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谁?台湾人是怎么形成的?台湾有历史吗?台湾有文化吗?
写完之后,逐渐有了答案。
但是,福尔摩沙何去何从?仍待继续追寻。——刘进兴
平路‧薛化元 热情推荐 这本书的内容是从《人本教育札记》的「岛屿座标」文章系列而来,从内容来看,作者做的功课可不只是一般作家而已,引用史料之多,除了该领域的专攻者,恐怕一般的历史学博士也未曾接触过。札记的文章固然是札记,展现了作者的心得,不过,这本书往往更是引证有据,深入浅出,相信一般读者阅读之后,对台湾人民的「自我追寻」,一定有更深的体认。——薛化元
进兴理解我写的小说,包括《东方之东》与《婆娑之岛》等书中题材,正是有志替台湾久经压抑的集体心灵,注入「大航海时代」的奔放想像。如今轮到进兴出书,许多篇我在《人本》杂志读过,当时就满心赞叹。整本《福尔摩沙的自我追寻》一起看,更见他眼光之奇、用力之勤。这么多年,每次见到进兴,话题总绕着我们台湾,与进兴交换意见,总在设想台湾的新典范、新格局。——平路
我的一生似乎都处于历史的转捩点:人类逐渐掀开宇宙的奥秘,脱离地心引力奔向太空;台湾从贫困走向富裕,从威权走向民主,而福尔摩沙岛,也像迷航的鲸豚从大陆回归海洋一样,找到了自我的认同。目睹这一切,我心里充满着感动,就开始写这本书。由于喜欢历史,我也向前回溯,探索日本时代通车的纵贯铁路如何把艋舺、鹿港、打狗整合成一个「台湾」。因为阅读郁永河游记及荷治台湾史而发现,当时西部平原的主要居民是平埔族,南北大路上到处可见板轮牛车与梅花鹿。再往前六千年,最早的原住民留下几千个遗址,他们能够制作陶器、玉管、以及神秘的人兽形玉玦。他们之中显然有人精通天文与航海术,能够横渡巴士海崃、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玻里尼西亚,大举移民成为今日散佈在南太平的南岛语族。书中大部分的文章曾登载在「人本教育札记」上,写作之初想回答的问题:我们是谁?台湾人是怎么形成的?台湾有历史吗?台湾有文化吗?写完之后,逐渐有了答案。但是,福尔摩沙何去何从?仍待继续追寻。——刘进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