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图解】从海洋看世界经济:从海上贸易、领海攻防,到石油、天然气、水产资源的争夺战,看懂世界经济全貌

【完全图解】从海洋看世界经济:从海上贸易、领海攻防,到石油、天然气、水产资源的争夺战,看懂世界经济全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海洋经济
  • 世界经济
  • 地缘政治
  • 海上贸易
  • 资源争夺
  • 海洋战略
  • 国际关系
  • 能源安全
  • 海洋资源
  • 蓝色经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台湾与世界的连结就在海洋,掌握21世纪最重要的国际观!
  让你更了解经济新闻、国际情势的36个观点
  
  ◎新闻背后,你了解多少?
  正上演激烈攻防战的南海,实情是如何?
  撼动世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争夺的真相为何?
  威胁世界经济的海洋纷争与恐怖组织也有关系?
  观光邮轮会带来令人想像不到的经济效果?
  
  连结五大陆的海洋是最重要的交易路线!
  了解「海洋」就能了解「世界」
  
  地球约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自古以来人类因飘洋过海,带动了文明交流、文化传播、宗教传布,进而拓展经济往来,世界各大洲因此连结起来,海洋可说是促成全球化的重要通道。
  
  随着陆地资源逐渐紧缩,海洋产业对国家经济的贡献日益显着,海洋经济的地位更形重要,开发海洋资源和依存海洋环境所进行的生产活动,已成为中、美、日、俄等主要国家及海岛国家最重视的焦点。
  
  面对复杂混沌的世界局势,若是从「海洋」的角度开始理解,包括:石油、矿产资源、海运、造船、渔业、海权纠纷等去理解海洋经济的变化与数据背后的意义,其实就等于掌握全球的脉动。
  
  作者山田吉彦是日本颇富盛名的海洋专家,书中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安全保障、新闻事件说明等面向,展现作者受到媒体欢迎的实力。虽是以海洋与经济为主轴,读来却简明易懂,并搭配清晰的图解,提纲挈领地分析海洋经贸活动、领海争议、海底资源开发,以及与海洋相关的经济议题全貌。
  
  ◎海洋经济的真相不可不知  
  了解「造船」,就能了解全球的动态──中、日、韩造船量占全球90%,海运需求大增,代表经济规模扩大。  
  三大海崃与二大运河掌握世界局势──认识麻六甲海崃、直布罗陀海崃、土耳其海崃、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等海洋要冲的重要性。  
  南海经济坐拥20亿美元的贸易圈──成为中、美、日、东协各国在主权、石油、战略位置必争之地。  
  世界三大渔场的竞逐──西北太平洋、纽芬兰大浅滩、北海周边海域影响全球水产资源布局。
  
本书特色
  
  分析新闻背后的数据与因果关系
  简洁明了的内文重点标注
  一看就懂的图解化数据与知识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山田吉彦


  1962年生于千叶县。现为东海大学海洋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

  学习院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先进入金融机关任职,再转至财团法人日本船舶振兴会(简称日本财团),负责海上安全、造船技术振兴、及海洋环境保护等职务,曾规划国际海盗防制政策、企画北韩间谍船展示、提出沖之鸟礁的有效利用方案等,为这些前所未有的海洋相关事务奔走。在过程中逐渐产生「以经济观点研究海洋」的念头,并利用业余时间,在琦玉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

  离开日本财团后担任东海大学海洋学院教授,活用亲身体验,以横跨经济、政策、外交、环保、安全保障等观点进行海洋相关研究,为「海洋与经济」的权威,并常应邀上电视担任评论家。

  着有《海洋政治经济学》(成山堂书店)、《日本的国境》(新潮新书)、《国境的人们──岛国日本的肖像再考》(新潮选书)、《全球第四的海洋大国──日本》(讲谈社)、《海洋资源大国 从「海洋」振兴日本》(海竜社)等书。

译者简介

刘名扬


  1968年生于台北。美国纽约大学美术系研究所毕业。曾长年旅居美、日,现专职从事设计与英、日文翻译工作。译有《完全北野武》(红色文化)、《GO》(麦田)、《电子之星:池袋西口公园4》(木马)、《秋叶原@DEEP》(木马)、《给我摇摆,其余免谈》(时报出版)、《续巷说百物语》(台湾角川)、《后巷说百物语》(台湾角川)、《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南海出版)、《图解资本论》(漫游者文化)、《图解心理学》(漫游者文化)、《美国海豹特种部队教你反恐逃生密技100招》(本事出版)等书。

图书目录

【序】了解「海洋」,就能了解世界
 
第一章 世界经济因海洋而成立
没有海洋,人类将无法生存
从数据看海洋与经济的关联
从船舶检证全球经济规模的扩大
了解「海运」就能了解市场
国因海而富──活用海洋的国家
「海洋与经济」的规则①领海及排他性经济海域
「海洋与经济」的规则②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制定
 
第二章 称霸海洋,就能称霸世界
连结世界的三大海崃与二大运河
二十兆日圆的贸易圈──南海
由海路扩散的华人资金史
长年的海洋争夺战──俄罗斯 vs 欧洲
航道开拓史──从哥伦布到北极航道
威胁世界经济的海洋纷争
全球海军兵力与经济活动
 
第三章 海上争霸战──海洋资源开发
撼动世界的「石油‧天然气」的真相
油价如何决定的?
甲烷水合物能否取代石油?
海底金山银山争夺战即将爆发
蕴藏在深海六千公尺处的稀有金属
沉眠于日本海底的珍贵资源
 
第四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水产业发展
全球目光聚焦「鱼类」
全球进口最多海产的国家──日本
竞争力下滑的日本渔业。需要解决哪些课题?未来有哪些展望?
渔业国际化为日本带来了什么?
日本北海道的渔业为什么能获利?
 
第五章 七大洋上的水产资源争夺战
全球渔船竞相前往「三大渔场」
全球排行第一的渔业大国──中国的背后真相
全球排名第二的渔业大国──印尼
印度及祕鲁──渔业国家的烦恼
 
第六章 从海洋诞生的文化与财富
跨越「海洋」连结世界
向新加坡学习资本主义
捕鲸所带来的「财富」与「契机」
开拓航路与扩大贸易的海盗
源自航海的「保险」概念
观光邮轮今人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
现在最需要拿出「岛国根性」!
 
【后记】人类之母──大海的魅力
 

图书序言


  
了解「海洋」,就能了解世界

  
  二○一五年,日本制定了平和安保法制。
  
  平和安保法制的讨论重点,就是确保日本的生命线——「海上航路」。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世界情势变得益发浑沌。想要理解错综复杂的背景,关键字就是「海洋」。
  
  坐拥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等海洋资源的阿拉伯半岛,如今因IS(伊斯兰国)的武装活动、叙利亚政府与欧美各国的对立,以及沙乌地阿拉伯与伊朗断交等,状况可谓一触即发。
  
  此外,在南海一带,也因中国大陆挟军事力进出本海域,造成东南亚的混乱。而美国为了确保「航海的自由」,也派遣舰队赴南中国海牵制中国。
  
  这些问题的背景,及各国的盘算,只要从「海洋」的观点来看,必能让大家恍然大悟。
  
  本书从「海洋」的观点检视现代的世界局势和经济情势。只要知道全球各海域的海洋资源、海运、水产等情况,便能掌握世界经济的走向,预测全球的未来。
  
  海洋与经济的关系
  
  自古以来,每逢剧烈的气候变迁,人类便会出海寻找新天地。文明的交流、文化的传播、宗教的传道,以及丰富民生的经济交流等,世界随着这些跨越海洋的文化而成为一体。
  
  即使如今科学如此进步,海洋对人类而言,还是不可或缺的。
  
  没有海运(海上运输),世界经济的交流,也就是贸易,就无法成立。而作为供给最稳定的动物性蛋白质来源「鱼类」的产地,海洋也保障了人类的生存。
  
  此外,今后海洋所能供给的能源──矿物资源,更是人类进步所不可或缺的。
  
  再者,海洋还充满着许多尚不为人所知的魅力。例如海中寻宝,也就是寻找沈船。打捞公司或海洋调查公司,纷纷在全球各海域积极搜寻海中的沈船。
  
  海洋是「谁的」?
  
  二○一五年十二月,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Juan Manuel Santos)宣布,在哥伦比亚海岸发现了约三百年前沉没的西班牙战舰「圣荷西号」(San Jose)。
  
  一七○八年,运载一百万枚金币等金银财宝的圣荷西号在加勒比海沉没。据说圣荷西号上的财宝,价值可能高达一兆日圆(约三千亿台币),因此找到这艘沈船,一直是世界各国寻宝家最大的心愿。
  
  圣荷西号沉没时,西班牙和英国正处于战争状态。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五世为了筹措军费,便从当时辖下的玻利维亚或祕鲁搜刮金银运送到西班牙,但这艘船出港不久便告沉没。接下来,梦想找到这艘满载宝物的沉船的寻宝者一直络绎不绝。
  
  近年随着海底调查技术的进步,找到埋藏于泥沙下的沉船可能性大增,最后终于找到了这艘传说中的船。
  
  圣荷西号的沉没标志着帆船时代航海的艰难,同时也昭告着「越过海洋,纵横天下可能获得庞大的利益」。
  
  而且也留给了世人一个难题:「沉睡海中的金银财宝,应该属于谁」。如今,圣荷西号上满载的财宝归属权,就是不小的争议。
  
  桑托斯总统宣布:「船是在哥伦比亚海岸被发现的,船上载的是被带离南美的财宝,因此属于哥伦比亚政府。」但西班牙政府提出异议:「它是西班牙的军舰,应该物归原主。」此外,第一个发现圣荷西号的美国打捞公司也主张自己拥有所有权。
  
  有人说,我们对海洋的认识比宇宙还少,海中还有太多谜等着大家去发掘。相信借由调查、认识海洋,将有助于进一步活化世界经济。
  
  在这种情势下,理解海洋与经济的关联,将成为催生新商机的契机。
  
  期望本书在这方面能有所助益。书中内容若多少能让读者作为生活与经济的参考,将是笔者最大的荣幸。

图书试读

从数据看海洋与经济的关联
 
连结全世界的「海洋」概况

 
即使现代社会日益资讯化,海运依然是支撑世界经济的骨干。
 
约自八世纪时起,进出东南亚的波斯人等伊斯兰商人在中国与阿拉伯世界之间往返经商时,除了利用陆路的丝绸之路,也开始利用海路。
 
「一艘阿拉伯船堪与六百头骆驼匹敌」。
 
阿拉伯船(dhow)是阿拉伯沿海使用的货运船。一艘阿拉伯船可运送需要六百头骆驼背负的货物,是更有效率的运输手段,海运因此得以普及,海路也成为连结亚洲与阿拉伯世界的中心路线,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
 
海运的重要性

 
现代人类社会所需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矿物资源、谷物、汽车,或电器等贸易物资,几乎都需要以海运输送,因为航空货运无法因应这么大量的运输。
 
跨越海洋,连接世界
 
二○一四年全球海上货运量约为一百零五亿吨。相较于一九九○年的约四十三亿吨,这二十五年里增幅超过二•四倍(详情参照本书二十六页)。
 
其中尤以货柜货品(日用品等)的运输量成长最为快速,相较于二○○○年的六•一亿吨,二○一三年已经增加到了十五•三亿吨。货柜货品占海运整体的比例已高达十五•一%,依赖海运的物资也变得更为多样化。
 
看看世界贸易排名(二○一四年),出口金额最高的是中国的二兆三千四百二十二亿九千万美元,第二是美国,第三是德国,第四则是日本的六千九百零二亿零二百万美元。

至于进口金额,第一是美国的二兆四千零九十三亿八千万美元,第二是中国,第三是德国,第四又是日本的八千一百一十八亿八千二百万美元。
 
没有海洋,日本便无法立足
 
日本四方均为海洋所围绕,因此九九•七%的贸易物资必须仰赖海运。(编註:台湾与日本同为岛国型态,日本经验可以借镜。)
 
而日本的出口货品排行依序为:机械类二千四百七十亿美元、汽车一千四百六十八亿美元、钢铁三百八十七亿美元。至于进口货品,则依序为:机械类一千六百零一亿美元、原油一千四百五十七亿美元、液化天然气七百二十三亿美元。
 
机械类方面,日本进口构造较单纯的产品,出口构造复杂且附加价值高的产品。而且进口资源、出口产品也是一大特征。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