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社会学 修订版

图解社会学 修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图解
  • 入门
  • 教材
  • 修订版
  • 普及
  • 文化
  • 社会现象
  • 知识
  • 思维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关心社会、了解社会、批判社会,
唯有更好的社会,才能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


「不读书就只能是做工的人?职业贵贱是谁在评断?」
「女孩子跟异性同居就是不检点?这是性别的差异还是不平等?」
「街友会流落街头是自己不努力?还是社会结构改变造成的结果?」
「巧克力、钻戒是情人间爱的表现?其中的关连到底在哪里?」

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从出生就受社会影响,开始接收各种资讯、思想。
但是,我们一般所认同的「常识」,真的绝对「正确、合理」吗?张开社会学之眼,看透表象、看清自己所处的结构,明白个人行动如何在结构中形成意义与脉络。唯有培养出社会学的批判性思考力,我们才得以立体地理解并反思自己与他人的处境,社会框架才有被松动、改变的可能。


社会学的探究不是僵化的理论,而是随时检视、不断反省、推陈出新的。 ……读了这本《图解社会学》,再看看这些经常听到、看到的社会现象时,一定能提出更多元、更丰富、也更精准的看法。─彭怀真

本书巧妙地将文字与图画、漫画相互搭配,正是它最有趣的地方,……期待对社会学有兴趣却不得其门而入的学子们能把握机会窥其堂奥。 ─林淑铃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吴逸骅
作者简介
台湾打狗人,高雄医学院医学社会学系与行为科学研究所硕士班毕业。现为摄影记者。
  「一本书是给答案,还是发现更多问题?」社会学吸引人之处就在此!



推荐者简介

彭怀真

学历
台湾大学社会学学士
台湾大学社会工作硕士
东海大学社会学博士
曾任 东海大学幸福家庭研究推广中心主任、东海大学社工系系主任、东海大学学生事务长、台湾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秘书长
现任 东海大学社工系副教授、中华民国幸福家庭促进协会理事长、中广新闻网主持人


推荐者简介

林淑铃

学历
清华大学人类学哲学博士
曾任 高雄医学大学医学社会学系专任副教授
现任 高雄师范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专任副教授
研究专长 台湾民间信仰、民俗医疗、质性研究、闽客文化比较研究

相关着作:《图解社会学(大字版)》

图书目录

导言
从社会学的图像领略丰富 彭怀真⋯⋯⋯⋯⋯⋯⋯⋯⋯⋯⋯⋯ 2
一窥社会学堂奥就从本书开始 林淑铃⋯⋯⋯⋯⋯⋯⋯⋯⋯⋯⋯⋯ 5

第一章    社会学是什么?
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16
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 18
影响社会学的重要事件⋯⋯⋯⋯⋯⋯⋯⋯⋯⋯⋯⋯⋯⋯⋯⋯⋯⋯⋯ 20
社会学是一门「科学」!?⋯⋯⋯⋯⋯⋯⋯⋯⋯⋯⋯⋯⋯⋯⋯⋯⋯ 22
社会学家的研究取向⋯⋯⋯⋯⋯⋯⋯⋯⋯⋯⋯⋯⋯⋯⋯⋯⋯⋯⋯⋯ 24
其他学科与社会学的关系⋯⋯⋯⋯⋯⋯⋯⋯⋯⋯⋯⋯⋯⋯⋯⋯⋯⋯ 26
社会学古典三大家⋯⋯⋯⋯⋯⋯⋯⋯⋯⋯⋯⋯⋯⋯⋯⋯⋯⋯⋯⋯⋯ 28
在地的知识—本土社会学⋯⋯⋯⋯⋯⋯⋯⋯⋯⋯⋯⋯⋯⋯⋯⋯⋯⋯ 32

第二章    我们生活的真真假假
我们生活在符号世界里⋯⋯⋯⋯⋯⋯⋯⋯⋯⋯⋯⋯⋯⋯⋯⋯⋯⋯⋯ 36
语言是文化的具体展现⋯⋯⋯⋯⋯⋯⋯⋯⋯⋯⋯⋯⋯⋯⋯⋯⋯⋯⋯ 38
文化让我们信以为真⋯⋯⋯⋯⋯⋯⋯⋯⋯⋯⋯⋯⋯⋯⋯⋯⋯⋯⋯⋯ 40
文化的两种立场─排他与包容⋯⋯⋯⋯⋯⋯⋯⋯⋯⋯⋯⋯⋯⋯⋯⋯ 42
消费文化─我消费我存在⋯⋯⋯⋯⋯⋯⋯⋯⋯⋯⋯⋯⋯⋯⋯⋯⋯⋯ 44
文化品味的竞争时代⋯⋯⋯⋯⋯⋯⋯⋯⋯⋯⋯⋯⋯⋯⋯⋯⋯⋯⋯⋯ 46

第三章    社会化,你我成为「人」
麦当劳的社会化缩影⋯⋯⋯⋯⋯⋯⋯⋯⋯⋯⋯⋯⋯⋯⋯⋯⋯⋯⋯⋯ 50
从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社会化⋯⋯⋯⋯⋯⋯⋯⋯⋯⋯⋯⋯⋯⋯⋯⋯ 52
社会化的影响─自我发展理论⋯⋯⋯⋯⋯⋯⋯⋯⋯⋯⋯⋯⋯⋯⋯⋯ 56
社会化机构有哪些?⋯⋯⋯⋯⋯⋯⋯⋯⋯⋯⋯⋯⋯⋯⋯⋯⋯⋯⋯⋯ 60
活到老学到老⋯⋯⋯⋯⋯⋯⋯⋯⋯⋯⋯⋯⋯⋯⋯⋯⋯⋯⋯⋯⋯⋯⋯ 64

第四章    社会互动
我们如何进行互动?⋯⋯⋯⋯⋯⋯⋯⋯⋯⋯⋯⋯⋯⋯⋯⋯⋯⋯⋯⋯ 68
生活中潜藏的互动规则⋯⋯⋯⋯⋯⋯⋯⋯⋯⋯⋯⋯⋯⋯⋯⋯⋯⋯⋯ 72
我们都是团体的一份子⋯⋯⋯⋯⋯⋯⋯⋯⋯⋯⋯⋯⋯⋯⋯⋯⋯⋯⋯ 76
大团体好还是小团体好?⋯⋯⋯⋯⋯⋯⋯⋯⋯⋯⋯⋯⋯⋯⋯⋯⋯⋯ 78

第五章    社会组织
组织─现在社会特征⋯⋯⋯⋯⋯⋯⋯⋯⋯⋯⋯⋯⋯⋯⋯⋯⋯⋯⋯⋯ 82
组织的社会学观点⋯⋯⋯⋯⋯⋯⋯⋯⋯⋯⋯⋯⋯⋯⋯⋯⋯⋯⋯⋯⋯ 84
组织中的权威类型⋯⋯⋯⋯⋯⋯⋯⋯⋯⋯⋯⋯⋯⋯⋯⋯⋯⋯⋯⋯⋯ 86
层层分工与负责─科层制⋯⋯⋯⋯⋯⋯⋯⋯⋯⋯⋯⋯⋯⋯⋯⋯⋯⋯ 88
科层组织衍生的问题⋯⋯⋯⋯⋯⋯⋯⋯⋯⋯⋯⋯⋯⋯⋯⋯⋯⋯⋯⋯ 90

第六章    社会制度
什么是社会制度?⋯⋯⋯⋯⋯⋯⋯⋯⋯⋯⋯⋯⋯⋯⋯⋯⋯⋯⋯⋯⋯ 94
家庭⋯⋯⋯⋯⋯⋯⋯⋯⋯⋯⋯⋯⋯⋯⋯⋯⋯⋯⋯⋯⋯⋯⋯⋯⋯⋯⋯ 97
谁在组成家庭?⋯⋯⋯⋯⋯⋯⋯⋯⋯⋯⋯⋯⋯⋯⋯⋯⋯⋯⋯⋯⋯ 100
教育⋯⋯⋯⋯⋯⋯⋯⋯⋯⋯⋯⋯⋯⋯⋯⋯⋯⋯⋯⋯⋯⋯⋯⋯⋯⋯ 102
宗教⋯⋯⋯⋯⋯⋯⋯⋯⋯⋯⋯⋯⋯⋯⋯⋯⋯⋯⋯⋯⋯⋯⋯⋯⋯⋯ 104

第七章    社会学如何看经济制度?
为何需要经济制度?⋯⋯⋯⋯⋯⋯⋯⋯⋯⋯⋯⋯⋯⋯⋯⋯⋯⋯⋯ 108
理性、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110
资本经济造成异化⋯⋯⋯⋯⋯⋯⋯⋯⋯⋯⋯⋯⋯⋯⋯⋯⋯⋯⋯⋯ 112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116
全球化企业─麦当劳现象⋯⋯⋯⋯⋯⋯⋯⋯⋯⋯⋯⋯⋯⋯⋯⋯⋯ 120
休闲生活来临⋯⋯⋯⋯⋯⋯⋯⋯⋯⋯⋯⋯⋯⋯⋯⋯⋯⋯⋯⋯⋯⋯ 122

第八章    社会学如何看国家政治制度?
政治就是争夺权力?⋯⋯⋯⋯⋯⋯⋯⋯⋯⋯⋯⋯⋯⋯⋯⋯⋯⋯⋯ 128
什么是民主?⋯⋯⋯⋯⋯⋯⋯⋯⋯⋯⋯⋯⋯⋯⋯⋯⋯⋯⋯⋯⋯⋯ 130
菁英主义与多元主义的民主制度⋯⋯⋯⋯⋯⋯⋯⋯⋯⋯⋯⋯⋯⋯ 132
国家与人民的和谐关系⋯⋯⋯⋯⋯⋯⋯⋯⋯⋯⋯⋯⋯⋯⋯⋯⋯⋯ 136
国家与人民的紧张关系⋯⋯⋯⋯⋯⋯⋯⋯⋯⋯⋯⋯⋯⋯⋯⋯⋯⋯ 138
政府的类型⋯⋯⋯⋯⋯⋯⋯⋯⋯⋯⋯⋯⋯⋯⋯⋯⋯⋯⋯⋯⋯⋯⋯ 140

第九章    不平等、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
不平等的现实生活⋯⋯⋯⋯⋯⋯⋯⋯⋯⋯⋯⋯⋯⋯⋯⋯⋯⋯⋯⋯ 144
什么是偏差行为?⋯⋯⋯⋯⋯⋯⋯⋯⋯⋯⋯⋯⋯⋯⋯⋯⋯⋯⋯⋯ 148
偏差行为的社会学观点⋯⋯⋯⋯⋯⋯⋯⋯⋯⋯⋯⋯⋯⋯⋯⋯⋯⋯ 150
性别与不平等⋯⋯⋯⋯⋯⋯⋯⋯⋯⋯⋯⋯⋯⋯⋯⋯⋯⋯⋯⋯⋯⋯ 154
爱你,还是爱我自己?⋯⋯⋯⋯⋯⋯⋯⋯⋯⋯⋯⋯⋯⋯⋯⋯⋯⋯ 158
种族歧视⋯⋯⋯⋯⋯⋯⋯⋯⋯⋯⋯⋯⋯⋯⋯⋯⋯⋯⋯⋯⋯⋯⋯⋯ 160
年龄歧视⋯⋯⋯⋯⋯⋯⋯⋯⋯⋯⋯⋯⋯⋯⋯⋯⋯⋯⋯⋯⋯⋯⋯⋯ 162
什么是社会控制?⋯⋯⋯⋯⋯⋯⋯⋯⋯⋯⋯⋯⋯⋯⋯⋯⋯⋯⋯⋯ 164
社会控制无所不在⋯⋯⋯⋯⋯⋯⋯⋯⋯⋯⋯⋯⋯⋯⋯⋯⋯⋯⋯⋯ 166

第十章    富爸爸一定生出富孩子?─社会阶层化
社会阶层如何形成?⋯⋯⋯⋯⋯⋯⋯⋯⋯⋯⋯⋯⋯⋯⋯⋯⋯⋯⋯ 172
社会位置让别人认识「你」⋯⋯⋯⋯⋯⋯⋯⋯⋯⋯⋯⋯⋯⋯⋯⋯ 174
什么是社会流动?⋯⋯⋯⋯⋯⋯⋯⋯⋯⋯⋯⋯⋯⋯⋯⋯⋯⋯⋯⋯ 176
阶层化的社会学观点⋯⋯⋯⋯⋯⋯⋯⋯⋯⋯⋯⋯⋯⋯⋯⋯⋯⋯⋯ 180
抢救贫穷大作战⋯⋯⋯⋯⋯⋯⋯⋯⋯⋯⋯⋯⋯⋯⋯⋯⋯⋯⋯⋯⋯ 182

第十一章    改变中的社会
什么是社会变迁?⋯⋯⋯⋯⋯⋯⋯⋯⋯⋯⋯⋯⋯⋯⋯⋯⋯⋯⋯⋯ 186
社会变迁理论⋯⋯⋯⋯⋯⋯⋯⋯⋯⋯⋯⋯⋯⋯⋯⋯⋯⋯⋯⋯⋯⋯ 190
现代化⋯⋯⋯⋯⋯⋯⋯⋯⋯⋯⋯⋯⋯⋯⋯⋯⋯⋯⋯⋯⋯⋯⋯⋯⋯ 194
都市化⋯⋯⋯⋯⋯⋯⋯⋯⋯⋯⋯⋯⋯⋯⋯⋯⋯⋯⋯⋯⋯⋯⋯⋯⋯ 196
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198

第十二章    认识社会学理论
早期社会学理论的发展⋯⋯⋯⋯⋯⋯⋯⋯⋯⋯⋯⋯⋯⋯⋯⋯⋯⋯ 204
存在就是合理─功能论⋯⋯⋯⋯⋯⋯⋯⋯⋯⋯⋯⋯⋯⋯⋯⋯⋯⋯ 206
冲突才是社会本质─冲突论⋯⋯⋯⋯⋯⋯⋯⋯⋯⋯⋯⋯⋯⋯⋯⋯ 208
微观社会学─符号互动论⋯⋯⋯⋯⋯⋯⋯⋯⋯⋯⋯⋯⋯⋯⋯⋯⋯ 210
揭示日常生活规则的理论⋯⋯⋯⋯⋯⋯⋯⋯⋯⋯⋯⋯⋯⋯⋯⋯⋯ 212
理论上的两难⋯⋯⋯⋯⋯⋯⋯⋯⋯⋯⋯⋯⋯⋯⋯⋯⋯⋯⋯⋯⋯⋯ 214

第十三章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的研究步骤⋯⋯⋯⋯⋯⋯⋯⋯⋯⋯⋯⋯⋯⋯⋯⋯⋯⋯⋯⋯ 220
重「质」,还是重「量」?⋯⋯⋯⋯⋯⋯⋯⋯⋯⋯⋯⋯⋯⋯⋯⋯ 224
社会统计如何进行?⋯⋯⋯⋯⋯⋯⋯⋯⋯⋯⋯⋯⋯⋯⋯⋯⋯⋯⋯ 226

主要参考书目⋯⋯⋯⋯⋯⋯⋯⋯⋯⋯⋯⋯⋯⋯⋯⋯⋯⋯⋯⋯⋯⋯ 228
索引⋯⋯⋯⋯⋯⋯⋯⋯⋯⋯⋯⋯⋯⋯⋯⋯⋯⋯⋯⋯⋯⋯⋯⋯⋯⋯ 230

图书序言

●导读
文◎彭怀真(东海大学社工系副教授、中华民国幸福家庭协会理事长)

从社会学的图像领略丰富
一、    引言中的引言:从我的惨痛教学经验说起

在收到这本书原稿的五分钟之内,我就决定下学期的「大一社会学」要用这本书当作教科书。我讲授社会学已经二十年,自己也写过销路一直不错的社会学入门书,校订过别人翻译的社会学导论、参与过辞典的编辑,当然阅读过不计其数的社会学入门书。但是对于如何向愈来愈年轻的学习者介绍社会学,却感到压力很大。
我每年任教科目中,「社会学」是我最常教的一门,是我最有心得的一门,但也是学生评鑑最低分的一门,这让我挫折很深。我再三检讨,不相信自己的表达能力到了这门课就差了,更不相信社会学大师的睿智不再有说服力,不相信社会学理论不再具有解释力,更不相信社会学知识难以吸收。但事实摆在眼前,我苦思不解,学生清楚表明:「不易接收社会学的知识。」他们考试成绩的不理想更使他们抗拒这个宝贵的知识领域。
我试着改变方式授课,增加讨论、从新闻事件中分析、播放电影、以及用图用表来说明。对于Y世代,身处e化风潮的年轻人来说,大量文字实在不是好的沟通方式,「看图说理论」是不错的选择。如今终于看到了一本以图解来说明社会学的教科书,书中有好些我平日就用来向学生解说的图,只是更清楚、更完整、更容易懂,更重要的,全书各章都包含图,实在太方便了。对于习惯以图像接收讯息的下一代,非常直接、非常好用。

二、社会学是有用又有趣的知识领域

社会学的最简单定义是「研究社会的科学」,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人,都生活在人群中,也都受到社会的影响,因此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非常重要。尤其对于即将在成人世界生存打拚的人来说,认识社会与认识人群等于是为自己寻求安身立命的保障。毕竟「知识就是力量」,有知识就容易有正确判断,社会学是过去许多专门以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的人所累积的知识,累积出各种对我们有用的观念,读者假如能够多吸收这些讯息,一定可以基于正确的认识减少犯错。
专门读社会系是大学生很好的选择(我和我的儿子都以社会学为我们大学时代的主修,我女儿也修过这门课),因为这领域能够帮助人们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很高的应用性。对于有志了解社会科学的人,社会学也是最好的一门入门知识。因为社会学也探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体系、政府组织等,所以先了解社会学,再读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公共行政等都是最佳的途径。对于有志从事对人群直接服务的年轻人,社会学的知识更是少不了。我们越认识社会,愈能对其中弱势者提供较佳的服务。所以每个社会工作系都以社会学做为必修课,而且通常安排在大一,我过去十多年每年陪社工系的新生一起研读,希望他们在学习成为一个专业的助人者时,对服务对象及对方所处的环境能有更清楚的了解。
现代高等教育的趋势是非常重视通识课程,希望大学毕业生除了本科专业之外,能对其他知识领域有一基本概念。其中绝对不能少的当然是「社会学」,社会学的知识广博丰富,相关的研究成果很多,一定能满足每一个期待充实自己的年轻生命。

三、爱台湾与读社会学有关

社会学的探究不是僵化的理论,而是随时检视、不断反省、推陈出新的。社会学的思考是使人有反省力,对很多人所讲的现象保持批判,使人兼具冷静的脑与温暖的心。例如近年来,「爱台湾」的声音此起彼落,这样的诉求偏重感性,还有一丝政治味。若从社会学的各个观点,会更仔细、更周全。包括:如何多了解台湾的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阶层和很特殊的台湾人性格等,然后可以考虑如何以比较有效的方法去爱、分析台湾在全球化中的位置、探讨爱台湾这议题在各方面的影响性等等。社会学的知识既深且广,一方面是全球性的,诸多理论对于不同社会都具有强大解释力,同时,它也试着对不同地区的差异做观察分析,并且针对各地区的特殊之处有所整理。
我们台湾社会的发展经验就很特别,下列现象都值得追踪。比如说,在医疗照顾中逛医院(doctor-shopping),喜欢介绍医生等。又如宗教界的八家将文化;都市中都市原住民的认同危机;台北与非台北的资源分配问题;富裕台湾中的贫困与紊乱。以我们熟悉的家庭来说:结婚的不住在一起,不结婚的却住在一起,已经离婚的却上床,不离婚的却感情冷淡等。台湾人有一份主要职业,另有兼职的现象普遍。政治参与中贿选、请客、政客跑婚丧喜庆(白天参加丧礼送人上山、晚上参加婚礼送人进洞房)、人民对政治人物下跪求情。台湾充满了情色,有全球少见的槟榔西施文化,这个岛处处赌博,人民总是以旺盛的生命力寻求机会,工作时间每年将近两千三百小时,是全世界第一长,人民压力普遍很大,自杀率也在全球名列前茅⋯⋯。
这一连串的现象都很特别,值得观察了解,你可能都有些兴趣想要了解。当你进入社会学的世界,读了这本《图解社会学》,再看看这些经常听到、看到的社会现象时,一定能提出更多元、更丰富、也更精准的看法。 当然本书是以图像为主,书也不能太厚,所以有些部分显得过于简化。 有些理论只能挑选最重要的部分说,还要配合实际的例子,很难周全地说明。 日后,如果能进一步根据社会学的几大主题分别再撰写编辑图解的书,就更好了。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图解社会学 修订版》的期待,更多地体现在它能否帮助我成为一个更有洞察力的社会观察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清晰、简洁、且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导我理解那些潜藏在日常现象背后的社会机制。我设想它可能从一些我们司空见惯的场景入手,比如排队、群体性事件、流行文化的传播,然后用社会学的视角去剖析这些现象的动因和影响。我尤其希望它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遵循某些社会规范,为什么某些群体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以及社会不平等是如何被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分析工具,帮助我识别社会中的偏见、刻板印象以及各种形式的社会控制,那将非常有意义。我期望它能让我不再仅仅是生活的参与者,更能成为一个有批判性思维的观察者,能够洞悉社会表象之下的真实逻辑,并以此来更好地理解他人,理解社会,最终更好地认识自我。

评分

我一直觉得,学习社会学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学会更理性、更批判性地看待世界。《图解社会学 修订版》这个标题让我感到,它可能不仅仅是罗列理论,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种思考社会的方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导我从微观的个体行为,上升到宏观的社会结构,理解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我期待它能教会我如何识别社会中的权力关系,如何分析群体决策背后的逻辑,以及如何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行为模式。同时,我也希望它能帮助我培养一种“社会学想象力”,即能够将个人经历放置在更广阔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中去审视,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处境,也能对他人产生更多的同理心。这本书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睿智的朋友,能够帮助我拨开迷雾,更清晰地看见社会的真实面貌,从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并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评分

作为一名对社会变化非常敏感的读者,我一直对各种社会思潮和理论的演变很感兴趣。《图解社会学 修订版》这个名字暗示了它可能会对经典的社会学理论进行梳理和更新,这正是我所期待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对马克斯·韦伯、埃米尔·涂尔干、卡尔·马克思等早期社会学家的理论进行介绍,更重要的是能够探讨这些理论在当今社会是否仍然适用,以及当代社会学家是如何在经典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创新的。我特别希望书中能涉及一些新兴的社会学分支,比如数字社会学、环境社会学、性别研究等,这些都是与我们当下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如果这本书能够清晰地勾勒出社会学研究的脉络,展示不同学派之间的对话与争鸣,并用生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各种理论的实践意义,那么它无疑将是一本极具价值的读物。我期待它能让我对社会学这门学科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也能激发我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评分

作为一个对社会现象一直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对《图解社会学 修订版》这本书的期待值可以说是相当高。市面上关于社会学的书籍很多,但大多晦涩难懂,充斥着各种理论术语,常常让我望而却步。《图解社会学》这个名字本身就很有吸引力,我设想它能将复杂的社会学概念以生动形象的图画和简洁易懂的文字结合起来,让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有趣,而不是一场艰涩的知识闯关。我尤其希望它能涵盖一些我生活中切实感受到的社会问题,比如社交媒体如何影响人际关系、消费主义的兴起、阶层固化现象等等。如果这本书能在我阅读过程中,时不时蹦出一些“原来是这样!”的恍然大悟时刻,那就是它最大的成功了。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观察和理解社会的新视角,帮助我更好地分析身边发生的种种事件,而不是简单地接受信息。当然,作为一本“修订版”,我期待它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更新,能够反映当下社会的新变化和新趋势,毕竟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理论也需要与时俱进。我非常看重它的实操性和启发性,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不仅是了解社会学,更是学会如何运用社会学的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评分

从书名《图解社会学 修订版》来看,我最看重的是它能否有效地“图解”那些常常让我感到抽象和难以捉摸的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研究的往往是宏大而复杂的社会结构、群体行为以及各种无形的力量,如果没有合适的工具或媒介来辅助理解,很容易让人感到迷失。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丰富的图表、流程图、案例分析配以精炼的语言,将那些抽象的概念,比如社会分层、权力结构、文化变迁、集体行为的成因等,变得具体可感。我想象中的“图解”不是简单的插图点缀,而是能够真正成为理解核心内容的“钥匙”。例如,在解释社会化过程时,书中能否用一张清晰的思维导图展示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环境下的个体如何被塑造?在讨论社会冲突时,是否能用图示来展示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点和互动模式?我希望它能摆脱那种陈词滥调的文字堆砌,而是通过视觉化的方式,直观地揭示社会运作的逻辑和内在联系,从而降低学习门槛,让更多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入门,享受探索社会奥秘的乐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