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温和地走进那方异境
让生活撑开以恶与暴烈
让生命胀大以时空的薄膜
有时,毁灭反而
成为诗意与哲学再生的契机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鲁迅《影的告别》如是说。
继《异托邦指南/阅读卷:魅与祛魅》后,廖伟棠新作《异托邦指南/电影卷:影的告白》,入影入戏!
如果影会告白,它将向你描述何谓「无地」。廖伟棠以诗人特有的视角,挖掘潜藏在影像声光背后那些难以描述、让观者耿耿于怀的神祕领域,在最丰厚的温柔上,细致、锐利地述说电影的暗面,刻画你我都熟悉的影与人。
《异托邦指南/电影卷:影的告白》分为三辑,第一辑放眼西方与东洋,以幽暗暧昧的科幻宇宙为起点,逐渐聚焦在人间的生与死、故乡与远行的永恆主题,探求灵魂深处最原初的意义,让我们在《地心引力》的幽冥太空遥望过去与未来,跟着少年Pi一同漂流。
第二辑将眼光拉近,凝视中国风起云涌的人世,娓娓道来激盪其中的爱与憎,看张艺谋、陈凯歌、贾樟柯等人影像中的河山。
到了第三辑,我们得以一窥最廖伟棠最近身的场域,描绘香港、台湾的观影风貌,谈《艋舺》的在地经验、谈张国荣与梅艳芳、谈周星驰,也谈诗人周梦蝶,借由声光色彩的迷离,书写明明踏实生活其中却始终如异邦的疏离。
无论是借古讽今、借影说光、借刀杀人,这一张观影地图都试图在银幕世界之上创造一个平行宇宙,让你在演员谢幕之后开始一场新的文字冒险之旅。
本书精华 ◎观影之艺
‧《刺客聂隐娘》:电影深诣诗意,道尽中晚唐的声色绝境。声:聂字正体有三耳,再加隐字一耳,女侠遂比我们有了双倍的听觉。听者是停驻、引弓不发的,一发则取人性命于五步之内。
‧《萨尔加多的凝视》:面对苦难,你採取艺术行动就难免被视为伪善,这道德门槛如此之高,又是如此容易变成道德大棒。
‧《路边野餐》:诗意存在于小诊所的枯寂日常中,存在于挖掘机的上落规矩中,存在于小男孩与小裁缝舍不得放下的一碗饭,存在于陈升回忆那间被瀑布声吵得无法对话的房子。
‧《风起》:美,有时只是遁词,只是一个艺术家对真的软弱。
◎观影人
‧《化城再来人》:《化城再来人》里讲述的这个诗人周梦蝶,孤独得自己既是笔墨、也是细长的一条着墨之纸,别人挥洒大时代之泼墨淋漓之时,他独潜心向内,在他唯一拥有的一具肉身上抄经,其诗之琼绝却正因此而来。
‧《一代宗师》:拍电影也好似禅宗比机锋,能让人顿悟的都是平常语,王家卫往往也是俗语比造语好,《春光乍洩》一句「不如从头来过」、《花样年华》一句「如果有多一张船票」这样的平常语比《东邪西毒》许多现代诗式金句要内涵得多。
‧《生生长流》:阿巴斯并非杀死电影的人,而恰是催生一种新电影的智者。
‧《深海光年》:一个影像工作者是一个艺术家也是一个考古者,他的考古是去拓宽民众对历史的想像、去面对自身在历史共业当中的抉择。
‧《比海还深》:我们都沈浸在是枝裕和那种日常的绝望中无法出来──因为日常,这绝望变得更不能反驳。
‧《天注定》:贾樟柯的绝望在于,这是一个无侠的时代,他却想拍一部武侠片。
‧《胭脂扣》:梅艳芳是南音的五更夜叹,不需要掌声,只需要泪水。而张国荣是有京剧名角范儿的,亮相时必须喝得满堂彩。
‧《如歌的行板:痖弦》:痖弦呈现出一个天才的绝望─他作为二十世纪中国人曾经的流离赋予他一抹杜甫的底色,尽管他不时挣扎着李商隐、杜牧式的超逸。
◎观影世
‧《小东西》:在《小东西》,中国不只是一个中国,而是由无数个中国相交织重叠而成,但它们彼此难以沟通。
‧《切.格瓦拉》:这是一部关于人的电影──正是在缺乏人的现世,这些真正的人才被异化为「神」。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年代重要吗?对于今天现实的大多数青年并不重要,不是每个女孩都是余虹,走不出自己的年代。
‧《艋舺》:他们说:艋舺不需要《艋舺》代言,亦不需要台北文化局利用电影来进行旅游业输血,艋舺自己,在挣扎活着。
‧《捉妖记》:归根到底,我们就是电影中妖所说的贪得无餍的人类,即使是为妖的悲惨境遇说话的一部电影,我们也会娱乐至死。
‧《西游降魔篇》:没有纯粹的善,只有被制衡的恶。这样我们甚至只能相信了恶的无所不能,就像开头死去的小女孩一家,他们必须毫无被救的可能,此所谓「刍狗」。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这部电影的主角,就是香港。每个角色拨通电话,另一方不予应答的,就是香港。
‧《麦兜故事》:麦兜在香港取得共鸣──二○○一年的第一套《麦兜故事》票房甚至超越了宫崎骏,是因为香港人在麦兜身上看到了自己的阴影,看到了自己的负资产可能。
‧《我是布莱克》:在法的门前,只有两种选择:要嘛遵从游戏规则而苟延残喘,要嘛挺身一击换取尊严。
◎观影生死
‧《地心引力》:在理论天体物理学的想像当中,黑洞是现实主义的存在,而虫洞就是黑洞的理想主义状态:毁灭反而成为沟通再生的契机。
‧《雪国列车》:在这样一个生存的固定框架里,到底要像一个人那样死去,还是像蟑螂一样活着?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当炼狱濒临天堂或地狱之境(岛的白昼与黑夜),坚守炼狱才是唯一的救赎,即使你要面对的是绝望。
‧《神鬼猎人》:这既是荒野把灵魂还给人类,也是人类把灵魂交付给荒野。
‧《索尔之子》:索尔在他身上看到了在死亡之外仍然可以延续的生命,在虚无之中仍然可以信赖的信仰,我也相信,这是每一个父亲都愿意相信的。
本书特色 ‧最富诗意的诠释,冷而凝鍊,以文字架构而成的,萦绕心上久久不散的影视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