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每个父母的管教恶梦,
现在就开始跟孩子的情绪做朋友!
畅销书《教孩子跟情绪做朋友》作者新作:
孩子不是故意无理取闹,
他们负责分析思考的大脑25岁才发育完全!
闹脾气等于告诉你,他们现在欠缺的能力!
本书将改变你对管教的观念:
先作不抓狂的父母,才能教出不抓狂的孩子!
把握每次亲子冲突的时刻,
当下将失控情绪翻转化为成长契机,
让孩子学会受用一生的能力!
牛奶打翻在地上、孩子们因为抢玩具而哭闹、老师又打电话来了……面对孩子哭闹的情绪与行为,父母很难不抓狂。但你知道吗?孩子负责理性思考的上层大脑二十五岁左右才会发展完全,所以他们不是故意哭闹的。与其用处罚、责骂、面壁思过管教孩子,你有更好、更有效,且可以增进亲子关系的管教选择──「不抓狂教养法」(No-Drama Displine)。
教养专家丹尼尔‧席格、蒂娜‧佩恩‧布莱森从大脑神经科学出发,教家长在管教时先跟孩子的情绪做朋友,用不抓狂的全脑策略回应孩子,自然就能教出有洞察力、同理心、修复力的不抓狂小孩。将可能造成亲子冲突的时刻,转变成增进亲子关系的机会,让美好的价值观内化为孩子特质,帮助他们在短期改变行为,并在未来追求幸福人生。
【管教是教导,父母先身体力行跟情绪做朋友,孩子才能有样】 如果你厌倦对孩子大吼大叫,对孩子的偏差行为伤透脑筋又无计可施,那么你就应该尝试
「不抓狂教养法」!它将改变你对管教的观念:父母先不抓狂,才能教出不抓狂的孩子!
孩子闹脾气多是因为大脑还在发展,无法像大人一样自制,父母应该先掌握管教的本质──教导,不以直觉情绪和孩子硬碰硬,而是先想好管教的方法与目的,用言语、拥抱安抚孩子的冲动本能,再依孩子个性与场合选择方法,有效引导他们改变行为。
【透过形塑大脑发展,父母将培养出自动自发、自我管理的孩子】 这样的管教经验,将引发一连串效果:你身体力行的教导,除了改变孩子行为,也同时改变了孩子的大脑,大脑会将这些重覆经验内化为孩子的内在价值观。长期来看,你的管教将愈来愈少,因为孩子慢慢会养成自己判断、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而在过程中,你和孩子的关系会变得更亲密融洽!
【不抓狂教养学,步骤一:了解大脑的三个C,有效管教并减少情绪反应】 1.孩子的大脑正在改变和发展,父母必须调整期望,了解孩子的哭闹情绪和行为是必经过程。
2.孩子的大脑会根据经验改变,父母可以帮助孩子了解这些经验的意义,并在他们脑中转化成「学习经验」。
3.孩子的大脑很复杂,有的区域负责记忆、有的负责产生同心理等。父母愈引发孩子更好的本性,就愈能要求他们三思而后行或考虑他人感受,做出具有道德感和同理心的行为。
【不抓狂教养学,步骤二:进行情感连结,让孩子接纳意见、深化亲子关系】 ●不抓狂的情感连结原则:
1.把「鲨鱼音乐」转小声:抛开过去经验和未来恐惧的背景杂音。
2.打破砂锅追到底:把重点从行为本身转移到其背后原因,为什么孩子会这么做?
3.想一想「怎么做」:你说了什么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怎么说。
●帮助孩子觉得自己被理解
1.传达安慰:摆出低于视线的姿态,再加上一个慈爱的触摸、点头或理解的眼神。
2.确认:即使你不喜欢孩子的行为,还是要认知甚至接纳他们的感受。
3.少说多听:孩子情绪爆发时,别解释、说教或否定他们的感受。好好倾听他们的心情。
4.反映你听见的话:倾听之后,把你听见的话反映回去,让孩子知道你听进去了。
【不抓狂教养学,步骤三:重新引导孩子,让管教效果长久】 ●利用管教一二三:一个定义+两个原则+三个效果
一个定义:管教即教导。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1.为什么孩子会做出这种行为?
2.我想让孩子学到什么?
3.我该怎么好好教导这一课?
两个原则:
1.等到孩子(还有你自己)准备好,再进行管教。
2.一致但不僵化,管教需有弹性,因不同孩子、不同场合而改变。
三个效果:
1.洞察力: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感受和对于困境的回应。
2.同理心:让孩子练习反思自己的行动会如何影响他人。
3.修复力:问孩子有什么方法可以弥补过失。
●不抓狂的重新引导策略
1.父母要减少用字,忍住不啰嗦。
2.接纳孩子的情绪,也教导他们接纳自己的情绪。
3.以描述实际状况,代替说教。
4.让孩子参与管教过程。
5.把「不行」变成有条件的「可以」。
6.强调积极面。
7.发挥创意。
8.教导第七感工具,也就是心智省察力。
本书特色 1.掌握不抓狂的全脑教养原则,就能发展自己的教养哲学,利用最佳方法让孩子学到教训!
2.了解孩子脑部发展知识,以及适合每个年纪、阶段的有用教养法!
3.冷静且充满爱意的和孩子培养感情的方法,不管孩子的行为有多极端,同时设定清楚一致的的界线!
4.孩子发脾气时引导他们的诀窍,就是发挥洞察力、同理心并修正缺陷!
5.再棒的父母都会犯的二十个教养错误,教你如何谨守并善用全脑教养的原则!
好评推荐 王意中 王意中心理治疗所 所长/临床心理师
黄瑽宁 马偕儿童医院 主治医师
「我从翻开第一页就舍不得放下这本书。丹尼尔‧席格和蒂娜‧佩恩‧布莱森很清楚的解释为何处罚孩子不会有任何效果,并提供对的做法。让父母得知脑科学领域的最新突破,引导他们用同理心、情感联系和孩子迈向合作、纪律与家庭和乐的道路。」──罗伦斯‧柯恩博士,《担忧的反面》(The Opposite of Worry)作者
「浅显易懂的解释、实际好用的建议,让这本书成为丰富的教养资源,指导每个家庭如何处理失控场面和误解。它说明神经生物学如何影响孩子们令人又生气又困惑的行为,帮助父母以宽宏大量、互相尊重以及欢喜自在的态度面对每一天的挑战。」──温蒂‧莫杰尔博士,《孩子需要的九种福分》(The Blessing of a Skinned Knee)作者
「真是松了一口气!席格与布莱森让父母和协助儿童端正行为的人士,可以轻而易举的面对教养工作。《教养,从跟孩子情绪做朋友开始》提供的教养方式以研究和常识为基础,成人使用起来轻松愉快,孩子则会获益无穷。」──丹尼尔‧高曼,《EQ》(Emotional Intelligence)作者
「心力交瘁的父母经常问我,为什么他们使用的管教技巧效果不彰,甚至让情况雪上加霜。我不是每一次都有办法回答,因为我不确定我时时都能掌握哪个地方出了错。现在我知道了。《教养,从跟孩子情绪做朋友开始》解开了管教的祕密,告诉我们什么事该做与不该做,以及其背后的原因,还有生气到抓狂时该怎么处理。简单来说,丹尼尔‧席格和蒂娜‧佩恩‧布莱森的见解和诀窍将帮助你成为更好的父母。我知道我未来都将用上这本精采又实用的书所告诉我的观念。」──麦可‧汤普森博士,《该隐的封印》(Raising Cain)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