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与香港:定位、机会与挑战

十三五规划与香港:定位、机会与挑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十三五规划
  • 香港
  • 区域发展
  • 经济政策
  • 粤港合作
  • 政策研究
  • 机遇挑战
  • 中国经济
  • 港澳研究
  • 战略规划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十三五」,是作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佈局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其中的港澳部分更继续单独成章。对比「十二五」,字数略为减少,更重要的是遣词造句发生了明显变化。

  对中国而言,「十三五」是实现全面构成小康社会的奠基石,对香港来说,「十三五」则是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以及加强两地交流合作的平台。未来五年,香港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应如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香港又应该怎样利用自身优势谋取新出路?

  本书由两位资深传媒工作者担任主编,撰稿都是「十三五」规划之专家学者。全书分「总论」、「领域及专业合作」、「粤港澳合作」和「专论」四方面,从大环境及各项专业领域分析「十三五」政策对香港的影响。香港在未来五年,能否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未来的香港,在粤港关系以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简称「9+2」)中应居何种位置?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何亦文


  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经济,之后在香港从事中国新闻报导,亲身参与多个重大事件採访。

  2007年转入电子传媒,在电台主持关于两岸三地的时事评论节目。

刘澜昌

  香港传媒工作者,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士,硕士和博士。

  曾任职香港《开放杂志》,《经济日报》,《星岛日报》及《苹果日报》等平面媒体。还在凤凰卫视任职。1999年加入亚洲电视,负责资讯节目,包括特辑「解密百年香港」,主持论政节目「把酒当歌」,以柳三禅,刘斯路等笔名撰写专栏。
 

图书目录

总论
1.新发展理念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香港─如何发展之定位?怎样融入之挑战?
3.「一国两制」的香港与「十三五」规划
4. 国家「十三五」规划下两地法律和解决争议专业的合作前景领域及专业合作
5.「十三五」规划为香港金融服务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6.香港参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的优势、问题与挑战
7.香港与「十三五」规划—抓紧机遇壮大航运物流业服务
8.「十三五」背景下香港如何巩固国际贸易中心地位
9.发展空间与「心中之针」—香港专业人士北上必须解开的心结
10.新定位+新路径—香港专业界在「十三五」规划中的进取博弈
11.消除香港人参与内地发展的障碍 ─ 优化港人相关的内地行政及司法程序
12.「十三五」规划期间的中港医疗合作设想
13.「十三五」规划下发展可持续城市的建筑导向
14.以新加坡水资源开发为例谈创新科技发展的经验
15.香港电影业北上发展

粤港澳合作
16.借「十三五」东风打造粤港澳具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17.「十三五」时期粤港澳合作深化的思考
18.在世界最大城市带上起舞—香港与珠三角的二〇二〇
19.「十三五」时期香港与深圳合作展望
20.粤港治理空气污染
21.「9+2」重振旗鼓─粤深「十三五」讳莫如深

专论
22.「十三五」规划为何重要?
23.香港搭「十三五」快车须克服五大阻力
24.「十三五」规划如何为香港本土主义解毒?
25.如何规划?怎样谘询?─关于「十三五」的另一种思考方式
 

图书序言



  2006年,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整体佈局的「五年计划」更名为「五年规划」,一字之变,表明中国逐渐从单一的经济计划转向全面的发展规划;从以经济指标为主转向以公共服务指标为主;反映了政府职能的重心从经济领域逐步转向公共服务领域。

  由「计划」向「规划」转变带来的变化是,规划中设定预定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前者是为市场主体提供国家期望的发展指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来实现;后者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作出的承诺,具有法律效力。以「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的二十五项指标为例,其中预定性十二项,如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约束性十三项,涉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耕地保有量、空气质量等等。

  2011年制定的「十二五规划」,港澳部分单独成章,北京方面的解释是:「详述香港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功能定位,对香港未来发展有着标志性意义」。这个动作在香港引发广泛关注,学者、传媒逐字逐句品味「十二五规划」中涉及港澳的792字的背后含义。民间对「一国两制」的存疑人士则发出「反对被规划」的唿声。

  今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港澳继续单独成章,字数略为减少,更重要的是遣词造句发生明显变化,如「十二五」是「支持港澳巩固提升竞争优势」,「十三五」则为「支持港澳提升经济竞争力」;从昔日的「巩固竞争优势」到今天的「提升竞争力」,中央眼中香港部分优势已经失去成为定论。

  反观香港社会,五年前反对香港「被规划」的声音基本沉寂,激进势力及部分青年人集中于「本土化」的诉求。

  作为中国一部分,香港能否将自己置身于国家发展规划之外?编者的观点是否定的。无论你对「十三五」规划持何种立场,但作为一个相邻庞大经济体的未来动向,对香港不可避免产生难以言表的巨大影响。

  「十三五」规划总论透露中国领导层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判断:「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增长乏力……局部地缘博弈更加激烈,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国际关系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加大。」「十二五」规划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是:「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

  无疑,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在未来的五年中更加起伏不定;受南海、东海的局势影响,中国的周边环境将更加恶劣。始于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随后产生的欧洲债务风波,俄罗斯、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在全球经济萎缩的背景下面临的经济减速,于是「十三五」规划得出「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加大」之结论。

  国内部分,「十二五」规划虽然承认「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但是「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显示出当局那时的乐观与自信。

  相比之下,「十三五」规划对于国内形势的判断显得谨慎和留有余地:「传统比较优势减弱,创新能力不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金融风险隐患增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商品房库存过高,企业效益下滑,债务水平持续上升……」

  中国经济未来五年能否实现年均6.5%的目标?五千余万农村贫困人口能否摆脱贫困?作为约束性指标,空气、地表水质量能否实现预期指标?更为重要的是,香港在未来五年中,能否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未来的香港,在粤港关系以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简称「9+2」)中居何种位置?

  这些问题,希望读者能够在书中找到答案。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初翻《十三五規劃與香港:定位、機會與挑戰》,便被其深刻的洞察力所吸引。作為長期關注兩岸三地互動的觀察者,我一直覺得,要真正理解香港的「一國兩制」實踐,就必須將其置於中國大陸的整體發展戰略中來審視,而十三五規劃無疑是其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節點。書中對於香港在國家發展藍圖中的「定位」的探討,我認為將會是解讀香港未來走向的關鍵。過去,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貿易樞紐,其角色似乎較為獨立。然而,隨著大陸經濟實力的崛起以及「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的推進,香港的角色是否正在被重新定義?「機會」的部分,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具體闡述,哪些產業領域、哪些政策方向,將會為香港帶來新的發展動能?是否會涉及到科技創新、綠色金融,或是與大灣區的更深度融合?更重要的是,「挑戰」的部分,作者又會如何剖析在國家戰略的框架下,香港可能面臨的內在與外在壓力?例如,如何平衡國家需求與香港的獨特性?如何應對全球經濟變局對香港的影響?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能夠從這本書中獲得解答的疑問。

评分

這本《十三五規劃與香港:定位、機會與挑戰》確實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作品。從書名就能感受到其主題的宏大與重要性,畢竟,中國大陸的五年規劃,往往牽動著整個區域的經濟脈動,而香港作為一個獨特的經濟體,其與大陸的互動模式,更是引發了廣泛的討論。我特別欣賞書中對「定位」這個概念的深入挖掘。在十三五規劃的背景下,香港的「國家級」定位究竟是什麼?是作為「超級聯繫人」,連接中國與世界?還是作為「創新引擎」,驅動大陸經濟轉型?書中對此的論述,我相信會非常精彩。同時,「機會」的探討,也正是我所急切想了解的。例如,在金融服務、科技創新、文化創意等領域,香港能否搭上十三五規劃的順風車,獲得新的發展空間?而「挑戰」的部分,更是讓人警醒。大陸與香港在制度、文化、價值觀上的差異,如何在十三五規劃的推進過程中,找到平衡點,避免潛在的衝突?這些問題的解答,不僅對香港至關重要,對於我們在台灣理解中國大陸的發展模式,以及區域經濟的未來格局,也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

评分

這本《十三五規劃與香港:定位、機會與挑戰》一書,簡直就是為我們這些對中國大陸和香港關係抱持著高度好奇心,同時又尋求深入分析的台灣讀者量身打造的。從書名來看,它就直擊了核心問題:大陸的十三五規劃,如何重塑香港的「定位」?這是我一直以來思考的關鍵。過去,香港的國際地位似乎是相對獨立且獨步的,但隨著中國大陸綜合國力的提升和戰略佈局的深化,香港在整個國家發展藍圖中的角色,無疑正在被重新審視和定義。書中對「機會」的闡述,我尤為期待。在十三五規劃所描繪的圖景中,香港究竟有哪些潛在的發展紅利?是否會涉及到金融創新、科技轉化、粵港澳大灣區的協同發展,又或是「一帶一路」倡議下的角色演變?我希望作者能夠提供具體的案例分析和數據支持,讓我們看到這些機會的真實面貌。同時,「挑戰」的部分,也絕對是讓人不得不關注的焦點。香港所面臨的內部結構性問題,以及與大陸在制度、治理、文化上的差異,如何在國家戰略的推進過程中得到妥善處理?如何應對全球地緣政治的變動對香港的影響?這本書的出現,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去全面、深入地理解這幅宏大的時代畫卷。

评分

一本期待已久的書,《十三五規劃與香港:定位、機會與挑戰》,終於入手了!身為台灣的一份子,我們一直以來對中國大陸的發展動態,尤其是與香港這樣一個曾經的「東方之珠」之間的關係,都充滿了高度的關注。十三五規劃,這個大陸五年期的發展藍圖,對香港未來的走向究竟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書名中的「定位」、「機會」、「挑戰」幾個關鍵詞,更是直接點出了大家最關切的核心。我尤其好奇的是,在國家戰略層面上,香港被賦予了怎樣的角色?這是否意味著一些過去未曾設想過的新機遇?當然,伴隨機遇而來的,往往是更加複雜的挑戰。我們在台灣,也常常從不同角度觀察香港的變化,有時是欣喜於它的韌性,有時又是憂心於它所面臨的壓力。這本書的出現,彷彿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更為宏觀、更為系統性的視角,去理解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閱讀,看看作者是如何解析這幅中國大陸與香港之間,在十三五規劃框架下,既相互依存又可能存在張力的畫卷。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釐清許多模糊的概念,並對香港的未來發展,以及它在區域經濟中的潛在角色,有更清晰的認識。

评分

拿到《十三五規劃與香港:定位、機會與挑戰》這本書,我的第一反應是,這是一本能夠幫助我們更深入理解當前中國大陸與香港之間複雜關係的力作。台灣與香港,雖然地理位置相近,但各自的發展路徑和政治經濟環境卻有著諸多不同,因此,我們總是從一個相對較為疏離但又高度關注的視角來觀察香港的變化。十三五規劃,作為中國大陸發展的一個階段性總結和未來展望,其對香港的影響,無疑是重中之重。書名中的「定位」,我認為是理解一切的基礎。香港在這個國家戰略中,究竟扮演著怎樣的角色?這是否意味著它將被賦予新的使命,或是需要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戰略調整?而「機會」的部分,我非常期待書中能提出一些具體、可操作的建議,例如,在國家大力推動的哪些戰略性產業中,香港可以發揮其獨特的優勢?又或者,如何利用十三五規劃所帶來的政策紅利,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其國際競爭力?當然,「挑戰」也是不可迴避的。我希望作者能夠鞭辟入裡地分析,在這一國家戰略的框架下,香港可能面臨哪些深層次的挑戰,比如如何維持其自由開放的經濟體系,如何在國家發展的大潮中保持其獨特的社會文化特質,以及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內部矛盾和外部壓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