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世界上有一类人,是特别有魅力的,不知为何,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易于吸引别人的注目,让人非常愿意与他成为朋友,Rick就是这一类人。
多年前,经好朋友介绍下认识了Rick,他给予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位充满阳光气息及无限精力的大男孩,感觉就是很像漫画书上那些经常笑容满面,身上总有层光散发出来的男主角。
Rick的感染力非常强,就是因为常与他结伴,令我和丈夫Sunny喜欢上在户外做运动。从前我俩只会留在室内做Gym、Pilates等运动,但经过Rick的「好言相劝」后,我们走出了冷气房,来到户外与阳光「玩游戏」,才了解到这样子出一身汗的感觉真的很爽,而且有助减压,晚上可睡一觉好!
都市人生活压力大,常嚷着要减压,其实不妨尝试在放工后或假日时份,多走到户外地方做运动,跟着Rick在书中教授的动作,相信大家很快就会出一身热汗,排走毒素、脂肪之余,压力也会减轻了不少。
还有最值得一提的地方是,Rick今次出书的部份收入,将会捐给东华三院及元朗锦田元冈幼稚园作慈善用途。
Esther Sham沈依红
Sunny Tan陈祖恒
(东华三院第三副主席)
序二 有天Rick Sidney表示想当义工,便问他可有甚么带给长者、青少年及残疾朋友,他回答想教他们流汗(Sweat Activity),顿时令我摸不着头脑,在浏览Urban Cross面书后,才明白所指的是运动。
运动的好处不胜枚举,无论是激烈的赛跑,还是缓和的散步,都可以让人心情舒畅,也能让人身心更健康,生活也更多采多姿。可是,明知做运动好处多,但香港人总找到不去做运动的理由:「累透」、「下雨了」、「健身集团骗人的」、「刚吃饱」、「现在忙」……其实,运动的种类五花八门,生活中我们也常在做运动,小孩子爱玩的捉迷藏、麻鹰捉鸡仔、红绿灯,也有四年一次的奥运会,不管是小游戏,还是大竞赛,都是运动。因此,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林大庆教授提倡崭新的「零时间运动」概念,鼓励大家利用坐着、站着及行路的时间多活动身体,也许适合经常坐或站的香港人。
Rick今次更透过图文并茂的书册,向读者推介从健身室走到街头,并善用身边的水瓶、折凳、丝袜等小工具,每天进行简单动作,强化心肺功能,锻鍊肌肉和骨骼,直至汗流浃背,促进新陈代谢,强身健体。部份动作更建议读者与家人或朋友一起进行,借以互相鼓励。
跟着进行运动,汗水不会白流!
Joseph Yuen袁汉林
东华三院社会服务主任(复康服务)
TWGHs Assistant Community Service Secretary(Rehabilitation Services)
序三 自从爱上跑步,我的一双脚就没有停过下来。
早上10公里,午后7公里,夜跑12公里……独个儿心无杂念地跑,拉着太太互相扶持地跑,相约朋友意志高昂地一起跑;只要双脚在动,心里踏实,豁然开朗。培养了运动习惯后,戒掉了许多陋习,现在的我作息定时,饮食健康,时刻都在最佳状态。
跑步的好处多不胜数,简单、直接,穿好装备,山路、行人路、公园、球场……有路就能跑。随脚步节奏一唿一吸,脑袋可以从繁忙工作中停下来,那种心无旁鹜的放松感觉,是我一天中最享受的时光,当然跟家人相处、儿子玩乐,也是我每天的快乐时光!运动理应如此简单,就正如Urban Cross的理念吧!Rick推广在街头做运动,简单容易实行,一个人可以,一班人做亦可以,和我对运动的看法不谋而合。
作为曾放弃过运动,但又想重拾运动乐趣的人,我觉得要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群组,互相感染,每当想放弃时,便互相提醒与支持,这样就有动力继续走下去。如果一班「运动友」还会一起做善事,岂不是更有意义?当我知道Rick把运动与慈善连结,成立Urban Cross把收益一半拨捐慈善,便觉得太有意思了!运动既有益健康、磨练意志,同时能惠泽社群,一举两得!
这书里介绍的运动简单易做,我会介绍给家人及朋友,尤其是我太太,她工作比我忙碌,难以抽时间做运动,但现在一书在手,随时随地都可锻鍊。
丁子高
序四 认识阿Rick源于一次《晨希Good Day》的电台访问,那时我知道有个人搞了一坛「社企」,想透过运动去凝聚一个Fitness社群,然后在教人做运动的同时,顺道关心社会上有需要的人。我主持的节目常宣扬开心快乐,有甚么比起一边运动一边行善更开心呢?
于是我约了这个人上来,讲讲他的理念,他所推广的,是做运动不需要大花金钱去参加健身会籍,也毋须拥有甚么健身知识,就可以简简单单地出一身汗。那次以后,他继续在我主持的其他电台节目亮声,隔空教听众做运动,在狭小的直播室内拍片教动作,难得他还非常享受。认识久了,这个人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有一种有傻劲,每当定立目标,就会向着标杆丧跑!这种性情还抱着一颗善心和执行力,由搞社企、推广街头健身、探访老人院、教智障人士做运动、还要出书,样样少一点精力也不行,这样热血勤力的人真叫人佩服!
如果你跟我一样,不太Fit,但有少少好动,最重要是关心社会上弱小社群,我诚意介绍这个人给你认识——Rick Sidney。有时间不妨跟他出街做运动,为沉重的都市生活减减压,同时为别人的生命打打气。这书介绍的动作简单,我相信大家也可做到!
今天的香港正正需要像Rick这种人,在自己熟悉的范畴上,做多一点点,给社会多点正能量。
林柏希
序五 身体健康,人人希望得到;有心人,更是可遇不可求。若然两者相遇,又会产生甚么化学作用呢﹖原来可让一所基层幼稚园的小可爱,奇妙之至!
与Rick相识,源于他有一颗「推己及人」的心,希望能为基层幼小服务。他坚信在有限的资源下,仍然可以随时随地做健身、做运动,笑着笑着就健康起来了;这种本应人人唾手可得的「健康」,不应该是消费高昂,而是人人平等!
喜欢找紧机会的Rick,在一次机缘下,他亲自到访本校,而立即落实、跟进与本校莘莘学子的课余健康活动。
虽然只是初相识,但他的「热力」却是锐不可当,充满阳光气的他,彷彿闪烁着人间充满希望的喜悦;积极的性格,开放的思维,让人愿意与他共事同行;还会认定虽然路途并不平坦,仍会笑着迎难而上,期待一天得到辛劳的快乐。
眼前这么一位开朗的大男孩,相信很多人都以为Rick一定是生活在愉快惬意中;运气好,生在不错的家庭吧,衣食不愁……一切定在掌握之内!!!话说回来,如果要说起Rick的故事,相信又是一篇动人的人生曲目,也是别人的奋斗的楷模。
Rick的故事如何,就让各位读者日后用自己的心,慢慢领会吧!
如果说人间真有「火凤凰」,我相信我遇到了!
于此,祝愿这位大男孩能奋力完梦,带给孩子健康及希望,更重要的是,让别人感受他「打不死」的精神。
Rick,加油啊!
吕丽红校长
序六 「为甚么做运动一定要在健身房?」
记得一年前一位健身教练透过Instagram传来讯息邀请我为他的新计划拍摄宣传照片,并向我简单介绍了他对时下香港人运动习惯的看法及理念,他认为只要有心,任何地方也可以成为你的私人健身室。没错,他就是此书的作者Rick。
有别于一般的教练,Rick十分重视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一群,因此Urban Cross成立至今,他一直热心公益,对慈善工作不遗余力。他曾告诉我说:「运动不应只是有钱人的活动,亦不局限于年轻有充足体力的人。既然我们有能力,何不好好利用上天赐给我们的健康给予有需要的人帮助,用生命影响生命?」这亦是我欣赏他的原因之一。
多个月来,我的收获远比付出多。我在他身上学到的不只是有关运动及健康饮食的知识,更深刻的是他那做人处事的热诚和对目标永不言败的精神。跟他交谈,你会感觉到梦想并不遥远,只在乎你是否愿意踏出第一步。运动亦然,只要你肯坐言起行,每天作出一点改变,成功指日可待。
一路走来,实在殊不容易,见证着他克服一个又一个的挑战,他的坚持带给他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他的精神感染一个又一个生命。希望他能够保持着心中那团火,继续燃亮别人的生命,追寻他的梦想。
Ryan
序七 我的武打之路,要由公园说起。
话说小时候我常在公园流连,公园里常聚集一班人在练拳,那时我才几岁,拳脚一开一合看得我脑袋发热,其实小孩子根本看不懂这么多,但我对打拳的兴趣就从公园游乐的时光中培养起来,心想要是学懂一招半式就好了。
我有一个不一样的童年,5、6岁便因为要养家走去当学徒,让我遇见很多不一样的人,那时当学徒的地方附近有间国术馆,小豆丁的我每天经过看见大哥哥练拳,有天哥哥邀请我试一下,最后我就竟跟他们学起武术来!于是我才几岁便开始集武,辗转间跟过不同的老师,来自不同门派,包括咏春拳、五形拳和其他武术。
也许我天生就要吃功夫这行饭,原以为练拳脚如做运动一样,是为了强身健体,又有谁想到它为我打开了新世界,我12岁投身电影圈当武打演员,就这样打了几十年,由台湾打到香港,再打到荷里活。武术实在带给我许多许多。
当我看到Rick推广街头运动,我立即想起儿时在公园看见别人练拳的画面。当武打演员的路不易走,受伤是兵家常事,但每段工作经历都是很好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懂得享受你所做的事。运动也一样,你必须要喜欢它,你才做得好,做得久。Rick每天对运动的坚持,甚至令它成为事业,跟我的功夫路也有点相似吧!希望大家把书看完,就试试到公园动起来!
邹兆龙
自序 「教练阿Rick」,以前每当别人这么称唿时,我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但现在我已经非常习惯了,而且觉得比叫我「模特儿Rick」还要感觉亲切!
在人生最低潮和充满挑战的时候,人们常会寻求内心的力量试图突破难关,找寻新的人生方向来重获信心与快乐。大家好,我是Rick Sidney,亦是本书的作者。上天总是把最难的考题给我──在我年幼时亲眼目睹自己的妈妈被车撞死;曾经因为模特儿工作环境而迷失自我……
我在2013-2014年间,一口气考取全部有关健身教练的认可证书,到现在成为热爱运动快乐自主的健身教练。这一路上我深深的体会到一定要靠自己努力才会有成果,及学会了珍重自己,种种的历程可以成为其他人的借镜与榜样。
大家都知道运动有益要多做,却没有时间。我常听到的理由是因为工作很忙,没有时间运动,更没有时间注意饮食。我明白现今社会人人不但要兼顾事业,还需要照顾家庭及另一半,可说是责任重大,但就是这个原因,促使我写下这本书跟大家分享:Anytime Anywhere都可以做运动,不一定要浪费金钱及时间走进健身室,其实全港各区公园都可以做各种健身运动,省钱省时,更可以和朋友一起愉快地唿吸着新清空气来运动,还不快走出健身房动起来!?
人人都追求戏剧般的变化,希望做运动也能快速见效,但很多人在运动过程中,却因为怠惰、诱惑、害怕失败及对于自己的运动方式欠缺自信等原因而中途放弃,不过只要你愿意相信本书,并跟着书中的步骤来运动,相信一定可以看见成效。
不要再找种种借口了!在时代趋势下,健康生活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市场上有关健身的讯息包罗万有,经过数据包装后变得太专业,但是做运动不就是出一身汗?那些数据教练知道就可以了,有时间做运动的人已经够多烦心事要担忧,我们只要在健身过程中感觉快乐,没有受伤,就是这么简单。
网上有太多健身影片的示范教学,很多都会「教坏细路」!我希望能透过本书拨乱反正,让大众重新认识正确的健身运动,大家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