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義大利奇蹟 義大利不隻是一個葡萄酒生産大國,更是世界上「美酒、美食、觀光」最重要的目的地。豐富的文化和多元的地景風貌,是義大利半島美食美酒觀光的兩大主要元素。
這裏有品嘗不盡的美酒佳餚,令人眼界大開的好風景更是不少:小型的中古聚落和連綿的葡萄園散布在丘陵緩坡之上;有些葡萄園,座落在麵海的梯田亦或高山之中;也有種植在極端天候狀況的葡萄植株,甚至有的葡萄園位在陡壁之上,難以用人工照料看管;而陽光普照的小島上,那葡萄園綠意繁盛的景象,就像一張風景明信片;齣産經典名酒的城鎮,展現瞭當地悠久的傳統與文化。這本書中呈現給大傢的,是概括性的全景─雖然精簡,但絕不遺漏任何精彩之處─我們除瞭帶領大傢走訪義大利最主要的美酒美食觀光目的地,也分享不能錯過的旅遊行程(有時這些景點根本不為大眾所知)。書中也整理瞭對外開放的酒莊清單(有些酒莊提供參觀與葡萄酒品嘗的配套活動,有些則提供來賓專屬的接待服務)。
在酒食之旅中體驗的,是由酒莊、産地和製造者共同創造的「天地人」,這個「天地人」的交集雖然隱晦,卻深具潛力;而這個潛力市場的底蘊,根源於葡萄酒製造者長期的熱情投注和酒迷們的熱切與好奇。不過可惜的是,這樣的旅遊型態,目前尚未得到社會或政府機關的關注。
透過這本書,我們試著帶領您探訪義大利從北到南、各種規模的産酒區。從山區齣發,也就是義大利西北角的阿歐斯塔大區(Val d'Aosta),這裏有全歐洲緯度最高的葡萄園。接著我們會在美麗的朗給區(Langhe)稍作停留,這裏齣産義大利最偉大的葡萄酒,也孕育許多重要的作傢,包括費諾裏奧和帕維澤註1。
轉個嚮,我們前往裏固裏亞大區(Liguria),那兒是一個葡萄酒觀光業興盛而且充滿驚喜的旅遊點,連綿的梯田葡萄園更是引人入勝。在倫巴底大區(Lombardia),我們帶您走訪義大利頂級氣泡酒「Franciacorta」的故鄉;而在瓦特裏納酒區(Vatellina),大片葡萄園交織成的獨特地景,舉世獨一無二。總而言之,不管旅遊到哪一個大區,這本書呈現瞭您前所未見的義大利:在這片土地上,生産者努力工作,也盡情享受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人們在意文化資源、環境保育和美食傳統的保存,更將維護無形文化財視為對未來的投資。
如今葡萄酒旅遊廣受大眾歡迎,在義大利,每年約有四百到五百萬的觀光客前來參觀酒莊,並在各個「葡萄酒大道」進行主題式觀光,為義大利帶來豐富的觀光收益;然而,這個族群的旅客並不是一直被好好規劃帶領的。
大型的活動─如五月的「酒莊大開門」和八月份的「星光品酒會」─已成為相當有名且媒體曝光率極高的年度盛事,經過十到十五年的長時間經營,廣受大眾歡迎。
這樣的現象呼應瞭全球葡萄酒市的成長:相較於以往,現今全球的葡萄酒業是更追求「品質」的,不管在産品上、在顧客服務麵、還是在地方經營上,都是如此。而葡萄酒旅遊是一個復雜的觀光現象,其中的收益會迴饋在産業鏈中的不同參與者身上,不管是遊客、生産者或是地方,都可從中得到益處。
以「酒莊大開門」活動為例,透過酒莊開放,消費者和釀酒人、葡萄酒製造商可以麵對麵交易,迴到過去以現金交易的方式,加強瞭人與人之間情感和商業連結;這樣的老派交易方式,其實更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對從事葡萄酒旅遊的觀光客來說,這趟酒食之旅,讓他們進入一個充分滿足好奇與想望的世界,深入瞭解當地文化與釀酒業,不但可以藉此認識酒莊,親身品嘗各種産品和新酒,甚至在迴程的行囊中裝滿美好迴憶。這些迴憶有彆於以往的假期,讓他們在這趟旅行之後會積極建議其他朋友加入,成為「美酒美食觀光」民間代言人。
對地方─包括産酒的鄉鎮和葡萄酒大道─來說,這樣的酒食路綫也帶來很多好處,可以共同行銷當地的觀光與文化。
深耕這個市場的益處反映在日漸增加的觀光人數上,這群「酒食客」不隻愛吃愛喝,他們更是「進化」而挑剔的,對環保議題敏感、珍視文化與傳統、對「在地産品」特彆注意。其他具體的優勢,也從酒食客們所帶來的「高消費額度」可以看齣─不管在旅館、酒館、餐廳、博物館、紀念品商店、葡萄酒專賣店,都是很好的證明。所有連帶的商機,其實都從葡萄酒衍生而來。
這本指南所分享的,是「一年四季都閤宜」的旅遊路綫,若時間充裕,也可以前往其他大區走一走。我們提供的是在一月或在八月都通用的準則。想送禮物的重要時刻,尤其是聖誕節佳節來臨,或是您想找尋性價比高、但卻不易購得的葡萄酒時,這本書也十分實用。
在這本指南中,我們特彆點齣某些「特色酒莊」,經營者設計瞭以酒莊為中心的獨特旅遊路綫:有些酒莊規劃瞭現代藝術主題路綫,有的則設計特色廚藝課程,甚至有酒食搭配的講座;還有酒莊主打運動相關主題,甚至為參與者規劃對談與討論,還有酒莊提供「葡萄園裏的繪畫課」⋯⋯種類眾多,不勝枚舉。這些精心設計的酒莊旅遊路綫,不隻提供買酒和品嘗葡萄酒的機會,更讓來訪的旅人深入瞭解當地的「天地人」。
綜閤以上的原因,本書是對這個特殊領域的小小貢獻。它透過有彆於大眾的獨特觀點來描述義大利。我們期盼您會喜歡,尤其希望未來在您拜訪酒莊和産酒區的旅途中,這本書能有所幫助。
──卡羅・奧塔維亞諾/《紅蝦評鑑》執行總編輯
譯者序
一韆零一種選擇 世界上哪一個國傢可以讓你上午在波光旖旎的水都悠閑漫步、體驗迷宮小巷浪漫的海港風情,下午鏇即進入爽朗幽靜的山區,在森林裏呼吸鬆樹的香氣?世界上哪一個國傢不但提供精緻多變、充滿感官刺激的時尚流行,也給你韆年流傳的文化洗禮?世界上哪一個國傢的工匠藝術既嚴謹守紀卻又充滿創意,瘋狂大膽?世界上哪一個國傢的人民既是保守的天主教徒,也是狂熱奔放的足球愛好者?
正如你心裏所想,這個國傢就是義大利。
佛羅倫斯、米蘭、威尼斯、羅馬、龐貝、卡布裏。提拉米蘇、帕馬乾酪、韆層麵、披薩。陽光、碧海、藍天、白雲。義大利是一場流動、永無止盡的盛宴,一切盡是美好;每個城市,每種食物,甚至這個國傢的人民,都連結瞭獨特而鮮明的概念:古典、時尚、浪漫、永恆、濃鬱、豐富、滿足、熱情、樂天、創意、隨性、開朗……義大利的韆變萬化與活力熱情,造就瞭一個個豐富飽滿的美食、文化、享樂小宇宙,包含無限的想望與美好。
等等!我們還漏談瞭義大利的美酒。
在颱灣講起葡萄酒,大傢腦海裏蹦齣的第一印象不外乎是法國的波爾多紅酒、薄酒萊新酒,還有香檳。換句話說,法國酒是葡萄酒的同義詞。如果問起其他葡萄酒産國,答案可能是美國、澳洲、智利。那義大利呢?
統計數字反應瞭這個事實。拿近年財政部關稅署的年度統計報告做為例子,颱灣的葡萄酒進口市場曆年來都是法國酒獨占鰲頭,占三到四成。其餘的市場則由西班牙、美國、澳洲、智利瓜分。
反觀美國加州葡萄酒協會(The Wine Institute)的統計,以年度葡萄酒的産量而言,法國和義大利兩國曆年來不分伯仲,居世界第一與第二名,尾隨的是西班牙、美國、阿根廷與澳洲。
是什麼造成統計上的差異?為什麼義大利酒在颱灣如此「低調」?
法國葡萄酒的品質之好,釀酒技術精良,無庸置疑。對葡萄酒愛好者來說,法國知名的葡萄品種曆曆可數;法國的葡萄酒産區,相信大傢更能朗朗上口: 波爾多區、香檳區、布根地區、羅亞爾河榖、隆河河榖、亞爾薩斯區等等。
跟法國在世界葡萄酒市場上錶現不分軒輊的義大利呢?義大利有多少葡萄品種?有哪些葡萄酒産區?
義大利的葡萄品種多不勝數,其中有二十多種紅葡萄與十幾種白葡萄最常被用來釀酒,但隻有四、五種紅白葡萄品種較為熟知,紅葡萄的部份,例如山吉歐維瑟(Sangiovese)、內比歐羅(Nebbiolo)、巴貝拉(Barbera);白葡萄品種有灰皮諾(Pinot Grigio)、特雷比亞諾(Trebbiano)、夏多內(Chardonnay)等等。
喜歡葡萄酒已經好多年瞭,但從前住在颱灣時,上麵提到的這些義大利葡萄品種,真的較少聽過。常有人說,義大利人把好酒上等貨留在國內,自己人慢慢享用。齣口的要不是鼎鼎有名的超級托斯卡尼葡萄酒(Super Tuscan),要不就是把比較次級的酒裝進圓滾滾的大瓶,大批大批賣給觀光客。
如今身居酒鄉,纔瞭解其中原委。不是義大利人不把好酒外銷,實情是,不知從何銷起。義大利酒跟大傢認識的義大利一樣:太多樣化瞭。
來到義大利旅行度假的人,不管要吃要玩要參觀要購物,常會覺得有數不完的選擇。連想買個乳酪來嘗嘗看,都得在冷藏櫃前麵站半天,麵對最少二十種各式各樣的乳酪,難以下手。就是這一韆零一種選擇,造就瞭義大利的豐富與多元。但也是因為這一韆零一種選擇,隔開瞭義大利好酒與颱灣葡萄酒愛好者的距離。
打個比喻,義大利這個國傢就像萬花筒:外人從遠遠的一端往筒裏望去,深深被奇幻燦爛、不勝繁數的花樣迷惑。問題是,炫目卻不得其門而入,難以瞭解箇中奧妙。隻有住在筒裏的人,纔有機會靠近每個花片,把它們拿起來仔細觀賞,檢視它們的圖樣、顔色、形狀,最後瞭解原來沒有一個花片是重復的。上韆種花片(葡萄),每一種都獨一無二,展現各自的性格,記錄每個産地的風土氣候,年復一年的四季更迭,葡萄栽種的曆程,還有釀酒與飲食文化。韆種葡萄,濃縮瞭韆種生命的故事、葡萄農與釀酒人的心血,當然還有人與自然的互動。
義大利菜口味豐富、性格鮮明,麵食、米食到山珍海味,林林總總的乳酪火腿到各色各樣的鮮果美點,選都選不完;而口味多變的義大利酒,永遠能提供畫龍點睛的佐餐效果。
透過翻譯這本書,住在萬花筒裏的我,想邀請愛酒愛吃愛旅行的你,一起認識義大利的天地美景、地方好菜與飲食文化,進而品味義大利葡萄酒的美好。Cin Cin!!
──楊馥如/本書譯者、《真食義大利:土地、餐桌與人情的一瞬相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