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选文:一场哲学与心灵的对话

《庄子》选文:一场哲学与心灵的对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哲学
  • 道家
  • 庄子
  • 心灵成长
  • 古典文学
  • 中国哲学
  • 思想启迪
  • 人生智慧
  • 选文
  • 内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全书的选文分成三个面向:一、自我篇──从个人谈起,省思人在大自然中的定位,看到人的有限性和思想的框框,并强调养身修心的重要性。二、人我篇──建立人际和谐关系,看清冲突的本质,并觉察躲在欲望背后的危险,去除心机计算,揭露假仁假义,着重内在德性修为,保有内心平静。三、物我篇──强调人与环境共存共荣,欣赏自然但不佔有,了解万物皆有用,体察生命之美,找回初心,以及学习无待的人生。
  
  人生的旅途中,无法盼得天色常蓝、花香常漫,更何况现在生态环境改变、天候趋势难测,策略不断推陈出新,对于被要求快速应变的现代人来说,多感受到身体的紧绷、心理的压力,及对未来的不安全感。庄子寓言中的哲思,无疑提供了安顿身心之道,纵使外头是狂风暴雨,若能以自然平常之心面对,内心就能也无风雨也无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自在超然的心境便是帖良方妙药,现在让我们来趟不一样的心灵疗癒之旅吧!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傅孝维


  学历:
  淡江大学中文系
  The University of Hull, U.K. 心理谘商博士

  任职:
  亚东技术学院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

  专长:
  压力管理、情绪心理学、阅读治疗、老庄哲学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自我篇──放远人生眼界
单元一 化解自大的习性
寓言1:望洋兴叹〈秋水〉
寓言2:井底之蛙〈秋水〉
寓言3:以管窥天〈秋水〉
寓言4:无知的麻雀〈逍遥游〉
寓言5:长寿的椿树〈逍遥游〉
寓言6:傲慢的阳子居〈寓言〉
寓言7:最大与最小〈秋水〉
单元二 跳出成见的框框
寓言1:沉鱼之美〈齐物论〉
寓言2:越人纹身〈逍遥游〉
寓言3:屠龙之技〈列御寇〉
寓言4:言外之意〈秋水〉
寓言5:轮扁斲轮〈天道〉
寓言6:物无贵贱〈秋水〉
寓言7:师心自用〈人间世〉
寓言8:梦中占梦〈齐物论〉
寓言9:言论未曾有一定标准〈齐物论〉
单元三 消除劳顿的心神
寓言1:吾生也有涯〈养生主〉
寓言2:羊不见了〈骈拇〉
寓言3:善待身体〈至乐〉
寓言4:真君存在〈齐物论〉
寓言5:母猪死了〈德充符〉
寓言6:影子的影子〈齐物论〉
寓言7:惠施耗尽精神〈德充符〉
寓言8:讨厌足迹的人〈渔父〉
寓言9:有虞氏不及泰氏〈应帝王〉
寓言10:不系之舟〈列御寇〉
寓言11:笼中鸡〈养生主〉
寓言12:薪火相传〈养生主〉
单元四 了悟生死的执迷
寓言1:丽姬后悔哭泣〈齐物论〉
寓言2:善生善死〈大宗师〉
寓言3:庄子梦见骷髅〈至乐〉
寓言4:藏天下于天下〈大宗师〉
寓言5:化腐朽为神奇〈知北游〉
寓言6:左肘长出瘤〈至乐〉
寓言7:至孝的曾参〈寓言〉
寓言8:超越生死〈至乐〉
寓言9:临尸而歌〈大宗师〉
寓言10:鼓盆而歌〈至乐〉
寓言11:以天地为棺椁〈列御寇〉
单元五 安顿身心的修为
寓言1:何谓心斋〈人间世〉
寓言2:鬼斧神工〈达生〉
寓言3:黏蝉的驼背老人〈达生〉
寓言4: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人间世〉
寓言5:鑑于止水〈德充符〉
寓言6:真人深唿吸〈大宗师〉
寓言7:无为则俞俞〈天道〉
寓言8:何谓坐忘〈大宗师〉
寓言9:吾丧我〈齐物论〉
寓言10:朝彻见独〈大宗师〉

第二篇 人我篇──简单就是幸福
单元六 抛开名利的枷锁
寓言1:螳螂捕蝉〈山木〉
寓言2:鸱鸮食腐鼠〈秋水〉
寓言3:爱炫耀的猴子〈徐无鬼〉
寓言4:神巫给壶子看相〈应帝王〉
寓言5:随珠弹雀〈让王〉
寓言6:唇亡齿寒〈胠箧〉
寓言7:庙堂上的神龟〈秋水〉
寓言8:献祭的猪〈达生〉
寓言9:什么是福气〈徐无鬼〉
单元七 省思世俗的规范
寓言1:盗亦有道〈胠箧〉
寓言2:窃国的大盗〈胠箧〉
寓言3:伯夷为仁义殉身〈骈拇〉
寓言4:子贡乘坐大马车〈让王〉
寓言5:庄周贷粟〈外物〉
寓言6:抱瓮灌园〈天地〉
寓言7:不言之教〈德充符〉
寓言8:形体有缺陷的人〈德充符〉
寓言9:至仁无偏爱〈庚桑楚〉
寓言10:用爱行孝〈天运〉
单元八 释放负向的情绪
寓言1:好辩者的情绪〈齐物论〉
寓言2:不射之射〈田子方〉
寓言3:操舟若神〈达生〉
寓言4:朝三暮四〈齐物论〉
寓言5:桓公遇见鬼〈达生〉
寓言6:才全德不形〈德充符〉
寓言7:人是无情的〈德充符〉
寓言8:真宰〈齐物论〉
寓言9:至人用心若镜〈应帝王〉
寓言10:饮冰解热〈人间世〉
单元九 破解冲突的矛盾
寓言1:入则鸣,不入则止〈人间世〉
寓言2:不会叫的鹅〈山木〉
寓言3:不入深山隐居〈达生〉
寓言4:林回弃千金之璧〈山木〉
寓言5:甘泉先竭〈山木〉
寓言6:越俎代庖〈逍遥游〉
寓言7:独脚的申徒嘉〈德充符〉
寓言8:虚心则无祸害〈山木〉
寓言9:木鸡养成〈达生〉
单元十 发展适性的才能
寓言1:螳臂挡车〈人间世〉
寓言2:养虎的人〈人间世〉
寓言3:爱马的人〈人间世〉
寓言4:匠石与郢人〈徐无鬼〉
寓言5:邯郸学步〈秋水〉
寓言6:东施效颦〈天运〉
寓言7:适性发展〈应帝王〉
寓言8:未知的领域〈庚桑楚〉
寓言9:自适其适〈骈拇〉
寓言10:学习的阶段〈寓言〉
单元十一 臻至无为的社会
寓言1:蜗牛触角上的两国〈则阳〉
寓言2:涉海凿河〈应帝王〉
寓言3:治理天下的方法〈应帝王〉
寓言4:明王之治〈应帝王〉
寓言5:无为而治〈天道〉
寓言6:不强求〈人间世〉
寓言7:害民的祸根〈徐无鬼〉
寓言8:管仲生病〈徐无鬼〉

第三篇 物我篇──自然的生活美学
单元十二 拒绝人为的破坏7
寓言1:鸭脚不够长〈骈拇〉
寓言2:以鸟养鸟〈至乐〉
寓言3:络马首,穿牛鼻〈秋水〉
寓言4:浑沌之死〈应帝王〉
寓言5:鱼相忘乎江湖〈大宗师〉
寓言6:伯乐驯马〈马蹄〉
寓言7:相濡以沫〈大宗师〉
单元十三 顺应自然的生活
寓言1:撄宁〈大宗师〉
寓言2:老子死了〈养生主〉
寓言3:安之若命〈德充符〉
寓言4:安时处顺〈大宗师〉
寓言5:子桑为何贫穷〈大宗师〉
寓言6:孔子被围困〈秋水〉
寓言7:外化而内不化〈知北游〉
寓言8:昏君乱臣的时代〈山木〉
寓言9:庖丁解牛〈养生主〉
寓言10:道的崇高〈大宗师〉
单元十四 创造多元的价值
寓言1:无用的大葫芦〈逍遥游〉
寓言2:不龟手之药〈逍遥游〉
寓言3:大而无用的樗树〈逍遥游〉
寓言4:社树〈人间世〉
寓言5:无用之用〈外物〉
寓言6:自食其果〈人间世〉
寓言7:燕子筑巢在人屋〈山木〉
寓言8:有得就有失〈山木〉
寓言9:独脚羡慕多脚〈秋水〉
单元十五 倾听自然的天籁
寓言1:天籁〈齐物论〉
寓言2: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游〉
寓言3:无庄之美〈大宗师〉
寓言4:安知鱼乐〈秋水〉
寓言5:庄周梦蝶〈齐物论〉
寓言6:隐士的出现〈缮性〉
寓言7:随处可安居〈刻意〉
寓言8:忘适之适〈达生〉
寓言9:真心的谈笑〈徐无鬼〉
单元十六 活出逍遥的人生
寓言1:鲲鹏之变〈逍遥游〉
寓言2:姑射山之神人〈逍遥游〉
寓言3:何谓至人〈齐物论〉
寓言4:何谓真人〈大宗师〉
寓言5:如何得道〈知北游〉
寓言6:天下马〈徐无鬼〉
寓言7:无所待〈逍遥游〉

附录──庄子成语举隅

图书序言



  在古代经典中,有关个人身心探索方面,《庄子》堪称是鞭辟入里、发人深省的佳作,小至个人困境,大至天人关系,篇篇寓意深远,尤其在高度物质追求的现今社会,更是提供反思的好题材。经典是跨时空,历久弥新,为何经典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呢?又带给现代人什么启发与应用?在价值观混淆,功利挂帅的社会,许多人到了身心失调后才悔不当初,借由阅读《庄子》来反思生命真义,放慢生活步调,体悟自然之道,逍遥乐活做自己。我们无须做今之古人,但若能用这现有的宝贵智慧来滋养心灵与检视失衡生活,何乐而不为?
  
  本书写作旨在「活化经典」,将艰深的庄子文学转译成浅显易懂的白话文,致力于义理阐述与现代应用,故训诂考证略少。为了将文言版《庄子》还原出生动活泼的寓言故事,其中难免有笔者个人的延伸诠释,但原则上不失经典原意。本书字义解读主要依据陈鼓应《庄子今註今译》、吴怡《新译庄子内篇解义》、黄锦鋐《庄子读本》、傅佩荣《解读庄子》、张默生《庄子新释》、郭庆藩《庄子集释》,感谢国学大师们的精湛研究,细心考证,使后学得以进入庄子精神世界,窥其堂奥。庄子思想其实是一个整体,归根结底,各个概念间是相通的,环环相扣,但为了方便论述说明,将书中寓言分成以下三个面向:一、自我篇──从个人谈起,说明人在大自然中的定位,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很渺小,看到人的有限性和思想的框框,并强调养生修心的重要性。二、人我篇──着重与人建立和谐关系,看清冲突的本质,并觉察躲在欲望背后的危险,去除心机计算,揭露假仁假义,重视内在德性修为,保有内心平静。三、物我篇──强调人与环境共存共荣,欣赏自然但不佔有及破坏,了解万物皆有用,体察生命之美,以及学习无待的人生。
  
  本书之体例是将原文编排于首,其次为生难字词注释,接着为译文,最后的现代省思部分是笔者的延伸想法,着眼于现代生活的连结,作为反思的题材,借由读后心得之分享,盼能抛砖引玉,使读者对庄子寓言也有自己的触动及体悟,不只是作者的文章,也是读者自己生命的再现,侧重读者中心的诠释与发想。本书中,寓言名称的订定以成语为优先,旨在让莘莘学子能加深对庄子成语的认识,对于无成语典故的寓言,则尽量以生动浅白的口语用字来命名,以达经典生活化之效。此外,为了提升阅读时的趣味感与生动性,文中多处辅以插画,盼能激发读者之想像,以图还原文本,也开启右脑图像化记忆,留下更深远的影响。由于篇幅考量,实难网罗所有寓言,各单元仅摘选若干则代表性寓言来阐述主题深义,知微见着,借此传达逆境中生活达人的智慧。

图书试读

第一篇 自我篇──放远人生眼界

单元1:化解自大的习性

人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在浩瀚无垠的天地中,人实在很渺小。《庄子.秋水》:「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算算人所知道的不及所不知道的;我们存在这地球行星的时间不及不存在的时间。很多事情不是我们能完全了解,也不是我们说了算,若带着自我中心的盲点,茫然无知而不自觉,则会贻笑大方。那么,如何看清事物的本质?如何定位自己?又如何使自己在生活中逍遥自在?让我们借由庄子寓言来观照生命、认识我们自己,并创造出乐活的人生。

◎寓言1:望洋兴叹〈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望洋兴叹:比喻打开眼界后,发现自己十分渺小而感慨。

2.涘ㄙˋ:水边。

3.渚ㄓㄨˇ:沙洲。

4.崖:同「涯」,水岸边。

5.辩:同「辨」,分辨。

6.旋:转变。

7.若:海神之名字,海若。

8.伯夷:孤竹君之长子。商末,孤竹君欲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但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哥哥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为君,二人悄悄离开国家,去投奔深得民心的西伯昌。后来发现西伯昌已死,其子武王欲伐纣,二人反对伐纣,因而极力劝止。他们二人认为武王灭商的行为十分可耻,为了守住效忠故国的名节,拒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在首阳山。然而,封建社会将他们的行为当作守节不移、效忠君主的典范。

9.见笑于大方之家:即「贻笑大方」的成语出处,会被有学问的人所取笑。贻:赠送,或通「遗」,遗留,如「贻患无穷」。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真的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我一直对“道家思想”感到好奇,但又觉得难以入门,很多时候只停留在一些零散的谚语上。这本《庄子》选文,就像一座精心搭建的阶梯,让我能够一步步地走近那位伟大的思想家。我尤其被书中那种“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所吸引。在现代社会,我们总是被教导要积极进取,要努力拼搏,但庄子却告诉我们,有时候,放下才是更好的选择。这种“顺应自然”的理念,并非消极避世,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智慧,一种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存的方式。我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观点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比如在面对困难时,不再一味地强求,而是尝试去理解问题的本质,去寻找最顺畅的解决之道。书中的许多寓言故事,虽然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洞察力,让我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人生的起伏和无常。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许多行为和观念,发现自己曾经是多么地固执和渺小。这本书让我更加敬畏自然,更加珍视生命,也让我对“自由”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读完这本《庄子》选文,感觉就像经历了一场意想不到的心灵探险。我本来以为哲学总是板着脸孔,充满了艰深的理论,但庄子的文字却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他用最朴素、最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世界。那些故事,比如“齐物论”里的梦蝶,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细细品味,却能从中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质、超越自我的哲学境界。我常常在读到某些段落时,忍不住停下来思考,庄子是如何用这么轻松诙谐的方式,道出人生最深沉的困惑和最根本的智慧的?他看待死亡的态度,那种“安时而命,顺其自然”的豁达,更是让我汗颜。我们总是畏惧失去,恐惧未知,但庄子却能视死亡为生命旅途的一部分,甚至是一种回归。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痛苦,并非因为事情本身,而是因为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过于狭隘。他教我如何放下执念,如何不被外物所扰,如何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虽然书中的一些概念对我来说仍然需要反复琢磨,但整体上,它为我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全新窗口,让我在浮躁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丝超脱和洒脱。

评分

第一次读到《庄子》这部古籍,内心激荡万千。我一直对东方哲学充满好奇,但又觉得许多经典太过晦涩难懂,《庄子》之前对我而言,仿佛是一片遥远而神秘的星云,只闻其名,不见其光。这次偶然的机会,翻开了这本选文集,像是有人为我点亮了一盏灯,照亮了那片混沌的星云。我从未想过,两千多年前的文字,能够如此生动、如此富有趣味,甚至带着一种孩童般的纯真和智慧。书中那些关于逍遥游的想象,关于物我两忘的境界,让我沉醉其中,仿佛可以随着庄子笔下的鲲鹏一同翱翔,挣脱世俗的羁绊,抵达一片不受拘束的自由天地。那些看似荒诞不经的比喻,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仿佛一面哈哈镜,映照出我们生活中那些执着、焦虑和无奈,又如同清泉般,洗涤着心灵的尘埃。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自然万物细致入微的观察,那种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和热爱,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周遭世界的关系。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汲取新的感悟,让我对“道”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的心境变得更加平和与开阔。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睿智的长者,在用一种悠然自得的姿态,与我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引领我探索生命的真谛,品味心灵的自由。

评分

坦白说,在阅读这本《庄子》选文之前,我对“哲学”的印象还停留在枯燥乏味的教科书上,以为它不过是些阳春白雪的理论,与我的生活相去甚远。然而,庄子的文字,却像一股清风,吹散了我心中对哲学的误解。他笔下的世界,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力,却又无比贴近人生的本质。我特别喜欢他对于“知”的探讨,那种“吾不知”的智慧,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洞见,是一种对未知保持敬畏的态度。书中的许多段落,读起来像是听一个老朋友在闲谈,却在不经意间,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他对于“名利”的嘲讽,对于“物化”的警醒,都让我醍醐灌顶。我常常在读到“庄子梦蝶”的故事时,陷入沉思:何为真实?何为虚幻?这种对 reality 的怀疑,并非否定现实,而是提醒我们要超越表象,去探寻更深层次的意义。这本书并没有给我提供具体的答案,但它却教会了我如何去提问,如何去思考。它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大门,让我开始用一种更加包容、更加深刻的眼光去审视生活。

评分

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次意外的惊喜,也是一次深刻的心灵触动。我一直觉得,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追求和成就,但庄子的哲学,却给了我一种完全不同的视角。他所倡导的“逍遥”,并非无所事事,而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一种不被外物所役使的状态。书中的许多篇章,读起来就像是在听一位智者,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拆解我们内心的执念和困惑。我尤其对“养生主”和“刻意”的篇章印象深刻,它们让我明白,真正的“养生”,并非仅仅是身体的健康,更是心灵的安宁。而“刻意”,往往会让我们失去生命的本真。庄子用生动的比喻,比如“庖丁解牛”,告诉我们,真正的技艺,来自于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顺应,而非刻意的雕琢。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成功”的定义,开始明白,有时候,放下执念,顺其自然,反而能获得更大的幸福。它让我更加懂得珍惜当下,更加关注内心的感受,让我相信,真正的自由,存在于我们能否与自己、与世界和谐共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