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心理学:理论与研究(三版)

性格心理学:理论与研究(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性格心理学
  •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 理论研究
  • 三版
  • 教材
  • 学术
  • 行为科学
  • 心理发展
  • 个体差异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兼顾多元与整合的性格心理学……

  从本书的第一版发行至今已有40个年头,虽然随着心理学领域持续进展,书中所介绍的性格理论各有兴衰,但它们共同见证了性格研究在心理学领域中得以持续发展的特殊优势--以「完整的个人」为基本研究单位、为个人心理运作的「个别差异」提供完整理论,成为各种心理学次领域知识的汇聚核心。而Cervone与Pervin两位作者在最新版中也透过既有的书籍结构编排巧思、各种最新研究成果的添补,继续呈现出性格心理学与时俱进、跨领域整合的两大特征。

  性格心理学:理论与研究(三版)作为教学用书,仍承袭先前各版的特色,强调理论与研究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大量运用当代丰富的实征研究与个案资料,深入介绍了性格心理学界历来具代表性的理论取向,并借由各种不同角度或特定研究议题对各理论取向进行分析比较,以凸显其各自的优势、侷限与彼此之间的异同,引导读者能思考多元理论观点并存的必要性,以及整合的可能性。
 

著者信息

译者简介

叶光辉


  现职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所研究员
  台湾大学心理系暨研究所合聘教授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SSCI期刊)副主编
  Journal of Pacific Rim Psychology(SSCI期刊)副主编
  School of Psychology, Hong Kong Gratia Christian College荣誉教授
  台北市政府家庭教育谘询委员会委员
  台湾心理学会常任理事    

  学历 台湾大学心理学(社会及性格心理学组)博士    

  经历
  行政院科技部人文司心理学门召集人
  《中华心理学刊》(TSSCI期刊)协同主编
  《中华心理卫生学刊》(TSSCI期刊)主编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所副所长    

  专长 华人本土心理学、道德发展、家庭心理学、亲子互动与青少年身心发展、 成人代间关系与高龄照顾、正向心理学    

  荣誉
  中华心理学会苏芗雨博士论文奖(1992)
  亚洲社会心理学会Misumi Award(2004)
  国科会杰出研究奖(2008)
  着作获选中研院年度重要研究成果(2006、2007)及历年各类研究奖助等    

  着作 《中国人的孝道:心理学的分析》、《从亲子互动脉络看华人性格的养成》等及国内外重要期刊论文上百篇。    
 

图书目录

01章 性格理论:从日常观察到系统理论
 性格理论家的五大目标
 为什么要唸性格心理学
 定义性格
 性格理论的探问:人的性格由什么组成、如何运作及行为成因
 以科学方式解答性格问题:结构、历程、发展与治疗改变
 性格理论的重要议题
 评估性格理论
 性格心理学理论:简介

02章 性格的科学研究
 性格心理学的研究资料
 研究的目标:信度、效度、伦理行为
 三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性格理论与性格研究
 性格衡鑑及 Jim 的个案

03章 心理动力论:Freud 的心理分析取向性格理论
 Sigmund Freud(1856-1939)生平简介
 Freud 之人性观
 Freud 的性格科学观
 Freud 的心理分析式性格理论

04章 心理动力论:Freud 理论的应用与评估
 心理动力取向之性格衡鑑:投射测验
 心理病理学
 心理改变
 Jim 的案例
 相关理论观点及晚近发展
 理论评价

05章 现象学理论取向:Carl Rogers 的个人中心性格理论
 Carl R. Rogers(1902-1987):生平简介
 Rogers 之人性观
 Rogers 的性格科学观
 Carl Rogers 的性格理论

06章 Rogers 的现象学理论:应用、相关概念与当代研究
 临床应用
 Jim 的案例
 相关的理论观点
 相关理论与研究的晚近发展
 理论评价

07章 性格特质论:AllportCattell Eysenck 
 特质论重要学者概览
 特质论之人性观
 特质论之性格科学观
 特质论者共通的基本观点
 Gordon W. Allport(1897-1967)之特质论
 确认主要特质相度:因素分析
 Raymond B. Cattell(1905-1998)之因素分析特质论
 Hans J. Eysenck(1916-1997)的三因素理论

08章 性格特质论的应用
 性格的大五因素模型:研究证据
 大五因素论
 成长与发展
 或许还漏了一个?六因素模型
 Jim 的案例
 个人与情境之争论
 理论评价

09章 性格的生理基础
 气质
 演化、演化心理学与性格
 基因与性格
 心情、情绪与大脑
 可塑性:生理历程是原因也是结果
 探讨「高阶」心理运作功能的神经科学研究

10章 行为主义及学习取向
 行为主义之人性观
 行为主义之性格科学观
 Watson、Pavlov 与古典制约
 Skinner 的操作制约理论
 理论评价

11章 认知论取向:George A. Kelly 的个人构念性格理论
 George A. Kelly(1905-1966):生平简介
 Kelly 之性格科学观
 Kelly 之人性观
 George A. Kelly 的性格理论
 临床应用
 Jim 的案例
 相关观点及近期发展
 理论评价

12章 社会认知论:Bandura Mischel 
 社会认知论与其他理论之比较
 相关学者生平简介
 社会认知论之人性观
 社会认知论之性格科学观
 社会认知取向的性格理论:结构
 社会认知的性格理论:历程
 社会认知论对成长、发展之观点

13章 社会认知论:应用、相关理论概念与当代研究
 性格的认知成分:信念、目标及评估标准
 压力与因应
 Jim 的案例
 理论评价
 主要贡献与总结

14章 情境脉络中的性格:人际关系、文化与生命全程发展
 人际关系
 面对学业与社交之挑战:乐观主义策略及防卫性悲观
 情境脉络中的性格一致性
 社经脉络下的性格发展
 跨生命全程的性格运作
 文化中的个人
 实务应用脉络中的性格运作
 结语

15章 评价性格:理论与研究
 结构、历程、发展及治疗的改变
 Jim 的案例
 对性格理论和研究的批判评价
 最后总结:理论如同工具箱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性格心理学:理论与研究(三版)》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个人在生活中的一些困惑。我发现,自己有时候会做出一些连自己都感到意外的行为,或者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与他人截然不同的反应。这些差异让我开始思考:是什么在塑造我们独特的“我”?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给了我一个探索这些“为什么”的地图。我希望它能帮助我理解,我们性格中的哪些部分是先天的,哪些又是后天环境影响的结果。它是否会揭示一些关于决策、偏好、甚至情感反应背后的深层心理机制?我渴望从中找到答案,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甚至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和圆融。这本书的厚度和内容的丰富性,似乎预示着它能够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让我能够对性格这一复杂议题进行一次系统的学习和思考。

评分

坦白说,我买这本书的初衷,更多是出于一种“想知道”的冲动,而非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我一直觉得,性格就像一个人的灵魂写照,是构成我们独特性的最核心要素。但是,对于性格到底是什么,它从何而来,又如何影响我们的人生轨迹,我却知之甚少。这本书的标题——《性格心理学:理论与研究(三版)》——给我一种踏实的感觉,仿佛它能提供系统性的解答。我不是心理学专业人士,但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我自身的好奇心,了解一些关于人类心智的基本运作原理。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一些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和分析他人的行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印象。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不理解而产生误解,甚至矛盾。如果我能从这本书中获得一些洞见,也许就能减少这些不必要的摩擦,建立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它像是提供了一套“理解人”的工具箱,让我能更深入地审视人性中的复杂与多面。

评分

我选择这本《性格心理学:理论与研究(三版)》,主要是看中了它“理论与研究”这几个字。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关于性格的说法层出不穷,有些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往往缺乏严谨的论证。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接触到那些经过学界反复检验、有坚实研究基础的理论,而不是那些道听途说或者仅凭经验得出的结论。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套清晰的理论框架,帮助我梳理那些零散的关于性格的认知。比如,关于性格特质的经典理论有哪些?它们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又是什么?研究者是如何通过科学的实验和调查来验证这些理论的?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点。我相信,基于科学研究的知识,才能真正地帮助我们建立起对性格的深刻理解。这本书的出版年限(三版)也表明它是在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这对于一本学术著作来说非常重要,意味着它能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进展。

评分

收到!我将以读者的口吻,为你写出五段风格各异、内容详尽的图书评价,每段都约300字,并且避免提及图书的实际内容。 拿到这本《性格心理学:理论与研究(三版)》纯属偶然,当时正在书店闲逛,被它厚重的体量和略显学术的封面吸引。我一直对人类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感到好奇,特别是为什么每个人会有如此鲜明的个性和行为模式。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内心深处的大门。虽然我尚未深入阅读,但仅仅是翻阅目录和前言,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丰富知识体系。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各种理论,更像是在构建一个宏大的框架,试图解释性格是如何形成、发展,以及如何在不同情境下表现出来的。我期待着它能带领我理解那些难以言喻的个体差异,去探索那些潜藏在我们行为背后的根源。比如,为什么有些人天生乐观,有些人则容易焦虑?为什么有些人乐于社交,有些人却偏爱独处?这些问题或许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线索。我希望它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也能更好地理解我身边的人,从而在人际交往中更加游刃有余。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适,字体大小适中,纸张质量也不错,阅读体验应该会很好。

评分

我当初是因为朋友的推荐而注意到《性格心理学:理论与研究(三版)》的。他跟我说,这本书对于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非常有帮助。我平时喜欢观察周围的人,也喜欢琢磨他们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想法和做法。有时候,我会觉得我们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似乎无法真正理解对方的想法。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学习到一些分析他人性格的工具和方法,从而在交流中更具同理心,也能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它是否会介绍一些经典的性格类型划分,以及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在沟通和合作中需要注意什么?这些都是我非常好奇的。我希望它不仅能让我更了解别人,也能帮助我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从而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找到更舒适、更有效率的相处之道。这似乎是一本能够提升人际交往智慧的宝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