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会计法(五版)

商业会计法(五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会计
  • 商业会计
  • 会计学
  • 财务会计
  • 审计
  • 税务
  • 公司财务
  • 财务管理
  • 经济学
  • 高等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商业会计法是规范商业提供会计资讯的最基础法律,除了对商业应如何提供商业会计资讯予以规范外,更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订有罚则。实务上经济犯罪行为多涉及违反商业会计法的规定,故商业会计法是经营商业或从事会计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常识。

  ◎自2016年起「企业会计处理准则公报」成为我国最主要的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本书整理「企业会计处理准则公报」与商业会计法相关的部分,纳入本书的内容,让读者更容易掌握处理商业会计事务及法制发展的最新资讯。

  ◎本书从会计学理出发,并以行政及法院的实务案例为辅助,是一本理论与实务兼备的教科书及工具书。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名为《企业管理基础》的图书的详细简介,该书内容不涉及《商业会计法(五版)》的相关主题。 --- 图书名称:《企业管理基础》 作者: [此处填写作者姓名,例如:张志远、李慧敏] 出版社: [此处填写出版社名称,例如:现代经济出版社] 版次: [此处填写版次,例如:第三版] 字数: 约 450,000 字 --- 内容简介:驾驭现代商业复杂性——《企业管理基础》 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商业环境中,企业管理的有效性是决定组织成败的关键要素。《企业管理基础》一书,作为一本全面、系统且紧贴实践的教材或参考读物,旨在为管理者、创业者以及有志于深入了解现代企业运作机制的学习者,提供一个坚实而全面的理论框架与实操指南。本书的核心宗旨在于解析企业在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POLC)四大核心职能中的运作逻辑,并探讨如何将这些基础理论应用于解决日益复杂的商业挑战。 本书的结构设计旨在引导读者从宏观的企业战略层面逐步深入到微观的运营管理细节,确保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和实用性。 第一部分:管理学的理论基石与战略定位 本部分内容重点聚焦于企业管理的理论演进、基本原则以及如何制定清晰的企业战略。 第一章:管理学的演进与当代挑战 本章追溯了管理思想从古典管理理论(如泰勒的科学管理和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到行为科学理论(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我们着重分析了信息技术革命、全球化趋势以及可持续发展要求对当代管理者提出的新挑战。探讨了敏捷管理、精益思想等新兴管理范式的兴起背景及其核心理念。 第二章: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本章是全书的战略核心。详细阐述了战略管理过程的五个阶段:环境扫描、战略制定、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内容涵盖了外部环境分析工具,如波特的五力模型和 PESTEL 分析;内部能力评估,如 VRIO 资源基础理论。书中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指导读者如何构建清晰的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观,并选择如成本领先、差异化或集中化等竞争战略。特别关注了跨国经营中的国际化战略选择。 第二部分:组织设计与人力资源管理 成功的战略需要一个高效且适应性强的组织结构来支撑。《企业管理基础》的第二部分深入剖析了如何构建和优化组织形态,并管理人力资本这一最重要的资源。 第三章:组织结构与设计 本章详细区分了不同类型的组织结构,包括直线制、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和网络型组织。重点讨论了在当今扁平化、虚拟化趋势下,组织设计的核心原则——权变理论的应用。内容还包括了部门化、集权与分权的平衡,以及跨职能团队的构建与管理。 第四章: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 本部分将人力资源管理(HRM)视为企业战略实施的驱动力。内容覆盖了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甄选的科学方法(包括行为面试法和心理测量技术),以及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实施,强调 360 度反馈和 MBO(目标管理)的应用。 第五章:员工激励与领导艺术 本章探讨了驱动员工行为的内在与外在因素。系统梳理了经典激励理论(如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现代激励理论。在领导力方面,本书超越了传统的特质理论,重点介绍情境领导模型、变革型领导和魅力型领导的特征,并提供了提升沟通技巧和冲突解决能力的实用建议。 第三部分:运营管理与供应链的优化 高效的运营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本部分聚焦于生产与服务的组织、质量控制以及现代供应链的管理。 第六章:生产与运营管理基础 本章界定了运营管理在服务业和制造业中的异同。内容包括生产计划与控制(PPC)的原理、能力规划、库存管理模型(如 EOQ 模型和 JIT/准时制系统)。重点介绍了服务运营的特性,如服务接触、顾客参与度对运营流程设计的影响。 第七章:全面质量管理与流程改进 本章系统介绍了质量管理的哲学与工具。内容涵盖了戴明环(PDCA)、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原则,以及六西格玛(Six Sigma)方法论在流程改进中的应用。此外,还介绍了流程再造(BPR)的概念及其在企业转型中的作用。 第八章:供应链管理(SCM)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SCM 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章讲解了供应链的战略集成,包括供应商关系管理(SRM)、物流管理中的第三方物流(3PL)应用,以及需求预测在优化库存和分销网络中的关键作用。探讨了供应链风险管理与韧性构建。 第四部分:市场营销、财务决策与控制 企业必须有效营销其产品并审慎管理其财务资源才能持续生存。 第九章:市场营销战略与实务 本章从管理者的视角审视市场营销职能。详细阐述了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STP)策略。深入解析了“4P”营销组合(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的具体决策过程,并引入了整合营销传播(IMC)的概念,以应对数字化媒体环境下的营销挑战。 第十章:企业财务决策基础 本章侧重于非财务专业背景的管理者如何理解和运用财务信息。内容包括财务报表的基本结构分析(侧重于理解而非复杂的会计分录)、营运资本管理、投资决策中的资本预算技术(如净现值 NPV 和内部收益率 IRR 的应用),以及融资决策中的股本与债务工具的选择。 第十一章:管理控制与信息系统 本章探讨企业如何通过设计有效的控制系统来确保战略的执行。内容包括预算编制与差异分析,平衡计分卡(BSC)的应用,以及管理信息系统(MIS)在支持决策制定中的作用。特别强调了风险管理在现代企业控制体系中的前置地位。 结语与未来展望 本书最后总结了整合管理思维的重要性,强调现代管理者必须具备跨职能的视野和持续学习的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技术和社会环境。 本书特点: 1. 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每一章节都辅以丰富的、来自不同行业的真实企业案例(如科技、制造、服务业),帮助读者理解理论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2. 强调系统思维: 全书贯穿着“管理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的理念,引导读者避免孤立地看待职能部门。 3. 关注新兴议题: 融入了企业社会责任(CSR)、可持续发展管理以及数字转型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等前沿议题。 《企业管理基础》是一本致力于培养具备全局视野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现代管理人才的权威指南。它不是一本关于法律合规或具体会计核算操作的著作,而是关于如何高效、有效、负责任地运营一个复杂组织的知识集成。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王志诚
  

  现职
  国立中正大学法学院教授
  
  学历
  国立政治大学法学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
  
  经历
  私立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任教授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兼任教授
  财团法人证券投资人及期货交易人保护中心董事
  财团法人金融消费评议中心董事
  金融研究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
  
封昌宏
  
  现职
  财政部南区国税局法务一科科长
  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会计资讯系兼任助理教授
  长荣大学会计资讯系兼任助理教授
  
  学历
  国成立功大学法学硕士、法学博士
  东吴大学经济学硕士
  逢甲大学财税系学士
  
  经历
  财政部台湾省南区国税局税务员、股长、审核员、课长、稽核、秘书、法务一科科长
  长荣大学、崑山科技大学、台南应用科技大学兼任讲师

图书目录

改版序
自 序

第一篇 绪 论
第一章 商业会计法的概念与发展
第一节 商业会计法的性质/3
壹、商业会计法是规范会计资讯的法律/3
贰、商业会计法属公法/5
参、商业会计法为经济行政法/6
肆、商业会计法属实体法/7
第二节 商业会计法的立法理由/7
壹、强制商业提供会计资讯/7
贰、提供具品质的会计资讯/8
参、防止商业经营的弊端/11
第三节 商业会计法之效力/12
壹、法律位阶/12
贰、适用对象/13
参、生效的时间/13
肆、管辖范围/14
第四节 商业会计法之沿革/15
壹、商业会计法之公布/15
贰、商业会计法第一次修正(民国53年)/15
参、商业会计法第二次修正(民国55年)/16
肆、商业会计法第三次修正(民国84年)/16
伍、商业会计法第四次修正(民国87年)/20
陆、商业会计法第五次修正(民国89年)/21
柒、商业会计法第六次修正(民国95年)/21
捌、商业会计法第七次修正(民国98年)/26
玖、商业会计法第八次修正(民国103年)/27
拾、商业会计处理准则的配合修正(民国103年)/28
第二章 商业会计法的适用与解释/
第一节 商业会计法的适用/31
壹、纵向适用关系/31
贰、横向适用关系/32
参、纵向与横向之结合适用/34
第二节 商业会计法之解释/35
壹、解释机关及其效力/35
贰、解释的目的及态度/38
参、解释之方法/39
第三章 商业会计法之规范架构/
壹、商业会计事务之定义及适用范围/41
贰、主管机关及商业之负责人/41
参、会计人员之设置、任免程序及职责/41
肆、会计年度/41
伍、记帐使用之货币单位及文字/42
陆、支出超过一定金额以上者,使用之支付工具/42
柒、应採用之会计基础/42
捌、定义会计事项/42
玖、订立会计制度/42
拾、授权主管机关订定商业会计处理准则/42
拾 壹、规定会计凭证之种类及商业对于凭证之责任/43
拾 贰、帐簿之种类及记载方式/43
拾 参、会计项目及财务报表之种类及其附註/43
拾 肆、会计事务处理程序/43
拾 伍、具重要性及原则性之认列与衡量原则/43
拾 陆、损益计算之原则/44
拾 柒、决算及审核/44
拾 捌、处罚规定/44
拾 玖、例外不适用之小规模商业/44

第二篇 本 论/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节 商业及商业会计事务/47
壹、商业之定义/47
贰、商业会计事务之定义/50
参、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之法律地位/51
肆、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之内容及争议/55
伍、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之法律位阶/61
第二节 商业会计事务之适用范围/62
壹、以组织型态区分/62
贰、以规模大小区分/64
参、公、民营事业一律适用/67
第三节 商业会计法之主管机关/68
壹、订定主管机关之理由/68
贰、中央与地方主管机关之权责/69
第四节 商业之负责人/71
壹、订定负责人之理由/71
贰、商业负责人之范围/72
第五节 商业之会计人员/78
壹、会计人员之定义/78
贰、会计人员之设置/79
参、会计人员之种类及资格/80
肆、会计人员之任免/91
伍、会计人员的责任/95
第六节 会计年度/98
壹、订定会计年度的理由/98
贰、会计年度的期间/98
第七节 记帐本位及文字/99
壹、概 述/99
贰、记帐使用文字的原则/100
参、使用货币本位之原则/100
肆、违反之效果/101
第八节 大额支出应使用之支付工具/101
壹、概 述/101
贰、支出之范围及其争议/103
参、违反之效果/107
第九节 会计基础/108
壹、概 述/108
贰、商业会计法与所得税法之差异/109
第十节 会计事项/110
壹、概 述/110
贰、会计事项的分类/111
第十一节 会计制度/112
壹、概 述/112
贰、会计制度之法源依据/113
第二章 会计资讯的制作程序/
第一节 会计凭证/115
壹、会计凭证之定义及功能/115
贰、会计凭证之种类及格式/115
参、会计凭证之制作、装订及保管/121
肆、未取得、给予及保存会计凭证之责任/128
伍、原始凭证未取得、毁损及灭失之处理/132
第二节 会计帐簿/135
壹、会计帐簿之意义及种类/135
贰、会计帐簿之设置/136
参、会计帐簿之登录/141
第三节 会计项目/153
壹、概 述/153
贰、资产负债表上之会计项目/154
参、综合损益表上之会计项目/186
第四节 财务报表/188
壹、财务报表之涵义/188
贰、财务报表之种类/189
参、财务报表之编制及保存/196
肆、财务报表之附註/198
伍、财务报表之格式/201
第五节 以电子方式处理会计资讯/202
壹、概 说/202
贰、会计资讯处理程序/203
参、法规的修正/204
第三章 资产、负债及权益之认列与衡量/
第一节 资产之衡量原则/208
壹、交易取得者/209
贰、自行建造或制造者/212
参、受赠取得者/213
第二节 存货之衡量/215
壹、取得成本之衡量/215
贰、成本流动假设之选择/216
参、存货之续后衡量/221
第三节 金融商品之衡量/224
壹、取得成本之衡量/224
贰、期末衡量方法/225
第四节 债权之评价与揭露/230
壹、财务报表上之债权/230
贰、债权之评价原则/231
参、债权揭露之方式/234
第五节 资产之折旧与折耗/235
壹、折旧与折耗之经济意义/235
贰、折旧之会计处理/235
参、折耗之会计处理/239
第六节 无形资产之评价/241
壹、定 义/241
贰、无形资产之会计处理/241
第七节 资产重估价/247
壹、定 义/247
贰、对商业之利益/247
参、得重估价之资产/248
肆、会计处理原则/250
第八节 商业支出之评价/253
壹、资本支出/253
贰、费用支出/253
参、损失支出/254
肆、非常损失/254
第九节 递延资产之评价/255
壹、定 义/255
贰、衡量原则/255
第十节 负债之评价/257
壹、基本原则/257
贰、公司债之评价/257
第十一节 非现金出资之评价/259
壹、非现金出资之类型/259
贰、非现金出资之评价方式/262
第十二节 併购及清算财产之评价/264
壹、公司之併购/265
贰、解散及终止/273
第十三节 会计方法之一致性/276
壹、意 义/276
贰、立法技术上的问题/276
第四章 损益计算/
第一节 基本原则/277
壹、纯益或纯损之计算/277
贰、收益、成本、损失及费用之范围/279
参、成本、费用与收入配合原则/282
第二节 收入认列之时点/283
壹、原则性规范/283
贰、长期工程合约/285
参、分期付款销货/290
第三节 退休金费用/292
壹、退休金之定义及种类/292
贰、退休金之提列方式/293
第四节 课税所得之帐外调整/294
壹、课税所得与财务会计所得之差异/294
贰、差异之调整/297
第五节 不得列为费用或损失之项目/298
壹、特定之准备/298
贰、商业对业主之盈余分配/298
第六节 商业会计法对员工奖酬制度的影响/302
壹、员工奖酬制度的起源/302
贰、员工奖酬制度的定义及类型/302
第五章 决算及审核/
第一节 决算之期限/317
壹、决算之定义/317
贰、决算之期限/317
第二节 决算报表之编制/319
壹、应编制之决算报表/319
贰、本分支机构合併办理决算/321
参、违反之效果/321
第三节 决算报表之承认/322
壹、决算报表承认之意义/322
贰、决算报表承认之期限/323
参、决算报表承认之效果/324
第四节 决算报表之备置、查阅及检查/325
壹、决算报表之备置义务/325
贰、决算报表之查阅及检查/326
参、违反之效果/329
第六章 罚 则/
第一节 构成要件要素/331
壹、主观构成要件/332
贰、客观构成要件/333
第二节 竞合关系/338
壹、法规竞合/338
贰、想像竞合/342
第三节 一行为不二罚原则/343
壹、定 义/343
贰、一行为之认定原则/344
参、重复处罚之禁止/348
第七章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影响/
第一节 IFRS的起源、导入及影响/359
壹、IFRS的起源/359
贰、我国导入IFRS的时程/359
参、IFRS产生的影响/360
第二节 相关法规的配合修正/365
壹、证券交易法/365
贰、证券发行人财务报告编制准则的修正/369
参、商业会计法之修正/375
肆、商业会计处理准则修正/391
索 引/437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重点在于强调会计的逻辑思维,这一点我非常赞同。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会计公式和规则,而是引导读者思考会计背后的原理和逻辑。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和案例分析,让我逐渐掌握了会计的思维方式,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我特别喜欢书中的“思考题”板块,这些题目往往没有标准答案,需要读者自己进行分析和判断,这对于培养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非常有帮助。不过,这本书的印刷质量一般,纸张比较薄,而且有些图表印刷模糊,影响了阅读体验。另外,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虽然逻辑清晰,但缺乏创新性,感觉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注重培养会计思维的教材,适合那些想要深入理解会计原理的人。

评分

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实用”。它不像很多理论性太强的会计教材,只讲一些空洞的概念,而是注重将会计知识与实际商业运作相结合。书中的案例分析都取材于台湾本地的企业,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而且,这本书对于新兴的会计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也有一定的介绍,让我对未来的会计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特别喜欢书中的“实务操作”板块,通过模拟实际的会计流程,让我能够亲身体验会计工作的乐趣。不过,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略显陈旧,缺乏美感,而且有些章节的内容过于冗长,让人感到有些疲惫。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会计教材,适合那些想要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它不仅能够帮助你掌握会计知识,还能够培养你的实际操作能力。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读起来有点像在啃字典。虽然作者试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会计概念,但那些专业术语实在太多了,而且很多概念之间又相互关联,很容易让人迷失其中。我发现自己经常需要反复阅读才能理解一个简单的概念,效率非常低。而且,书中的案例分析也比较抽象,缺乏实际操作的指导,很难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更让我感到失望的是,这本书对于台湾的税法和会计准则的介绍非常有限,很多内容都是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主,对于我们本地的会计从业者来说,实用性不高。我觉得作者应该更加注重台湾的实际情况,加入更多台湾本地的案例和税法讲解,才能更好地满足台湾读者的需求。总而言之,这本书对于会计初学者来说,可能过于晦涩难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掌握。

评分

读完这本会计学教材,感觉就像经历了一场漫长的财务报表迷宫探险。老实说,一开始我真的有点害怕,那些借贷记账、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对我来说就像天书一样。但作者的叙述方式还算清晰,循序渐进地带我进入会计的世界。不过,这本书的案例分析,感觉跟台湾的实际商业环境有点脱节,很多例子都是以欧美企业为主,对于我们本地中小企业的会计处理,并没有太多深入的探讨。而且,书中的练习题难度跨度很大,有些题目太简单,感觉只是在重复概念,有些题目又难得让人抓狂,需要花很多时间才能理解。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对于新兴的会计软件应用介绍不足,现在很多公司都已经开始使用云端会计系统,如果能加入这方面的讲解,相信对我们这些未来的会计从业者会更有帮助。总而言之,这本书作为入门教材,还算合格,但要真正应用到实务上,还需要结合更多台湾本地的案例和实际操作经验。希望下一版能更贴近台湾的商业环境,并加入更多实用的软件应用知识。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真的让人眼前一亮,色彩搭配舒适,图表清晰易懂,不像有些会计教材那样黑白灰一片,让人昏昏欲睡。内容方面,作者对于会计原则的讲解相当细致,每个概念都解释得非常透彻,即使是会计零基础的人,也能轻松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会计故事”板块,通过生动的案例,将枯燥的会计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我对会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过,这本书的篇幅略长,内容也比较繁杂,对于时间比较紧张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感到有些吃力。而且,书中的一些专业术语,虽然有解释,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有些难以理解。另外,我觉得这本书对于会计职业发展方向的介绍不够全面,如果能加入更多关于会计师、审计师、财务分析师等职业的介绍,相信对我们未来的职业规划会更有帮助。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会计教材,适合那些想要系统学习会计知识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