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世魔王毛泽东:刘晓波文集第四卷

混世魔王毛泽东:刘晓波文集第四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近三十年来,评毛的着作、论文不计其数,单以批毛而论,刘晓波〈混世魔王毛泽东〉这篇文章应属举旗之作。在逻辑和论证上强而有力,气势豪迈,文字上明快质朴,妙语闪耀,令人叹为观止。刘晓波在五千字的文章中将毛的权术、心态写得透彻淋漓,对毛和中国愚昧封闭国情的关联也分析恰当,对文革的判断更是醒目到位。

  批判毛泽东一直是刘晓波写作中锲而不舍的主题,如今我们将刘晓波批判毛泽东的文章汇集成一本厚厚的文集,正好用《混世魔王毛泽东》作为书名。毛泽东虽已去世多年,但要彻底否定毛泽东并不容易,这几年来习近平的种种亲毛、崇毛言行,更证明了「毛病不改,积习难除」。刘晓波以他非凡的人格与才智,为这移山般的批毛工程留下心血大作。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刘晓波(1955-2017)


  中国作家、文学评论家、人权活动家、《零八宪章》的主要起草人之一、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1955年12月28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80年代,以「黑马」之姿登上中国文坛。1988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89年,参与天安门学生运动,为「广场绝食四君子」之一。天安门屠杀之后,被捕入狱。此后成为中国最勇敢和最活跃的异议知识分子。在海外出版多部着作,并在中文媒体和网际网路上发表数百万字的评论文章。

  2008年12月8日,因发起和参与起草《零八宪章》而被中国当局祕密逮捕。美国学者林培瑞赞扬说,刘晓波的选择「如扑火灯蛾,无惧于赴汤蹈火」。2009年12月25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刘晓波有期徒刑11年,其妻子刘霞亦长期遭到非法软禁。

  2010年10月8日,刘晓波因「在中国为基本人权持久而非暴力的奋斗,已经成为方兴未艾的中国人权奋斗的标志与丰碑」,而荣获该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如果排除达赖喇嘛的国籍争议,刘晓波是首位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也是当今世界唯一身在监狱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美国《Time 时代杂志》将刘晓波与翁山苏姬、曼德拉、甘地和马丁•路德•金恩等一同列为全球「十大政治犯」之一。

  2017年6月,刘晓波确诊罹患肝癌末期,7月13日刘晓波病情恶化而病逝。 中共当局以各种理由逼部分家属同意于7月15日匆匆火化及海葬。
 

图书目录

推荐序/批毛重磅炸弹── 金钟/06
推荐序/非毛化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第一步── 余杰/11

【第一辑 魔鬼是怎样炼成的】 
混世魔王毛泽东 22 
毛泽东玩弄宪法 32 
以人命为刍狗的毛泽东 34 
为什么毛泽东的眼中总有敌人? 38 
按权力分配 48 
—毛时代的不平等
毛泽东如何剥夺农民 57 
毛泽东如何戕害国人的生命 60 
苏联人笔下的延安整风 66 
延安时期周旋于苏美之间的毛泽东 73 
论共产极权为野蛮之最 91 
毛泽东是中国传统的最大破坏者吗? 117 
毛泽东仰望史达林的媚态 123 
毛泽东为什么发动鸣放和整风 128

【第二辑 毛泽东的臣仆们】
钦定下的御用史学 140 
读《晚年周恩来》 144
林彪对毛泽东的背叛 165
毛派公开挑战江泽民 177
—评邓力群等人的上书
革命泡沫中的文化新贵 184
看叶剑英之女忆文革 193
朱成虎不过是个小毛泽东 200
沈从文自杀与毛式暴力美学 210
今日中国毛派的处境 222
章伯钧的幻觉与毛泽东的阴谋 227

【第三辑 毛泽东还活着】
我从十一岁开始吸烟 242
—为「文革」三十年而作
从娃娃抓起的残忍 248
—为文革三十五周年而作
向自由的先驱王申酉致敬 256
倾听林昭的遗言 258
谁为暴君毛泽东招魂? 261
自由国家在二十世纪的四大失误 270
没有记忆 没有历史 没有未来 321
—为北京「文学与记忆」研讨会而作
禁言文革浩劫是另一场浩劫 326
—纪念文革爆发四十周年
文革从来没有结束 330
以由衷的谦卑向遇罗克致意 334
—纪念文革四十周年
从杨天水重刑到禁言文革 344
毛泽东的极权式腐败 348
—为毛泽东死忌三十年而作

图书序言

推荐序

批毛重磅炸弹── 金钟


  我和晓波结缘在1988 年冬天的香港。连续发生两件后来「载入史册」的事情,都与我主编的《开放杂志》(当时名称《解放月报》)有关。一件是那年11 月号发表晓波评论文章〈混世魔王毛泽东〉;另一件是12 月号发表我对晓波的专访〈文坛「黑马」刘晓波〉。这两篇文章,虽然都是杂志的压卷之作,但当时并未造成很大的影响。岂料半年后,北京爆发天安门学潮,晓波成为举世瞩目的六四清场的重要新闻人物。在学运遭镇压后,他被指控为学运的「黑手」,当局对他展开全国性的批判。罪证之一, 就是这合二为一的文章和专访。

  尤其是12 月他路经香港做的专访,晓波在回答我「在什么条件下,中国才可能实现真正的历史变革?」的问题时,他断然回答:「需要三百年殖民地」。一时间「卖国主义」的指控在大陆几乎家喻户晓。其实,中共更在乎的是〈混世魔王毛泽东〉这篇大作。被官媒称为「反共反人民的重磅炸弹」,并指文中提到的「四个代替」是刘晓波企图推翻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纲领性主张」。罪名可谓严重之至。

  现在主题批毛的《刘晓波文集》第三卷出版,将〈混世魔王毛泽东〉作为首选,那是毫无疑义的。近三十年来,评毛的着作、论文不计其数,单以批毛而论,晓波此文应属举旗之作。在逻辑和论证上强而有力,气势豪迈,文字上明快质朴,妙语闪耀,令我叹为观止。不免感念:1988年,晓波才三十三岁,文革暴起时不及小学毕业,何以在五千字的文章中将毛的权术、心态写得如此透彻淋漓?对毛和中国愚昧封闭国情的关联也分析恰当,对文革的判断更是醒目到位。他指出,毛只属于中国,且罪孽深重。

  晓波调侃道:在毛的统治下「每个中国人都是零,十亿个零加起来仍然是零,因而毛泽东最后也变成了零」。他说,在近现代史上,中国人不是作为人,而是作为奴隶而生存的。毛的所有运动都是模仿而来,唯有「文革」是他的独创,前无古人,他也就成为千古罪人。毛在世界范围内,是彻底的失败。他没有丝毫走向世界的迹象,只能在内部整肃中发洩他的权力欲。玩中国,易于反掌;玩世界,犹如一个死守二亩地的土财主。—这篇堪称晓波代表作的文章,显示他理性批判的功力和对中国政治生态与传统的真切把握。

  今天,我们仍然在关注毛的行情。西方公认的二十世纪杀人纪录达到「千万」数量级的三大恶魔,毛已居其首。其次的史达林、希特勒,他们死后很快就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架,然而,毛尸已经泡了四十年,还是一具天安门的图腾(中共的供奉,带动少数海外毛痴)。这不啻是二十世纪留下的最大怪诞,无异于对人类智慧的世纪嘲讽。这是需要解读的。

  晓波不失为先知者。他就为何「彻底否定毛泽东并不容易」提出两点解释:一是中国传统只反昏君贪官,不反专制皇权。「最卑鄙的政治家也无法在民主政治中为所欲为,而最高尚的政治家在专制政体中也将为所欲为。没有宪政制度的保证,任何掌权者都将走向独裁。」二是缺乏国民自身的否定。文革就是专制主义的极端化和被统治者愚昧软弱的极端化合成所致。没有中国人的奴性,中国专制主义绝不会如此长久而肆无忌惮。

  后文革三十年的中国政治不正是印证了晓波这些富于远见的论述吗?晓波不是书斋中的理论家,他是勇于实践的领军人物, 八九北京民主潮涌,他立即从纽约飞往天安门广场,带着他的「从我做起」的民主信念,和学生一道,坚持到最后,履行「和平非暴力」主张,挽救数千名准备牺牲的年轻生命。直到他入狱之前倡导的「零八宪章」运动,都贯穿他终结专制主义的要旨。从1988 年开始为海外媒体撰稿数百篇,担任独立中文笔会会长,仅是在《开放》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就达九十九篇。这些文章,每篇都是有观察有见解的力作,没有谄于时尚的乖巧虚饰, 不失为自由世界不屈的一流政论家,他的人格与论证力量无愧于诺贝尔奖的崇高荣誉。

  追寻晓波的思路,还应该补充一个他强调的命题,在我看来极为重要。那就是中国历史上许多次打倒皇帝的革命,包括对毛泽东的否定,如果没有消灭皇权赖以生存的小农文明,都将归于失败。他说,打倒一个皇帝、否定一个毛泽东都不困难,人为不行,还有天助(毛总要死),困难在于消灭汪洋大海般的小农意识。他的结论是:「 不能从专制主义的内部来寻找否定专制主义 的力量。」因此,他延伸出中共指为纲领的「四个代替」—「只能用多党并存的民主制代替一党独裁;用私有制、市场经济代替公有制、计划经济;用多元化的言论思想自由代替思想一元化; 用世界的(西方的)现代文化代替中国的传统文化。」

  毛的死亡,确实是天助完成的否定毛的第一步,但是否定远没有完成。晓波以超越「鞭尸」的民间诉求的高度提出:「否定毛泽东,最根本的意义上是否定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小农式生存, 是一次全民族的脱胎换骨。」他说,这种否定也许是世界历史上最漫长最艰难的否定过程,因为中国专制主义具有世界上最顽强的生命力,当代中国人要忍受巨大的痛苦而别无选择。否则,毛虽死,「他代表的专制主义仍然是永远不落的红太阳」。

  至此,我们似乎感到一阵神谕般的启示,看到了中国经济喷井式的爆发和专制政治一再强化之间的那条脐带。换言之,习近平只是用西装包裹起屁股上的毛家烙印,就像那些大贪官在地下室藏匿成堆的美钞和情妇一样。中国今天迷魂式的摩天繁华,虽有国际资本的输血,殊不知一切都堆积在小农意识的狭隘地基上,这深层的局限性,蕴藏深重的危机,不可能实现「四个代替」,只是习近平踏着毛的陕北足迹落脚窑洞时幻想的一场中国梦。

  我在文革五十週年之际,曾经不断寻思,为何习大大甫上台,就作痛心状地唿唤,苏联那样大的一个党一个国家,咋的说没就没啦,竟然没有一个男儿挺身而出。迄今没有人给他回答。我的探索是,苏联的一党极权是建立在一个工业化大国的基础上,它的修正主义乃至发源于欧洲的国际共运的整体瓦解,是从「第二国际」时就已发其端,而于百年之后完成其社会使命,这是必然的轨迹,也是历史的进步。毛的文革坐井观天,完全蒙昧于时代大潮流而反动,正如晓波所形容的:「他被人类的先进文化抛到远远的地方,只能封闭起来,龟缩在自己的躯壳内」,自欺欺人,害人害己,怎么能不一败涂地呢?

  晓波以他的耿耿道义、坚韧不拔和非凡才智,通古今之变, 洞悉中国的苦难宿命,为这移山般的批毛工程留下心血大作,有如二千年前骆宾王撰写那篇着名的讨武后檄文,兵败而亡命一样,陷身大狱,孤度寒夜,不知何时得见自由。念及和晓波的一段知音之遇,如今重洋远隔,苍天悠悠,祝君保重,是所至祷。谨为序。

推荐序

非毛化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第一步── 余杰


  1989年,我十六岁,初中毕业。在六四屠杀之后的愤懑与痛苦中,偶然在书店发现了一本蓝色封皮的《刘晓波其人其事》,那是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批判「六四黑手刘晓波的书」,收入多篇御用文人的批判文章,以及刘晓波「最反动」的文章及言论摘要。我不会读那些等而下之的批判文章,它们跟刘晓波的文章不在同一个档次上;我只读刘晓波的原文,那电闪雷鸣般的思想、丰富充沛的感情、锐利明快的语言,让我如受电击一般。我暗自怀疑,该书的编辑是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故意用这种方式传播刘晓波的文章和思想。其中,最让我拍手称快的一篇文章,是首发在香港《开放》杂志的《混世魔王毛泽东》,那是我看到的对毛泽东及中共暴政最全面、最彻底的批判,我反覆阅读、爱不释手乃至倒背如流。

  那时,我没有想到,多年以后,我也成为《开放》杂志的专栏作家之一,在长达十多年时间里,在每一期的《开放》杂志上,我的文章都与刘晓波的文章同步发表。那时,我也没有想到,我跟刘晓波会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我的命运会因与刘晓波一起从事人权事业而发生逆转,刘晓波于2008 年被中共警察秘密绑架、2009 年获刑十一年、2010 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而我则流亡美国。我更没有想到,我会成为《刘晓波传》的作者,并有幸受託编辑多卷本的《刘晓波文集》—在整理刘晓波在网络上发表的上千篇评论文章时,我惊喜地发现,批判毛泽东一直是其锲而不舍的主题,刘晓波批判毛泽东的文章足以汇集成一本厚厚的文集,正好用《混世魔王毛泽东》作为书名。

  近年来,中国的言论的空间不断萎缩,其标志之一就是:民间社会争取到的批毛的言论自由,正被习近平政权压缩乃至取消。经济学家茅于轼、历史学者袁腾飞,以及央视节目主持人毕福剑,都因为在不同场合发表批毛的言论,遭到来自权力部门的打压和民间毛粉的骚扰—后者以主流民意自居,更得到公权力部门的鼓励和纵容。茅于轼、袁腾飞和毕福剑的遭遇表明,中国人仍然需要 「非毛「付出沉重代价。

  尽管如此,我对海内外沉渣泛起的「毛泽东热「并不特别担心。因为,一旦中国实现了民主转型,民众拥有言论自由和新闻出版自由,揭毛和批毛的着作可以自由出版和流传,那 对毛的偶像崇拜必定会不攻自破。如果近年来在海外出版的三本批判毛泽东的力作—张戎的《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李志绥的《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高华的《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 能在中国国内出版,并成为中学生和大学生历史课上的指定参考书,年轻一代中国人就不会成为「毛粉」。刘晓波的评论集《混世魔王毛泽东》亦可跟以上三本书并列,成为年轻一代中国人了解当代中国的入门读物。

  毛泽东是中国黑暗文化的集大成者

  同样是批毛,刘晓波与很多批毛者的思路截然不同。很多「半截子「的批毛者认为,毛的核心思想来自西方的马列主义、史达林(斯大林)主义,毛是中国文化的破坏者,批毛即意味着去掉「外来」的现代专制主义,并恢复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观点在华人中颇有市场。比如,很多到台湾旅行的中国人,由衷地赞叹台湾人的温文尔雅、繁体字的古朴大方,认为这是台湾没有经历文革,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保存。他们赞扬蒋介石当年在台湾推行的「中国文化复兴运动」,认为蒋介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神。所以,蒋毛之争被描述成支持中国传统文化与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立。

  刘晓波完全不同意这种看法。刘晓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勐烈批判者,他对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生关系有着深入的分析:「谈到暴君毛泽东,有种似是而非的观点认为,毛泽东的罪过之一是破坏了中国文化传统,特别是他所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对文化传统的毁灭可谓前无古人且举世无双。然而,这种观点违背了起码的事实。」刘晓波认为,毛虽然不喜欢儒家、批判孔子,但毛对法家的权谋术和厚黑学相当推崇,毛是中国传统文化黑暗部分的集大成者:「在制度文明和现实政治的层面,毛泽东是传统的最大继承者,那种贯穿中国历史的政治上和思想上的独裁,从秦始皇到毛泽东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古代家天下独裁发展为现代党天下独裁,最后变成绝对的个人极权。如果只从「外来邪教」角度批毛和反共,并不能揪出毛共的根源—毛共深深扎根在中国黑恶的文化土壤之中。同样是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在欧洲和在亚洲的实践即有明显差别:在共产党国家中,越往西,越多存留一些文明和人性的部分;越往东,越多呈现那些野蛮和兽性的面貌。中国、北韩和柬埔寨共产政权之邪恶、野蛮,让苏联东欧集团甘拜下风。

  毛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从其读书习惯和知识结构即可看得清清楚楚。文革中的上海市委写作组负责人、「四人帮」的笔桿子朱永嘉,一生都是忠心耿耿的毛派。毛泽东晚年曾通过姚文元让上海市委写作组为其整理、标点数古文,印刷成大字本呈送。朱永嘉在《毛泽东晚年重读古文内幕》一书中,收入八十六篇毛重读的古文,其中有些是毛特别推荐给身边的人读的,如让周恩来读《史记•汲郑列传》、让王洪文读《后汉书•刘盆子传》、让江青读《后汉书》中黄琼与李固读列传、让姚文元读《旧五代史•李袭吉传》等。朱永嘉认为:「毛泽东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偏爱的人,每逢遇重大问题时,他不是从西方文化,而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吸取养料,寻找启发他解决问题的答案。在当时的中共高层领导人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精通,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如,没有一个人能超过他。「作为毛的崇拜者,朱也吞吞吐吐地指出毛在知识结构上的不足,毛只会从中国古书中找答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毛泽东的短处。他面对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运用新的思维方式,提出新的应变策略,那就显得有些不足了。」

  刘晓波对毛泽东的批判,有一箭双鵰之效果:既批判毛本人,又批判毛身上的黑暗文化传统。美化中国传统文化,无法彻底梳理毛泽东何为毛泽东。对此,历史学家余英时也指出:「毛泽东的真本领是在他对于中国下层社会的传统心理的深刻认识。但这里所谓的『下层社会』并不是千千万万安分守己的农民,而是那些三教九流、痞子光棍之类。用价值中立的名词说,即是社会边缘的人物。大陆上写毛泽东生平的人往往强调他『好读书』,尤『好读史』。其实他早年和中年读得最有心得的是所谓『稗官野史』,如《水浒传》、《三国演义》之类。……他读这些旧小说,自然不是为了消闲,而是为了从其中汲取如何造反、打天下的教训。」所以,必须改变中国的文化土壤,才能消除第二个毛泽东式的暴君破土而出的可能性。

  毛泽东从西方「拿来」现代极权主义

  与秦始皇、朱元璋等毛泽东欣赏的古代暴君相比,毛泽东的独裁统治自有其独特之处。毛从希特勒和史达林那里学到了若干现代极权主义运作模式,延安整风是其最初的尝试。

  刘晓波特别注意到延安整风和文革之关联性,从而打破了某些党内开明派对毛一分为二的看法—毛是「开国有功,建国有过」。共产党在其夺取政权之前就无比邪恶,而不是在夺取政权之后才蜕化变质。延安割据政权的本质 何?在记载和研究延安整风运动的着作中,昔日共产国际驻延安联络员兼塔斯社军事特派员彼得•弗拉基米洛夫的《延安日记》和已故历史学家高华的《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这两本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前者作为亲身观察者,在日记中栩栩如生地记载了其所见所闻;后者作为掌握最多史料的学者,用史料复原了延安整风之来龙去脉。刘晓波对这两本书高度重视,在多篇评论文章中引用。他评论说:「中共所进行的『阶级灭绝』,不要说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字狱』、宫廷倾轧和改朝换代难以比拟,就是史达林的集体化和『大清洗』,希特勒『种族灭绝』的残酷,也不能与之相比。毛泽东不仅要从肉体灭绝生命,而且要在尊严上和人格上彻底地摧毁人性。中共对人的公开的、系统的羞辱,开始于上世纪四○年代的延安整风运动,登峰造极于『文化大革命』。」换言之,延安整风是文革的序幕。

  毛泽东曾经自我标榜毛主义是「秦希斯(史)主义」。换言之,他是秦始皇、希特勒和斯大林(史达林)的集大成者。在中共建政之前,毛泽东没有出过国,很少接触外国人,不像蒋介石那样直接跟来自纳粹德国的军政人员来往并派遣使者(如宋子文等)向希特勒致意;也不像王明等「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那样,有长期在苏俄留学和工作的经验。长期以来,史达林并不看好毛这个「土包子」。但毛善于学习,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在任上学到了苏俄用现代媒体对民众实现洗脑的方法。毛深知文宣的厉害,终身亲自撰写或逐字修改社论。毛也善于用人,在延安整风时期,原本属于王明集团的留苏派要角康生,很快被毛泽东收归麾下,成为毛泽东打击党内其他派系的忠实走狗。康生在苏联受过克格勃(KGB)的训练,将KGB 的做法运用到延安整风运动之中,比如:建立严密的档案制度、对被整肃人员刑讯逼供、鼓励高级官员身边的工作人员告密、召集大会让当事人当众忏悔等。这些做法在以后的反右、文革等政治运动中得到更广泛的运用。

  在夺取政权之前,毛泽东冷酷毒辣的这一面深藏不露,西方左派和中国知识界人士大都将其看作风流潇洒、极具理想性的诗人与哲学家。前辈学者徐复观是少数较早洞察毛及中共本相的先知式人物。当年,徐复观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派驻第十八集团军少将高级联络参谋的身分在延安生活了半年多,撰写了一份对于共产党和延安革命的报导。徐复观认为:「整风运动即系一元化运动,即系思想一元化、领导一元化、工作机构一元化之运动。……党、政、军、民(民众团体)之领导权,一元化于党;而其工作之目标,则一元化于军。」他亦看到毛的一人独裁唿之欲出:「其领导之方式,在党内确系採取民主集中制,及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他对国民党提出严重警告:「与奸伪之斗争,不全胜即全败。全胜则奠定国家民族千百年太平之基,全败则沦数千年文物为异类,其中绝无中和之理。将来斗争正式展开以后,其惨烈远过于往时。」蒋介石对此文作出批示,下令国民党高干认真阅读。可惜,国民党早已丧失了斗志,这篇报告并未成为国民党的救命药。

  在延安期间,徐复观与毛泽东有过五次以上长谈。其中一次,徐询问「应当怎样读历史」,毛回答说:「中国史应当特别留心兴亡之际,此时容易看出问题。太平时代反不容易看出。西洋史应特别留心法国大革命。」毛只提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故意回避苏俄十月革命的历史,可见其心思缜密、骗术高超。在这本文集中,刘晓波有多篇文章分析毛共与苏俄之关系。在史达林生前,毛甘当斯史达林的儿皇帝,访苏时备受史达林羞辱,也忍气吞声;史达林死掉之后,毛轻视赫鲁雪夫,要争夺共产阵营老大的交椅,导致中苏关系迅速恶化。毛的外交政策围绕其国内独裁统治的稳定性展开,即便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也要硬着头皮头走到底,其遗产之一就是中共始终不能丢开北韩这个包袱。

  毛泽东的幽灵仍然在地球上游荡

  在今天的中国,批判毛泽东并不是一件已过时的工作。反之,批判毛泽东是迫在眉睫的、不可绕开的思想启蒙运动的重要环节。

  吊诡的是,有不少跟刘晓波一样经历过八十年代思想解放运动以及六四血雨腥风的知识人,近年来华丽转身成为毛粉。比如,当年担任过北大研究生自治会主席的孔庆东成为铁桿毛粉, 甚至肉麻地吹捧卡斯楚和金正日;在六四中坐过牢的诗人张广天,将毛泽东和格瓦拉作为其精神偶像;六四后流亡美国的作家苏炜,执笔大型歌剧知青组歌《水月甘泉》并换来回国的门票; 1980 年代自由派知识分子的旗手甘阳,在香港抛出「通三统」之说,即建议当政者打通孔夫子、毛泽东和邓小平这三个「伟大传统」;1980 年代最早引入西方基督教思想的学者刘小枫,以「毛子」(如同孔子、老子)尊称毛泽东,并提出将毛泽东打造成华盛顿加林肯式的「国父」……与这些「与时俱进」的人物相比, 刘晓波数十年如一日地批毛、反专制,如愚公移山,如精卫填海,不惜为此先后四次入狱。

  中国人自己不愿清除毛的毒素,西方人也就不把毛与希特勒、史达林并列。在西方,如果谁 希特勒说好话,一定是严重的「政治不正确」,在德国甚至是犯罪行为。但若 毛泽东歌功颂德,却被众人熟视无睹。比如,毛泽东的画像常常跟格瓦拉的画像放在一起,被做成半尊崇、半解构的「波普艺术」。若有人使用希特勒的画像作为艺术创作的素材,会得到怎样的反响呢?希特勒屠杀数百万犹太人是罪孽,毛泽东屠杀更多的中国人难道就不是罪孽吗?希特勒遗臭万年,毛泽东却香火依旧。

  再比如,《红色娘子军》等文革样板戏再度走红,还在台北的两厅院上演,评论人龙应台撰文赞扬这是台湾社会「宽容大度」的标志。被毛泽东迫害致死的学者储安平的儿子、音乐家储望华在澳洲雪梨歌剧院演出毛式文艺的典型代表《黄河钢琴协奏曲》,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美国白宫举办圣诞派对,前第一夫人蜜雪儿亲自在圣诞树上挂上一张有毛头像的卡片,欧巴马和蜜雪儿都是哈佛大学法学院的高材生,为什么连毛泽东是混世魔王的这个常识都不具备呢?这些人物曾应当好好读一读刘晓波这本掷地有声的文集。

  毛泽东热的背后是一种根深柢固、心甘情愿的奴性。在西方许多大城市的唐人街,都有生意火爆的「毛家菜」餐厅,似乎没有多少华人前去杯葛、抗议。每当看到「毛家菜」的店名,我就想起一则新闻报导:数年前,在华府郊区有一家越南餐厅挂出胡志明画像,引起越南移民社区的强烈抗议。数千人当年深受越共残害的越南移民到餐厅门口示威,迫使餐厅老板取下胡志明画像,并公开道歉。同样是被共产党荼毒的两个国家,国民素质为何如天壤之别?

  在《混世魔王毛泽东》一书中,刘晓波的反思和批判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第一步是批判毛本人,包括那具躺在毛主席纪念堂中的僵尸;第二步是批判毛身边的「共犯」,如江青、周恩来、林彪、郭沫若等文武弄臣,他们助纣为虐、罪不可赦;第三步是批判狂热愚昧的民众,他们如僵尸般被毛驱赶着骂人、打人、吃人。刘晓波在狱中可以看到《人民日报》等官方报纸,对入狱后这几年来习近平的种种亲毛、崇毛言行必定了如指掌,也有所思考和评论。我相信,当刘晓波获得自由的时候,当中国实现民主转型的时候,这本书必定能在中国出版,并将增加刘晓波批判企图成为「毛二世」的习近平的文字。所谓「毛病不改,积习难除」,如今踌躇满志的习近平不敢读、不敢打开这本书,等到他读这本书的时候,他必定像埃及总统穆巴拉克那样被关进笼子、接受审判了。
 

图书试读

混世魔王毛泽东
 
作者题记:本文写于将近二十年前,原载香港《解放月报》(现更名为《开放》)1988 年11 月号。1989 年6 月24 日《北京日报》指控我为「黑手」,这篇文章被作为主要的证据之一,称为「反共反人民」的「重磅炸弹」,并指控文中提的「四个代替」是我的「纲领性主张」。
 
时逢毛泽东死忌三十年,中共媒体又在大肆怀念暴君的亡灵。故而,特重发此文。
 
不论从什么角度看「文化大革命」,它都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前无古人,也许还是后无来者的一大奇观,而这场革命的发动者毛泽东也成为一个神秘的人物。因为,在毛泽东生前,中国无人能够对他进行哪怕是猜测性的评价,而他死后,仍然以幽灵般的魔影徘徊于中国大地上。
 
历史过去后,不会再给人以第二次选择的机会,即使后悔万般,也无可奈何。再也不会有一个毛泽东生于中国土地上,再也不会有十亿人对一个人如此虔诚的相信,如此狂热的崇拜,再也不会有一个人的形象、声音、动作、文字,能够具有毛泽东式的绝对权威,以至于,在毛泽东的生前,无人敢向他说一个「不」字;他死后,也只能以七分成绩、三分错误来盖棺论定。对于他,中国人都没有公开鞭尸的勇气,在对他的否定时,一副羞答答的样子。
 
一、毛泽东令历代帝王黯然失色
 
「毛泽东情结」已成为当代中国人的先天遗传。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人的愚昧已经到了受尽蹂躏还要三唿「万岁」的程度,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作为个人的毛泽东的成功,已经使中国历史上所有帝王黯然失色。
 
本世纪初,毛泽东这个来自湖南乡间土里土气的农民刚进北京城时,曾受到当时许多颇有声望的文化名流嘲弄和蔑视;即使他参加共产党后,也一直被党的高层所排斥,直到「遵义会议」,无人敢挺身而出收拾长征后的烂摊子时,毛泽东才以他的魄力与冒险精神,征服了这个排挤他的党,并使另一中共强人张国焘被边缘化。而且,那些文化人和共产党的高级官僚们万万没有想到,1949年以后,他们一个个成为毛泽东手中的玩物。毛泽东在「与人奋斗」和做政治游戏时的手法之高明,已达到「无法之法,乃为至法」的最高境界。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