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象征化与规制理性

刑法的象征化与规制理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当代社会的面貌与结构快速变迁,市民面临更为多变及不确定的利益侵害,例如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经济犯罪等。于此,刑法被寄予高度期待,作为一套既有效又全面的社会性控制手段。然而,在刑法功能不断扩张的趋势下,不只是规范本身的具体成效出现了疑虑,原有的法治国刑法特征恐怕也遭受到侵蚀。本书所收录的文章为作者近几年来关于刑事立法与适用过度膨胀的观察。特别是针对刑事政策,法释义学等不同面向的议题,作者借由刑法理论、法社会学、法哲学等领域知识的交互辩证,重新审思刑法于现代社会应有的规制理性。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古承宗


  现 职
  国立成功大学法律系副教授

  学 历
  私立辅仁大学财经法律学系
  德国波兹坦(Potsdam)大学法学硕士
  德国波兹坦(Potsdam)大学法学博士

图书目录

谢 辞
序 言

◆危险的电子游戏场?
——评析大法官释字第六四六号解释
壹、前 言/1
贰、解释要旨与争点/2
参、本文分析/4
一、导论:刑罚最后手段性的阶层评价体系/4
二、道德(善良风俗)与行为应刑罚性/7
三、法益保护与行为需刑罚性/22
肆、危险防御化及工具化的刑法?──代结论/42

◆风险社会与现代刑法的象征性
壹、前 言/45
贰、风险社会下的刑法运作逻辑/48
一、Ulrich Beck的风险社会论与风险/48
二、风险典范的转移/51
三、刑法作为风险微量化之主要手段/56
参、现代刑法的象征性结构/57
一、传统刑法过渡至现代刑法/57
二、象征刑法之象征性/63
三、象征刑法之分析与批判功能/69
四、刑法的象征化特征/71
肆、安全导向的刑事预防思维与限制/76
一、刑罚理论与(秩序管制的)安全确保/77
二、现代刑法的预防理性界限/91
伍、刑法的沟通理性与积极一般预防/95
一、刑法作为一部沟通法/95
二、积极一般预防之实质基础/97
陆、结 论/102

◆环境风险与环境刑法之保护法益
壹、绪 论/105
贰、风险社会与刑法的风险抗制逻辑/108
一、风险社会、反思的现代、风险/108
二、刑法作为风险控制的手段/114
参、环境刑法的象征化危机/117
一、象征性立法/118
二、象征刑法/121
三、环境刑法为象征刑法/125
肆、「环境」之于保护法益的辩证/127
一、严格的生态法益理论/129
二、生态与人本的双重法益理论/132
三、个人的法益理论/135
四、自然资源/139
伍、环境刑法之保护法益的实质建构/142
一、法益与法主体间的相互承认关系──规范的证立观点/143
二、环境与个人法益间的溯源关系──立法技术的观点/148
陆、结 论/151

◆刑法作为保障食品安全之手段
——兼评彰化地方法院100年度瞩易字第1号判决、台湾高等法院台中分院101年度瞩上易字第295号判决
壹、前 言/153
贰、实务见解之分析与检讨/155
一、彰化地方法院100年度瞩易字第1号判决/155
二、台湾高等法院台中分院101年度瞩上易字第295号判决/160
参、食品卫生刑法的正当性疑虑/164
一、象征化的刑法/164
二、抽象的集合性法益:食品安全/166
三、社会安全的预防理念/167
肆、未来修法的思考方向/171

◆高雄石化气爆事件与刑法上的组织归责

◆不法意识之于犯罪结构的功能意义

壹、前 言/181
贰、实务见解与未决的问题/182
一、故意与不法意识/182
二、客观第三人观点下的可避免评价/183
参、不法意识作为故意或罪责要素/185
一、不法意识与不法怀疑/185
二、故意与罪责理论/188
三、小 结/191
肆、现行法的基本解释脉络/192
一、禁止错误之可避免性/192
二、「虚拟性」的非难标准/194
伍、重新定位不法意识的体系功能/197
一、「犯罪意思」作为证立不法行为的基础/197
二、刑罚功能包括对不法意识的否定/199
三、一般性的规范认识与违法质疑/200
陆、结 论/202

◆重新检视擅自重制罪之解释与适用
壹、前 言/205
贰、不法要素/207
一、保护法益/207
二、犯罪客体:着作/220
三、重制行为/229
四、擅 自/233
五、非「合理使用」/241
参、罪责要素:资讯社会与不法意识/257
肆、结 论/261

◆没收不法所得与刑罚威吓的功能关联
——兼评智慧财产法院一○三年度刑智上易字第一三号判决
壹、导 论/263
贰、智财法院之见解分析与检讨/264
一、诈欺罪之抽象危险化的解释方法/264
二、没收不法所得与法秩序破坏的关系/265
三、没收范围採总额原则/267
参、没收不法所得作为强化刑罚沟通及威吓效果的手段/270
一、经济的犯罪理论/270
二、没收不法所得与刑罚威吓的手段目的关系/274
肆、结 论/284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