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勒日巴大手印:雪山空谷的歌声,开启生命智慧之心

密勒日巴大手印:雪山空谷的歌声,开启生命智慧之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特色

  1.本书以被尊称为「第二佛」的藏密祖师──密勒日巴大师生平故事为媒介,详解大师一生行持与法要,并深入教授大手印与拙火修持心要。

  2.作者洪启嵩融会其对密勒日巴祖师教法的完整体悟,结合时代观察,提出适合现代人心灵与修行的心要指引。
 
  密勒日巴尊者是藏传佛教噶举派传承祖师,一生远离人群,在人迹罕见的雪山里修持,依止大手印及拙火定修持成就。他的行持与教诲,也都是依大手印及拙火定之见地、证量来宣说。本书选取其道歌中,关于大手印之教法,深入教授,引领读者进入密祖所修、所证之大手印见地与证量,是直入大手印的殊胜法门!
 
  「大手印」(Mahamudra),梵文原名「大印」,即法印、印契,就如同禅宗所说「以心印心」的心印。藏文中加入「手」字,是形容此印如同佛手般珍贵。代表诸佛的无上心印,是佛陀所亲许的究竟法门。
 
  密勒日巴尊者的一生,是真修实证、苦行修学的最佳典范。尊者自幼失怙,亲戚侵夺家产,充作奴仆使唤。尊者依循母亲的心愿,学习咒术降下冰雹、毁坏恶戚的收成来复仇,造下了可怕的黑业,勐然心惊转而追寻正法。
 
  在马尔巴上师的锻鍊下,精勤修行,具足广大成就。其一生在山中苦行,曾以荨麻为食,使全身的皮肤甚至连汗毛都变成绿色,他却甘之如饴。其真修实证的广大境界,在所传下的道歌中展露无遗。本书讲授密勒日巴大手印心要,引领学人直趣大成就者悲智心海!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洪启嵩


  地球禅者洪启嵩禅师,为国际禅学大师、禅画艺术家及畅销书作家。

  年幼目睹工厂爆炸现场及亲人逝世,感受生死无常,十岁起参学各派禅法,寻求生命昇华超越之道。二十岁开始教授禅定,海内外从学者无数。

  讲学
  其一生修持、讲学、着述不缀,足迹遍佈全球。除应邀于台湾政府机关及大学、企业讲学,并应邀至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俄亥俄大学,中国北京、人民、清华大学,上海师范、复旦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演讲。并于印度菩提伽耶、美国佛教会、麻州佛教会、大同云冈石窟等地,讲学及主持禅七。毕生致力推展人类普遍之觉性运动,开启觉性地球。

  艺术
  2014年开始进行世纪大佛绘画工程(160公尺X62.5公尺),总面积达10,000平方公尺,等于1甲田,预计2018年全画完成。
  2015年2月,所题之书法「菩提伽耶觉性地球碑」石碑,立于佛教第一圣地印度菩提伽耶,为宋代以来首座立于菩提伽耶之汉文刻碑。
  2015年5月母亲节,应台湾铁路管理局之邀,举办观音彩绘列车环台,守护台湾。

  着述
  历年来于大小乘禅法、显密教禅法、南传北传禅法、教下与宗门禅法、汉藏佛学禅法等均有深入与系统讲授。着有《禅观秘要》等〈高阶禅观系列〉及《现观中脉实相成就》等〈密乘宝海系列〉,着述超过二百部。

  殊荣
  2009获旧金山市政府颁发荣誉状
  2010年获不丹国王颁发荣誉状
  2013年获聘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首席顾问

图书目录

出版缘起
作者序
前言
一、法性光明大手印,自心明空魔自消
二、无间流水三摩地,空明法性诸妄息
三、拙火成就大手印,当下现空不可得
四、法性瑜伽法性空,大印宽坦无修整
五、善合恶转法性融,大印导引中阴净
六、大印明空无分别,见修行果无迷惑
七、显境心体松无执,明空无对本来佛
八、无生法尔心境等,触事无作皆解脱
九、如知自心现成空,善明大印四瑜伽
十、心舒体空常安乐,契合法性无生乐
十一、深观无见大手印,定慧善辨法性身
十二、无生轮涅心体空,妄念寂灭三身圆
十三、现空传承法报化,圆具三身大手印
十四、无整明体具三宝,松坦识念皆法身
十五、六识法尔自解脱,行住坐卧饮明空
十六、实相法中无差别,大印自在因道果
十七、执我无明恼病因,无执法性病自空
十八、无死瑜伽大手印,明空无魔无怖畏
十九、实相大印中阴空,智道净土依愿行
二十、心朗明空法性会,如水注水圣赞圣
廿一、显空似虹禅出教,现空圆满教悟宗
廿二、滞有执空解行障,法性双泯行解畅
廿三、未悟明体不离师,体空自显师不离
廿四、大印法尔乐融融,五毒名养慢自消
廿五、法尔显境皆经典,自心执障自心消
廿六、自见本来真妄泯,任运无整大手印
廿七、善守自心法尔净,阿字不生体性生
廿八、念死无常法入心,自心空明四身圆
廿九、大印全佛越量宫,明空自在自乐禅
三十、法性轮涅自断舍,实相显境不动迁
卅一、法尔六大常瑜伽,寂灭无修大手印
附录一:课中开示
附录二:随说法要

图书序言

前言

  「大手印」的梵文原名是「大印」(Mahamudra)。印者,法印或印契,犹如国王之印玺,一盖上去,即得相应。藏文中加入「手」之一字,乃表佛手─佛之兜罗锦手,是代表无上的珍贵,故「大手印」即代表佛的无上心印,佛所亲许的一个究竟的法门,正如中国禅宗所讲的「以心印心」的心印。因此,「大手印」的「手」字乃是一个形容词,形容这个佛陀心印的珍贵,因这个心印乃是印证佛陀的无上心髓,是至广大,至究竟,至精微,故名「大印」或「大印契」。

  中国唐朝金刚界瑜伽部教法中,有四种印,即大印、法印、三昧耶印,及羯摩印;本尊形像即大印;种子字即法印;法器或三昧耶相即三昧耶印;八相成道等种种事业即羯摩印。大手印乃是以如来果位的境界,或是证悟本来清净之后的境界,来作见的跟印证而修持的,故大手印即是实相印,即是佛祖心印,是跟禅宗的观点贴近的。

  禅宗,大圆满,或大手印,他们根本的源头是相类的。陈健民上师认为大圆满跟大手印两者的见地并不相同,这个看法应是合理的,用比喻来说,这就如同中国的南宗禅跟北宗禅,同样的见地,前者是顿悟,后者是渐修,大手印比较接近北宗,大圆满比较接近南宗,但陈上师的观点认为,禅宗是比大圆满更圆顿的,因为大圆满教法跟中国北宗禅交涉深远。大圆满教法除了基于佛性本然自性清净的观点之外,其在后续发展上受中国北宗禅的影响十分巨大。

  大手印的教授,除了词句的传承之外,最重要的是心性的传承,所有大手印见地的根本都是心性本然清净,大圆满、禅宗的见地亦是如此,即心性本净。但同样都是根于心性本净的见地,你如何悟入?你如何显出?你如何作用?却是有所差别。有的有次第,有的没有次第,没有次第的更究竟,而大手印是有次第趋入的。大圆满的心部、界部、教诫部等,也是一样,「心部」是从自心本净,贯穿法界,「界部」是法界现前一切现观圆满,「教诫部」是当体、当下顿入这个境界,三者乃是教授不同,而根本观点是一样的。渐悟与顿悟所悟的,都是同一个本心─那个自性清净本心,所不同的是,渐悟乃渐次趋入,顿悟乃当下顿入。

  大手印是基于心性本净的见地,而依「专一」、「离戏」、「一味」、「无修」四个次第趋入,大圆满则是「立断」、「顿超」二个次第趋入,禅宗哪有分什么立断、顿超?一脚踩了就是!因此,子母光明会在禅宗是不立的,在大圆满讲一切现前圆满,故也是不立的。

  讲到心性本净,很多人都错解了,以为有个心本来是清净的,殊不知,有一个心的话,怎么可能本来清净呢?如果懂了这句话,就可以直入法界,现悟大手印了。如果是有心的话,怎么会有本来清净?以心不可得故,一切本来清净!《金刚经》讲:「以无有少法可得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无上正觉即一切法不染,而把这个证量直接化成你的见地,一切不可得,即是心性本净。所以一切不可得,怎么会有心性污染之事呢?

  但是很多人以为讲「心性本净」是说可以作坏事而没事,或以为有了心性本净便可以往昔恶业全消,他心里想:「我有作等于没有作,我现在还可以继续作,等我不想作的时候就没有了」,或者认为:「我想作的时候是有,我现在不接受就没有了。」这叫「不落因果」,是野狐禅也。

  所以,心性本净是心不可得,一切不可得故无染,无染故本净,本净故当下顿入法界,顿悟实相。依于心性本净之义,在中国便发展出一套看法,即「本觉」与「始觉」。「本觉」并不是本来有一个觉悟,而是本然清净,本然不可得;「始觉」是始悟本然不可得,名为始觉,始觉同于本觉,而不是本来有一个觉。所以你们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你们现在始觉同本觉,子母光明会,在当下之间就悟入法界,悟入法性,悟入大手印,成就无上菩提。

  一切见地皆从心性本净开始,当你体悟到心不可得,即体悟到体性中本具之心性本净,一切不可得,而能具足一切妙用。如六祖初礼五祖,五祖问六祖来做什么?六祖答来求作佛,五祖问:「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六祖答言:「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所以这里六祖悟得平等性,但这平等性有没有作用呢?这作用还不具。最后,他在三更受法,遂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时才有作用。

  所以从这个观点来看,悟境即有次第,因此,大手印的修证就建立了四瑜伽,即显明本体的四层瑜伽─专一、离戏、一味、无修。什么是专一?从果位的见地来看,一切都是本净,即法性本自清净,一切是法性遍满,一切是本自清净,你悟得这个,从而专注于此,名为专一。怎么形容呢?「如海船上放鸽飞,遍绕诸方仍落船,如是以心观分别,终归最初本心性」,所以,妄念纷飞随它去,随它去是妄念纷飞随它去,而不是随着妄念纷飞去,大手印修习工夫即在此。因此,妄念来的时候可以不知道吗?不可以!不知道是落于无记,而妄念来的时候知道而作意去压制,是妄动,所以要「不修不整」,工夫在这里呀!

  专一之后发觉到:「我必须专注于此,跟它相合!」这一念是戏论,为什么是戏论?因为真、妄对待!即当你起一念:「我要专注于此!」专注于真,那不是有妄吗?然体性无真、妄呀,所以要离于此戏论也,故曰离戏。

 而离戏真妄完全相融不只在心,而且在境上完全显现出来,即是一味。修到一味时,有些行者会展现疯行者的样貌,比如济颠禅师所显示的染净一味疯癫行。当染净一味,全都融摄,但还有一味修,所以到最后要「修而无修,无修而修」,而最究竟的无修境即是佛境。

  以上大略介绍大手印显明本体四瑜伽,其实都是法性的流行遍满而已,亦是一个渐次的修悟次第。

图书试读

第十一章 深观无见大手印,定慧善辨法性身
 
〈牧牛童觅心的故事〉讲述密祖安住绕马的菩提坳时,有牧童来礼敬供养,并问心是一是多,密祖嘱其回家自己观察,引起牧童修道之心,于是密祖传心地入门之法,并接受他皈依,要他回家观察:求皈依者是身还是心?牧童回家专注观察,觅身心不得求皈依者,隔天请求密祖慈悲开示。
 
「通达无我实相之上师,我以三门殷重敬祈请,加持我及我之诸弟子,令皆通达无我之实相!祈以大悲摄受令彼等,皆从我执境中得解脱!」这一段是祈请,祈请之后,密祖对牧童便给予如下的教诲:
 
「护畜牧童听我言,执持吾我此心识,深观于彼不见『我』」,我们执着有一个「我」,这是俱生而来,叫「俱生我执」。佛法修行人要注意,我们通常在修行的过程里面,对于法相都是过犹不及,很多人学了佛之后,不管是学中观、唯识、显宗,或是密法,尤其是密法,学的越多的人,他们通常会有一个状况产生,他对于自己所学的这些名相,对于无关于己的法的执着,会比自身在生命中自然所产生的觉受,认为更加真实;特别学了很多法的人,或是他认为他学了很多的人,他对于法相及各种法门的执着是很深的。所以他往往去听一个法门,或听到一个法相之后,便在这样的思惟薰染当中,不知不觉远离了自身的生活,而当他所听闻的这些法,跟他的生活以及他的实际觉受不同的时候,他不管是如理或不如理,他便马上否定自身所有的经验,或自身原来所有的知识,这是一个常见的状况,很多人应当都有犯过这样的错误,尤其修学久的人,或是法相知道的多的人,这问题很严重。最后的结果就是,他法相修成就了,就是他自己没有成就,他的说法解脱了,就是他自己没有解脱。是不是这样子?我们看看自己及很多老修行是不是这样子?
 
这在禅宗也常有这样子,比如有的人参话头参久了,就变成牛皮参,他参这个也通,参那个也通,就是自己不通。这要小心哦!所有的修证经验是来自自身的,一个真正证悟的人,是佛陀在你面前对你说:「你所悟为假!」他也是不为所动的。而不为所动是什么?不为所动不是说我坚持己见不为所动,而是知道诸法空,自心空,佛陀亦空,无可执着,自己所证悟的也没有什么可得处。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