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中医的易筋操:每天只要15分钟,改善过敏、强化代谢,连西医老看不好的文明病,也有解!中医师都在练,一般人更要练。(附DVD)

宝中医的易筋操:每天只要15分钟,改善过敏、强化代谢,连西医老看不好的文明病,也有解!中医师都在练,一般人更要练。(附DVD)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中医
  • 易筋操
  • 养生
  • 健康
  • 过敏
  • 代谢
  • 文明病
  • 运动
  • 保健
  • DVD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感谢宝中医的易筋操,让我健康狂瘦20公斤!」
  ——易筋操减重班学员谢淑惠

  「因为易筋操,我多年的过敏鼻炎不药而癒。」
  ——恩主公医院中医部主治医师陈丽莲(宝中医)

  什么是易筋操?效果居然这么神奇?
  和流传已久的道家经典《易筋经》有啥关联?
  本书作者陈丽莲(人称宝中医),现任恩主公医院中医部主治医师,
  虽然自己当中医师多年,却一直被过敏性鼻炎困扰。
  连爸爸都笑她,自己当医生,身体还这么差。

  直到有一回,陈丽莲和学姊到广州中医药大学见习,初识《易筋经》。
  返台行医后,她继续研究、练习,并在医院开办易筋操减重班。
  该班已连续举办两年,超过70位以上学员受惠,
  学员们除了体重下降、血压、血脂、血糖更容易控制外,
  连体质都有明显改变,纷纷表示:「筋骨变得更柔软,新陈代谢变好了。」
   
  宝中医今年36岁,但每位来看诊的病人都以为她大学刚毕业。
  她说:「勤做易筋操、搭配自癒食谱,你也能像我一样,养生回春不求人。」

  ◎练气、练经、凝神的道家经典《易筋经》,中医师都在练,一般人更要练:

  ‧替病患扭转筋骨的「伤」会转换,从病人转到医师身上,
  有经验的骨伤科医师、国术馆师父,都知道要练功。才能化解多余的伤。

  ‧一般上班族久坐、姿势不良、服务业久站弯腰、物流业者搬卸重物……
  长久下来都会损害筋骨、累积成伤。
  勤做易筋操能减缓筋膜疼痛、抵挡风邪入侵,不再依靠药物治疗。
  
  ◎一气呵成12式,舒筋正骨,凝聚精气神:

  ‧易筋操12式很难?别担心,宝中医针对现代人不同年纪、体力,
  将易筋操分为简易版及完整版。如果你生活忙碌(或单纯懒得动),
  单练简易版(一招即成),也能迅速改善头痛、肩颈痠痛、注意力涣散等症状。
 
  ‧需要老师在旁指导的完整版怎么练?书中除了详尽图解各式步骤,
  还加赠宝中医亲身示范教学DVD,在家就能学会易筋操连续动作。

  ◎各式各样文明病,各招各式易筋操帮你解:

  ‧韦陀献杵、横担降魔杵、掌托天门、工尾式有助睡眠;
  摘星换斗、倒拽九牛尾、鬼拔马刀式,可舒缓胃胀、胃痛及胃食道逆流。

  ‧卧虎扑食、青龙探爪式,可放松颈椎、治疗腰痛、消除「腰内肉」。

  ‧宝中医更贴心整理对应经络及肌肉部位一览表,快速对症下药。

  ◎配合24节气练功,保健效果持续一整年:

  ‧立春必须早睡(不超过晚上11点)早起,勤做易筋操可使血气舒畅;
  立夏则要多睡午觉、午餐配汤,并避免过度流汗,否则容易造成心脏负担。

  ‧处暑过后如何预防「秋燥」?为何俗话说「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什么节气最适合吃粥?冬季出门晒太阳,加强哪个部位最能温通经脉?

  此外,宝中医更针对肩颈痠痛、水肿、口臭、失眠等10种恼人症状,
  设计12道药食同源自癒回春食谱(同场加映简易养生与药膳饮品)。
  跟着宝中医这样练功、食补,你也可以和她一样自癒回春不求人。

名人推荐

  台湾第一位中医针灸博士/林昭庚
  台北医学大学药学院院长/吴介信
  恩主公医院中医部部长/张晋贤
  真吾中医诊所院长/徐福惇
  雅丰唯心中医诊所院长/陈峙嘉
  狂瘦20公斤的易筋操减重班学员/谢淑惠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丽莲(宝中医)


  高中开始参加社团,跟随老师学习太极拳,大学时虽因课业繁重而日渐生疏,但基本原理仍留存在心。

  学习中医的日子里,更是谨遵《黄帝内经》的养生法,严格规律自己的作息、结合经络导引。每晚11点前就寝,早上6点出门运动后才去学校上课,便觉一整日都精力充沛。

  台北医学大学药学系毕业后,才发觉自己对于中医药的兴趣,考取中国医药大学学士后中医系后,如愿朝着理想迈进,以班级第一名毕业。现任恩主公医院中医部主治医师,同时在北医中草药临床药物研发博士班进修。

  陈丽莲今年36岁,大家都以为她大学刚毕业。她说:「勤做易筋操、搭配自癒食谱,你也能像我一样,养生回春不求人。」

  FB粉丝团
  「宝中医的世说新语」:
  www.facebook.com/atypicalTCM/
 

图书目录

推荐序一 这本书,开启了预防医学的未来大门/张晋贤
推荐序二 跟着练,筋长年寿延,筋柔百病消/徐福惇
推荐序三 感谢宝中医,让我健康狂瘦20公斤/谢淑惠
前言 易筋操,让我多年的过敏不药而癒

第一章 练气、练经、凝神的经典——道家《易筋经》
‧《神雕侠侣》给我的启发
‧学会圣人的养生法,与天地同寿
‧中医望诊——从你一进门开始
‧中医师都在练,一般人更要练
‧《易筋经》与五禽戏、八段锦的比较

第二章 一气呵成十二式,舒筋正骨,凝聚精气神
‧第一式:韦陀献杵
‧第二式:横担降魔杵
‧第三式:掌托天门
‧第四式:摘星换斗
‧第五式:倒拽九牛尾
‧第六式:出爪亮翅
‧第七式:九鬼拔马刀
‧第八式:三盘落地
‧第九式:青龙探爪
‧第十式:卧虎扑食
‧第十一式:打躬击鼓
‧第十二式:工尾式

第三章 各式各样文明病,各招各式易筋操帮你解
‧失眠
‧头痛、偏头痛
‧周边性颜面神经麻痺
‧眼皮不自主跳动
‧腕隧道症候群
‧跗(跖)隧道症候群
‧近视
‧耳鸣
‧原发性高血压
‧直立性低血压
‧鼻子过敏,鼻塞、打喷嚏
‧慢性咽炎
‧舌痛灼热感
‧吞不下、想吐,没有食欲
‧消化不良、胃痛、胃胀、胃食道逆流
‧大肠激躁症
‧嵴椎侧弯
‧骨刺、骨质疏松、退化
‧五十肩
‧慢性疲劳

第四章 配合二十四节气练功,保健效果持续一整年
‧医病之间相互配合,才有最佳疗效
‧找出你最需改善的经络及肌肉,对症下药
‧五行影响健康的方式,超乎你的想像
‧二十四节气的养生与食补建议

第五章 药食同源——宝中医的自癒回春食谱
‧宝中医的「自我体质检测」
气虚型/气滞型/血虚型/血瘀型/阴虚型/阳虚型/阳热型/痰饮型

‧摆脱不舒服但没生病的「亚健康」,可多吃坚果

‧自己煮、免吃药——十二道自癒食谱,改善十种恼人症状
葛根汤/新鲜草莓果汁/满满的葱和鹰嘴豆汤/维吾尔风味洋葱炒羊肉/和风田园荞麦面/香菇、白萝卜的排毒煮物/清爽芳香米拌饭/明目菊花茶/黑白双耳润肤汤/香煎山药片/义式风味牡蛎烧/安神的百合炒芹菜

‧同场加映:简易养生与药膳饮品
香柚冰茶/古巴鸡尾酒莫吉托/梅子沙瓦/西式药膳气泡酒/好气色杞枣药酒/樱桃白兰地

结语 我是医师,但我希望病人自癒
 

图书序言

推荐序一
 
这本书,开启了预防医学的未来大门
恩主公医院中医部部长/张晋贤

 
  西汉的《黄帝内经》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着作,其中《灵枢.逆顺》曾言:「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文中提及的「治未病」有两种涵义:一是未病先防,不使疾病发生,亦即养生;二是说已病早治,不使疾病恶化,是早期治疗截止病程的一种手段。例如,诊察时发现肝脏有病,在预先察觉肝病将会传给脾脏,因此而预先补益脾的机能、充实脾气,使得脾脏能够抵御住肝邪的侵袭。
 
  上述「治未病」的观念,正是预防保健的思维,已成当代防护人类健康的潮流,更是各国医疗政策与世界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之一。由此可见,要成为一位真正关心病患的中医师,不仅要懂得如何治疗各种疾病,更重要的是善于预防疾病发生,防患于未然。
 
  陈丽莲医师毕业于中国医药大学学士后中医学系第21届,在学期间认真勤读,曾多次获得书卷奖。陈医师从实习医师、住院医师,晋升主治医师,本人看着她一路成长,无论在中医临床、教学、研究等,都表现得踏实且十分优异,近年来在学术研究更是亮眼。
 
  陈医师多年来致力推广《易筋经》的功效,期许能使大众可在疾病发生前(或已受疾病困扰时),以具有中医理论基础的预防保健方法调整体质、强身乐活。她擅长以浅显易懂的言语,深入浅出的介绍该功法的内容,除此之外,陈医师比较了易筋操与五禽戏、八段锦功法的差别;同时将易筋操应用于各种常见文明病的防治,更将之结合一年24节气,使保健效果持续一整年。书末她更教导大众中医「自我体质检测」,配合药食同源的自癒回春食谱,让读者不但能练功强身,还可透过食补调理体质。陈医师将中医融合养生,可说是替未来的预防医学开启了一扇大门。
 
  陈医师在门诊总以仁慈之心服务病患,学术研究态度极为严谨、自我要求甚高,因此本人相信,各位手中这本《宝中医的易筋操》一书,绝对是病患卫教最值得参考的健康宝典。相信此书的出版,也将为医界的疾病预防与养生功法立下新的里程碑,嘉惠更多社会大众。
 
  最后,感念陈医师在繁忙的临床医务与博士研究双重压力下,仍不忘行医之人预防保健的职责,此番精神实属难得,值得我辈学习。本人荣幸于陈医师着作出版前拜阅,敬佩她的用心、耐心与慈心,乐于为序嘉勉之。

推荐序二
 
跟着练,筋长年寿延,筋柔百病消
真吾中医诊所院长/徐福惇

 
  我是针科医师,目前在台中执业,主张以针理百病、不开药。我不把脉,也不管经络穴道,「吾道一以贯之」,简单的说就是凭个「松」字。打通卡死的地方,松解绷紧的处所,大部分的小病就自己好了。正所谓「筋长年寿延,筋柔百病消」,书中前言说得确实。
 
  要把病人弄松成岸边垂杨,医生自己得要更松成绕指之柔、凭虚处静,才能察知患处之刚强。我初随林淑娟女士练习华佗的「五禽戏」,后来向天罡讲堂林瑞珍女士学习「崑崙仙宗道功」迄今十年,惭愧的是天分浅薄,身上没起什么大变化、大感觉,只练出一双「贼眼」用来瞧病。
 
  和丽莲医师同是用针一路,又同练内家功法,怀着「北乔峰,南慕容」的浪漫心境,参赞丽莲医师的祛病强身实语。
 
  超过45岁的病人常问我的题目,排行第一的是:「我该做什么运动来保持健康?」我的罐头回答是:「30岁以下可练肌肉紧实,30岁以上要练习放松。」练放松的比例要逐年增加,超过70岁的人完全从事放松性的运动可也。
 
  什么是放松性的运动呢?瑜伽、太极、吐纳导引等是。随着年龄增长,气一天一天弱,身体一天一天硬,存着「像年轻人一样勇勐」的执念锻鍊自己,通常是落到受伤休养的田地。但想像自己如「婴儿般的柔软」来活动筋骨,不只身体内部应付气候环境突变的缓冲空间变大,心情也会跟着宽和起来。内家功法里说的「练先天炁」,老子说的「专气至柔,能婴儿乎」就是这一路。
 
  功法功架是固定的,但层次境界则永无止境。东方的玩意儿特色如此。套路就是同一套,打上1年、10年、30年,里头的内涵却是不同。身体内部的「空间」有多大呢?不知道,至少我摸了十年还在宫墙之外。
 
  不同的练习时间,打磨出相异的内在境界;不同的练习者,也应各有风貌。人的身体依照同一个法则建构,所以锻鍊的功法,从内涵观之,不同人之间是统一的。但因为个体后天际遇不同,有人生过病、受过伤,有的先天筋骨硬,所以每个人练习的姿势都不同。若要强迫人人动作高下相同如奥运太极拳团体赛,那么内涵就反而产生差异,亦即失去内涵了。因此功架需要尊重,但不能泥守。本书中依着练习个体差别设计的「简式、纯式、精式」三路,别具心裁,大家手眼。所以本书不是讲述《易筋经》的书,而是丽莲医师的道法,从内涵观之。
 
  生在台湾的幸福,是功架易得、老师易得,但良师难觅的问题,则不分古今中外,这也是前文中,我将老师们的名字列在功法前面的原因。一样的小提琴、钢琴、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不一样的老师传授,学生的收获如天壤之别。
 
  好的内家功法老师,身体是敏感的,能够感知体内气血经络的流通。若是初学便能感知,更是百年难得一出的武学奇才。丽莲医师不仅熟门熟路,知道哪个套路的哪个动作,会走身体内部的哪条道路、通到哪个地方、强化哪个区块、治哪一种疾病;还可以回推,哪种疾病可以倒回来用哪个动作治疗;此外,她还能从中医治病的观点,建议以哪种饮食医药来调理。难能可贵的师承,丽莲医师人在此,诠释清晰、方便速查的着作在此,强身理病的津梁也在此。依着练吧!

推荐序三
 
感谢宝中医,让我健康狂瘦20公斤
狂瘦20公斤的易筋操减重班学员/谢淑惠

 
  我是三千金的妈,最小的双胞胎目前读小一,晚上都跟我一起睡,基本上三个宝贝都是我在照顾,从小孩出生到现在,我的睡眠品质就没好过。此外,由于日常生活压力大,我常常半夜爬起来上网血拚,有时还会追韩剧追到天亮,因此造成新陈代谢失调,可说是标准的压力肥。
 
  我白天在户政事务所上班,单位里有位志工妈妈也在恩主公医院担任量血压志工,她见我精气神都不好又虚胖,推荐我去找中医部的陈丽莲医师(宝中医)做针灸埋线。第一次见到宝中医,我只觉得:「哇!这医生好有型,帅喔!」她只交代我不要吃甜食、晚餐量减半、多喝黑咖啡,并开了两星期的中药,就这样简单三件事,我再次回诊时就减了2公斤。
 
  因此,我想遇见宝中医,就是所谓的「医生缘,主人福」(久病不癒的患者,因遇上能对症下药的医师而痊癒),每次回诊都能看见成效。当我感冒、月经不顺、身体操劳、便祕,她也会仔细评估我的状况后调整处方,还会和我闲话家常,提醒我压力不要太大,真的「揪感心」。
 
  此外,我也非常感谢宝中医长期举办社区易筋操减重班。我在2016年4月第一次报名参加(为期两个多月、共10堂课),课堂上,宝中医专业演绎易筋经12式的每个分解动作,并细心讲解该动作的涵义及功效。此外,她还会补充各种中医养生撇步,让我不仅找回健康的身体,更建立了正确观念,实在获益匪浅。
 
  第一次课程结束后,我的体重大约减了9公斤。日常生活也觉得精神更好、注意力较集中、肌肤红润有弹性(三次课程下来,我一共狂减20公斤,但由于减重过程相当健康,全身上下完全没有恼人松弛的橘皮组织,厉害吧!),再加上饮食控制,内脏脂肪已从原本超高的24%,降到正常值8%,正式脱离三高的高危险群,算是健康宝宝了。
 
  易筋操并不困难,不致太喘但会让人流汗,非常适合不爱运动的人,且不受场地、天气限制,只需穿着轻便服装即可演练,搭配新书附赠宝中医亲自示范的DVD光碟,在家就能练习,真的很方便。我每天都在早晨、午休及睡前各打一套易筋操12式完整版连续动作,原本沉重烦闷的心情顿时一扫而空。唯一比较吃力的是第十式「卧虎扑食」,最初我上臂较无力、无法支撑前躯,所幸练习至今,我已能做出标准动作。
 
  宝中医平时忙于看诊、进修,仍不惜犠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编写这本《宝中医的易筋操》,努力把这套功法推广给更多人,请各位读者一定要好好拜读!

前言

易筋操,让我多年的过敏不药而癒


  2010年的春天,我刚从基隆长庚医院去职。离开这一个非常湿冷的环境,其实也是为了照顾身体,随后放自己一个月的假,再思考后续的路应该要怎么走。在这不算长也不算短的假期里,先去了梦想已久的吴哥窟。

  当时,我在小吴哥城边的饭店,接到一通来自学姊的讯息,询问我是否愿意前往中国桂林、广州参访广州中医药大学,顺便旅游。有感先前学姊对我照顾有加,也对于中国中医的学习环境很感兴趣,便促成了这次学习《易筋经》的机缘。
  
  参访广州中医药大学,初识《易筋经》

  某日,我从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的穿堂走过,发现大家都在练一种很像太极又很像宋代八段锦的功夫。带着几分好奇便上前询问,原来这种既像太极又像八段锦的功夫,有一个很厉害的名字,叫做易筋操。我当场傻眼,过去我一直很羡慕武林中人的自在洒脱、以武犯禁,但那终究只是虚构情节,想不到金庸老人家笔下的《易筋经》还真的存在这个世界上,竟真有这部书、这套功法。

  我向练习的小兄弟拜託是否可加入学习,他只道:「这不是什么武林祕笈,只是伤科推拿医师必须学习的基本功,如果是中医同道,当然没有什么好藏私的。」于是我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多停留了3日,仔细听骨伤科指导教授的讲解,指正功法与结合吐纳,反覆演示了数遍之后,前后10日的时间便算习得其形、其意。
  
  重拾功法、重练筋骨

  回到台湾后,我心中对中医研究的兴趣不减,便舍弃自己开诊所的想法,进入三崃恩主公医院一边行医,一边从事教学工作。

  一直到2014年,恩主公医院的社区医学部的工作人员询问我:「最近要为社区民众开办减重班,不知道中医这边是否有相关的课程或是经验可以提供?」

  原来他们每年春夏、夏秋之交都会举办减重班,不收费。我当下就想到之前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习得的易筋操,双方沟通后,就这样拍板定案了。

  为了教得更熟练以及分享一些练功心得,我将《易筋经》的笔记翻出来,每个动作重新演示、练习。由于我熟识中医经络的走向,因此练习数日之后,往往可以感受气血在自身哪条经络里流动、配合太极的唿吸吐纳,更能大幅提升细胞含氧量、活化新陈代谢,达到医书所言「筋长年寿延,筋柔百病消」的境界。

  筋骨更柔软,新陈代谢更有效率

  目前易筋操减重班已连续开办两年,大概已经有70位民众学成毕业,除了体重下降之外,不论男女老少,体质上都有明显的改变,原本不容易流汗,就连跑步、快走、骑脚踏车数公里也滴汗不出的学员,连续打两个易筋操十二式重复之后,汗出湿衣、汗珠细密,气息微喘却规律不紊乱。

  近年来气候失常,往往四季界线不明,五月时就已经达到30度高温,在台湾这个海岛型、高温又高湿的气候,中暑时有所闻。减重班里50~60岁的学员,也分享了练习之后身体比较少出现中暑症状的心得。毛孔机能良好、经络运行通畅、湿热不会囤积体内,使体温调节正常,我想这些都是易筋操的基本功效。

  比较有趣的地方在于,很多学员一开始,向前弯腰时手指只能碰到小腿、马步也蹲不太下去,到结业时,在不屈膝的情形下弯腰,大部分都能摸到脚背,更厉害的学员已能接触地板。马步都已有模有样,高度也许无法很标准,但假以时日,我想定能功成身健。「筋骨变得更柔软,新陈代谢好像变快了」是颇多学员的评价,减少了许多筋膜疼痛症,就连有慢性病史的民众,血压、血脂、血糖的代谢都变得更容易控制,不会出现剧烈起伏。两个月就能有初步成效。

  再谈谈我个人经历。由于家族遗传的关系,我平常就有过敏性鼻炎的体质。偶尔工作量大、熬夜读书身体疲劳时,也有月经期间下腹疼痛的毛病;电脑前坐久了会出现的筋骨僵硬、肩颈痠痛、肩背筋结等症状就更不用提了。

  吃药只能压抑,并未解决病源

  父亲常常念叨我,自己当中医师,为什么不把身体调好,其实从药学系毕业之后,我就不太喜欢吃药,尤其像过敏性鼻炎、经痛、手脚冰冷这种问题,吃药只能暂时压制症状,下次还会再出现,因为身体的体质仍然是依循旧有的模式在运作,并没有真正获得调整。

  治病强身不一定非得依靠药物,真正能达到改变体质兼顾养生目标的关键,在于锻鍊。

  锻鍊来自于优良的体操、功法或是运动,也不知道真的是易筋操达到的效果或是巧合,那年冬天勤快练习之后,到了春夏转换的季节时,过敏性鼻炎的发作频率一下子少了很多,流鼻水跟鼻塞都明显减少,也节省卫生纸(救回好多棵树)。就连月经疼痛,也意外的从冬天开始,到易筋操减重班结束之后都没再发作。

  完整12式无停顿,只要15分钟

  易筋操总共十二式,由第一式打到第十二式完结,若中间「无停顿」(连续动作),只需时15分钟。每一式既可独立演式,又可前后连贯。

  练习易筋经的环境,只要安全(周遭没有频繁的人流车流)、通风(不潮湿闷热)、地势平坦即可,室内户外皆无限制。初阶时建议在家中练习,配合附赠的DVD慢慢操作至熟练。

  基本上,易筋操的特点在于每招每式有繁有减,因此没有年龄的限制,但对于肌力较弱的中老年人,建议先强筋后柔筋,必须注意练习的先后次序。练习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查询本书内容,或是透过大是文化出版社询问我,我很乐意给予解答。
 

图书试读

学会圣人的养生法,与天地同寿
 
中医与《易筋经》、道家有什么关联?中医与道家学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道家的老子提倡「无为而治」,而《黄帝内经》的《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圣人为无为之事,以恬静为快乐,在清虚的环境寻求最大的幸福,因此,他的寿命就无穷尽,与天地同寿。这就是圣人的养生方法。」正是唿应了中医的理论基础源自道家的学说。
 
至于为什么中医会与《易筋经》有关?最主要的关键在于中医需要练功,尤其是骨伤科的医师。骨伤科医师治疗患者,往往使用各种不同的手法,把病人错位的筋骨扭转回正位,将过于紧绷的肌肉放松。一旦施力将患者错乱的筋骨回归本位之后,骨伤科医师反而因为这些多余的施力,造成自己本身的筋骨不平衡,这就是我们俗称的伤。
 
常常有人说:「伤会转换,从病人身上转到医师身上。」道理就是如此,医师若把多余的力道久留于筋骨之中,而不寻求练功之法化解、卸去,就会在自己的身上累积成伤。最初是形变(紧绷),然后到一定程度后,便产生质变(钙化点、骨刺)。
 
中医师都在练,一般人更要练
 
所以很多骨伤科医师、甚至是国术馆中多年经验的整复好手,都知道要练功。前言提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针灸推拿学院,更是把《易筋经》当作基本教材。练功是为了保护自己,保护骨伤科医师不受病人伤势影响。
 
其实不只是骨伤科的医师需要练功止伤,针灸科的医师也很需要,很多针灸科医师前辈们,由于长时间弯腰针灸,以致最后都患有椎间盘突出、嵴椎骨质增生(俗称骨刺)的毛病,这也是一种伤。内科医师久坐看诊,腰腿无力,打电脑时间过多,肩肘痠麻,也是一种伤。
 
换个层面来想,上班族久坐办公室使用电脑,不正是中医内科医师所承受之伤?百货公司专柜服务员、空服员久站弯腰,不正是针灸科医师所承受之伤?物流司机、整货员负重理货,不正是骨伤科医师所承受之伤?有伤必治,否则久积成痾,我治疗过许多患者,这点我最明白,否则世界上就不会有退化性关节炎、五十肩、扳机指、颈椎腰椎骨刺这些疾病了。
 
因此,不只是中医师为了治疗患者、保护自身需要练功,一般人为了持续工作、维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练功。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