夜博塞游戏及赌博的情况。博塞游戏及赌博的魅力迷人,连伟大的诗圣杜甫,在除夕夜无事的晚上,居咸阳的客舍里,也要与客人「相与博塞为欢娱」一番,尽情欢乐,感受刺激的博塞游戏及赌博游戏。甚至还说:「英雄有时亦如此,邂逅岂即非良图?」可见博塞游戏具有强大吸引人的魅力。仇兆鳌云:「此诗见少年豪放之意。除夕博戏,唿白而不成枭,因作自解之词。末引刘毅输钱,以见英雄得失,不系乎此也。」可见「格五」、「塞戏」这种赌博游戏具有强大吸引人的魅力。

博塞戏的弊端相当多,令人沈迷、废寝忘食,对社会善良风气危害不小。三国时期韦昭有〈博奕论〉一文来劝诫时人。其文中云:

今世之人,多不务经术,好翫博奕,废事弃业,忘寝与食,穷日进明,继之脂烛,当其临局交争,雌雄未决,专精锐意,神迷体倦,人事旷而不修,宾旅阙而不接,虽有太牢之馔,韶夏之乐,不暇存也。

作者有鑑于当时博奕之风盛行,故阐述博奕之流弊。然而人性的弱点、贪婪与沈迷,继续在血液、生命里流传,一代接着一代,似乎难以断绝。唐人当然也承继了人性中的赌性,使得博塞游戏在唐人生活中,成为重要的游艺活动。据唐‧李肇《国史补》卷下载:

长安风俗,自贞元(德宗年号)侈于游宴,其后或侈于书法图画,或侈于博奕,或侈于卜祝,或侈于服食,各有所蔽也。

上文说明唐代的长安,是时尚流行的大本营,举凡游宴、书法、图画、卜祝、服食或侈于博弈,都是当时的流行风气。再如李白的〈少年行〉一诗: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實說,平常我忙於生活,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好好讀一本需要深度思考的書。但偶爾看到像《唐詩趣談 (2版)》這樣的書名,還是會忍不住想買來看看。我希望這本書的「趣談」部分,是真的有趣,能夠讓我一邊讀一邊輕鬆地笑出來,或者能學到一些平常不知道的冷知識。畢竟,唐詩雖然有名,但對我來說,很多時候只是考試時背誦的內容,或是聽別人說起它的優美。我希望這本書能告訴我,為什麼這些詩句能流傳這麼久?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詩人們寫這些詩時,是不是也像我們現在在社群媒體上發文一樣,有著各種心情和目的?有沒有一些跟當時的八卦、生活瑣事有關的詩?我特別期待看到作者能用一種非常生活化的方式,把那些文言文的詩句解釋清楚,讓我這個對古文不那麼精通的人,也能夠輕鬆讀懂,並且覺得很有意思,而不是看了半天還一頭霧水。二版聽起來就很紮實,應該是經過很多人的考驗,所以才會有續集。

评分

這次注意到《唐詩趣談 (2版)》,純粹是因為在書店隨意翻閱時,被它的封面設計和書名所吸引。身為一個習慣在閒暇之餘,透過閱讀來放鬆身心的人,我對這類能夠勾起人文情懷,又能帶來知識增長的書籍,總是充滿好感。唐詩,對我而言,是一個充滿詩意與想像力的世界,然而,要真正進入這個世界,有時候需要一些引導。《唐詩趣談》這個標題,讓我聯想到它可能包含著許多不為人知的詩歌背後的故事、詩人的生活點滴,甚至是那些詩句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的不同解讀。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領我深入淺出地遊覽唐朝的詩壇,並且用一種充滿人情味的方式,介紹那些偉大的詩人及其作品。二版,更是讓我感受到作者的用心,可能在內容上進行了更深入的挖掘與補充,這對於追求更全面了解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個福音,也讓我更加期待它能帶給我意想不到的驚喜。

评分

我對《唐詩趣談 (2版)》充滿了期待,主要是因為我一直認為,歷史文化不應該只是冰冷的文字堆砌,更應該是充滿生命力與故事性的。唐詩,作為中國文學史上最輝煌的一頁,其中蘊含的智慧、情感與美學,值得我們不斷去挖掘與品味。這本書的「趣談」二字,讓我預感到它將會是一本能夠打破傳統學術框架,以更輕鬆、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將唐詩的魅力呈現給讀者的作品。我特別希望它能深入探討那些詩句背後的典故、詩人創作時的心境,甚至是詩句在當時社會所產生的影響。或許,作者能夠從一個更貼近現代讀者生活的角度出發,將那些看似遙遠的唐朝詩篇,與我們的生活產生連結,讓我們感受到詩歌的生命力。二版,意味著這本書已經獲得了市場的認可,並且在內容上有進一步的打磨與精進,這讓我對它的品質充滿信心,相信它定能為我帶來一次愉悅的閱讀體驗。

评分

哇,收到這本《唐詩趣談 (2版)》真的讓我眼睛一亮!作為一個平常就喜歡窩在家裡翻翻書、找點樂子的台灣讀者,我對這種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的讀物向來是愛不釋手。這本《唐詩趣談》的標題就已經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趣談"這兩個字,大概不會是那種枯燥乏味的學術論文吧?我特別期待它能用一種更貼近生活、更生動的方式來介紹唐詩。畢竟,很多時候我們在學校接觸到的詩詞,雖然文字優美,但總覺得離我們的生活有點距離,像是被框在課本裡的神聖之物。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打破這個隔閡,讓唐詩變得有溫度、有故事,能夠讓我們這些普通讀者也能夠會心一笑,或者在讀完之後,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隨口哼唱幾句,甚至能從中找到共鳴。二版也代表著經過時間的淬煉和讀者的檢驗,這讓我對它的品質更有信心。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翻開它,看看那些傳頌千古的詩句,在作者的筆下會展現出怎樣的嶄新面貌,是不是會讓那些熟悉的詩篇,突然變得鮮活起來,好像就發生在我们身邊一樣。

评分

身為一個對歷史文獻有濃厚興趣的資深讀者,我一直認為,了解一個時代的風貌,除了從史書中尋找蛛絲馬跡,更能從當時的文學作品中窺見人們的心情與生活。唐詩,作為中華文化璀璨的瑰寶,承載了無數詩人的情感與智慧,記錄了那個輝煌時代的點點滴滴。《唐詩趣談 (2版)》的出現,對我來說,就像是開啟了一扇通往唐朝的時光隧道,但不同於以往的沉重史料,我預期它將以一種更為輕鬆、更具啟發性的方式,引導我深入探究這些詩篇的背後故事。我更關注的是,作者如何將那些高雅的詩詞,轉化成易於理解、引人入勝的「趣談」,這其中必然需要極高的文學功底和對讀者心理的精準把握。是通過考據、解讀,還是運用現代的視角去重新詮釋?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我未曾想過的觀點,讓我對李白、杜甫、白居易這些詩壇巨匠,以及那些流傳下來的動人詩句,有更深層次的認識。二版,也意味著它可能修正了初版的不足,或是加入了更多新的發現,這對追求學術嚴謹的我來說,是個值得肯定的標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