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一
爱是一切力量的源头
王建煊 前监察院院长、爱心第二春文教基金会创办人 本书作者是一位日本神父,当年因为人生乏味,到印度德蕾莎修女办的慈善机构当志工,有天德蕾莎修女对他说:你应该去当神父。一句话影响了人的一生,真是不可思议。
早年我在政大财政研究所兼课,我对学生说,你们一定要把英文念好,多看空中英语教室杂志会很有用。隔了几年一位学生考上公费留美,他说就是因为听了我讲的话,勤读空中英语杂志,让他金榜题名。这样的例子很多。
一句话可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讲话的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听话的人,是否感动,是否去行,那才是最重要的。
这本书作者利用与德蕾莎修女接触时,从德蕾莎的言行里,引申写出本书,内容浅显可读,相信读者会有很多收获。
近年我全力参与公益慈善工作,也去过印度加尔各答,在德蕾莎修女办的「垂死之家」等地当志工,虽然时间不长,但感动甚多。十分鼓励大家也去看看,你的爱心种子,定会很快发芽,帮助许多苦难的人。
圣经上说: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人生苦短,世事无常。世人常以为有钱有地位就会快乐,事实证明并非如此,这种例子,也不胜枚举。
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得说:人一定要努力使别人快乐。别人因你而快乐,你就会有快乐;别人因你而有幸福,你就有幸福。过来人会同意这种结论,多年来我与妻子投身爱心工作,结论就是如此。希望大家在读此书时,也能被爱吸引,进而散发爱;享受爱的喜乐。
德蕾莎修女常对要出发去贫民窟的修女说:妳们到贫民窟去,成为照亮人心的太阳。各位好朋友,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要努力成为照亮别人的太阳。也许你觉得那太伟大,怎么当得了太阳?但是一枝小蜡烛也可以照黑暗,让我们先来当一支小蜡烛吧!
爱的范围非常广,要从哪里做起呢?这本书里说「爱始于家庭」家庭是上帝在世界上建立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家里没有爱那就不是家,也发挥不了家的力量,充其量只是一栋漂亮地房子而已。
各位好朋友,想一想,你的家庭如何?冬暖夏凉吗?还是大家都不想回家。爱就从自己的家开始吧!
王建煊 序于新北市林口
二○一七年元月六日
推荐序二
圣德兰姆姆给我的礼物
姜乐义 天主教台湾明爱会国际志工召集人 感恩,这是德兰姆姆给我的礼物!很荣幸地接到出版社的邀请为此书写序,能在付梓出版之前抢了先看见作者片柳神父与姆姆的相遇,分享其以姆姆嘉言在生活中见证的故事。今年9月初,我受邀到罗马出席德兰姆姆宣圣大典,弥撒中上台恭读中文信友祷词,接着至法国露德圣母显灵朝圣地,再徒步完成800公里圣雅各朝圣之路,这一连串的恩典,我认定是德兰姆姆给我的礼物。没想到,片柳神父此书的书名也正是《来自德兰姆姆的礼物》。上网浏览片柳神父的部落格,看到神父也出席了德兰姆姆的宣圣弥撒,更巧的是发现我竟然出现在神父的照片中(右上方穿蓝色台湾明爱会志工背心的小小背影),这张祭台前的背影相片也算是德兰姆姆送我的礼物。
片柳神父在1994年大学毕业,面对进入社会前有些迷惘,寻找为何而活的线索时,选择前往印度加尔各答,认为「只要见到姆姆,一定会明白些甚么」,德兰姆姆像迎接孙子回家般地给了片柳神父温暖,这一刻的记忆永存片柳神父心中。因着德兰姆姆一句预言:「你会当神父」,回到日本,片柳神父真的进入耶稣会修道,并介绍德兰姆姆的爱德服务精神,让更多日本人认识了德兰姆姆。
台湾有不少志工在姆姆在世之时就到印度加尔各答当志工,也见过姆姆。其中家喻户晓的就是李家同校长,其着作《让高墙倒下吧》感动很多华人,激发人心想到德兰姆姆创办的垂死之家亲身体验。但是据我所知,台湾志工至今还没有在印度垂死之家或其他安养机构停留超过一年的。我自2004年迄今已去印度服务15次,每次7至14天不等,带志工到加尔各答服务学习成为我的志业,每次都有不同的体验与启发。我的基本理念是本着积极鼓励与激发台湾社会青年走向国际社会之使命,持续推广以行动关怀弱势及生命教育为基础之服务与学习。十多年来欣见志工们在个人事业发展上也都有其使命的发挥,这些都是姆姆给我们的礼物。
有关姆姆嘉言坊间已有很多书出版,网路上也多所流传,大家常用来分享、激励,这就是德兰姆姆带给世人的礼物。而此书特别之处,是引用姆姆嘉言配上「把笑脸散播到全世界」的艺术家RIE的漫画,再加上片柳神父的「在印度一年从德兰姆姆那儿所领受的点点恩惠」生活经验与观察省思,可说是一本激励人生与生命教育的书。书中的每一篇都可以独立阅读,即使只是读其中一篇,让德兰姆姆的嘉言进入心中,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即能产生正向力量,激励自己勇于爱人,甚至带动周遭的人。
我喜欢姆姆嘉言:「心怀大爱做小事」,它最能代表德兰姆姆及其修会的精神;我也喜欢引用<沧海一滴>这章的一段话:「我们所做的事,不过是沧海一滴。但是,一旦停止去做,大海就会少了这一滴。」我第一次去加尔各答回来后,开始大量蒐集、阅读关于德兰姆姆的言行专书及影片,曾在一部日本採访姆姆的影片中,看到姆姆亲口说这段话,对我而言很受用,提醒我不要因善小而不为。只要有机会受邀到各学校、团体分享志工经验,我就常常播放德兰姆姆亲口说这段话的影片片段。相信一滴善意的「爱」水滴入大海,一定能使那茫茫的、冷漠的人海有所不同。
<为爱而苦>一章中:「我的心中,充满痛苦。我从不知道,原来爱会让人遭受痛苦。」分享的是一般文章较少去延伸的省思。在德兰姆姆的书信中,她曾赤裸裸地表白无法感受到天主的痛苦经历,那种爱是让人受苦的察觉。如果有一份爱,爱得愈深,却没有被感受到,没有得到回应,受的苦也就愈大。片柳神父对此的阐释是:活在爱内,是一种忍受着付出的爱得不到回应,仍要继续活下去。克服了困难,活出爱的德兰姆姆,跨越了因爱而生的痛。她相信,就算无法明确地感受到,但天主必定是爱着我的。因为有这样的确信,才让姆姆跨越深切痛苦的阴暗。片柳神父说:如果爱是无论何时都能实实在在感受得到的,人们就不需要相信爱了。正是因为爱有时根本完全感受不到,才需要相信爱。就算得不到回应,却依然相信对方,并持续地、不断地献出自己的所有,这样的爱和祈祷没两样。片柳神父期许与相信的是:我们付出的爱,带着祈祷一般的心意,持续献上爱情,有一天一定会传达到对方心里,发生奇蹟。
片柳神父说他在加尔各答一年的志工生活是活出美好,是到加尔各答寻开心的,我们每一位读者可以学习把自己开放出来,透过书中德兰姆姆鼓励人心、燃起心火的话语,接受德兰姆姆给的礼物,让我们借着阅读与祈祷,一起朝向美丽人生出发吧!
推荐序三
珍贵的爱装在单纯的心内
潘春旭 文藻外语大学吴甦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这不是一本让人取暖,停留感动的书。这是一本得静下心,暂时把惯常逻辑关成静音,不预设立场才能汲取养分的书。片柳的23篇短文,取材个人修道生涯的整体反省,核心摘自德兰姆姆(德蕾莎姆姆)的话。姆姆的话,使得当年这位日本男子选择了圣职。这话,不是道理,不是陈腔滥调,它带人洗心革面。简单的话,累积了60年在加尔各答洗净穷人身体的不简单行动。
读这本书,你要让自己置身加尔各答垂死之家,跟着去追随姆姆的脚步。这里,若你想了解姆姆怎样去爱穷人,并感受她怎样相信自己也跟穷人一样都为天主所爱,你需把社会惯有的条件交换心态暂放一边。用税吏走入圣殿连抬头都不敢的安静,给自己一个启迪开悟的机会。问,我怎样才能进入没有恐惧的真爱。
片柳传达的理念,就是德兰姆姆的理念:「在天主眼中,你是最重要的人。」天主是看不见的,人怎样体会天主前的他是重要的?姆姆会温柔的握住每一双手,用发自心里的微笑看着对方,让被看的人感受你是独一的。她让自己做天主的导体,让爱从天主流向她,再流向那位渴求关怀的身体、心里、灵魂。
片柳没有把「爱」美化,说成奇蹟,他指出一个祈祷的困境。德兰姆姆在自己的祈祷里,长达几十年感受不到天主的爱。没有感受到爱不代表爱不存在,她学习耶稣的信心。黑暗中没有天主的安慰,耶稣经验过,在山园祈祷,钉在十字上时。就像耶稣做的一样,德兰姆姆也说:「父啊!照你所愿意的吧!」(谷,14:36)姆姆从痛苦里体会,天主隐藏自己,是为让她变得跟穷人一样,经验穷人的绝望,舍弃。经验彻底的舍弃,又不放弃对天主信心,才能体会自己真是天主眼中最重要的人。当人是成功的、被爱的,怎能体会天主的爱?他爱的是成功、控制和拥有。姆姆明白,天主要她倒空自己,不依赖物质、名声,甚至祂的安慰,用单薄的身体,贫穷的修会,亲手去触摸、抚慰、洗净她们所遇到的每一个穷人。当垂死者感受人性尊严,放松地离世时,姆姆感受亡者的感激、平安、尊严,也感受了天主坚实厚重的爱。
姆姆传达一个清楚讯息,给修女、志工、包括片柳,「珍贵的爱装在单纯的心内。」单纯,指不分别优劣、穷富。指依靠天主,不靠钱财和盘算。天主倾注全力创造每一个人、每一朵花、每一棵草,给了长得漂亮的生命力。是复杂、不单纯,造了巴别塔想扮演天主角色的人,让爱的能力消失。原本的独一性被化约成了一致性,社会赞颂灵活、成功、权位,贬抑鲁顿、贫穷、弱势。人为控制、人工美貌剔除了生命原本的美善。真爱消失,功利当道。
姆姆很早就明白,物质,优渥物质腐蚀了爱,让爱流动去分享是用单纯的心,最起码的物质就够了。她创建的仁爱修女会,修女只有一张床,一双凉鞋。爱,是用你的临在,到穷人家打扫房间,帮卧床病人洗澡。爱,是用你温暖眼神去看受藐视低自尊者的双眼。不住豪华宅院,在白墙斑驳的铁床上,一双温柔的手,洗净了身体,换上干净衣服,从微笑的注视里,感觉全世界里,「我是最幸福的人」。
跟着片柳的书,学习耶稣,学习德兰姆姆,用单纯的信心,去面对生活中的痛苦。让天主的爱,从我内流向痛苦中的人。用一个微笑,用一个握手,让渴望去爱人的天主从我进到对方身上。因而,我自己跟别人,都感受是天主眼中最重要的人。
前言 初次和德蕾莎姆姆相遇,是在我二十三岁那年。
那时的我,对人生的路该如何走充满迷惘,正在寻找为何而活的线索。「只要见到姆姆,一定会明白些什么的」──我怀抱着这样的想法,踏上前往加尔各答的旅程。德兰姆姆就像迎接回家的孙子一般,温暖地迎接了背着背包,不请自来的我。当时的喜悦,直到现在依然记忆犹新。说是我的人生中最高兴的一瞬间亦不为过。
见过姆姆的人,总会异口同声地说:「我正是这世界上德蕾莎姆姆最爱的人」。说来奇妙,就连只和姆姆会面五分钟的人也这样说。我也确实有同样的感受。究竟是为什么?
「虽然来访的人很多,但对我而言,每个当下在我眼前的人,就是我的一切。」姆姆说。无论对方是谁,姆姆把每个当下站在她眼前的人,视为全世界最爱的对象。因此,前来会见姆姆的人有「我正是这世界上德蕾莎姆姆最爱的人」的感觉,想来也是理所当然的。以几乎是全然交託的爱情,将对方温暖地拥入怀中的人──那就是德蕾莎姆姆。
为姆姆的品德人格所吸引的我,就此留在加尔各答,以志工身分开始工作。而这本书,正是那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从德蕾莎姆姆那儿所领受的点点恩惠,扎扎实实的饱满记录。
这本书,由德蕾莎姆姆的嘉言、艺术家RIE的画,以及我的散文所构成。无论从哪一页开始读都可以。读了之后,如果有某个字句在你心里产生回响,那就是此时此刻德兰姆姆想对你说的话。把这些话仔仔细细地收妥在心底,你也可以试着对德蕾莎姆姆说说话。我衷心祈祷,大家能借着这本书与德兰姆姆相遇,感受到「我正是全世界德兰姆姆最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