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对名着、名篇、名句进行註释和文意解说。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每个阅读单元提供了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并引申出对今天人们的行为有指导性的启示。
中华人文精神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人们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成为高尚的人,有理想的人,因而古代的“人文”精神非常重视礼仪,提倡德治,力求使社会各个等级和睦相处。中华人文精神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美德:积极进取、坚忍不拔、敬老爱幼、勤俭治家治国等等。这些美德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人文”精神的结晶。
丛书选取中国人文经典中最精髓的部分,把传统文化中历经两千多年而依然充满生命力的诸多人文智慧展示给读者:让读者去欣赏、品味,并从中找到中华民族发展的文化基因,让读者在传统文化的智慧中陶冶身心,启迪心智。
修身为本: 爱人如己 立志有恆 孝亲尊师 谦虚谨慎 悔过知耻 义利之辨 正气浩然
名人推荐 人文精神,它有四个侧面要同时顾及:一个是自我问题,一个是群体问题,一个是自然问题,还有一个是天道问题。――杜维明(美国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和哲学教授、哈佛燕京学社社长)
我们这个名族的人文精神到底是甚么?孔子讲:“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要讲道德、讲学问,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义,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人文精神,一句话,学会“做人”。――汤一介(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
弘扬传统文化应当落实到提高人的素质上,让传统文化的营养像春雨一样沁入人的心田。――袁行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学研究》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