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文化2016新版!南怀瑾古学今用经典代表作,从文化而至企管、金融,建立中国式管理的理论基础。
◎本书为南师对中国企业、财金界菁英的演讲,指出全球经济发展的迷失与归途。
◎讲经济与工商企业界的宏观,建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管理之道。
◎摒除重儒轻商观点,从文化出发,实现全民尚礼富足的经济体系。 本书为南师怀瑾先生于二○○七年的下半季举行的三次演讲内容记录。
第一次在七月廿八、廿九两日,是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学员及北大校友所讲,题目是「新旧文化的企业家反思」。
第二次在十一月十五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师生五十多人前来,另各界旁听者,共一百廿余人,南师讲的题目是「国学与中国文化」。
第三次在十二月十五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全国代表二百余人,分由各地前来,南师的讲题是「漫谈中国文化与金融问题」。
南先生说:「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注重政治为主,经济是辅助的,为什么?认为政治安好,天下就安定,经济自然就好。西方的文化,文艺复兴以后到现在,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线,认为经济好了,政治就好了,这是根本错误的!」
「经济」原是「经纶天下,济世救人」之意,并非只为个人、公司、国家谋一己之利,否则就会演变成十九世纪至今的帝国主义殖民掠夺,因此,研究国民福祉与全体人类的经济之道,才能迷途知返。
中国原本就有经济学、管理学(或称产业学),从战国时代研究管仲的《管子》,到司马迁写《史记》的〈货殖列传〉、〈平准书〉、班固写《汉书》的〈食货志〉……,但中国的商管之道在重农抑商和重儒轻商的传统观念压抑下,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现在正是以中华文化为基底,全面建构中国经济学与管理学之时。
西方经济学只偏重经济与工商企业的发展,但中国强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认爲经济发展、人民富有,就可以建构文化,同时强调「富而好礼」、「为富而仁」,兼具经济发展与文化培育,这才是经济发展不会走偏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