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内心的声音:向依纳爵学习分辨

聆听内心的声音:向依纳爵学习分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灵修
  • 依纳爵
  • 分辨
  • 内心
  • 信仰
  • 基督教
  • 属灵成长
  • 自我认知
  • 决策
  • 神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许多人在分辨上主的旨意时,不信任自己内在的想法、感觉和渴望,反而求诸于外,以判断上主对我们有什么期待和安排。在这本书中,灵修辅导马克.希柏道神父教我们如何培养心灵的直觉以明了:最值得信任的智慧不来自于外,而来自于上主在我们内心的工作。

  作者运用依纳爵灵修的原则,帮助我们了解:在生活中面临抉择时,我们常受两种神类──假神或真神──其中之一的影响。他仔细地解释了如何认出这两种神类、如何回应、又如何经由分辨,实际做出符合上主旨意的决定。

  当我们学会分辨自己的情绪和行动的根源,就能随时答覆上主在我们内的推动,而不会漫无意识地在生活中做出反应。
 
聆听内心的声音:向依纳爵学习分辨 导言: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宁静的指南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选择过载的时代。从清晨睁开眼到深夜入眠,无数的声音、观点、欲望和压力持续涌入我们的意识。在这样的喧嚣中,我们如何才能清晰地听见那个最根本、最真实的声音——我们内心的声音?更进一步,当我们面对人生的重大抉择、职业的十字路口,或是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时,我们该如何分辨哪些是来自神圣的引导、哪些是世俗的诱惑,哪些是恐惧的低语? 本书《聆听内心的声音:向依纳爵学习分辨》并非一本枯燥的神学论著,而是一本深入浅出的实践指南,它将我们带回圣依纳爵·罗耀拉(St. Ignatius of Loyola)的属灵遗产中,探索他所发展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分辨的艺术”(The Art of Discernment)。依纳爵,这位曾是热血骑士,后成为耶稣会创办人的圣人,毕生致力于帮助人们在纷繁的世界中,以清晰的眼光和坚定的心志,选择最能荣耀天主、成就自我生命意义的道路。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清晰、结构化的框架,帮助现代读者,无论信仰背景如何,都能掌握分辨的原则,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明智、更符合本心的决定。我们将深入挖掘依纳爵属灵操练的核心,将其转化为可以应用于当代困境的具体步骤和深刻洞察。 --- 第一部分:分辨的根基——认识你的内在气候 在依纳爵的属灵导引中,分辨的第一步不是急于做出决定,而是认识自我。就像气象学家需要准确测量大气压力和湿度才能预测天气一样,我们需要准确地“测量”我们内在的精神状态。 第一章:精神的进退——“好的情绪”与“坏的情绪”的标记 依纳爵敏锐地观察到,我们的心灵状态并非一成不变,它总是在“安慰”(Consolation)与“退慰”(Desolation)之间波动。 安慰(Consolation):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生发的平静、喜乐、希望和力量感。它让人感觉与天主更亲近,对行善充满热情,对自身的目标更加明确。然而,依纳爵警告,真正的安慰往往是谦卑的,它不会使人骄傲自满。 退慰(Desolation):这是一种内在的骚动、冷漠、疑虑、焦躁不安或自我怀疑。它使人感到与美好的事物疏远,倾向于逃避责任,或沉溺于自私的念头中。 本书将详细解析这些情绪的微妙差异,教导读者如何捕捉这些内在的“气候变化”,并辨认出它们背后的“唆使者”——是来自天主、是来自自己(自然的倾向),还是来自“那恶者”(The Adversary)的干扰。 第二章:属灵的经验与“先验的原则” 分辨不仅仅是感受情绪,更重要的是理解这些情绪背后的“信息”。依纳爵提供了一套“先验的原则”(Rules for the Discernment of Spirits),作为辨别信息来源的试金石。例如,魔鬼总是试图通过“假冒的安慰”来引诱人,其特点是要求人迅速行动、切断与属灵导师的联系,或鼓吹“完美主义”的陷阱。 本书会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如何应用这些原则来评估一个突如其来的“绝妙点子”,一个强烈的“应该如此”的感觉,或是一股挥之不去的“不适感”。 --- 第二部分:分辨的工具箱——依纳爵的实用方法 认识内在气候后,我们需要工具来引导和修正我们的航向。依纳爵将分辨视为一种积极、动态的属灵操练,而非被动的等待。 第三章:祈祷中的聆听——“沉思的艺术” 依纳爵所强调的祈祷,特别是沉思(Meditation),是分辨的核心场域。它不是背诵经文,而是“在天主的话语中做工”。 本书将介绍依纳爵的“想象力运用”,教导读者如何将自己置于圣经场景之中,让心神与人物的感受产生共鸣,从而让天主的真理在我们的具体生命情境中“活化”起来。我们学习如何“细察”天主在故事中对我们的独特呼唤。 第四章:时间维度下的分辨——“审视的习惯” 分辨的有效性取决于我们是否能拉长时间轴来观察结果。一个看似好的选择,如果长期下来导致了人际关系的破裂、属灵生命的枯竭,那么它最初的“安慰”很可能只是暂时的诱饵。 我们将探讨依纳爵要求信徒保持的“审视”(Examination of Conscience)习惯。这不仅仅是晚间忏悔,更是一种持续的、对“我今天选择了什么,它导向了何方”的清晰记录和反思。通过规律的审视,我们能够辨识出我们生命中重复出现的“模式”——哪些模式将我们导向爱与自由,哪些导向束缚与封闭。 第五章:选择的结构——“三级选择法” 对于重大的人生决策(如选择职业、婚姻对象或使命方向),依纳爵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选择方法,通常被称为“三级选择法”。 第一级:在无罪的界限内选择。此时,所有的选择看似都很好,我们主要依靠内在的安慰和退慰来衡量哪个选择能带来更深层次的“天主荣耀”。 第二级:在罪恶的界限内选择。当面对诱惑或诱惑时,如何运用属灵的原则来抵挡,并坚定地选择良善。 第三级:在模糊地带的选择。这是最常见的领域,需要运用理智、咨询他人,并不断地在祈祷中“试验”不同的倾向。 本书会详细拆解每一步骤所需的心态准备、信息收集和属灵的确认过程。 --- 第三部分:分辨的果实——自由与使命 分辨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自我满足,而是为了获得属灵的自由(Freedom of Spirit),并清晰地肩负起我们的使命(Mission)。 第六章:摆脱“情感依附”——获得属灵的“无所求” 依纳爵教导我们,要争取一种“无所求的倾向”(Indifference),这并非冷漠,而是一种强大的自由状态:不偏爱任何并非直接导向天主旨意的外在事物(财富、名声、某一种特定的环境)。 本书将探讨如何辨识我们对特定结果的“情感依附”——我们是否如此渴望某个结果,以至于如果天主没有赐予,我们就会陷入绝望或愤怒?真正的分辨者,能够放下对“自己想要”的执着,从而真正拥抱“天主要我做的”。 第七章:在行动中分辨——实践与校准 分辨不是在象牙塔中完成的。依纳爵强调,真正的“分辨之光”往往在行动之中显现。当我们迈出一步,即使方向略有偏差,天主也会藉由行动带来的反馈(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来校准我们的道路。 我们将探讨“实践性分辨”的必要性——如何采取小的、可逆的步骤来试验一个方向,如何在反馈中学习,并将这些经验编织进我们对天主旨意的理解中。 结语:成为一个有分辨力的生命 《聆听内心的声音:向依纳爵学习分辨》承诺为读者提供一个坚实可靠的地图,穿越现代人精神生活的迷雾。通过学习依纳爵留下的深刻洞察,我们不仅能做出更好的决定,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学会如何存在——以一种更敏锐、更自由、更能回应生命终极呼召的方式存在。掌握了分辨的艺术,我们就掌握了通往内在平安与外在使命的钥匙。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马克.希柏道


  马克.希柏道Mark E. Thibodeaux, S.J.美籍耶稣会士,在修会内担任初学生的培育工作,长于祈祷与分辨,着有《意识省察》(Reimagining the Ignatian Examen);Armchair Mystic;God, I Have Issues等书。

图书目录

致谢/9
推荐序 用「心」做决定/11
 
第一章 为何要读这本书?/17

第一部  真神与假神/25
第二章 神枯与假神的特征/31
缺乏信、望、爱/33
感觉离天主很远/35
充满不安与扰乱/38
混淆—次要特征/42
充满厌烦与冷淡/44
充满恐惧与担忧/47
充满祕密/52
假神慰:灵修精进者的神枯/55
综合特征/61

第三章 神慰与真神的特征/63
信、望、爱/65
感觉离天主很近/68
平安与宁静/72
真实的眼光—次要特征/75
伟大的渴望/76
透明/77

第二部 如何回应神枯与神慰/81
第四章 在神枯中/83
对策一:给神枯命名/84
对策二:避免改变主意或做重要决定/90
对策三:依靠支持网络/94
对策四:考虑运作过程、伦理或心理方面的潜在问题/102
对策五:提防假「光明天使」/110
对策六:对假神态度坚决,勤奋有为/114
对策七:对自己温和、忍耐、多鼓励/119
对策八:相信天主会善用这次神枯/123
失火时/125
 
第五章 在神慰中/129
第一项准备:观察思路/135
第二项准备:关照自己易受伤害之处/138
第三项准备:提防假神慰/143
第四项准备:在过去的痛苦时刻中寻找上主的临在/146
两个有益的做法/149
准备开始分辨/153
 
第三部 从辨别神类到做出决定/155
第六章 做决定前:奠定基础/157
你找什么?/160
感恩的心/165
两则感恩的故事/168
愈显主荣/171
依纳爵式的平心/172
持平之心—心与意志/174
 
第七章 做决定:做好分辨的四个阶段/177
阶段一:静下来/179
阶段二:收集资讯/184
阶段三:开始做梦—发掘内心深处的渴望/193
阶段四:沉思所做的梦—衡量神枯与神慰/198
特殊情况:「心灵不为各种神类所推动时」/204
另一特殊情况:「毫无疑惑」/209
 
第八章 做决定后:初步决定、确认、最后决定/215
献上初步决定/217
寻求确认/221
如果没有确认,那要怎么办?/227
做最后决定,付之实行/231
 
第九章 五点要记住的事/235

参考资料/239
图表、祈祷操练和故事索引/240
依纳爵灵修词汇表/242
相关圣经章节/244
延伸阅读/246
辨别神类的规则/248
台、港依纳爵灵修相关机构/255
 

图书序言

导读
 
第一章 为何要读这本书?
 
  你会读这本书,可能因为你认清自己的生活需要更明智的分辨。我们常以为分辨就是做决定,但分辨比起单纯地做选择,层次深许多也广许多。真正的分辨教导我们诚实地评估自己的情况和问题;真正的分辨教导我们察觉自己,以免成为自己明智抉择的绊脚石。真正的分辨不仅用理智,也用心灵,涉及整个人的所有面向,从情绪反应到理性分析、从渴望到抗拒、从个人意志到个人祈祷。
 
  要是我们有一套不会出错的抉择五步骤、十二步骤或二十五步骤该多好,就可以不费脑筋地做分辨了!但抉择不只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抉择来自于真实的自我和我们的想法。这就是为什么分辨不是一套系统,而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必须学会后,用一用,然后再多学一点。
 
  每天生活中的平凡决定
 
  每一天,你都会做上百个决定—多半是平凡生活里的平凡选择。
 
  怎样填满这一天:今天该拼命工作还是放松一点?在我的工作里,怎么区分什么是最重要的大事、什么是小事?
 
  今天可以怎样事奉基督:下午该去探望年老的婶婶、写信给国会议员、还是处理这个重大计画?吃过饭,该再帮老公、小孩洗碗,还是叫他们自己洗?该把钱捐给这个慈善机构,还是先存起来,等经济稳当后再捐?今天该花多一点时间祈祷,还是多做些工作?
 
  今天可以怎样好好照顾自己:上午该休半天假,还是一早就去上班?该容许自己吃些甜点,还是该节制?身体的病痛,该去看医生,还是咬牙撑住,看它会不会自动消失?晚上该去跑步,还是多陪陪心爱的人?下午该看电视转播球赛,还是陪小孩在后院玩?
 
  要怎样处理和别人的关系:该找朋友理论这件事,还是算了?该去追踪读大学的儿子行踪,还是等他回来自己报告?今天如果被人批评,该为自己辩护,还是静心聆听、好好思考别人的话?该为自己的行为道歉,还是挺身捍卫?
 
  该有怎样的态度:在职场,该野心勃勃、自信满满,还是低调、谦卑?该找老板理论,还是忍气吞声?该督促手下更卖力工作,还是减轻他们的工作量?在家里,该继续和家人赌气,还是放下?该纵容自己沉浸在失落的悲恸中,还是擦干眼泪、走出哀伤?
 
  你很清楚这些看似无足轻重的抉择会有怎样的后果。如果在不对的时间、向不对的人、说了不对的话—这是你常做的事—就可能全面点燃战火。你知道如果工作进度放缓,那些对你期待更高的人就会生气或失望;你知道年迈的婶婶不会永远健在,也知道孩子一转眼就长大了;你知道如果操劳过度,不让自己放松,对谁都没好处;你知道天主要你善待自己,偶尔犒赏自己一下;但你也知道自己很容易陷入放纵的诱惑。
 
  比那些后果更严重的是,每天生活中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抉择界定了你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是懒惰、勤劳、还是工作狂?你是见风转舵、老实可靠、还是非常跋扈?你是被动消极、谨言慎行、还是咄咄逼人?你是自怨自艾、有自知之明、还是自私自利?你是心地善良、冷酷心肠、还是拍马逢迎?你很清楚这些关乎个性的问题—你是一个怎样的人—的答案,不仅可从人生的重大决定看出,也可从这些日常生活的小决定看出。
 
  同时你也察觉到,这些小决定日积月累,再搭配上别人的决定,最终成就的可能是灾难浩劫,但也可能是光辉灿烂。我们的一袋垃圾、企业的一个废弃物处理政策,虽然一次只有一个,就已经把地球污染了。像希特勒这样的独裁者,并非靠着威吓胁迫一夕崛起,而是靠百姓经年累月的支持。
 
  1960年代的美国黑人不是经由一个重大决定,就突然挣得完全的公民权,而是透过一群平凡百姓的一连串小决定;包括像平凡的黑人人权斗士罗莎•帕克斯(Rosa Parks),在平凡的一天,在公车上决定不让位给白人;也包括一群平凡的白人,在公车上遇到像罗莎•帕克斯这样的人坐在身旁时,慢慢选择抗拒自己内心的种族偏见。
 
  2010年地震重创海地时,大家只要拿起手机,输入海地两个字,传送到某个号码,就能捐款赈灾。这种捐款方式在电视、收音机及网路到处放送。一群平凡人在上网、看电视、或在红灯前停车等待时,随手拿起手机,承诺捐出十元美金来救灾。结果短短几天,就募得数百万美元。
 
  你知道平凡人的选择—支持或反对哪个领袖、对公车上坐在身旁的人採取什么态度、如何花区区十美元—结果就翻转了世界的历史。所以身为基督徒的你,觉得有义务在每一天做出正确的选择,不论那些选择看起来多么小。每一天,你都得面对几十个这种选择,但却鲜少花时间思考如何做这些决定。你没有做决定的方法,只能在暗地瞎碰乱撞;或更糟的,随波逐流。你感觉到自己应掌握主动,决定自己在某个时刻的作为,但又不知该如何清醒、虔诚地做决定。
 
  人生的重大决定
 
  回顾人生,你看到自己做过一些重大抉择,从此把人生推向不可逆转的方向:
 
  ‧选择和某人分手或结婚。
  ‧选择留守家园或远走他乡。
  ‧选择做哪一行。
  ‧选择生多少个孩子。
  ‧选择参加哪间教会。
  ‧选择享受性爱或节制肉慾。
  ‧选择戒酒、戒菸或「再抽一根」、「再喝一杯」。
  ‧选择入修会或度家庭生活。
 
  你知道在这些重大抉择中,你有些分辨得不错,也在明智分辨后,断然付诸行动;但你也心痛地意识到:你还是做过一些不好的抉择—糟糕的婚姻、换错职场跑道、选择在有害的罪过中继续沉沦。你察觉到,有些时候,你对选择的机会根本视若无睹;你也发现,因为经常不知不觉地选择了不决定,因此拱手让外界主宰了你和别人的生命轨迹;因为没做决定,你眼睁睁地看着大好机会熘走,让不正义在世界、家庭及团体内横行,然后发现自己处在不快乐也不健康的关系、工作及生活处境中。
 
  只要回顾自己人生中的重大抉择,就知道好好选择有多么重要。可是,你不知道怎么选择。
 
  更宽广、更美好的生活
 
  你信仰一位爱你的天主,祂要你活出最好的自己;你信仰的天主给你丰富的祝福,但让你自由决定接受与否。你相信天主在祂无限的宝库,为你准备了恩宠满满的机会,而你也不想错过!你知道天主给了你技能、资源及砖块,让你协助祂在这世上建立天国,你也很渴望卷起袖子,开始工作。
 
  你隐约感觉到上主召叫你走向更高的灵修境界—追求更远大、更高超的目标—但你不确定祂召叫你去做什么,你也不清楚如何向这些召叫说「是」。你真心渴望学习聆听天主在你内心邀请的声音。你相信祂许诺带你到更青绿的草场,只是还没学会辨认善牧的声音,也分不出哪些是领你走进死胡同的假牧人的声音。
 
  你知道上主在平凡、也在不平凡的抉择里召叫你。你感觉到这些召叫来自你内,就在你内心的各种推动里;你别无他求,只希望学会好好分辨那些内在的推动,也学会大胆答覆天主在你内邀请的声音。
 
  这就是为什么你必须读这本书。
 
  什么是依纳爵式的分辨?
 
  圣依纳爵•罗耀拉是基督宗教最重要的分辨导师之一。但依纳爵自己从未写过一套有系统、一步步按图索骥的决策指南。他知道每个决定都有太多变数,一成不变的方法既不自然,也很难得心应手。人太复杂了,不可能有一套一体适用的分辨手册。
 
  相反的,依纳爵想要教人如何培养一种直觉,借此变成一个能察觉自我思想、情绪及行动根源的人。透过分辨源头,也就是他所谓的辨别神类,一个人可以在所有情况中看出天主的旨意。换句话说,一旦一个人能认出是什么动机推动他做某个选择,做决定就成了易如反掌的差事:只要选择来自天主的那个选项就行了!好吧,或许这样的抉择还是不太容易,但重点是,复杂的部分不在选择A或B或C,而在培养一种内在的技能,一种依纳爵式的直觉,能够认出是什么动机吸引你靠近、或使你排斥远离某个选项。所以,依纳爵的分辨所谈的与其说是做什么事,不如说是做怎样的人,是要训练一个人能配合内心带领他走向天主的推动。变成这样的人之后,行事作为自然就会跟着改变。
 
  我们在《若望福音》(《约翰福音》)中(若/约十1-5)看到:羊知道他们所属的牧人的声音。羊认得牧人的声音,也会跟随那声音。羊绝不跟随陌生人,因为羊知道陌生人的声音不是善牧的声音。伟大的圣经註释学家威廉•巴克莱(William Barclay)曾对这个图像做过很生动地描述。他说在一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每个牧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叫声,他的羊听了,立刻就能认出。有时在夜晚为了保护羊群,会把好几群羊一起圈在山洞里。到了清晨,该如何分出是谁的羊呢?牧人们就会站在远处,彼此间隔一段距离,然后开始叫他们的羊。羊听到不同的叫声,马上会认出所属牧人的声音,就会跟他走(威廉•巴克莱,《圣经註释》(Bible Commentary),卷二,57页)。
 
  不论在平凡的一天、或在重大决定的日子,只要发生一个状况,你的头脑里、心里都会出现许多声音,建议你採取各种行动、反应或无所行动。依纳爵式的分辨方法教你如何精确调整你心灵的感应力,好能更轻易察觉并朝善牧的声音移动,也分得出其他不是来自善牧的声音。
 
  你会读到什么内容?
 
  本书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二、三章)介绍圣依纳爵这个人以及他怎么会发展出一套分辨方法。接着介绍两种声音,就是真神和假神的声音,以及随这些声音而来的两种生命状态—神慰及神枯。读者可以借着了解这两种对立生命状态的特征,察觉自己在神慰或神枯中。
 
  一旦学会察觉出内在的神类,在每天生活中要怎么回应呢?发现自己在神枯中,也就是受假神影响时,该做什么?发现自己在神慰中,也就是受真神影响时,该做什么?第二部分(第四、五章)就是依纳爵教你如何应付在任何一天可能遇到的情况。
 
  你如何用这种依纳爵式的直觉来做重大决定呢?第三部分将教你方法,让你认清把你拉近或拉离某个选项的声音从何而来,从而判断上主的旨意。内容包括:开始分辨前该努力达到的心态(第六章)、分辨的必经过程(第七章)、以及做出决定后必须做的事(第八章)。
 
  本书结尾有一个索引,列出全书出现过的图表、故事、及祈祷操练;还有依纳爵灵修词汇表、与分辨主题相关的圣经章节、有关于依纳爵分辨的延伸阅读书目及辨别神类规则的内容。 
 
  你们的得救是在于皈依和安静,你们的力量是在于宁静和信赖……你不会再恸哭,祂必垂怜你唿求的声音,祂一听见必要应允你……你的教师再不躲藏,你的眼睛必能常见到你的教师。当你偏左或偏右时,你必会亲耳听到你后面有声音说:「这是正路,你们要在这上面行!」(依/赛三十15,19-21)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比较枯燥的宗教书籍,但实际阅读体验却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作者的文字充满了智慧和洞察力,将古老的属灵智慧用一种非常现代、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特别欣赏它关于“分辨”的定义,它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主动的、充满活力的探索过程。读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往的许多经历,很多当时觉得无解的困惑,现在回过头来看,原来是因为我缺乏一种有效分辨的工具。 书中所提出的“内心的声音”并非神秘莫测,而是根植于我们的日常体验之中。我学会了如何去倾听那些细微的感受,那些在内心深处涌动的喜悦、悲伤、渴望或恐惧。作者并没有强加任何观点,而是鼓励读者去亲自体验、去分辨,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这种开放式的引导,让我感到非常受用。它不仅仅是关于宗教信仰,更是一种关于如何与自己和解、如何与世界和谐相处的生活哲学。

评分

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份来自远古智者的温柔提醒。它让我慢下来,去关注那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内心信号。作者以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笔触,探讨了属灵分辨的微妙之处。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直觉”或“感觉”,其实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声音在低语。这本书教会我如何去辨别这些声音,区分那些真正来自生命源头的指引,和那些仅仅是恐惧、焦虑或社会压力所产生的杂音。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分辨”的实用性。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理论,更是切实可行的练习和方法。我尝试着在日常生活中去运用这些方法,比如在做重要决定前,我会花时间静默下来,去感受内心的平静与躁动,去留意那些让我感到兴奋或不安的细微之处。这种练习,让我对自己的内心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它让我不再盲目地追随外部的潮流,而是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真实需求和价值所在。

评分

这本书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自我深处的大门,让我有机会与那个常常被忽略、被压抑的“真实自我”进行对话。作者以一种极其真诚和富有同情心的笔触,带领我们探索属灵分辨的奥秘。我发现,许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迷茫和焦虑,并非因为缺乏外部的指引,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倾听内心声音的能力。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向导,用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案例,帮助我们重新连接那份内在的智慧。 书中的每一个篇章都充满了启发性,让我开始重新认识“分辨”这个词的意义。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宗教性的概念,而是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学会了如何去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内心感受,如何去辨别那些能带来生命活力的“安慰”,以及如何去识别那些消耗我们力量的“骚扰”。这种能力的培养,让我对自己的选择更加有信心,也更加能体会到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它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并在实践中不断领悟的好书。

评分

这本书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来理解我们内心世界的运作机制。它并非简单地罗列一些心灵鸡汤式的格言,而是深入到属灵分辨的精髓,并且用一种非常贴近生活化的语言进行阐述。我常常会带着书中的问题,去反思自己最近的决定和感受。比如,当我感到犹豫不决时,我不再仅仅依靠理性的分析,而是会尝试去体会那种“内在的牵引”或“排斥感”,去感受身体的反应,去留意那些闪过脑海的意象。 这种方法的有效性,让我感到惊讶。它帮助我认识到,我们内心的声音并非总是清晰而直接的,有时它以一种非常微妙的方式显现,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觉察和解读。书中的一些练习,比如区分积极的“安慰”和消极的“骚扰”,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启发。我开始明白,很多时候我们的困境并非来自外部环境,而是源于我们对内心信号的误读或忽视。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导师,循序渐进地引导我,让我在纷繁复杂的思绪中,找到那条通往内心真实的方向。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个静谧的港湾,在喧嚣的世界里给我提供了一个可以暂时停靠、倾听自己内心深处声音的宁静角落。从翻开第一页开始,我就被一种温和而富有力量的引导所吸引。作者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深奥的属灵分辨原理,转化成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实践的步骤。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安慰”和“骚扰”的阐述,它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生动的例子,让我开始审视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那些细微的、常常被我忽略的情绪波动,原来都隐藏着重要的信息。 过去,我常常被外界的噪音和内心的杂念所裹挟,分不清哪些是真正的渴望,哪些是恐惧或他人的期望。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给我的内心进行一次“大扫除”,我学会了如何辨别那些真正能滋养我生命、让我感受到平和与喜悦的声音,同时也能警觉那些消耗我精力、带来不安的“干扰”。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像是开启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看到自己不曾察觉的可能性,也让我对人生的选择有了更清晰的洞察。它不是一本告诉你“应该怎么做”的书,而是一本教会你“如何去听”的书,这对我来说是意义非凡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