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不会逃走,逃走的往往只是自己:成为自由人的脑,38种让你随心享受工作、梦想、休闲的观念

梦想不会逃走,逃走的往往只是自己:成为自由人的脑,38种让你随心享受工作、梦想、休闲的观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个人成长
  • 自由职业
  • 思维模式
  • 梦想实现
  • 工作与生活
  • 观念转变
  • 自我提升
  • 时间管理
  • 积极心理学
  • 人生规划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明明脑中有感动,
  却找了各种理由不去行动,等于自己亲手扼杀了自己的可能性。
  先拥有属于自己的色彩,才能和别人携手创造出彩虹。
  不管有没有梦想,能快乐享受人生的家伙才是最强的!
  
  如果把「没时间」拿来当借口,你如何跨出第一步?
  如果把「因为没有钱」挂在嘴边,你的可能性是什么?
  你身上有「雀跃感应器」吗?你会像一块海绵不断大量吸收吗?
  如果什么都办得到,你最想要做什么?
  
  只要是跟高桥步当朋友,听过他演讲的人,或者是谈过话,看了他的书,都会开始大大调整自己的人生!到底他有什么魅力?还是魔力?让每个人开始对自己的未来与梦想敢大胆追求,做了再说!
  
  透过这本书,自由人高桥步的行动力,不只是「言出必行」而是「言出必冲」,让自己完全没有退路。
  他说,遇到喜欢的事,人人都能变成天才。
  
  人生蓝图?不需要!
  只要紧紧抓住最重要的东西,拚命持续做自己最想做的事,
  谁说梦想会逃走?
  
特别推荐
  
  演员‧作家宥胜 特别专文推荐支持!!
  我特地为这本书而买了一本小笔记本,因为里面的字字句句都在撼动着我,所以我不得不常常提醒自己反覆练习......
  因为我现在的人生目标,就是内心能够得到自由。
  所以这本书适合「真心想要转变的人」,只要愿意行动,只要愿意练习,自由就会离我们愈来愈近。
  当然,一切都要从阅读这本书开始。
活出你的主宰:解锁潜能、重塑人生的实用指南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似乎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选择权,然而,许多人仍感到被困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循环中,渴望改变却无从下手。本书并非一本空泛的励志口号集,而是一本深入剖析现代人精神困境、并提供切实可行策略的行动手册。它直面“不确定性”这个当代人最大的焦虑来源,带领读者穿越迷雾,找到内在的锚点,从而真正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命方向。 本书的核心在于构建一种“主宰心智模式”——一种超越外在环境限制,基于深度自我认知和主动选择的生存哲学。我们不探讨具体的行业趋势或投资技巧,而是聚焦于培养构成这些成功的底层心智结构:认知弹性、目标清晰度、以及行动的内驱力。 --- 第一部分:认清地图——重构你对现实的理解 很多人在追求自由的路上受阻,是因为他们使用的“地图”本身就是过时的。这一部分将挑战你对“成功”、“稳定”和“努力”的传统定义。 1. 拆解“稳定”的幻象: 现代社会的稳定不再是线性的职业晋升,而是指适应性。本书将解析外部世界的快速迭代如何使得“一劳永逸”的职业路径走向终结。我们将探讨如何将“安全感”从外部职位转移到内部技能集上,让你在任何变局中都能迅速找到立足点。这包括培养T型人才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如何建立你的“个人知识复利系统”。 2. 告别“线性思维”陷阱: 传统的教育和职场结构倾向于引导我们进行线性规划(A到B,B到C)。但真正的突破往往来自于非线性的连接。我们将介绍如何通过“并联思考法”来观察问题,将看似无关的领域知识进行碰撞,从而发现创新的捷径。这并非鼓励鲁莽试错,而是系统化地进行“低成本探索”。 3. 情绪的炼金术: 焦虑、拖延和恐惧是心智成长的天然副产品,而非必须被清除的敌人。本书将提供一套成熟的“情绪解码框架”,教你如何将这些负面信号转化为对内在需求的精确反馈。我们不追求“无痛生活”,而是追求在压力下依然能高效运作的能力。学会辨识并管理“决策疲劳”,确保你的精力用于真正有价值的判断上,而非琐碎的日常消耗。 --- 第二部分:搭建引擎——构建强大的内在驱动力 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有能力去做你想做的事情。驱动力是实现一切转变的燃料。 4. 从“外部激励”到“意义内化”: 薪水、赞扬或惩罚都是外部激励,它们有效但短暂。本书将深入探讨“意义驱动”的力量——如何将抽象的愿景转化为具体的、让你清晨醒来的理由。我们将引导读者进行“价值层级校准”,确保日常行动与生命中最深层的信念保持一致,从而实现可持续的专注。 5. 极简主义的行动学: 自由常常被复杂性所吞噬。我们不仅讨论物质上的断舍离,更关注“认知资源的精简”。如何识别那些低回报率的社交义务、无效的信息摄入,并果断设置边界。通过设定“关键杠杆点”,将80%的精力投入到能产生20%核心价值的活动中去,实现效率的质的飞跃。 6. “反脆弱”的习惯养成: 习惯的建立需要时间,但如何在建立过程中抵御反复?本书介绍了一种“微习惯+环境工程”的结合策略。重点不是你做了多少次,而是你是否能让这个行为变得“不可避免”。通过微小的、几乎不需要意志力启动的步骤,逐步重塑神经通路,让积极的行为固化下来。 --- 第三部分:定义领地——划定工作与生活的健康边界 现代社会模糊了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导致持续的“在线”状态和倦怠。本部分致力于帮助读者重新确立对自身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控制权。 7. 时间的复利计算: 时间不是线性的度量衡,而是可以被复利的资产。本书提供了一套“深度工作时间块”的规划方法,强调高质量的专注胜过长时间的低效在岗。我们将探讨如何设计你的工作环境和仪式感,以最大化心流(Flow)状态的发生频率。 8. 成为你自己的“项目总监”: 无论是职业发展还是个人成长,都需要项目管理思维。我们将教授如何像管理一个高价值项目一样管理自己的长期目标——设置里程碑、定期复盘、并分配资源(时间、金钱、精力)。这是一种主动的、有远见的安排,而非被动地应对突发事件。 9. 休息的战略价值: 很多人将休息视为“不做事的惩罚”,而不是“高效能的必要投资”。本书深入阐述了大脑科学中关于“分离与整合”的重要性。如何通过高质量的休息(包括真正的独处和非结构化的放松),让潜意识处理白天接收的信息,从而带来意想不到的洞见。学会“有计划地放空”,让你的思考更具穿透力。 --- 结语:通往持续的自我主宰 本书不是提供一张通往“完美生活”的路线图,因为那样的生活并不存在。它提供的是一套工具箱和一套心智框架,帮助你在变化中保持稳定,在复杂中发现秩序,在压力下保持清晰。 真正的自由,不是逃避责任,而是选择承担哪些责任,并以最符合你内在节奏的方式去承担它们。 读完此书,你将不再是被外部环境推着走的个体,而是能够主动设计、精心维护自己人生的“主宰者”。你将拥有清晰的视野、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以及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去实现你真正渴望的生活状态。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高桥步 AYUMU TAKAHASHI 


  1972年生于东京都。自由人。

  20岁那年因为向往电影「鸡尾酒」大学休学,与朋友合开美式酒吧「ROCKWELL'S」。两年内拓展了四间店面。

  23岁时将所有店面转让给朋友,成为无业游民。为了出版自传和朋友共同设立「SANCTUARY出版」,制作出多本畅销书。着有自传《每天都是冒险》等多本畅销书籍。

  26岁时与心爱女友沙耶加结婚,将出版社转让给伙伴,放下所有头衔再次成为无业游民。婚礼三天后,和新婚妻子两人开始环游世界。大约两年间从北极到南极,浪迹几十个国家后回国。

  2001年迁居沖绳。和朋友开设充满音乐、冒险、艺术的自给自足艺术村「Beach Rock House」,同时持续执笔,在东京、纽约设立出版社,并在东京、福岛、纽约、峇里岛、印度、牙买加等地开设餐厅&民宿,在印度、牙买加开设供给当地贫童的自由学校,于全世界展开不分领域的各种活动。

  2008年为了纪念结婚十周年,一家四口搭上露营车开始环游世界。

  2011年,由于发生东日本大地震,暂时中断旅行。来到宫城县石卷市建立志工村,收容2万多人,展开复兴支援活动。目前也依然以石卷市、福岛市为中心,展开各种计画。

  2013年,长达约4年的家族环球旅行结束,将据点移至夏威夷大岛。

  目前累计着作发行已超过200万本,也在英语圈国家和韩国、台湾等海外国家广泛出版。台湾大田出版《LOVE & FREE》《人生地图》。

译者简介

詹慕如


  自由口笔译工作者。翻译作品散见推理、文学、设计、童书等各领域,并从事艺文、商务、科技等类型之同步口译、会议、活动口译。

  脸书专页:译窝丰 www.facebook.com/interjptw

白璧莹

  修服装设计,之后赴日学习日文,现专职口笔译工作。近期作品类型有戏剧、饮食健康、设计及时尚流行等,并且持续累积中。

  E-mail:baibiying88@gmail.com

图书目录

01关于「你想要做什么」014
如果什么都办得到,你想要做什么?
带着这样的观点看世界,一定能看见许多自己想做的事。

02关于「机会」019
没有人是带着「好!我接下来要遇见能改变人生的契机。」的想法而因此改变。
所谓的契机,其实就藏在日常生活中微小的细节当中。

03关于「第一步」026
明明脑中有感动。
却找了各种理由不去行动,等于自己亲手扼杀了自己的可能性

04关于「行动力」033
边做边想。
不亲临现场思考,就无法正确地判断事情。

05关于「觉悟」040
需要的不是勇气,而是觉悟。
一旦做出决定,一切便会开始启动。

06关于「行动的理由」046
行动不需要理由。
莫名想做一件事,那就去试试。先从这里开始。

07关于「选择」051
重要的不是选择什么,
而是选择之后,如何活出人生。

08关于「自我风格」和「原创性」057
当一个百分之百的吸收体,从他人身上学习。
这或许就是一种力量。

09关于「游戏与工作」064
大人认真游戏,
就会变成工作。

10关于「自我能量」070
我的能量是来自「好吃、好玩、好舒服」
这些每天感受到的快乐。

11关于「团队、伙伴」075
我能够做喜欢的事情、自在生活,
都要归功于优秀的团队,很庆幸我打造出这样的团队。

12关于「死亡」082
总认为自己拥有无限时间的人,行动力往往比较迟钝,
而深知人生苦短的人,自然会积极行动。

13关于「对话」087
把话说出口,借此整理脑中思绪,
内化为自己的想法,这就是我惯有的方式。

14关于「专注」092
能够拿出成果的人,
其实私底下都拚命努力,有股疯劲。

15关于「自由时间」99
只要能养成迅速进入游戏幻想世界,转换大脑的习惯,
偶尔可能会浮现好点子,而且可以享受单纯的快乐。

16关于「住处」104
当自己的「宜住天线」接收到讯号,
一定是那片土地在唿唤你。

17关于「烦恼、沮丧」109
我并非不会沮丧,也不是没有烦恼。
只是这些时间短得出奇而已。

18关于「金钱」114
只要不逃避、确实掌握「金钱的真相」,
就自然而然能朝着「那该怎么解决?」的方向前进。

19关于「天分」121
「因为我没天分所以办不到」,把自己的不成熟归咎给与生俱来的天赋,
这对父母亲实在太不敬了。

20关于「传达」127
在创作时,如果像在自己的心里挖水井,
一定能够打造出可以传达给更多人的普遍价值。

21关于「人生」这个故事133
「把自己的人生视为一个故事」,
当你掌握这个观点时,人生将会大大改变。

22关于「舍弃」140
「选择了什么,就等于舍弃了什么」,
能够带着这样的观点看待人生,就可以对许多事情释怀。

23关于「安定」149
「习惯不安定」的人,
结果最能安定。

24关于「梦想」154
不管有没有梦想,
能快乐享受人生的家伙才是最强的。

25关于「成功」161
「直到死去那天为止,我能够让自己提升到什么地步?」
这就是我这个人的核心。

26关于「一个人的时间」167
生活愈忙,我愈重视一个人能安静思考的时间。
我会刻意地保留这样的时间。

27关于「静与动」174
「静的时间、动的时间」
这样的张力,对我来说,或许相当重要。

28关于「等身大小」180
等身大小的我只是个孩子。
用力伸长背嵴,勇于挑战吧。

29关于「角色」185
不需要想活出自我风格,当你发现自我风格其实根本无关紧要时,
自然就会活得像自己。

30关于「失败」193
只要一直做到成功为止,就一定会成功。
一旦顺利完成,过去所有的失败,都称为经验。

31关于「成长」198
温柔、坚强、爱、自由、幸福,重要的事,存在自己身体当中。
人与生俱来就拥有这一切。

32关于「规则、美学」206
定下自己的规则后,就不再迷网。
相反地,一个没有自己规则的人就无法选择道路。

33关于「常识」211
「常识」也好,「普通」也罢,
根本无所谓。

34关于「人际关系」217
遇到不好的状况,都先回头看自己,
「这都是我的责任,我一定可以扭转现况」。

35关于「现在与未来」224
我们不要为了未来而忍耐当下,
而是要为了未来愉快地活在当下。

36关于「人生蓝图」231
人生蓝图,不需要。
只要紧紧抓住最重要的东西,拚命持续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么一来,人生自然就会勾勒出理想的蓝图。

37关于「想像」237
心怀期待地想像吧!
在未来的场景中「这么做,会超级快乐!」

38关于「LOVE&FREE」245
愈是相爱,心愈自由。重要的东西愈简单,心就能愈自由。
不是LOVE or FREE,而是LOVE & FREE。
 

图书序言

前言
  
  着作累计册数超过两百万本的畅销作家,在世界各地推展不同领域事业的企业家,推动自由学校和震灾重建活动的NPO法人理事长,环游世界的旅人,深爱家族、两个孩子的父亲......同时也是被称为「自由人」的男人,高桥步。
  
  我跟他是共同经营公司已经十多年的工作伙伴,同时也是书籍作者和编辑的搭档。
  
  高桥步在二十岁时大学中辍,开了一间美国酒吧,在两年之内推展为四间分店。
  
  二十三岁时,他放弃酒吧的经营权,为了出版自传,在身无分文、没有任何经验的状况下设立了出版社「SANCTUARY出版」。还曾经背负三千万日圆的债务,但后来成功逆转。推出自传《每天都是冒险》等许多畅销作品。
  
  接着在二十六岁时,与深爱的她结婚。
  
  他把出版社让给伙伴,让所有头衔归零,在婚礼三天后跟妻子两人一起环游世界。经过大约两年时间,从南极流浪到北极,走遍数十个国家后回国。
  
  之后他移居沖绳,开设咖啡酒吧&海边民宿「BEACHROCKHOUSE」,吸引了来自日本各地的年轻人,甚至以沖绳为震源,引发剧烈回响,留下种种传说。但是在四年后,他突然宣布结束营业。
  
  接着,他将全副心力放在经营「BEACHROCKHOUSE」的同时已逐步进行的计画,在北部的山原之森打造出充满音乐、冒险、艺术的自给自足艺术村,「BEACHROCKHOUSE」。
  
  同时他也持续执笔,在东京、纽约自行设立出版社,在英语国家、韩国、台湾等世界各地出版着作......在东京、福岛、纽约、峇里岛、印度、牙买加开设餐厅酒吧或旅店民宿......在印度、牙买加为了当地贫苦儿童设立自由学校......活动范围遍及全球。
  
  他的着作在韩国创下畅销纪录,在美国则被定位为艺术书籍,展示于「纽约近代美术馆(MOMA)」中,在纽约开设的餐厅「BOHEMIAN」赢得世界知名导览「ZAGAT」评为纽约最佳的三十间餐厅之一,在国际上的评价也日渐升高。
  
  二OO八年,为了纪念结婚十周年,他带着妻子和六岁的儿子、四岁的女儿一起搭上露营车,开始环游世界的家族旅行。
  
  原本自在悠游于世界的旅途,因为二O一一年东日本大地震而中断,他立刻回国赶赴灾区,并且成立志工村,接待了两万五千多志工从事救灾活动。
  
  以宫城、福岛为中心的灾区重建活动,至今仍与伙伴们持续进行,二O一二年,曾荣获日经社会创意大奖的东北支援复兴部门奖。
  
  时间来到二O一三年。
  
  结束了前后四年的家族环球之旅,他迁居到夏威夷大岛。
  
  现在他又朝着新的梦想,往前迈进。
  
  他就像还带着孩提时的感觉一样,接二连三地冒出许多新奇点子,全心乐在其中,将最爱的游戏化为工作,这样的身影深深吸引着周围的人,同时也渐渐将大家拉进他的圈子里,然后渐渐扩大。
  
  这是个顺从自己心里声音、任意随性,活在梦想和冒险中的男人。
  
  他,就是自由人,高桥步。
  
  我跟高桥步共事十多年,也学会了许多事。
  
  在他不受任何束缚、听凭灵感带领自己实现各种梦想的「强大」行动背后,总是存在着「简单」却又非常深奥、独特的思考。
  
  而他思考的主轴,也就是他人生的美学,无论何时何地,都不曾动摇。
  
  在共事的过程中,我从会议上、餐席间、平时聊天闲谈、座谈演讲、接受採访......等,从他所说的各种话语中擅自撷取整理出「高桥步简单又强大的思考」,汇集成本书。
  
  他的思考并没有困难的技巧。
  
  简单地说,就像是一种「习惯」。
  
  不过只要能养成这种简单思考的习惯,人生一定能过得更轻松。高桥步的大脑里,藏着满满的线索。
  
  工作、梦想、玩乐。
  
  都要自由、都要随心所欲地尽情享受。
  
  走吧,让我们来一窥自由人大脑的奥妙。
  
  泷本洋平(A-works)

图书试读

NO. 7 关于「选择」

我的基本观念是:「假如犹豫不知该如何选择,那么不管选择哪一边,都把它当成最好的选择。」

反正也无从确认选择另一边的结果。

如果能够看到两者的结果,说不定有可能后悔。但是事实上我们绝对不可能看到另一种结果,所以只能把自己选择的道路当作「最好的选择」,继续往下走。

重要的不是选择什么,而是做出选择之后,如何活出之后的人生。

所以说得极端一点,我觉得「选择」这件事没多大意义。不需要把「选择」看得太难,完全相信自己与生俱来的直觉,靠感性来决定就好。

周围的意见或者一般所谓「名人伟人」的说法,全盘照单全收是很危险的。

写在书本或者网路上的内容,也可能是假的。要写出有悖事实的内容或者并非真心所想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其中也很可能有来源不可信的资讯。这么一想,这个世界上的书籍或媒体所传递的资讯,并不一定全然正确。

所以周围的意见只要略加参考就行。

「自己要相信什么、选择什么、决定什么」,到头来只能相信自己的感觉。

这样看来,我甚至觉得决定真正重要的事时,不应该跟其他人讨论。

不可以逃避「自己的选择」。

正因为是「自己的决定」,所以就算辛苦也愿意咬牙努力。

不管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自己选择的人生」的坚毅念头,一定可以成为精采人生的根本。

可能有人觉得「靠感性来决定」并不容易,不过每个人小时候决定事情不都是这样吗?「因为想做所以去做,就这样!」大家都一定像这样凭借感觉而生。只是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渐渐有奇怪的障碍阻隔,遮蔽了那种感觉。

重要的是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我很少用脑筋想,总是跟自己的心对话,试着找出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其实你真正的想法是什么?你到底想怎么样?」像这样一边问自己,一边倾听自己的心声。

如果平常没有养成倾听自己心声的习惯,就会愈来愈不容易听见。但是一旦养成有意识去听的习惯,那声音反而会愈来愈清晰。

再进一步说,在倾听心里的声音之前,有自然而然出现在生理上的鸡皮疙瘩、战慄兴奋的感觉、感动流泪等等,这些每个人都一定会有的感觉,我想都是很明显的信号。

比方说鸡皮疙瘩吧, 这可不是可以自己决定:「好! 来起个鸡皮疙瘩吧!」身体就会乖乖听话的吧?所以类似起鸡皮疙瘩这种反应,其实是相当明显易懂的征兆。

用户评价

评分

說實話,一開始是被書名吸引進來的。《夢想不會逃走,逃走的往往只是自己:成為自由人的腦,38種讓你隨心享受工作、夢想、休閒的觀念》,聽起來就是那種能讓人重拾力量的書。我是一個非常務實的人,所以不太喜歡那些空泛的理論,更希望看到具體的、可操作的方法。這本書在這方面做得相當不錯。我特別喜歡書中探討的「工作與生活平衡」的議題,但它不是那種讓你放棄工作、全身心投入生活的建議,而是教你如何在現有的框架下,找到讓你感到更有活力、更有意義的連接點。書中有幾頁在講述「微習慣」的養成,如何透過小小的改變,來累積成大大的成就。我一直對這類主題很感興趣,但常常虎頭蛇尾。這次閱讀,我學到了許多關於如何克服惰性,以及如何讓這些習慣真正融入我日常的技巧,例如,作者建議將新習慣與現有的日常行為連結,這個方法我已經嘗試在每天早上喝咖啡前做一件簡單的伸展,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此外,書中對於「休閒」的定義也讓我耳目一新,不再是單純的放鬆,而是將休閒視為一種充電、一種創意思考的機會,這讓我對如何安排週末有了全新的想法。

评分

閱讀《夢想不會逃走,逃走的往往只是自己:成為自由人的腦,38種讓你隨心享受工作、夢想、休閒的觀念》,我最深刻的體驗來自於作者對於「自由」的定義。在我過去的認知裡,自由常常等同於金錢的充裕,或者擺脫束縛的無拘無束。但這本書卻提出了另一種層次的自由,一種心靈上的解放,一種不受內在設限的狀態。書中探討的「自由人腦」概念,讓我不禁反思自己長久以來被各種「應該」和「不得不」所綁架。例如,作者提到關於「時間價值」的觀念,不再是單純的計算工時,而是去評估時間投入所帶來的成長與滿足感。這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感到不自由,並非外在環境的限制,而是我們內心深處的恐懼與猶豫。我尤其欣賞書中那些關於如何打破慣性思維的建議,它們並非激進的口號,而是循序漸進的引導,讓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實踐。像是練習「臣服於不確定性」,這句話聽起來有點玄,但作者的闡述卻非常貼近生活,讓我理解到,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事先規劃得鉅細靡遺,有時候適度的放手,反而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這本書像是為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看到了除了單一的目標導向之外,還有更多元、更豐富的可能性。

评分

不得不說,《夢想不會逃走,逃走的往往只是自己:成為自由人的腦,38種讓你隨心享受工作、夢想、休閒的觀念》這本書,在近期眾多心靈成長類的書籍中,顯得格外獨樹一格。它沒有華麗的詞藻,也沒有誇張的論調,反而以一種非常平實、卻又深刻的方式,觸及了許多關於「成為自己」的核心議題。我尤其對書中關於「重塑價值觀」的探討印象深刻。很多時候,我們汲汲營營追求的,其實是社會灌輸給我們的價值,而非自己內心真正渴望的。作者鼓勵我們去釐清自己真正重視的是什麼,並以此為指引,去做出與之相符的選擇。這部分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過去一些重要的決定,也讓我更堅定地朝向內心真正認可的方向邁進。書中有一個關於「專注於過程」的觀念,這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提醒。我常常過於在意結果,而忽略了過程中點滴的成長與樂趣。作者的闡述讓我明白,唯有享受過程,才能讓生命變得更加充實與有意義。總的來說,這是一本能夠引發深思,同時又提供實際操作方法的書,非常值得推薦給所有正在尋找人生方向,或是渴望活得更自由、更有意義的朋友們。

评分

這本《夢想不會逃走,逃走的往往只是自己:成為自由人的腦,38種讓你隨心享受工作、夢想、休閒的觀念》,對我來說,是一本很適合隨時翻閱的「心靈充電站」。我常常覺得,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有時候會跑到力不從心,懷疑自己為什麼要這麼辛苦。這本書提供的觀念,就好像在漫長的賽道上,有人遞給你一杯水,或是輕輕拍了拍你的肩膀,讓你重新感受到力量。我個人非常欣賞作者在書中對於「自我對話」的解析。很多時候,我們被自己的負面想法困住,像是「我做不到」、「我還不夠好」,這些聲音不斷打擊我們。作者透過一些引導性的提問,讓我學會如何辨識這些內在的限制,並且用更積極、更有建設性的語言來取代它們。書中有一個章節在講述「擁抱不完美」,這句話聽起來有點老套,但作者的論述卻讓我產生共鳴。它讓我理解到,追求完美有時候反而是一種負擔,而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讓我們更自在地前進。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觀念上的啟發,更是一種實際行動的鼓勵,讓我願意去嘗試一些過去不敢做的事情,去探索一些過去忽略的角落。

评分

这本《梦想不会逃走,逃走的往往只是自己:成为自由人的脑,38种让你随心享受工作、梦想、休闲的观念》,老實說,我拿到書的時候,光看書名就覺得很有意思。最近生活壓力有點大,常常覺得被框架住了,好像每天都在重複做差不多的事情,久了就覺得有點迷失方向,連當初的熱情都快被磨平了。書名裡「逃走的往往只是自己」這句話,真的很能打動我,感覺就像是在說我一樣。翻開書,我最喜歡的部分是作者用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闡述觀念,不像有些心靈雞湯類的書,講得好像很遙遠,很難觸及。它提到的一些關於如何重新找回對工作的熱情,或是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擠出時間給自己的興趣,這些我都覺得非常實用。特別是書中有一段關於「心智模型」的討論,讓我對於看待問題的方式有了新的啟發。以前我總習慣用一種既定的方式去思考,遇到困難就容易鑽牛角尖,但作者鼓勵我們要有彈性的思維,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去拆解。這部分我反覆讀了好幾次,真的有豁然開朗的感覺。總之,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不是那種給你一份現成地圖,告訴你「照這樣走就對了」的書,而是像一位溫柔的朋友,在你迷路的時候,輕輕推你一下,提醒你:「別忘了,路就在你腳下,只是你看待它的方式不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